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1

培根說:"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它滿載著人類的智慧運送給一代又一代。"一本好的書籍就是一位智慧的長者,也是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深受感動。《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直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給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非常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禮賢下士,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後終於與劉備會合,想象著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的大英雄。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反間計,就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最後讓司馬家篡位一統了亂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我們現在看電視新聞中有的公司,工廠倒閉,不景氣,都是因為領導內部之間不團結,互相猜疑,勾心鬥角造成的!可想而知信任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2

當我讀完《三國演義》後,有一個故事使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馬謖拒諫失街亭”。

這個故事是說司馬懿攻打街亭。馬謖願去守街亭,並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便派他和平平去守街亭。到了街亭,馬謖要在山上下寨,王平再三勸阻,馬謖還是上山下寨。魏軍到了街亭,看馬謖在山上下寨,立刻切斷水源,放火燒山。最後馬謖逃走,街亭失守。

這個故事表面是因為馬謖不聽勸告,一塞上山下寨,使蜀軍亂套,街亭失守。但我認為主要原因卻不在他身上,諸葛亮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劉備生前說過,馬謖這個人不可大用。可諸葛亮就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讓馬謖去官運亨通蜀軍的咽喉城——街亭,害的'蜀軍失去了它。

一個人再好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諸葛亮可是蜀軍中的一位絕頂聰明的軍師,可他也會犯很多錯誤。有時優點不可能是個純優點,它中間也包含著不好的因素。如:諸葛亮太謹慎了,不敢直出敘谷,攻打眉城,不然他應該早就攻取長安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我們一定要努力改正缺點,爭取讓缺點變得更少。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董卓獨霸朝綱,禍亂朝廷。涿郡劉關張桃園結義,征戰四方,三顧茅廬,結孫權,破曹操,借荊州,取巴蜀,成就一番霸業;江東孫權,兵精糧足,又有三江之固,據江東而虎視天下;奸雄曹操,據陳留,討董卓,徵袁術,平袁紹,遠征烏桓,一統北方,而後破馬超,敗韓遂,拿定西涼,欲徵荊州以霸天下,但兵敗赤壁,從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風雲變幻,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文爭武鬥,英傑輩出。

蜀漢丞相諸葛亮原在南陽隆中躬耕隱居,本不想聞達於諸侯,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共圖“匡復漢室”大業,他深受其感動,遂與劉備暢論天下大事,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出山後,博望坡初次用兵用幾千人馬殺退曹操十萬大軍,接著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智激周瑜,促成了著名的赤壁之戰,燒得曹操八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片甲不留,使他再無力發動大規模南征,狼狽逃回北方,大大挫傷了曹軍的銳氣。並且進一步智激周瑜血戰曹仁,他則趁機取南郡,奪荊襄,建立蓄軍養兵的根據地。先帝伐吳失敗,諸葛亮受託孤之重,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盡心輔佐漢帝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直到病死軍中,諸葛亮足智多謀,機警善辯,忠心謹慎,執法嚴明,是封建時代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的藝術典型。

東吳水軍都督周瑜,年少氣盛,但卻深曉韜略,具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是一個頗具軍事才幹和政治才幹的人物。當年曹操南下侵吳,就是他和諸葛亮共同指揮孫劉聯軍大破曹軍於赤壁,戰前,他曾利用蔣幹使反間計除掉了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並利用蔣幹第二次過江之際讓龐統給曹操獻上連環計,讓曹營戰船作繭自縛。但此人心胸狹隘,自負好勝,缺乏容人之量,最終落得被活活氣死的下場。

我沒有關公的英勇無比;沒有張飛的赤膽忠心;也沒有劉備的仁義善良,我只是我。在和平的年代裡,這裡沒有戰爭,沒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也做不了英雄,但兩千年來,天變、地變、國邊、人變,滄海桑田,無不變的事物,然而社會構成的相生相剋,此消彼長,強弱退換,進步退化的生存法則卻從未變過。我們期待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雖不用出生入死,卻想一起去奮鬥美好的未來。不一定要兵戎相見,考的卻是應變能力,在這個社會上,弱肉強食依然是社會的法則,無形的鬥爭每天都在上演唯有學會應變,變得強大,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最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司馬炎統一三國,其實也沒有最後的勝者,也沒有失敗者。司馬炎不是,曹操也不是,劉備孫權也不是失敗者。他們都在自己的舞臺上綻放出他們最絢麗的光彩,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4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手持沉重的《三國》,品味著他的芳香,欣賞著他的文化,勉勵著我的成長。處境悲涼的體現,人間真情的流露,化作了你,永不可磨滅的你——三國。

三國中,多少名將賢士鋒芒畢露?

一人一騎一杆槍,你七出七進曹軍,懷中阿斗安恬熟睡,長槍揮舞,如入無人之境,手斬夏侯恩,奪取青釭劍,我獨賞子龍的忠勇。羽扇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空城計,草船借箭,木牛流馬,七擒七縱孟獲,你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定天下,我歎服臥龍的睿智。獨目蒼狼,元讓拔矢啖睛;江東周郎,公瑾火燒赤壁……

然而,三國之中群星閃耀,我獨愛“惡來”典韋!在《三國》之中,典韋於第十回出現,又退出於第十六回,短短七回,卻讓我深深地被他所震撼!

典韋乃三國裡鮮有猛將,使雙戟,力無窮,曾單手執定風折牙旗。曾救了曹操三回。

曹操曾與呂布相戰,然曹操處於可危之地,典韋見,身披玄甲,手持雙戟,縱馬揮杆,無人可擋,令主公復回本營。

誰知蒼天妒英才,一代虎將,古之“惡來”,化身碧血忠義全!

那次,曹操收服張繡,卻犯了好色的老毛病,酒醉之下調戲張繡嫂子,張繡勃然大怒,半夜領降兵反叛,迷糊之中,典韋聞得帳外有刀兵之聲,連忙起身,卻尋不到戰甲雙戟,危機之下,典韋赤著膀子,提著腰刀,大喊:“主公快走,典韋護你周全!”攔於寨門。張繡軍槍如葦列,箭如驟雨,但典韋毫不退縮。中槍了,折斷再戰,中箭了,拔出再戰!原來,箭中多了,也就不疼了,刀砍久了,也就不快了。典韋扔掉鈍刀,抓起兩具屍體衝向敵軍死戰,在又帶走了十幾條人命後,典韋又中一槍,力竭戰死,死前瞪目怒吼,他不甘啊!典韋死了半響,可仍無一人敢過寨門,勇猛如斯!“古之惡來”,典韋當之無愧!

曹操聽聞典韋身死,失聲痛哭,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典韋對曹操誓死效忠,對自己的理想,哪怕前面是槍林箭雨,哪怕前方十死無生,他也毫不退縮!我們不也應當如此麼?學習路上坎坷不斷,或考試失利,或努力無獲,所以我們需要如同典韋一般,“勇”不退縮,為了目標和理想前進,失敗了,不怕,從頭再來,成功了,不驕,繼續努力。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踏上理想中的'殿堂,高呼一聲:“我從未退縮!”

既如此,我便要堅持下去,不達目標誓不罷休!這才是我,在三國中成長的我!

看三國,多少戰役熱血沸騰,夢三國,多少英烈血骨錚錚,憶三國,多少結局令人磋嘆。從三國中,我們成長,我們堅強,我們無所畏懼!三國,早已成為我心中一道不可磨滅的風景。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5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曹操,他為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的壞人,但是他的軍事能力仍然很強,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它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

最值得我欣賞的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之戰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話“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的態度。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6

說起《三國演義》,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周瑜之死。都說周瑜風流倜儻、氣質非凡,但不好就在這心胸狹隘。巧了,我也是在這裡想不通。不過,我相信,周瑜的智慧不在諸葛亮之下,何必要去妒忌他呢?這我可得好好想想……

就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周瑜這個人物其實是很完美的,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卻來烘托了諸葛亮,讓諸葛亮佔去了一個閃耀的舞臺。

周瑜的音樂天賦也是極高的,他的`《廣陵散》也是赫赫有名的,並稱諸葛亮能聞絃歌而知雅意,聽出曲中之音。可見周瑜是有多麼的才智啊!

經過一番尋找,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三氣而致死,而是因為大_戰,右肋受了傷,又因戰_事緊張,沒有時間痊癒,最後漸漸地惡化,致使其在行軍途中傷口崩裂,死於巴丘,年僅35歲。

周瑜也是英年早逝,但卻給我們後人帶來如此深刻的印象,周瑜不愧為三國中的“周公瑾”!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怎麼寫7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最早讀的一本書,早在我記事起就陪伴在我左右。第一次讀到它,我就被它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更被裡面充滿英雄氣概的一個個豪傑所震撼。裡面的人物描寫同樣吸引著我: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令我不禁佩服作者起來。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東漢末年帝王昏庸無道激起民憤,各地紛紛起義,討伐昏君其中三股軍隊最為強大,分別為蜀,吳,魏三國。三個國家為了自己稱帝打成一片,形成了三足鼎立。最後魏國大臣司馬懿與其子孫將三個國家一一消滅的故事。

裡面令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趙雲,他勇武過人,忠心耿耿,有一次他和劉備之子被困在千軍萬馬之中,可他沒有自己逃走,而是抱著劉備的'兒子拼死衝出重圍將孩子給了劉備。從這裡可以看出趙雲的勇武與忠誠。所以我非常佩服他,

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攻打諸葛亮,而此時諸葛亮身邊沒有一個大將,士兵也分配到了各地,根本無法抵禦十五萬大軍的攻打。於是諸葛亮利用司馬懿陰險多疑的特點想出了空城計:自己城牆上彈琴,幾個士兵裝老百姓打掃城門,司馬懿見了以為有詐,連忙撤退了。諸葛亮用智慧再次打倒了司馬懿。我對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國演義》是一本描寫歷史的好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既能讓我們知曉歷史,還能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技巧。它讓我百看不厭。朋友們,如果有時間不妨來讀讀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