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週記

有關國小週記集合5篇

週記2.91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裡面吧。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週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國小週記集合5篇

國小週記 篇1

每年春節我都跟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去玩炮竹。以前我們還小,大人們會擔心都不讓我們放,我們都是偷偷地放,今年我們選了一個大場地可以大膽地放。

買好五顏六色的煙花和炮竹,來到目的地突然我腳下旁一個鞭炮”啪“地一聲響嚇我一跳,原來是我好朋友徐廣義他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行動了。我也點燃一個爆竹,等”哧哧“響的芯子快燃完了,我的手猛地往上一揚,”啪“的一聲,爆竹在空中爆炸了。我們幾個拿著那種長長的煙花放在自己的手上搖搖,噴出的煙花一閃一閃的特好看,我拿著你面前搖,你拿著我面前搖,你追我跑,我趕著你追,大家都玩得特別開心。

天已經很晚了,我們決定晚上繼續放,媽媽替我們買了一個稍微大點的煙花,點燃煙花芯,只聽見”啪“的一聲炸響,空中像天女撒下數不清的花瓣,一眨眼又變成一頂頂圓形的降落傘,焰火竄入天空,四處飛濺撒下五顏六色的煙花,漂亮極了,真是美不勝收。

我們大家手上都拿著一大把煙花,歡奔亂跳燃放爆竹,大家都喜笑顏開,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

國小週記 篇2

週記的關鍵是要真,真事、真情、真想,不要虛構。用力表達你正經歷的、正思考的事,對提高你的寫作能力是有幫助的,不要當作負擔,也不要覺得有任何壓力,因為真的,只要排列一下就行了。

其實週記也好,日記也好,都是要寫一段時間內印象最深的事。週記就是本星期內的事。

回想一下這個星期發生了什麼,在學習上有什麼問題,班級裡有什麼新鮮事,和朋友老師間關係如何,這些都可以寫,和日記相比周記可以寫的內容更多了,需要突出一兩個重點。

如果大腦裡立刻就想起一二件事情,記憶深刻,那麼恭喜,你就有材料了,將它們的前因後果,事情經過,個人感想寫清楚吧。

有人會問:不好意思,一想到過去的幾天,我印象裡只記得吃了一次大餐,或者只記得被老師罵了一頓,或者跟同學鬧彆扭心裡不爽,這些都沒有重要意義,怎麼能寫呢?告訴你,既然你想到了,就說明是值得寫的。有意義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意義重大,思想崇高,自己的生活瑣事,也是值得一寫的,只要你寫出你的感受。我們每天的日子不都是這些細小的沙子一樣的事情組成的嗎?這些沙子,串起了我們的歡笑,串起了我們的憂愁,串起了我們的無聊,引領著我們一天天,不知不覺地在長大。

週記,簡單說來,就是一週裡你所見、所聞、所做事情的記錄,有時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看法。

週記“真實地記下了你的生活,留下了你的生活,留下了你的足跡。記週記是一種不斷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積累,首先是學習上的積累,把學到的東西一點一滴地記下來,你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豐富,其次是做人經驗上的積累,把明白的道理一個一個地記下來,你就會不斷進步。”週記是我們生活的備忘錄,是我們走向進步的階梯。

週記是容納面很廣的.一種文體。可記的題材極廣,大到國內大事,小到個人小事,家庭瑣事,只要是你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無論是人、是事、是物、是景等,都是你寫週記的題材,可以寫下自已的祕密,也可以記下需要尋找答案的問題......寫起來自由靈活,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無論記敘、說明、還是議論、抒情,隨你任意表達。

寫週記時,有的同學能寫出內容充實而生動的文章,有的同學卻望著題目咬筆頭,抱腦袋,感到腦子裡空空的,沒什麼材料好寫,是不是真的沒什麼好寫呢?不是!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飛躍發展的時代,生活豐富多彩,可寫的材料多著呢!

生活為作家提供了寫週記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接觸許多人,經歷許多事。對其中一些人和事,由於接觸比較多,印象深刻,使我們受到教育,得到啟發,產生感情。我們寫的週記,是實際生活中在我們頭腦中的產物。

迄今為止,寫週記並沒有什麼“靈丹妙藥”。那就是多實踐,多讀多寫。多讀是很重要的,這裡有一個觀摩借鑑的問題,也就是樹立一個高標準。首先要學好課本上的課文,學好課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設法多讀些課外的書,書攤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是不在此例的。加上自已的理解和運用,寫週記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同學們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更上一層樓。機會只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只要我們不怕難、不怕苦、不怕寫不好、一週一寫、養成習慣,一定能寫好週記,有所收穫;只要我們善於學習、借鑑,我們的週記一定會有明顯的長進。

積累是學習和寫週記的基本功,沒有積累,就不能增長知識;沒有積累,也談不上對客觀事物的更深一點兒的認識;沒有積累,寫週記也將是“無米之炊“。積累,包括詞語的積累和素材的積累。積累詞語,好像準備建築材料中的磚瓦;積累素材則好像準備各式各樣的預製構件,到需要寫週記時根據命題材要求進行篩選、組合,便可以創造出有聲有色的美妙文章來。

國小週記 篇3

這天,是星期天,蕭然的爸爸媽媽出差去了,後天才回來,可把他高興壞了。

他差不多十一點他才起床,拖著還沒睡醒的身子刷了刷牙,臉都還沒來得及洗,就匆匆拿起剛泡好的方便麵衝進書房,把電源開啟,啟動了電腦,把新買來的遊戲軟體放進電腦裡,進入了一場虛擬的戰鬥遊戲中。經過了蕭然的“努力”,終於在下午升上了一級。

蕭然愜意地揉了揉眼睛,隨手拿起了桌上的悠悠球,玩著玩著,就進入了夢鄉……

上課的鈴聲響了,蕭然剛好趕到了教室裡,他一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邊用手背擦汗。過了一會兒,語文老師從外面走進了教室,習慣性地環顧了教室一週,用一種盛氣凌人的'語氣對學生說:“今天要進行期會考試,請把無關的東西放進書包裡。”一聽,蕭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忘記複習了!老師把試卷發了下去,前面的題目對蕭然來說是小菜一碟,但後面的一點都不會,,他呆呆地望著窗外,今天是個下雨天,他此時的心情也猶如雨點般,冰冷冰冷的……終於熬到了下課。

第二天,卷子發了下去,蕭然的卷面上出現了一個血淋淋的

國小週記 篇4

中秋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家人都藉助中秋這個日子團圓。

今年我們家的中秋叫個愉快,爺爺特地讓人家從萊蕪給我們捎來的牛肉,大伯出發從黃島帶來了很多海鮮,爸爸媽媽把家裡的.大公雞殺了,慶祝元旦。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大伯和大媽等都趕著回了,我們一家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我和姐姐為家人唱了一首歌,爺爺奶奶都很高興。

現在我覺得我是世界上對幸福的,沒有人比我幸福,我相信以後的中秋我會更幸福的!

國小週記 篇5

一、 課改應以讚許的目光、語言,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為前提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本性之一是渴望受到誇獎和讚美。讚許具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不容忽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斯雷耳指出:“讚許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善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吝嗇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所以,教師首先要經常善於發現並肯定每個孩子身上不斷閃耀著的亮光,即使它很微弱,相信在你的感召下,也會逐漸變得更加強烈而熾熱。

新型的課堂應關注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這兩種關係的處理,走出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走進課堂。課堂不應以教師的“教”為主,也不應以好學生的“說”為重,而是全班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畫龍點睛的教學相長

1、“嚴肅”並不是老師的代名詞。教師課前送學生一個微笑,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講臺”也不是老師的主陣地。走進學生中,穿梭於課桌間,才是課堂最美的佈局。首先,教師要擺脫教參的“枷鎖”束縛,不再做教參的奴隸,“把書上的話和作者的話向學生宣讀”,也要轉為引導學生通過學教材內容而獲得學習方法,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同時,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允許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交流,一起爭鳴,使語文課堂不再有權威,不再有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真正地走進課堂。如此一來,定會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2、如何在課堂中既要體現全員參與,又要把握好時間問題,小組合作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之前,小組應選好中心發言人(可每次調換),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中心發言人應認真聽取組員意見,然後歸納總結,反饋給老師和同學,使課堂“形散而神不散”,形成熱烈的學習氛圍。

3、教師課間和學生做遊戲、談心,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並且讓學生以課堂學習小組的形式經行遊戲比賽,增進組員之間的團結力和協調性,為課堂發言做好鋪墊。

二、課改應以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有力地應對上級考試,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掌握基礎知識的講讀課的研究中。其實,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語文課改的目標所在。

閱讀課尤其是課前預習,給學生建立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它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的自主閱讀就會顯得十分渺茫,無從下手。所以,明確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步驟是學生自學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步:讀準字音。

課文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漢字組成的。在閱讀中,學生通常為了顧及對主要內容的瞭解,遇到不認識或不確定讀音的字不去查字典,不研究,只是囫圇吞棗。這樣,不僅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就文章內容而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一字一句的讀,要真正做到擲地有聲、頓挫抑揚。如此一來,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養成了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步:讀通句子

讀通句子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核心環節,但其關鍵在於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在許多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對文章中心的揭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五年級的《學會看病》一文中有這樣一句“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其中,“艱澀”表示時間過得很慢,母親(作者)內心承受著痛苦的煎熬;“忐忑不安”是指母親(作者)心裡十分慌亂,害怕兒子發生意外。詞語解釋了,句意自然就清楚了,文章所揭示和讚揚的“母愛”主題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般,理解文中詞語的方法有:(1)查字典;(2)換詞理解;(3)聯絡上下文,就語境反覆品讀、琢磨。

第三步:讀出感悟。

在上述兩遍讀文中,學生已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基本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帶著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去讀,然後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畫出來,再反覆朗讀,最後將體會到

的感受真實地寫在句子的旁邊。這樣,便使學生做到了由被動閱讀到主動體驗的情感角色轉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步:讀出有價值的'問題。

讀懂文章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就大語文的精神而言,在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獨到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在學生自己學文的時候,除了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理解的知識之外,還應該結合文章中心或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不懂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文中,學生就“母親大聲說:‘我很高興他愛看閒書’”提出質疑:“題目中說是‘慈母’,但她為什麼要大聲說話,是不是生氣了?”這個問題就提得很有價值,因為“大聲”一詞既反映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又表現出了她因兒子愛讀書而內心無比自豪的情感。所以,學生在提問的同時其語文理解能力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訓練和昇華。

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清楚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模式,養成一種習慣,也就為學習找到了鑰匙,插上了翅膀。

三、課改應以巧妙、合理的教學思路設計為關鍵

課堂上,教師如何做到心中有“術”,並能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神來之筆,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授課成功的關鍵。只有巧妙的構思,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例如,《自然之道》一課篇幅冗長,內容深刻,如果串講起來既費時又不透徹,於是,我從課文的中心入手,先讓學生通過讀文找到令自己揪心而又痛心的片段和情景,他們很自然的勾出“一隻鳥遇難和數十隻鳥遇難”的語句,然後再請學生思考這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絡,前因後果,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另外,在《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中,我採用了分散。鋪墊。兩種策略。因為是閱讀課,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知識點,然後再相機引導彙報交流,這樣就提高了興趣也分散了難點。課文的重點在於怎樣二字也就是變化的原因,所以,我在惡劣的現狀方面下功夫,探索原因的慾望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