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週記

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總六篇

週記1.25W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一週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裡了。我們該怎麼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週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端午節週記範文彙總六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五月初五,我隨媽媽回老家過節。

一早,我開啟電視,找到賽龍舟的直播,幾隻小舟乘風破浪,使在起伏不定的浪花既有翻出的可能,我緊張極了。一隻都穿紅衣服的隊伍十分賣力,可是事與願違,他們當衝到最前面的'時候,一個浪頭擊破了他們的積極,逐漸被追上了。一聲吃飯了,使我來到餐桌前。幾片綠粽葉裹著糯米,糯米中又裹著肉,深受我的肚子所愛。可是據報紙稱吃粽子不利與大學聯考,是否吃哪?不久,我的肚子戰勝了,接連吃了2個粽子(偏大的粽子)。

端午節沒有“五黃”就不成端午了,可是如今黃鱔、黃魚、黃酒、黃瓜、鹹鴨蛋價格大有增長,我也不好免俗,吃了個鹹鴨蛋。

端午節歷時20xx多年,有著長久的歷史,是一個非物質財富(自認為)。

端午節週記 篇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屈原跳河自殺。他死後,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把魚餵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粽子餵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週記 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此時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此時今後一向帶著,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週記 篇4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裡,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不喜歡呢?

端午節週記 篇5

今天,是端午節。現在,讓我來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端午節的由來跟一位詩人有關。楚國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 ,深受楚王的寵愛,有幾個奸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裡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不是。終於,楚王不再相信屈原,並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遠離家鄉。不久楚國滅亡了,屈原還是很愛自己的國家,最終在五月初五那天跳進了汨羅江。 屈原跳江的那一日,是五月初五。為了紀念屈原,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就這樣,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我們家鄉還會在端午節這天,插艾葉、佩戴香囊、吃粽子。

我大早上起來就看見我家的`門前插著艾葉,開始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媽媽告訴我說是辟邪用的。 中午到了奶奶家,我自己還親手包了粽子呢!首先先弄好粽子餡兒,粽子餡兒裡有糯米、江米、蜜棗、花生、葡萄乾,把它們攪拌在一塊;其次用煮好的粽葉,包裹成一個三角的形狀,把弄好的粽子餡裝進去;再用剩餘的粽葉繼續包裹;最後把包裹好的粽子用纏上繩子,繫緊,防止蒸煮的時候粽子餡露出來。這樣一個密不透風的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假鍋裡,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吃了。

粽子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剛入嘴裡,就能感覺到糯米的清香,就像吃QQ糖一樣,很甜,很有彈性。不管是熱的還是涼的,都很美味,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端午節週記 篇6

端午節很快就要到了,吃粽子也是每年的傳統風俗,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節日歸節日,但粽子可是我最喜愛吃的食物,每逢端午節都是爸爸、媽媽把粽子包好了給我吃,我總要吃個夠,滿口噴香的糯米,還有甜甜的大棗,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

今年我想自己學著包粽子,一起和爸爸、媽媽過個更有意義的快樂端午節。粽子的樣子很多,為了能夠儘快吃上好吃的粽子,我就讓媽媽提前將糯米洗淨,一早我們就去市場買了綠綠的粽子葉、備好花生米和大棗,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和媽媽學著包粽子,我首先把幾片棕葉層疊放在手心形成三角錐形,然後用勺子將糯米盛在裡面,將粽子邊角處塞上花生米和大棗,然後把粽子葉摺疊纏繞,用繩線捆綁,一個漂亮的綠粽子就做成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粽子好看,但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半天時間就和媽媽包了二十多個粽子,下一步要入鍋蒸熟。

媽媽準備好煮粽子的鍋,將包好的.粽子全部放入鍋中開始煮粽子。一個小時過去了,我最愛吃粽子在焦急的等待中出鍋了,掀開鍋蓋,老遠就聞到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給我盛出一個自己包的粽子,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然後撒上白糖,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以往都是吃媽媽包的粽子,今年我也吃上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在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面美滋滋的,今年是我過的一個最有意義的端午節,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吃自己包的粽子,在勞動中體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