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道德經的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的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的心得

道德經的心得1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復歸嬰兒。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樸。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貣,復歸於無極。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現代漢語解讀】

處在強大的狀態,還要保留柔弱的樣子,做天下的溪谷。為天下溪,就與永恆的德行不分離了,又歸復到嬰兒的狀態。

處在榮耀的時候,保留被辱的姿態,像天下的山谷一樣空虛。正因為像天下的山谷一樣空虛,他的德行就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又歸復到樸素悟道的狀態。

處在光亮的時候,要讓自己保持昏暗的狀態,做為天下楷模。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會有差錯,就又能歸於道。

道的原則散開之後存在於萬物之中,聖人用它就會成為領導中的領導者,辦了大事但沒有任何割的痕跡。

【延伸解讀】

前面三句為對仗句式,表達的意思相同。最後一句為小結性句子。

古代認為,雄性動物主動的,居於上的,強大的;雌性動物被動,居下,安靜,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縣。“守”字的意思也相近,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強大的狀態,仍然謹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強調的處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嬰兒的狀態,指純真的,沒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麼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了無塵埃,這樣真正高人的狀態。

曾國藩先期主要用儒學,晚年時悟道。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的時候,極具榮耀,權傾天下。但是朝廷並沒有如以前所聲稱那樣的給他封王,只給侯爵,弟弟曾國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國藩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覺得這是侮辱。因此他主動申請裁撤湘軍,弟弟曾國荃回家,恢復江南貢院。為什麼他不覺得辱?因為他重視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話,他的後人中成為文人學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這裡仍然告訴我們要保持低的姿態,給自己留有進步的空間。這是老子校正我們的人性,我們遇到順利的時候、享受榮耀的時候、在聚光燈下的時候,自信心容易鼓脹,作為普通人得瑟一下還可以諒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資源的領導者,就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剛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態,正確處理這些榮譽。外部的危機始終存在,關鍵危機在於內心。

貣,同貸,但讀作te,意為差錯。無極,指道。器,器皿,指萬物。道存在於萬物中,意思為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中獲得任何光環,都不要張揚。官長,百官之長,就是領導中的領導者,就是指君王。最後一句話“大制無割”是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為領導者要沒有形名之分,就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勳。

道德經的心得2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執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特別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說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說?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執行,所以, ——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 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週期,大到天體執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迴圈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區域性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懸浮,這是由於水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道德經的心得3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說起我國著名文化經典《道德經》裡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詳,但你可知道這些句子背後的含義?由中共開封市委黨校講師苑志鋼帶來的題為“《道德經》中的人生智慧”專題文化講座在開封市圖書館舉辦,為市民詮釋瞭如何解讀《道德經》,並與在場的市民朋友進行了交流。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代表著一種消極的思想,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對《道德經》缺乏瞭解。”講座剛剛開始,苑老師就指出大眾對《道德經》的誤解。在他看來,作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經不僅不消極,其中的很多觀點對後世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由此可見,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從小了說,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具有指導意義;從大了說,對自然、對社會、對國家的整體建設,具有非常久遠的指導性。現在全球環境災難的普遍,就是人們不注重自然規律的發展,人為地破壞環境所造成的。

苑老師還講到,人生是由陰陽組成的,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注重“陽”,即總是選好的、大的,喜歡榮譽,討厭恥辱等,這是人的本性。而從道家的理論來講,我們要注重“陰”,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我們應全面、健康、運動地看待事物。這也是道對我們人生的啟發。我們一生都在矛盾中度過,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有無、得失、強弱、榮辱……我們經常都太過重視我們所謂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無”、“無用”的東西,其實,雖然是“無”,但是其大有用處。就像常被認為無用的人體部分闌尾、智齒、毛髮豎立肌、尾骨等一樣,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這就是道之所在。

接著,苑老師又從道家理論出發,講了人生中“苟得”與“應得”的聯絡與區別,啟示我們對財富不要苟得,應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體上會招來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會招來嫉恨。因此應像《道德經》第44章講的那樣,“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次主題講座,雖然只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但帶給現場讀者的感悟卻很深遠。品讀道德經典,學習人生智慧,通過苑老師的講解,讀者們得以進一步瞭解得失、強弱、有無、進退之道,有利於領悟人生處事之道。

道德經的心得4

最近的傳聞,傳統文化將進入中國小課堂。對於四書五經作為選修課或必修課以什麼方式進行教學,大家有爭議,但一致的看法是讀典籍利大於弊。

馬雲特別推崇傳統優秀文化,他常讀的是《道德經》。他的工作包裡總要放幾本書,其他書換得快,唯獨一本書一直不換,那就是不帶註解的最薄的《道德經》。

馬雲讀《道德經》,不喜歡看別人的註解,而是自己讀自己悟。

他讀經悟出了真正的完美。20xx年冬奧會開幕式點火儀式,其中一根“冰柱”沒有升起,在全球一片罵聲中,組委會想了一個糾錯方法,讓小丑上臺“修”冰柱,既挽救了失誤,又加了一個小丑表演內容。馬雲看了說:“我突然明白了老子說的‘大盈若缺’的含義了。如果開幕式沒有發生意外,表面上看是完美,但誰會記住這次儀式呢?”他又說:“世上很多事,其實都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事物總會有缺,但恰好這缺可以陪襯這完美。”

馬雲讀經讀出了智慧。馬雲說:“從哲學理論的角度講,創新是無止境的,只是難易的區別罷了。”有一回有人問馬雲:“銀行建立和發展已經這麼多年了,該創新的銀行都創新了,我們真的還能創新嗎?”馬雲回答說:“音符只有7個,而音樂家有千千萬,你懷疑過他們還能寫出新歌嗎?”

馬雲讀經讀出了明理。馬雲常說,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他解釋說:假如有一天淘寶網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所有的高管同時離職,對於一個想晉職的人來說,是夠有機會的了吧,但運氣仍不會降到沒實力的人身上。

馬雲讀《道德經》,讀出了他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讀出了他自己的哲學思維和行為方式。

道德經的心得5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話裡面,人稱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書,以前叫《周書》,後來叫《道德經》,這本書從產生出來,就被視為奇書。然而人們一直弄不清裡面都說了些什麼, 到後來就眾說紛紜,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現在,各種譯文已經稱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讀後感也許更恰當。

我接受到的那些觀點,有許多非議《道德經》的地方,把老先生評議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親自體會一下老先生的話。以下是我通讀經-文後的一點感悟。

老子說: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 的那些理論不一樣。

我這些理論叫個啥名呢?也確實有個名字,但不是 一般的名字 。

我用‘無’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開始,我用‘有’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來源。

所以, 我經常提到‘無’,那是想觀察萬物生成的奧妙,本來沒有,為啥卻又產生?

我經常提起‘有’,那是想觀察萬物為啥這麼不一樣,本來存在的東西,為啥卻又消失?

‘有’和‘無’,這兩種現象,有一個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樣。這個共同的根源就是‘變化’,變化又變化,這是事物產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麼是美,就去弄得美一點,雖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 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幾件善事,雖然也是善行,卻不是真善 。 自然界的事物,有和無互相生成,難 和易互相轉換。長和短互相呈現,高和低有比較才顯明。音和聲互相配合,前與後總是相隨。

聖人治理天下,採取 的政策,都是不和民爭利益政策。

從來不口口聲聲的強調仁義,閉絕空談,只是實 實在在把最仁義 的事做出來給天下人。

萬物剛剛興起的時候,不會表示佔有的意圖’,萬物 產生出來了,也不認為有自己的 一份。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勤勤懇懇地輔助萬物的生長,認為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不求回報。 收穫的時 候,更不據為己有。

他不據為己有,但誰能把他的功勞給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勞最大,因此他的收 獲也最多

君王不貪戀錢財,百姓也不用為錢財犯愁,就不去爭奪財產。君王不愛珍寶物,就不會去搜刮民財,民眾就不必去 偷竊。君王不為所欲為,天下民心就不會大亂。

所以,聖人治理的天下,民眾都沒有什麼負擔,一心一意的務農做工,每天都能吃飽喝好,沒有其 他的閒心雜念,只希望把 身體養好,多活幾年。

因為經常都是讓民眾沒有其他的閒心雜念,也沒有更高的欲 望,即 使有幾個狡詐的人 想作亂,也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採用不擾民的政策,天下沒有不太平的。

不爭的表現,無處不在,但 使用 的時候並不顯得多餘。它蘊藏深厚呀,好像是是萬物產生的根源。 它十分隱蔽,沒有

鋒芒,沒有糾紛,沒有光輝,如同微塵。但很明顯,在各個領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 它從哪裡來,應該是比 天帝產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義 ,就把萬物當作草編的狗,隨便折騰,天下一片蕭條。

如果聖人如果不仁義,就把民眾當作草 編的狗,任意奴役,折騰的死去活來,天下一片衰敗。

天地之間的事,是不是有點象風箱呢?雖然空虛,卻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越是合理的使 用,產出的效益也 越多。採取了那麼多的建議,國家還是這麼窮,為什麼不採取 修養生息的政策, 讓民眾好好生產呢?天地之間,養育五穀的元氣是不會滅的,元氣是變化產糧的源泉。元氣產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 裡 能連續不斷的產生,好像儲存了許多許多 ,永遠也用不完。

只要用來生產糧食,糧食那裡會能用完呢。糧多則國富。

天長地久。天地為什麼能存在這麼長久?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生。

所以,聖人總是先想著別人,收穫反而比別人多,總是不顧自己,反而身無損傷。不是因為他無私嗎,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樣:水能讓萬物都得到好處,卻啥也不爭,反而處在大家都不喜歡的地方,這樣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處,選在大家都不爭的地方;心胸,象深淵一樣有涵養; 和人來往,處處友愛寬厚; 說過的話,必定保持信譽; 品行端正,善於治理; 做事情,能發揮大家的長處;

準備行動時,能看準時機。

只因為從來不和誰爭,所以沒有怨恨。

想把財物聚斂到十足有餘的程度,不如適可而止。

財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來,就不可以長久保持著。 金玉堆滿屋子,沒有誰能守祝 富貴了又驕傲奢侈,就給自己種下災禍。

一件功業成功了,趕快從功名裡面脫身,默默做下一件事,這是符合自然界的規律的。

讓迷惑的本性迴歸到真理上來,能不再離開真理嗎? 一身正氣,能達到嬰兒那樣的至 柔程度嗎? 清除內心的雜念,能做到一塵不染嗎? 愛民治國,能不和民眾爭利益嗎? 制定的各項措施,能溫和一點嗎? 明白許多道理,能不用來欺詐民眾嗎?

有所生就要有所養,生出來的東西不去佔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報,長成了也不去參與分配。這是具備了明白事物變化奧祕的品行。

道德經的心得6

雖然我學習《道德經》的時間很短,資訊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在張兼維教授精彩的講座中瞭解了《道德經》,學到了一些人生哲學,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所以這確實是我一生中寶貴的一課,讓我受益匪淺。張教授在講課過程中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他還提出主張,大家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樣,要多互相交流討論。在這裡,我就說說自己學習《道德經》後的看法和討論結果。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道德經》文學豐富,視角獨特,思想深刻,資料深刻。時至今日,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在治國安邦、規劃用兵、處理國際關係、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學習、修養、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精神標準。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認為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統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也被稱為天帝。這種觀念直到春秋時期社會大變才改變。老子是一個從哲學層面自覺而明確地否定天帝的早期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很有名,十。沒有什麼是世界的開始。是的,萬物之母。”(《第一章》)也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永遠存在。道的執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照自己的規律執行。宇宙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無為而治”。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天人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都是以人為本,順其自然。至於怎麼治國?他認為最好採取“無為而治”的方法,讓人民過自由的生活,無為而治,聽其自然發展,從而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在老子看來,無為就是有所作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老子反對以刑、禮、智治國。他反對增加人民的稅收,反對擁有強大的軍隊。他說:“誰樂意殺人,誰就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第三十一章》)他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反對文化。在老子看來,如果人類社會不要“智”、“仁義”、“智利”,國家就要被統治。這三件事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人專注於“簡單”,少一些“私慾”,不求知識,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老子嚮往的夢幻世界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他說:“一個人少的小國,讓人民有所富餘,讓人民寧死也不遠走他鄉。雖然有船,但是沒地方坐。雖有兵,無話可說。這樣人們就可以再次使用它。甘其食,美服,安宅,樂風俗,鄰國,雞犬之聲,民不往來。”(《第八十章》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休養生息、緩解剝削的迫切願望。老子說,人為什麼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那是因為他們的君主收了更多的稅。“民以食為天”(《第七十五章》)。他還說,“人不怕死,你為什麼怕死?”(《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改良因素。但小國寡民的夢想是幻想,違背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但要看到,老子的行動是對奴隸社會制度不合理的攻擊,但對後世改良思想家和空想社會改革者的影響是深遠的。

對立互補。老子理論的精髓是他的高明辯證法。我觀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生與死的關係,新與舊的關係,社會史與政治成敗、福與禍的關係,在事物中發現了一些辯證的規律。《道德經》,也深刻地論證了對立面相輔相成,事物必然顛倒的道理。老子說,有與無是天生的,難與易是相輔相成的,長與短只有相互比較才能揭示,不同的聲音產生和諧,前後對立,有先後之分。總之,我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須是顛倒的,即事物發生變化時向相反的一面過渡,必要時完全變成相反的一面。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統治者,他們必須擺脫那些極端和過度的措施,不

那麼,事情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世界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他看來,一個好的統治者必須知道弱勝強的道理。為了證明弱勝強,軟勝強,他舉了很多例子。他經常用水來比較自然力的偉大和人類的高尚品質。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水更弱,但沒有什麼能戰勝強者。不容易。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不知,可為也。”(《第七十八章》)意思是世界上沒有比水弱的東西,沒有比水更強的攻擊力量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明白,軟戰勝硬,弱戰勝強,但是沒有人能做到。老子認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弱者是不可戰勝的,這對於人們認識到新勢力是不可戰勝的,具有進取意義。

當然,老子的辯證自然觀直觀、原始、簡單,缺乏科學論證。同時,他的辯證觀缺乏不可調和的戰鬥精神,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制約。儘管如此,《道德經》中燦爛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歷史遺產。

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並不都是正確的、科學的,但仍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也許,在未來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幫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道德經的心得7

寒假之前學校組織大家學習了道德經的前兩講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學完後當時心靈很是觸動,於是利用寒假時間又繼續學了道德經的其它幾講,當然觸動還是挺多的。

我覺得《道德經》潛藏的一個主題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含義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來理解。事實上,宇宙萬物之執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需要我們有聯絡的、全面的來認識,來理解。但人類限於時間和空間,能全面系統地認識宇宙萬物,看來是虛渺而不可能的。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走過的路,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找出規律,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來世界的執行規律。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內容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具有指導和教育意義的。例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等為人處事的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為人處事的基礎。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少私寡慾等處事的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靈藥,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得失,可以淨化人的心靈。

以上是我對道經總的認識,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對其中的一些觀點的感悟認識。

每個人都有私有欲,面對私慾,必須先自反自省,然後自清自虛,若能做到自知、自勝、知足,那麼就可以算是得道。當社會需要用禮智維繫的時候,虛偽巧詐也就慢慢的產生了,禍亂也跟著來了,自以為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們應守質樸的大道,不要虛偽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捨棄禮智的浮華。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謙下,天下萬物是從有而產生的,而有卻是從無產生而來的`,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人應無為、無事、無智、無知、無慾、無我、無私才能達到道德最高境界。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人類的道德觀念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不乏有些人衝破道德的底線,追求權力,物質,金錢,榮譽。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為人謙虛、心態平和、淡泊名利、時刻反省,盡職盡責!。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心情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偽,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誇獎你時,你完全可以說聲謝謝,因為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並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如此,平和的心態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後,我覺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

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為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的心得8

寒假到了,學校要求教師都要讀一點書。讀什麼書?學校要求讀教育理論。而且還發了幾本所謂“教育理論”。我翻了翻,沒什麼意思。但書還是要讀的,其實,就是學校不要求,我也會在寒假期間讀點書,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讀什麼書呢?我想到了讀《道德經》。去年的寒假,我重新學了一遍《論語》,寫了幾千字的心得體會,還寫了約20xx字的文章,在我們教育系統的報紙上發表了。讀經典,豐富知識,增長才幹,獲益匪淺,指導教學工作,成果顯著。所以,我的體會是,讀書一定要讀好書,讀經典書。人生有限,不可能“讀盡天下書”,但儘量讀一些名著,可以儘快地使自己成熟起來。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同《論語》一樣,是中國人的精神,是我們智慧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道德經》要比《論語》還有更高的境界。在《道德經》裡充滿了辯證法的思想,描繪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內心世界的和諧。老子的智慧跨越了時空,在今天仍然閃爍著啟迪人們思想的光芒!

《道德經》博大精深,涉獵了自然、社會、人的精神等各方面的內容,雖然短短5000餘字,八十一章,但每一個字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地位的人讀了《道德經》以後都能受到教益,感悟人生的真諦。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讀《道德經》同樣有啟迪和教益。

首先,《道德經》第一章就指出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說: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可以說出來的名稱,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稱了。沒有名稱,是天地的開始;有了名稱,那就成了萬物的本源了。所以,要常常進入虛無的境界,來觀察體會道的奧妙;還要常常來到現實中,來觀察和分析道的執行。虛無和現實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都是很玄妙的。玄妙阿玄妙,它是認識所有事物的門徑。老子的思想充滿了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我們做事情就必須依據這些規律。但是,這些規律不可能完全為我們所認識,因為事物都是在發展的,人們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也是在不斷進行的。所以說,我們所認識的這些規律,有不正確的地方,不過我們還沒有認識到他的不正確而已,也有還沒有認識到的地方。對於研究問題來說,老子第一章主要說明,一是萬物都有規律,萬物都在按自身規律執行。二是萬物的規律是我們必須永遠進行研究的。三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就是從現實中走出來,去探索事物規律的本源,然後到現實中研究事物的發展是否按規律執行。《道德經。的這個觀點也符合我們現在新課程的教育改革,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但是什麼是素質教育?如何進行素質教育?儘管人們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是人們的對於素質教育規律性的東西還沒有掌握。雖然全國各地有自己的模式,但並不具有普遍意義。如“洋思模式”等,我想,素質教育的規律還是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探索出自己的規律來。

其次,《道德經》第二章指出了教育的哲學——“行不言教”。老子說:“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對朝氣蓬勃的中學生,很多教師都把說教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從知識傳播中課堂上的大量講述,到思想政治教育空洞說教,教師的職業變成了以語言為主的工作。而老子卻在20xx多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學。“不言”怎樣去“教”?我以為老子的不言的高深境界不是不說話,而是反對的空洞說教,拒絕廢話,或者說身教重於言教,啟發式教學。記得孔子見老子,老子讓孔子看看牙又看看舌頭,孔子說:“我明白了”,孔子的弟子不解其意,請教孔子,孔子說,老子的意思是,雖然我的牙很堅固,但快掉光了,舌頭雖然柔弱,但還在。這就是告訴我們,堅固和柔弱可以相互轉化啊。所以,老子把人看成是有思想的,通過啟發,暗示等自己領悟知識。聖人培育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更何況教師教育的是有思想、有個性的學生。教師雖然肩負著教育的職責,卻不該將學生佔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種要求,每日以喋喋不休的狀態出現在學生中間。

其三,《道德經》第十七章指出了管理方式——“無為”。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講政府不應該管的過多,儘量少管的政府才是好政府,他還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這個道理,推崇的是無為而治。這是管理的智慧,管在於不管,不管,不是亂套,各行其道,而是人們在一定的制度範圍內,人們自覺地遵守制度,充分發揮人的個性,發揮聰明才智,使人自由地發展。學生管理也是這樣,看到有些教師整天圍著學生轉,整天訓斥學生,但學生仍然管理不好,就是沒有找到管理學生的好辦法,管理學生的最高境界是,老師在不在班級都一個樣,感受不到老師來還是沒來,這樣的班級才是好班級啊。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老子的《道德經》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微型百科全書,它的深沉的大智慧,永遠是我們汲取營養的源泉。

道德經的心得9

自從我局開展文化講堂學習了老子的《道德經》,自己受益匪淺。對《道德經》一書的理解還很膚淺,但是認真學習,能讓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會影響到各個方面,要不斷地揣摩,慢慢地體會。

加減乘除上有蒼穹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今時好許是明日非。知識是加法 悟道是減法 凝結 沉澱 昇華。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國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 培其根而枝繁 落葉歸根。以身觀天下 一身一宇宙 觀點而知面。人世間獨善吾身 靈魂裡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錯才有機會改正錯誤 所以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切記不要不懂裝懂 不知知病也 自知者明。倘若百姓過的幸福富足那麼誰還願意去冒險犯罪? 解決民生問題、社會就會自然和諧,有些東西不是靠宣傳洗腦就可以的,從根本出發才是關鍵。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弱者博憐、剛者遭嫌。得理讓三分、善惡自有報、因果也。該書不僅是道教的寶典,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經世之作。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認識。揭示了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氣!老子的眼光不僅在於教善人和聖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汙,而是要教善人和聖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後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以前,我與別人交往時,總是以自己的原則判斷別人,然後決定是否與之交往。現在學了《道德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作法,我開始以新的態度來交朋友。現在,我周圍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對人生的認識有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對每個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會的產物,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和理解,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人生經歷。所謂“慈”,就是要有一個博愛之心,愛自己這是第一,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無從談及愛社會、愛他人,反過來講,過分的愛自己,就是自私。在這裡,老子給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天大道,只是他沒用語言說明,愛,不但愛好人,也要愛壞人,世人都愛,這是“慈”的基本內涵。有了一顆無限愛心的人,接下來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認識世界上的種種事物。用一顆純正無邪的心去感悟世間的萬物,從諸事物的表現去發掘其根本的內涵,這就是“儉”的功夫。“不敢為天下先”,並不是不能領先的認識事物,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總得有個先後,在認識上不能人人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那樣社會不會有發展,老子的教誨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認識事物,不能標新立異的只是一味的教條,只有參考了不同的認識論,將眾人的思想融會到自己的思維中,才不至於片面和教條。

道德經的心得10

一、《道德經》本體論是人類本體論思想的高峰

本體論指哲學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質問題,狹義形而上學專指本體論。我概括的哲學定義:哲學是研究和闡釋宇宙絕對本體及其與人類關係的學科。

哲學是人類思想的制高點,本體論是哲學的制高點,而現在世界主流哲學距離本體越來越遠,這意味著基本環節或方法論上存在重大缺陷,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識本身[理性思維是意識活動]。哲學中的理性思維只該用於製作指向本體的“路牌”,而那路牌應標明:實證本體須泯滅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以及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科學手段。

二、《道德經》本體論思想

《道德經》文句偏政治哲學,歷代學者也只能將研究與註釋的重點偏向政治哲學,這妨礙了對本體論思想的展開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經》卓絕的本體論思想被權術、權謀的敘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標題的“現代闡釋”首先要做的是隻關注其本體論思想而忽略其他。

2- 1、《道德經》明確的本體論意識

《道德經》第一章就告訴人們離開素常意識才能實證本體、哲學上最在意最希望捕獲的本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恆常的本體。開篇就清楚地指向本體論,同時也隱約提示出意識[語言是意識思維所依憑的符號]與本體相排斥。後句句式與前句同,義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稱謂的便不是恆常本體。“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著對事物的感知、區別、把握和命名,名即人類智慧的標誌。名的心理機制基礎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這一分離使得人類能夠將所有事物二元化和物件化,當然也是遮蔽人們認知本體之障。老子注意到本體不可言說的特質,表明由俗常對二元物件思考,改換為對“知性[知的能力]”進行考查。

2-2、本體與人和人類智慧的關係

哲學史主流意見說老子的“道”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這表明老子的本體論是“心物同一”[至少與心無隔]的命題。《道德經》說本體除了使用“道”,還出現“一”、“玄”等字詞。請讀下邊章節的“一”既指代本體:“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道德經》三十九章)本體融徹一切時一切域,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的精神世界)與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體知識]。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後一句,“神得一以靈”,這裡老子指出人類知性本體為根據、或說來源於本體,也是《道德經》本體論的形而上領域的定位。寂靜本體不僅直接吸引人類集體潛意識去求索自己的,似乎還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兩個方向實現閉合。既要求自然創造力的極至作品:人類,以本體為根據的智慧,親證本體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類有資格完成本體的閉合運動。本體與人類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內同外通”。

哲學基本問題有二,一個是本體論,一個是認識論,這章看作是《道德經》認識論思想:本體是人類知性的根據和來源。知性來源是個謎,比較重要的看法是說知性來自以勞動和進化。但這看法忽略了人類對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繪、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兒童也能用樹枝,刻畫日月花鳥;而猴子等別的動物怎樣進化甚至專門訓練也做不到。人類與其他動物最核心的區別只能在於一點:人類大腦與本體同一、同構、為相同密碼系統。而本體融徹一切物象,所以人類觀察任何物象,本質上應看作是本體從觀察者人與被觀察物件兩端自映自。所以從本體意義說,人類知識為先驗,本體意義先驗、核心同構,非指具體門類知識先驗。人無論面對面對任何物象,也無論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終能夠建立對該物件的系統知識,蓋因內質都被本體融徹、內質同構。

2-3、本體與原始物質的分界 [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界線]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一為本體,二為陰陽兩儀,三為原始物質[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體論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論述,藉助伏曦八卦的符號系統直觀描繪本題模型,並將上節說到的本體與人類知性的關係也反映在卦圖當中。試將“三”實數化,因陰陽兩儀不對稱的最小排列組合必須是三個要素 [對等中和],共得八組三爻卦象,但因純陰純陽不成物,將乾坤兩卦看作與兩儀同而取消。所餘為六卦,故《道德經》本體論的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這是可驗證的模型,原始物質[基本粒子]多於或少於六種,這模型都被證偽;同時若理性及以理性為基礎的科學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級層實證形而上之本體,這個本體論模型也被證偽。這驗證條件足夠苛刻。

重複:以陰陽兩儀全排列、去掉純陰陽卦象餘得六組卦象,視原始物質[基本粒子]為六種。既無論取一粒沙、一片葉、一根毛髮或金屬元素一路分解,最終得到的都是六種原始物質[基本粒子],這也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分界處。

2-4、具體自然人證悟本體的路徑

本體的基本特徵是排斥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那麼人們怎樣去實證本體?“不窺牖,見天道。”(《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古代沒有意識與潛意識理論,老子這裡朦朧地指示要離開素常意識、進入特殊的超意識態去證悟本體。再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道德經》第十章)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慾狀態嗎?清除雜念使心靈成為沒有瑕疵的玄鏡。那“玄鏡”態能對映本體與心體同一之境。我們以現代心理學提供的新知見去領會和補充老子的思想,既人類原本統一、與本體直接同一的心體在降生分裂為為意識與潛意識兩截,遮蔽了本體之境,需要經過必要的訓練和修行消弭意識與潛意識的分離,才能迴歸本體與心體同一的境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四十八章)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這裡也理解為本體對意識及意識狀態的理性思維所依憑的語言符號系統的排斥。意思是試圖以思維去琢磨本體便不可得。在探究本體的努力中不可能廢棄文字和理性,但它們是用來製作“路牌”,路牌上寫著:本體不在東西南北中,去意識思維歸附統一心體即顯現。

2-5、本體之德

老子《道德經》的修身指教,後來成為道教修身修命為要旨的依據,可惜丟大得小,敬奉老子卻遮蓋了他最有價值的本體論思想。這樣說並非否定修行的意義,人類自身與宇宙有呼應,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諸身。所以修行有積極意義,對健康也有利,但最該體會和實踐的是本體示現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應該對道與德關係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經》考察道與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兩者內在聯絡:道[本體]為宇宙根,也為德之根,但這裡的“德”指人類社會倫理基本規則。老子的稱為“上德”、“玄德”以區別以一般道德規範。寂靜無為的本體無礙萬物永珍衍生,所以無為本體示現之德為生、為仁、為善。與本體直接對應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這層面的道德律。

三、結語

本體至簡,沒人能列舉出比本體更為簡單的東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葉也要比本體複雜千萬倍。各主要哲學流派和宗教多承認本體的存在,只是稱謂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實相、上帝、絕對理念、絕對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個東西:宇宙絕對本體。本體非物質也非精神,似混沌態、氤氳態、資訊態、邏輯態、規則態的純存在,是顯示為“空”的“在”。本體質為“中和”,不對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滯礙,也不與任何元素髮生化合,更象是一種“語句”或“指令”,這語句的基本含義是靜極而動,其形而上心體應稱“無極”,其形而下作用起點稱“太極”,兩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體意義同一,無條件直接重合。意識雖然遮蔽了那同一狀態,但僅是遮蔽,潛意識與本體秒秒契合,這性態通過人類集體潛意識吸引人類向同一態迴歸,圖騰、巫術、宗教、哲學、科學都包含這努力。可惜,主流哲學以理性為尺度,將宗教等統統視為迷信而排斥。人類有文字文明史僅僅幾千年,人類對理性如此執著和信賴本身才是迷信,將理性樹立為唯一尺度等於將盲目信賴提升為信仰堵塞了通往終極真理的唯一路徑。

從《道德經》看,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該闡釋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從使用時起就是天帝、自然的總稱,而“人”的含義則是人用以感知的心體、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當代闡釋即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減了命題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經》本體論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著需要做出“合”的動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題則確指兩者原本一如。事實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來自莊子對老子思想的體悟,莊子:“天與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確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質的倒退。今人應通過對《道德經》的現代闡釋,由“天人合一”朦朧本體觀到“心物同一”本體論模型的迴歸。

道德經的心得11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註解:世間事,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以善心看到的是善。以噁心看到的是惡。善惡起於一念之間,善不滅惡,惡不滅善。兩者同出,取捨於心。

心得:其實世間本無善惡之分,也無美醜之分。只是因為有了善的概念,所以人們就將與善相反的言行稱之為惡。因為有了美的概念,所以醜的概念也就產生了。而高下、難易、前後等相對的概念也就產生了.

善惡、美醜、高下等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的。所以說雖然天下沒有完美的人,但卻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善惡同體,就算是再邪惡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所以,我覺得不必過分推崇什麼絕世珍寶的概念,為了所謂的曠世奇珍而迷失本性不擇手段的去據為己有實在是本末倒置了。其實最好的寶貝無非是人的品德而已。

而執政者再頻頻頒佈法令禁止各種行為的同時也應該讓人們先得到正確的教育。人們就像是在黑暗中行進的盲人,人生地不熟,當然不知道該怎麼走。而一些所謂的領導者卻一味的發號施令,處處限制他們試探的腳步。難怪他會自己試著闖出條路來。而試探行進哪有不犯錯的呢?如同當今世上層出不窮的偽科學、偽大師現象,每次曝光之後我都在想,那些所謂的真正的大師都在幹嘛?為什麼這些人會有機可乘?這都是“道”與“術”本末倒置的緣故。

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其實人們心裡的詬病也如同水患,若只是一味的壓制,終會將其逼迫成大患。兵法之中也有不把敵人逼進死路的說法,因為如果敵人陷入重重包圍毫無生路。必然會竭盡全力決一死戰。到時即使是勝利了,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而真正的勝利也不是消滅對手,而是把敵人變成自己永遠的朋友,永遠不再為敵才是真正的勝利。

又如現在社會常常出現各種禁令,可是各種違法亂紀的事件卻屢禁不止,正是因為堵不如疏的原因。與其頻頻下令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還不如多教導人們該怎樣做。聖人行不言之教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聖人知道萬物萬事都是應勢應時而生。當某種不法的言行出現時不該簡單的制止就算了,而是應該細細追究為什麼會有這種事出現?究其根本,才有可能推本溯源才可以真正的化解它。

至於功名利祿,強行佔有只會招來無休止的搶奪,到時候必然要費勁心機以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祿。此時自己奪來的功名也不再是自己的福,而是禍了。真正的功名不必去爭,只要做到了,自然是自己的,誰也奪不去。能夠奪走的也絕不是真正的功名。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他從來不把自己當成聖人,他所建立的功德也是人民加給他的,並不是他自己搶奪來的,所以誰也奪不去。所以說真正的寶貝是人的品德,一顆向善的心!真正的寶貝就是得到以後彷彿仍然沒有得到,使自己能夠不斷進步。真正的寶只會給自己帶來安心和快樂。

到時候,天下既無珍寶之概念,何來盜賊?

道德經的心得12

人到中年,經歷漸長,有過一些沉浮後,偶爾會感覺迷茫——關於所追求的事物的意義的自我否定。物質財富與健康、家庭孰輕孰重?職業理想與職位高低是否掛鉤?社會關係與個人能力有必然聯絡?你更需要他人的認可還是自我的肯定……..?哈哈哈,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年危機?或許正是。但這些都是“思想問題”,現實中的阿Q仍然該加班加班,該努力努力,該樂呵樂呵。或許,中年危機絕大多數其實正是“思想”危機,“精神”危機;思想決定行為,思想問題不解決,行為遲早出問題。於是乎,阿Q把目光看向了中華傳統文化,閒了讀點國學經典,包括《三字經》、《弟子規》之類被看作兒童啟蒙教材的傳統書籍。

這一看不打緊,就感覺自已特別沒文化,也感嘆咱們的教育的確存在太大的問題。之所以沒文化,因為阿Q不懂規矩,不明事理,最起碼的《弟子規》裡我們看作教孩子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做得極差。“首孝悌、次謹信、範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18字總綱,直接說明了咱們傳統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德為先”。咱們現代的教育別看門類林立,學科繁多,但幾乎都是在教人們“怎麼做事”,對於學生“怎麼做人”的教育實在欠缺太多,這毛病越高等的學校越嚴重。幼兒園和國小是最重視“德育”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升學壓力小,學習任務“相對輕”,所以有時間和精力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國中就差多了,學生的課本增加了,老師的任務也重了,如果考不上高中,孩子的人生就“折損”在15歲了,“德育”當然只能退居二線了;到了高中,還用說嗎?文山題海,只有兩個字——衝啊!“德育”可能只在部份責任心很強的班主任手裡能有些體現了;大學?中國的大學聽說是“放養”的,“德育”多半隻能靠學生“自悟”了。所以當下社會,高學歷低素質的人不少;事做的倍兒好,人做的倍兒差的也不少。

說的遠了。前些日子,阿Q很認真的學習了《道德經》,受用良多,不但幫助阿Q梳理了很多“思想”問題,也讓阿Q進一步理解了“管理”。

老子的《道德經》,雖不像《周易》被稱為“群經之首”,但仍然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道德經》以天道講王道,而王道即是最高的管理學,所以有人稱其為“帝王管理手冊”是有道理的。阿Q愚人也,用不著學王道,但結合企業管理有些感悟。

《道德經》第17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這段話是說給管理者聽的。不但提出了管理的四個層次,還指出了最好的管理效果。

“太上,下知有之”。管理的最高層次,員工只是知道有這個領導而已,其它的不知道,也不用知道。為什麼呢?企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並有效執行,企業的運轉已經完全由制度和規則來支撐,不需要領導英明神武,不需要樹典型立榜樣。記得任正非說過:“我對於華為可有可無,我不在,華為照樣正常運轉,因為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使企業不用依靠某一個人來執行”。類似的話,馬雲也說過,阿里巴巴也做到了,否則馬雲不會這麼早退休。當然,絕大多數企業跟華為、阿里比不了,我們從上面的話裡可以悟到的是:企業領導者應該儘量建立建全企業管理制度,以制度支撐企業的有效運轉。哈哈,制度管人嘛,這誰不知道啊!知道不重要,重要是做到!做到才算牛。

“其次,親譽之”。這是第二個層次,也很難得。依靠領導的英明神武,雖然這樣的領導很有凝聚力,員工都喜歡他,都讚譽他,但如果他不在了呢?往往企業會遭到重大的挫折。大多數發展不錯的企業都有這麼一個好領導、好老闆,但這些企業中的很大一部份都沒能保持太長時間的活力,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好領導、好老闆不在了。其實,既然都這麼好了,為何不能進一步上升到“下知有之”的境界呢?是不是“格局”還有點不夠呢?

“其次,畏之”。這個層次就差一些了。員工怕你!領導是靠威嚴或霸道維持企業的執行,這樣的企業只可能保持表面的團結或美好,其實是沒有什麼凝聚力的。受到一些外部壓力往往就會崩潰。咱們從員工的角度想想:你會長期跟一個你懼怕的人在一起工作嗎?其實這句話要告誡管理者的是:不能靠威嚴或霸道來管理。一個企業應該形成和諧的文化氛圍,對員工的關懷應該體現在管理細節中。企業的福利發放,對員工的人文關懷,都關係著這種文化的建立。這些事情是要實在去做的,而非說說而已。那些隨時說著“以情留人”的企業,往往人留不住,情也沒有。

“其下,侮之”。最low的管理,員工都“侮辱”你了,這領導當的也夠差的。這樣的企業,完蛋只是時間問題,員工之所以還能“侮辱”你,而沒辭職,或許只是因為你工資還拖著沒給呢。

“信不足焉,有不信”。說的是管理者應該有信譽,言出必踐,政出必行。“老闆說話不算數,所以員工才會不相信你”。因此,管理者在抱怨“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時候,是否應該先想想自已是否在管理中有失信於民的問題?該章短減數句,卻有一句專門提到“信”的問題,足以表明管理者和企業的信譽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信足”呢?阿Q的理解是:謹言慎行,不輕諾,若諾必踐;緩發文,制定制度應多斟酌,成熟再發;“萬乘之主,不可以身輕於天下”,身為管理者,一人之言系百人之利害,“君無戲言”4字可是沉甸甸的!

“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管理者如果做到了“下知有之”的境界,企業制度完善,且得以有效執行,建立了良好的企業文化,這種狀態下企業自然欣欣向榮。這時,管理者無需刷存在感,完全可以悠閒的釣釣魚、寫寫字;即便企業談下了大業務,實現了大目標,員工們也會認為是他們自已的努力使然,而不知道“老闆”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這句話是對最好的管理效果的描述。哈哈,這個要求有點高啊,不在意“存在感”的領導不多,善於“大包大攬”的領導卻不少;其實這也是人性之“惡”的體現,自私、貪婪、佔有慾,壓抑了利他、分享。這一點即便是王候將相也難以做到,因此歷史上才有不少開創盛世卻晚節不保的“明君良臣”。所以,這樣的管理效果,是一種理想境界,我們從中可以學習的是:“為而不爭”的哲學思想。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裡,管理沒有現代這麼多“門類”,只有兩個字——“和諧”,這裡面有很深的辯證思想。拿生產性企業做個例子,企業要做大做強,光靠市場拼殺不行,內部團隊需要強大,得能生產出好產品,得控制好生產成本,得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而這些除了管理制度的支撐外,還需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做紐帶和潤滑劑。當員工在企業工作的很開心時,恭喜你,你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說到讀《道德經》,可能很多人會說你消極避世啦、沒有上進心啦,其實說這些話的人多半沒看過《道德經》,對沒了解的東西卻能“直言不諱”的評價,只能說太過主觀和自我了。其實《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並非“無為”,而是順應自然,“無為而為”;書裡大量借用自然物性來講為人為君的道理,如“水性”、“母性”、“天地之性”等;所謂“無為”,只是作為“為”的方式而存在,最終要達到的境界是“為而不爭”!這是老子主張的“王道”的境界。

人到中年,更應該注重“內功”的修煉!年輕時不懂的道理、不想的問題,此時卻往往成了限制你的天花板。如何突破,往往不在掌握更多的“知識”上,而在悟得更多的“智慧”中。現代社會,各種人生哲學、價值體系琳琅滿足,這些都可稱之為“道”,因此當下社會“悟道”太容易了,你只要買幾本書讀完,道理你都明白了;如何“行道”,才是我們人生修行的核心內容。因此老子也感嘆“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希望阿Q不要做“道理都懂,卻行事荒唐”的人。

道德經的心得13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能夠說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屆讀書會開始了,局領導向我們每一位幹部推薦了《道德經》等書,最後有機會認真拜讀老子的《道德經》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讓我如獲至寶。隨著一頁一頁的翻看閱讀,《道德經》那智慧的靈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閃現。

想起林語堂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確如此,當我掩卷沉思,《道德經》給於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衝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十分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國家公務員來說,如何去應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消除貪念,寬以待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致虛守靜是安於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

我一向認為,生活中應少一些浮躁喧囂,多一些筆墨書香。《道德經》是人類禮貌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真善美的標準,是文化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峰。用心品讀《道德經》是很美的,而恰恰是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處給人以撫慰。讀書學習是我生命的自覺,闡釋聖典《道德經》,讓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領域內盡心盡職,不斷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

二、讀《道德經》後,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僅要了解別人能戰勝別人,更就應瞭解自己有勇氣戰勝自己。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所以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貼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則的事情時,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上善若水”就是這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極致。

除了“無為”、“虛靜”,《道德經》裡還有一個樸素的辯證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規律。在老子的眼裡,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長久;唯“寡慾”,方能無咎,也具有現實好處。他認為過分追求“聲色貨利”必定會帶來禍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規律,堅持按“自然、無為、樸素”的和諧發展規律辦事,才能夠利用規律來緩解、協調人類社會的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裡,他有一個很鮮明的闡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以此類推,天下萬物若違背了它的規律,必將受到懲罰。這種辯證法雖不很健全,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前瞻性。當前,現代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人們往往強調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質利益的滿足,認為個體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後的變質生活,長遠利益受到忽視,結果被自然一次次地還之以顏色,就是一個佐證。

三、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踐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剛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能對宇宙之中的規律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有無的論述,可說把世間萬物的從生到死,從出現到毀滅剖析得精闢明瞭。道法自然的見解可說令我們現代人汗顏,幾千年前的人就意識到要順應自然,迴歸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壞自然。而我們此刻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瘡百後才猛地發現提出環保的概念,要去保護補救了,其實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補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為失去的東西很多是無可挽回的,滅絕了的物種也就永遠的消失了!

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定當竭力為國、為民效忠。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執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政府,之所以能夠長久不息,是因為這是個政府機構執行程式貼合民眾的利益,貼合道。政府的公務員不是為了自己的貪慾,性慾,食慾,玩樂,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當官,不是他們沒有這些慾望,而是政府的機構沒有這個機會,這些漏洞,讓他們去為所欲為。因此好的政府為優秀的品德好的人帶給發揮才能的平臺,讓愚蠢,醜惡,猥瑣的人卻步。這樣的政府往往使公務員將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會出現讓領導先走的場面,這樣的政府才會生生不息。這不正是這個政府的公務員一絲不苟,無私無畏的行為,才能成就這樣的政府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擁護。我覺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貪念。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夠寬以待人。

以上是我讀《道德經》的點滴感悟,《道德經》已儼然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清淨處世,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讀《道德經》吧,它會使你精神不再貧乏,生活不再無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聰慧,使人豐富,使人幸福,使人成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