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精選6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精選6篇)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1

我要上國小》主題活動開始了,孩子們開始瞭解國小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他們在感受著將要做國小生的自豪感,但又流露出了一些擔憂,“張老師,國小老師凶嗎?”“國小生是不是很辛苦?”“國小生是不是每天都要很早去學校?”從孩子們的話語中流露出的是對國小進一步想了解的願望,反映出的是因不瞭解而產生的心理擔憂,為了幫助孩子排除擔心的心理,更好的為進入國小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我預設了活動《別擔心》。

優勢:

首先教師選擇的題材(上國小前孩子們的擔心、消除擔心的心理,激發幼兒上國小的願望)滿足了幼兒最近經驗發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價值性。其次,每個環節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先說教師的匯入環節模擬小課堂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自然、舒服。環節二能讓孩子在調查表的基礎上通過經驗分享、調查表分類的形式瞭解大家上國小擔心的共性問題,將幼兒推在前面,尊重幼兒的心聲,讓幼兒帶著問題進入下一個環節。環節三教師能夠通過小組閱讀的'形式解決問題,四本書又是以四個不同的切入點讓幼兒進行閱讀,體現層次性。特別是交流環節的處理,能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辯論、一問一答等,給幼兒以新鮮感,從而激發了幼兒的多元表達。最後教師在音樂背景下用散文詩的形式總結,從音樂聲中開始活動,又從音樂聲中結束活動,有頭有尾。

不足之處:

1、故事的內容要和幼兒的調查表相呼應,為調查表的引出奠定基礎。

2、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可以更放鬆,更具親切感。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2

昨夜的雨下得很纏綿,一直持續到今天早上。儘管雨一直下,但是這並不能阻礙新城幼兒園師生和家長們前進的腳步。

近了,近了,更近了,轉過彎角,新城區實驗學校就在眼前。這一次的到來是為了參加新區幼兒園和實驗學校攜手開展的幼小銜接活動,旨在讓小朋友們零距離體驗國小生活,讓家長們感受實驗學校的優美環境和雄厚實力。

杜甫有詩曰:“好雨知時節!”但是在新區幼兒園的師生和家長們走進學校的那一刻,我覺得“好雨”似乎還知道時間,因為,就在那一刻,濛濛的細雨悄然間停了。

實驗學校校長王軍飛和常務副校長方芳熱情地迎接了來自新區幼兒園的師生和家長們,並帶著他們繞著教學樓走了半圈。當隊伍走過我們一年級教室時,聽見外邊聲音的我內心是緊張而激動的,因為升旗儀式後的第二節課,我將帶著自己班上的孩子,為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客人們送上一堂公開教學。

雖然接到任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且也迅速地選好了課題,同時也做了一些前期的謀劃和準備,但是,臨近課堂教學,我還是會很緊張,會在心裡不停地回想起那些日子,我所經歷的頭昏腦漲的鬱悶與苦思冥想的糾結。

雖然選課我用了極短的時間,但是也並非一帆風順,最先,我想在常規課程中進行選課的,但是又考慮到自己要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精品”的晒課活動,所以,在幾分鐘之後,我就把思路調整到了《語文園地》中的課後文字。我立即翻開自己的部編本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迅速地檢視相關課文,最終,我把主要目標鎖定在了《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上。選好課文之後,我就馬上進入備課狀態,因為這篇課文是課後文字,教學參考書上沒有什麼介紹,我只好藉助以前的教參和教學設計,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因為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幼小銜接”,所以,我不能只站在一年級師生的角度上去進行備課,而因該適當地將幼兒大班的師生學習需求也考慮進去。圍繞著關鍵詞“小手”,我開始建構教學思路,並很快有了一個雛形:猜手、看手、描手、學手、誇手、畫手、送手。有了思路之後,我又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了教學簡案,並在與一年級組的謝祁鋒老師和楊娟老師進行了初步探討的'基礎上,讓常務副校長方芳進行了簡要地指導。

參考了領導和同事的意見後,我又迅速開始調整教學思路——儘量簡化教學過程,保留主要環節,堅持在識字寫字、用詞說句、分段學文、拓展延伸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語言訓練,努力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一些實踐性的嘗試。

對於識字寫字,我最初的方案是引導學生學習辨析“看”和“著”,後來,結合一年級學生和幼兒園學生的學情,我放棄了原本分散在課文中的重點生字“看”和“著”,轉而選擇了置身於課題中的“乎”和“手”。這樣的選擇一方面降低了學習難度,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從“課題匯入”過渡到“識字寫字”。那麼,又該如何識字寫字“乎”和“手”呢?我覺得課題的讀寫很有必要,可以採用教師板書和學生書空的方式,讓學生先從直觀上感受一下“乎”和“手”的不同,再讓學生在黑板上進行書寫練習,接著讓其他同學對照出示的田字格範字評價優點和不足,指導糾正和改進。【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讓學生表現出真實的學習狀態並進行合理除錯的過程!】

對於用詞說句,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都有所嘗試和練習,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一詞三句訓練”和“多詞多句訓練”。【所以這堂課上,我覺得我應該也必須讓孩子們把平時的學習過程展現出來,因為,這也是真正的學習!】但是,問題來了,我該用什麼樣的詞語讓學生學習和練習說句呢?兩天的絞盡腦汁應該是有效果的,因為我終於找出了三組有特點的詞語,並且這些特點也是測試練習中會經常遇到的:胖乎乎、紅潤潤(ABB式詞語);喜歡、明白、事情(語音輕聲);拿拖鞋、洗手絹、撓癢癢(動詞+名詞)。對於這些詞語的教學,我是這樣設想的——起先是準確讀詞,其次是仿照說詞,接著是嘗試用詞,在用詞說句的時候,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經歷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我積極運用在“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學來的“學習共同體”模式,讓孩子們與同桌進行快樂地對話。對話結束後,我就指名孩子進行敘述,讓全班同學通過探聽和體味句子的語氣來給句子加上標點。

對於課文的學習,我覺得不需要進行過多無謂的解釋和說明。【因為真正的學習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側重有所突出,也或者說是有所篩選有所捨棄。】那麼這節課上,我究竟應該讓學生理解什麼呢?對!就是爸爸、媽媽、姥姥說的那三句帶有感嘆號的話:“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洗過手絹啊!”“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撓過癢癢啊!”同時結合這三句話,讓學生探討出全家人喜歡蘭蘭小手的原因,並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進行詳細回答。接著,學生結合這三句話進行總結“蘭蘭的小手真()!”和嘗試練習“我會幫爺爺做什麼?我會幫老師做什麼?我會幫同學做什麼?”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適當進行拓展練習“長大後,小手變成大手,它會()。”

最後的機動環節就是“畫手送手”,一年級的孩子們在作業紙上作畫,幼兒園的孩子們呢,可以在黑板上作畫。畫好畫,可以適當請幾個將自己的畫進行課堂贈送。讓快樂在彼此的握手與擁抱間盡情地傳遞,傳遞,再傳遞;擴散,擴散,再擴散。【因為真正的學習不是封閉自我,而是釋放自我,不是獨享快樂,而是分享快樂。】

鈴聲響起,我們102班的孩子們整齊而又大聲地背誦起《三字經》,在孩子們的誦讀聲裡,新區幼兒園的師生和家長們依序落座,課堂教學馬上就要開始了。雖然我的內心裡還有一些小小的緊張與激動,並且還在剛上課的那一個當下斷了一會片,但是總體來說,一切都按照著既定的計劃和目標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雖然我不知道領導和家長們是怎樣看待這一節課堂教學的,但是,從我們班孩子們的表現中,我收穫到了滿滿的幸福與感動,因為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了思考與學習,交流與表達的過程中,而且,他們用踴躍的舉手和精彩的回答給予了我最好的鼓勵的褒獎。【真正的學習不是單純的付出或收穫,而應該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師生之間互相成就,共同成長。】

課堂教學結束後,我再一次靜靜地反思自己,發現自己還是沒能改變根深蒂固的缺陷——教學過程拖沓不乾脆,細節處理粗糙欠思量,教學語言囉嗦不精練,此外,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有些生搬硬套;課堂掌控不夠合理,總是頭重腳輕……

去年,新區幼兒園便和實驗學校第一次成功攜手,不僅搭建了“幼小銜接”平臺,更通過富有新意而又紮實有效的幼小銜接活動,給小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他們對國小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激起了他們對國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併為他們未來順利進入國小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真心希望新區幼兒園和實驗學校能一路攜手,砥礪前行,努力為學區所有適齡兒童獲得優質的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做出不懈的努力。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3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大班學習任務之際,我們班級全體教師坐在一起,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班級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一、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教育教學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遊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班級環境的佈置與主題密切配合,發揮班級幼兒的美術特長,每一次的環境佈置都邀請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祕密”、“我們要上國小了”、的環境佈置中充分體現出了班級幼兒集體的智慧。

4、本學期,班級幼兒參與了班級種植自然角的建立,我們結合主題在種植園地裡面種了許多的植物,幼兒學習進行觀察記錄,以此瞭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過程。

5、學期初,我們提出將“快速閱讀”運用到教學中,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發現,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6、本學期,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了園裡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都獲得家長以及園領導、同事們的好評。

二、引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機制,鼓勵家長真正成為教育的主人

本學期,我們採取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中多發揮家長作用,及時讓家長們瞭解班級教育教學情況、幼兒在園情況,具體做法為:

1、鼓勵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通過每週一次的“親子作業”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進展情況,及時瞭解幼兒發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題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主題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3、做好幼兒專訪、約訪、電訪工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彙報幼兒在園情況,瞭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園裡的各項活動,家長們都能夠積極參加,家長與教師間建構起了平等、信任、友誼的橋樑。

三、衛生保健儘量做到家長滿意

1、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園裡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衛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

2、做好生病幼兒的護理工作,堅決杜絕傳染病流行,本學期,班級無一例傳染病,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

3、保育教師和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

4、保育教師與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重點引導幾個挑食、食慾差的幼兒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本學期,我們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快。

四、班級成員配合默契,自我成長初現

本學期,班級教師在工作中遵循“一切為了班級”“班級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針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班會,教師間經常溝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學習,及時反思,隨時調整。

總之,在來年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向先進班級學習,爭取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4

幼兒園時代是人生充滿快樂的時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識與文明的起點,幼兒園時代的歡樂是無限的、最難忘懷的,隨著四年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孩子們將步入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複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國小。現把我們在幼小銜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更為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國小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雖然孩子經過三年多的集體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普遍存在著做事拖拉、不愛整潔等毛病。於是我們就時時提醒幼兒準時入園,不遲到和無故缺席,抓緊課間10分鐘休息時間解大小便,能較快地吃完午點,不影響安排好的活動,用給國小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特別針對平時做事拖拉,不拘小節的孩子,要求他們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讓幼兒學習模仿國小生的自我服務勞動。在“走近國小”的活動中,幼兒逐步學會了背書包,卷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週我們都定期檢查,持之以恆,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孩子在學習興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維敏捷,反應快,學習興趣濃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走進國小,應將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首先從傾聽習慣入手,通過聽故事、兒歌、古詩等,讓孩子從最自然的方式開始接受並模仿。在教學時教師注意語言的精煉,提醒幼兒聽清問題,根據問題回答。幫助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幼兒組織語言,讓他們消除緊張心理,逐步學說、會說、大膽說。做練習題時採用先統一傾聽老師讀題後再動筆的要求,並逐步減少重複讀題的次數,幫助幼兒養成專注傾聽的習慣。同時增加幼兒的閱讀機會,在圖書角提供書籍,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中午開展“故事會”活動,在傾聽完故事後讓孩子來複述故事,鼓勵孩子把家裡聽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對於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動中多設疑、設困,鼓勵幼兒大膽地思考,培養髮散型思維。面對象班級中的“小問號”們,在回答他們問題時先賣一下關子,讓他自己去想,這樣會比大人搜刮肚腸滿足其好奇來得更有效。在一學期的活動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愛聽”、“會讀”、“勤思考”、“善表達”,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三、儲備必要的知識經驗

從幼兒園到國小,正規的課業學習取代遊戲成為孩子主要的'活動方式。數學和語文將成為孩子主要學習的科目。所以在入學前,認識漢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週安排一次生動有趣的識字教學,採用分組的形式,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兒歌中學習漢字。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逐步積累常用的漢字如:利用評比欄、請幼兒分發課本,讓幼兒認識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動區,讓幼兒認識標題字;利用晨間和中午的時間指導幼兒書寫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學過的漢字。這樣的學習方式使漢字不但沒成為幼兒的負擔,而且激發孩子學字的興趣,很好地與國小一年級語文銜接了起來。

國小的數學是從最簡單的計數和運算開始的,許多在幼兒園學習過的10以內的組成和加減運算在國小還要學,如今國小的數學教學十分注重對孩子思維能力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因此,開學初就把計算教學的要求認真定位。如:“在幼兒園數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重點訓練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面向國小,突出銜接。”對計算教學的內容進行系統地安排,增加一些相應的內容。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採用直觀的圖示運算向抽象地數學運算過度,重視讓幼兒把單純的運算,排序運用在遊戲和生活中。利用午間讓幼兒練習口頭敘述的應用題。為了更好地與國小數學銜接,還可以選擇一些課外補充練習,如:《學前準備100題》,作業單等,讓父母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指導完成,通過多方面提高了幼兒的計算能力,照顧到個別差異。

四、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幼兒參與活動往往從興趣出發,進入國小後,僅從興趣出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時難以奏效,因此,從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入手,使其對任務的責任心為活動的動力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們加強了值日生的運用範圍,使每位幼兒一週內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欄目中不僅任務交代明確,而且隨時瞭解幼兒的任務完成情況。我們還嘗試著培養一些組織能力強的幼兒擔任組長、檢查員。在臨近期末時為了激發幼兒的上進心,每天選出一位幼兒進步最大擔任小班長,告訴他們國小裡的好孩子能當班幹部,激發幼兒的榮譽感。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幼兒的責任感明顯增強,完成任務由老師提醒變成幼兒間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覺完成。

另外,進入大大班後,我們經常佈置一些任務讓幼兒回家完成,我逐漸改變以前寫通知的形式,讓孩子當小傳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課前準備和任務轉達給家長聽,這樣既加強了幼兒的任務意識,又能夠鍛鍊幼兒準確轉述他人意圖的能力,以便入國小後,孩子們就清楚地向家長傳達學校資訊,並能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任務。

五、養幼兒大膽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國小是一個更加獨立、自主,更加複雜多變的生活天地,培養幼兒樂群、戀群,學會交往、善於交往,具有良好的個性,對幼兒愉快、成功地開展新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兒,我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與同伴交往的基礎,我發現那些樂於將自己的玩具、圖書、食品與人分享,對人熱情有禮的孩子常常成為許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樣、遊戲等培養孩子真誠、善良、熱情、守信的良好品質。另外,我還常常要求家長們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夥伴,使孩子們得到愉快的同時,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經過一學期的全面有效地培養,孩子們成長地很快。現在每當聽到孩子被某一國小錄取,被老師誇“你真棒”時,每當看到孩子臉上露出喜悅自信的神情時,作為老師都特別地高興。我衷心祝福每一個將要踏入國小大門孩子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長,做一個為人真誠,活潑自信,不怕困難,好學上進的國小生。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5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自然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國小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轉折期。

幼兒學習環境的改變,加上學習任務的加重,使孩子在初進國小時出現不適應的現象。老師和家長應該引起關注,國小老師要在心理上讓孩子接受你,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使孩子儘快適應這個學習環境,家長也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配合老師為孩子順利向國小過渡做好一切準備。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瞭解國小生活,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文具,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出錯的時候,不發火,不急躁,有涵養,有耐心,但切記不要包辦代替,有的老師會讓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以便於讓家長督促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認為家長在簽字前應該和孩子說清楚彼此的責任,讓孩子明白作業的對錯自己負責,家長只負責簽字完成老師的要求,如果家長負責檢查對錯,勢必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要依賴別人,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家長會輕鬆百倍。當然家長在簽字的時候,應該關注一下孩子作業的質量,如果經常有錯,應該提醒孩子不能粗心,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我們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以及挫折承受能力的`培養,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小階段應是孩子能力發展和培養的一個關鍵期,所以老師和家長應該特別關注,做好這些工作,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家長也放心省心。

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培訓心得6

每個孩子都要經歷幼兒園到國小這個轉折點,因此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形式、新的學習內容。就我們班的孩子來說,家長比較重視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將來能升入什麼國小?常常忽略的是:對孩子的心理培養與性格培養、對孩子的勞動能力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社會交往與社會意識的培養等等,因此幼兒園大班孩子開展幼小銜接活動非常重要。去年6月,有個熟悉的家長問我,我家孩子在家動手能力很弱,不會自己收拾東西,每次都要我們大人幫忙,這樣能上國小嗎?還有個家長問我,我家小貝在家坐不了幾分鐘,要是上國小去坐40分鐘,他能適應嗎?針對家長的困惑,我告訴他們,我們應該給他們鍛鍊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培養她們的耐心,上國小就適應了。比較幼兒園與國小的不同之處,從而來做好銜接工作:第一是幼兒園與國小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大部相同。孩子在幼兒園能得到老師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與幼兒園相比,國小老師對生活上的照顧相應減少了許多,教師與學生的接觸也少了,每節課接觸的老師也不同,因此在適應社會的能力上要求明顯高了,孩子不能再像在幼兒園那樣,對成人有太多的依賴,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比如:獨立處理問題,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其次,平時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要逐步建立一個穩定的作息制度,讓孩子慢慢有時間概念,形成有張有弛的生活節奏。早晨,幼兒園的孩子有較寬泛的入園時間,而國小必須在規定時間入學。中午,孩子在教室裡進行午餐,而到了國小則要去食堂,午休時間,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國小多數是沒有午睡的。下午幼兒園有點心,而國小沒有點心供應。針對這樣的差異情況,我們在每次遊戲活動後就有十分鐘的課間時間,讓孩子自己支配,告訴她們先上個廁所或先喝水,有空餘的時間再去外面走走或者玩玩,孩子們做的也是不錯的。為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我在晨談中反覆強調,我們應該學習國小裡的哥哥姐姐,讓爸爸媽媽在八點之前送入幼兒園,起先考勤表上遲到的孩子還比較多,後來孩子也慢慢適應了。第二是對學習生活不適應。首先學習內容上: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寓教於玩,生活也比較輕鬆。國小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課堂學習的時間較長,有嚴格的紀律,課後有各種活動。所以學習變成了國小生主要的活動,同時在社會適應、任務意識上:幼兒園的孩子偶爾忘了帶東西或沒有完成老師要求的任務,總會有下次的機會,心理上沒有負擔。國小學習中則有一定的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必須每天帶好每天要用的物品,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是必須遵守的規則。許多孩子對適應這一變化存在較多問題。

今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給孩子適宜的愛”, 為了讓家長深刻領會其中的內涵,幼兒園大班段結合幼小銜接活動,開展了“給孩子適宜的愛”幼小銜接專題知識講座,老師在講座中講到:要“理解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成長”,家長不要給孩子很大的壓力,更不要讓孩子提前學拼音、做算數,避免“國小化”傾向,做到“國小零起點”。“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做孩子的夥伴,和孩子共同成長”,幫助孩子做好入國小的心理準備,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尊重孩子的,走進孩子的心靈”,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多帶孩子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發展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講座結束後,家長還對目前幼小銜接存在的誤區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

有家長問:“到了國小,國小的老師會像幼兒園的老師一樣照顧孩子嗎?”師生關係上的不適應。幼兒園裡只有固定的兩位老師,而到了國小,每門課的老師都不是同一個,孩子接觸的.老師也多了人,前面在提到孩子獨立性程度時我們已經說到國小老師相對幼兒園老師,生活上對孩子的照顧也減少了,同時學習上的要求增加了。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是老師較為關注的問題,有些必須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任務就不再像幼兒園那樣可以遲些交,甚至不交也沒問題。 我針對這些情況,放學回家之前會佈置一些小任務,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完成,如記錄一週的天氣,那孩子會每天會收集天氣資訊,在表上記錄下來,下週一上交,用這樣的任務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進入國小則會出現許多問題這一現狀,就要在幼兒園時期幫助他們做好以下幾種準備。

1.學習準備 :主要是要讓幼兒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什麼課準備什麼用品,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整理玩具、整理圖書開始,教孩子整理、歸類。漸漸地幼兒就會自己動手整理。期間重要的是教師要放手,這樣做即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

2.聽課準備:為解決好幼兒園和國小上課時間短長方面的差異,在教學實際中,應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訓練,比如要求他們在看童話書或故事時,保持一定的時間,而且在這段時間裡專心致志。

3.讀寫姿勢準備:讀寫是學習的基礎,養成良好的讀寫姿勢更要從幼兒園時斯抓起。養不成好的讀寫姿勢,即不利於幼兒的生長髮育,更不利於他們的學習。到了大班下半學期,多數幼兒都比較嚮往國小生的生活,認為他們掛著紅領巾很神氣,能學習更多的知識,還有少數幼兒不願意上學,留戀幼兒園。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家長和老師的不正確教育引起的。作為老師和家長應幫助幼兒調整情緒,做好當國小生的心理準備。老師和家長要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孩子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