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與π的故事作文(通用20篇)

作文2.2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與π的故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與π的故事作文(通用20篇)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

0、1、2、3……數字的世界是奇妙的。0就像是一個雞蛋,渾圓、飽滿;1象徵著永得第一的信念,勇往直前;2則是一隻歡快的小鴨子,讓人感覺快樂、舒暢;3又是一個耳朵的輪廓,耳聽八方;4又是……但0――9這些數字卻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我喜歡的,是一串奇妙的數字。

我認識這奇妙的一串數字是在六年級。那天,我們剛開始學習圓的認識,一個符號映入我的'眼簾――π。“嗯?這是什麼?怎麼這麼奇怪?”我小聲嘀咕,旁邊的同學也議論紛紛,顯然,它們也看到了這個奇怪的π。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想法,不緊不慢地在黑板上寫下了π,說:“它念‘pai’。”議論的同學馬上轉移了話題:“pai,派?”“原來念pai啊!可它表示什麼意思呢?”……

沒等我們再議論幾聲,老師又說:“pai是圓周率的字母形式,等於3.1415926535……約等於3.14。”我聽著,突然想起爸爸說的圓周率:3.14159――山頂一寺一壺酒。原來π就是圓周率呀!真有意思!3.1415926535……心中唸叨著這一串奇妙的數字,又把思緒放回了課堂上。

不知怎麼的,我越來越喜歡π這個奇妙的一串數字了,隨著學習,我對π的瞭解加深了,我現在已經可以把π背到二十多位了呢!不信你聽:“1415926535897932384626!呼――”怎麼樣,我厲害吧,哈哈!

除了這些,我還了解許多關於π的故事:

中國古算書中有“徑一而週三”的記載。第一個用科學方法尋求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米德,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南北朝時代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π值。到1948年英國的弗格森和美國的倫奇共同發表了π的808位小數值,成為人工計算圓周率值的最高紀錄。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使π值計算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至今最新紀錄是小數點後25769億位。

看著π這曲折的歷史,我不禁對π更加的好奇、喜愛了。那無限不迴圈的小數,似乎預示著那未知的,不確定的未來,也在激勵著我們好好學習,探索數學的奧祕!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2

一個永遠不可能完美的π。

每天,我都要把這個圓周率記到小數點後35位;在計算圓的面積時,我總是和圓周率打交道;也不知何時把“派等於3.14”當作一句口頭禪。突然有一天,我想:如果我是派,我是怎樣來到現在的?我便沉入想象……

“呵!”一聲聲勞動的聲音響徹雲霄,傳入我耳裡。我一看,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在幹活,他們並不是農民,而是為了看清楚我而追求我的古埃及人。他們好幾個人湊在一起,拿著一顆巨大的樹樁,近似於現在的一種籬笆樁。他們用力高擎著樹樁,極力把樁插進土地裡,這便是圓心。上面纏繞著一根粗而長的繩子。另一頭綁著另一個樹樁。繩子已經無法再被拉長了。一個面帶酒紅的人說:“推!”,一聲令下支之時,成百上千的人推動第二個樁。樁很沉,大家難以推動,才轉動一米,它們便幹不動了。我想:不要為此而放棄了呀!加油!他們的領隊跳了下來,和大家一起幹,大家士氣大增,幹了半個時辰,終於轉回原點。他們又測量,然後我便有了第一個較為精確的值的範圍:3.142~3.125。

都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償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個事,便是一個證明力很強的事例。同樣一個證明力很強的事例:海倫·凱勒在出生後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但她沒有自暴自棄,相反,她在黑暗中堅持了好幾年,她成功了,她昇華了。她的行為不很好的詮釋什麼是堅持嗎?

時間推到之後的幾千年時間內。中國的劉徽探究我,認知我,可所謂如醉如痴。他畫了成百上千個圖形,周長與直徑也慢慢的.向我靠近。而後來的祖沖之利用了劉徽的割圓術。在劉徽的基礎上又加強計算。自己不夠算,那就叫兒子和自己一起算。他和他兒子血項了成千成萬的數學公式算出我約率為3.142857,密率為3.1415929204。古人離我們太遠了,那我們就聊會兒現代的。17世紀,德國科學家鄂圖算出和祖沖之一模一樣的我。之後幾百年間,各種數學家爭先來算。有人把我寫成了無限乘積,有人把我寫成了無限繁分數,甚至,卒於19世紀的艾薩克牛頓也插一把手,足以見到我的魅力所在。更現代,大型計算機開始它的工作。一天不停的輸出,就是為了算出我,手法漸漸高明,方法不斷更新,我的好幾萬億會被暴露了。

這個世界過於死板,需要發散創新思維。為什麼?除了計算我,世界會因為這個而變的科技化,因為異想,所以天開。沒有創新,哪來的創造?

“π等於3.14,2π等於6.28……”伴隨著一陣陣背誦圓周率的聲音,我從想象中回來了。這想象告訴我許多的啟示。

π是不完美的,人也是不完美的。人無完人,所有人都是上帝咬過的那一個蘋果,來到世間時就是不完美的。我們永遠不能用其他的東西來填補。與其逃避,不如大膽放開,讓其他人明白,你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讓他人明白,一個不完美的人如何演出一出完美的戲碼!

我是π。

不完美的π。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3

在家裡,我悶得慌,就把電腦開啟想背一背圓周率。

(3.1415926535)這些是老師教我的,我要繼續背,過了一會兒,我就背到小數點後二十位了,我興高采烈地繼續背。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能背到小數點後四十位了,其實我原先也沒這種本事,是電腦交給了我巧背圓周率的方法: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意思是(3.1415192653589793238462),這樣,只要把是背下來就行了,真的是太好了!

我看一眼背一下,接著,小數點後五十位也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哈哈,圓周率原來沒那麼難嗎?我欣喜若狂的自言自語。突然,媽媽回來了,我要求她聽我背圓周率。媽媽坐在床上,我馬上脫口而出,圓周率等於(3.141596535……),媽媽不堪其擾,馬上跑到廚房做飯去了。

中午,我開心的睡了一覺,醒來時,腦子裡一片空白,只記得前十位小數了!我著急了,立馬開啟電腦重新開始背。大約背了一個下午我就多背了十位小數,小數點後六十位小數,我關掉電腦,出去玩,心裡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總覺得後天會忘得一乾二淨。

你們也可以試著去背一背圓周率,還能增強記憶力呢!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4

圓周率 文化路一小二一班 張湛伯 數學中有一個神祕的數—“л ”(3。1415926),它是由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來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數之一。 最早,古埃及人推斷л是3。16左右,在中國,晉朝數學家劉徽算出小數點後兩位,為3。14。兩百年後,祖沖之算出七位數的л:3。1415926,還準確地列出他的分數的近似值。

被稱之為“祖率”。17世紀俄國數學家魯道夫將л推算到小數點後35位,在他的墓碑上就有這個數。 在人類漫長的計算л的過程中,有一段小插曲:美國有一個人將它推算到小數點後400餘位,但是卻算錯了,因為7的出現次數竟比4的出現次數多一倍,後來人們才發現在100餘位時有一個數應該是7,他錯寫成了4,才導致4和7的比例不平衡,要知道那時沒有計算機,他用了兩年時間才算出來這個錯誤的л。 光陰似箭,20世紀,人們終於有了計算機!於是計算進入了飛快的發展過程,50年代有人算出了一萬餘位的л,60年代居然有人計算出了百萬餘位的.л ,80、90年代,是計算最快的時期,已經算到了4。8億位。л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況且更高功率的計算機還在實驗過程,,所以4。8億位的記錄沒有再更變。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5

最近我在讀《數理化通俗演義》,裡面許多科學偉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圓周率吧:3.1415926535......它雖然是個無窮無盡的無限不迴圈小數,但它的作用非常大,計算不規則圖形或者圓形的周長與面積都要用到它。可是,你知道嗎,這一串小數卻缺不了一個數學家嘔心瀝血的計算,這個數學家正是中國古代這哲學家祖沖之。

在中國古代,很多數學家都只計算出圓周率的.後兩位小數,而且,還存在一些爭議。這時祖沖之就準備把圓周率算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於是他就與他的兒子𣈶兒一起,先按正多邊形的周長算,每次都多增加一條邊,使圖形越來越接近圓形。就這樣,經過日日夜夜的一次又一次計算,終於得出了3.1415926這個數字,祖沖之的手指因長期拿算籌,被磨出了血。

我覺得祖沖之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為了算出更精確的圓周率,不辭辛苦,連手指磨出血都不罷休,這真是他堅持不懈、堅強的體現。同時,他奉獻出他寶貴的時間、精力,讓後世的數學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也體現了他是個捨己為人、樂於奉獻的人。他讓我們不再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而感到苦惱。如果你們還覺得圓周率太難背了,請想想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辛苦吧。總而言之,祖沖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6

我國有一位著名的橋樑專家,他的名字叫茅以升。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他小的時候曾被人稱為“神童”。

茅以升爺爺小的時候,把圓周率背到了小數點後100位。他周圍的人非常驚訝於他的記憶力,都稱他為“神童”。大家都認為自己沒有好的記憶力,不可能背到那麼長的位數。因此,也沒嘗試就放棄了。過了60年,有一位國小生也把圓周率背到了小數點後100位。於是他找到茅爺爺,要和他PK。茅爺爺就笑呵呵地對那位國小生說:“你是我60年來遇到的第一位對手。”

其實有很多人認為背圓周率太難了,全都是一些沒有規律的數字串在一起,可怎麼記啊!

現在我就給大家說說我背圓周率的經過和方法。

開始老師讓我們背圓周率的時候,我頭都大了。這些像小豆芽似的'密密麻麻的一大長串數字,該如何下手呢!

老師似乎看透了我們的心思,就給我們鼓勁:大家不要有畏難情緒,其實想想,同學們的名字也是沒規律的,我們不是記得也挺多的嗎!背圓周率是鍛鍊記憶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你們可以嘗試著看能到底背到多少位。實在背不會,再放棄也行啊!

在老師真誠的“動員”下,我開始背圓周率了。老師讓我們一天背10位,為了好記,我就拼命地找數字之間的一些聯絡和記憶的竅門。我把這100位數字以5位為一組,分成20組。先看看相鄰組之間有什麼聯絡,如第二組到第五組其中有三組都是2開頭,這就是一個小竅門;再比如第九組的69399,先是6開頭,然後是三個9之間夾一個3,這樣一想就好記多了。在背圓周率方面,也有人總結出一些較好的記憶方法,如3。14159 26535,編成了歌謠:“山巔一寺一壺灑,兒樂,苦煞吾。”其實方法還很多,不一而足。關鍵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出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再加上勤學苦練、用心思考,背圓周率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不信,下面我就背背給你看:Л=3。14159 26535 89793 23846 26433 83279 50288 41971 69399 37510 58209 74944 59230 78164 06286 20899。。噢,對不起,我還只能背到80位,後面是86280 34825 34211 70679。

不過,接著我會努力背到100位的,爭取也做一回“神童”。

這次背圓周率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持之以恆,有毅力,再加上勤奮,就會成功的。畢竟“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嘛!

有興趣的小朋友可別忘了嘗試一下噢!背會了咱們也PKPK!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7

我家是“圓周率之家”,這倒不是我家發明圓周率的,而是我們一家可以用圓周率公式來表達。

圓周率中的3,代表一家3口人。就是我、爸爸和媽媽,1就是指我,4就是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別看我長的非常瘦,但我也是這家的小主人。有時我會幫爸爸媽媽做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幫他們減輕一些負擔。

我爸爸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平時工作很忙,經常早出晚歸,因為他工作忙,我經常看不見他。但是休息天他會帶我們一家人出去玩,平時老爸對我比較嚴格,所以我比較怕他,平時都是媽媽來管我。媽媽教我做作業,我做錯事情她也耐心地教育我,雖然有時她也會很凶,但我知道她是為我好。媽媽說外面燒的菜不衛生,所以她經常在家做香噴噴的飯給我吃。希望我身體吃的棒棒的。家裡的家務活也歸她負責,有時我也會幫媽媽分擔一些。

我們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很喜歡我,每到節假日或週末,他們都會為我準備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最喜歡去外婆家,因為我媽媽平時不讓我玩電腦,在他們家裡,外婆讓我想玩多長時間就玩多長時間,太開心了。

這就是我的圓周率之家。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8

我從小就喜歡數學,尤其喜歡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各種難題。四年級時,我看了一本書《中國古代科技名人傳》,我對祖沖之在1500年前就能精確地測出圓周率感到特別欽佩。可是,書中並沒有詳細地介紹他是如何計算出圓周率的。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前些天,我看《我們愛科學》這本書時,其中一篇文章介紹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心想:為什麼我不能利用圓的周長公式來計算圓周率呢?

說幹就幹!我先找來一段軟尺,選定20釐米作為周長,再把軟尺儘量擺成圓的形狀,然後讓爸爸幫忙,用直尺測量圓的直徑。為了更精確,我們從不同的方向一共測量了4次,最長的是6。3釐米,最短的'是6。1釐米,平均值是6。15釐米。我用數學老師常說的“逆向思維”法,把直徑和周長代入圓的周長公式,計算出圓周率為3。25!雖然與3。1415926……略有出入,可這是我第一次測量的結果,而且已經比較接近了,我非常高興,迫不及待地把周長調整到30釐米,又重複測量計算了一遍,這次的結果更接近了,是3。174,我興奮得跳了起來!高興過後,我和爸爸一起分析了產生誤差的原因:主要是軟尺不可能完全擺成圓形,而且測量直徑時也不能保證每次都通過圓心。

為了儘量減少誤差,我又換了個方法,先用圓規畫一個直徑為10釐米的圓,可是怎麼測量圓的周長呢?這可讓我大傷腦筋!這時,家裡的小花貓還不知趣地添亂,追著一個線團圍著我跑,我心裡煩得不行,拿起線團剛要扔開,忽然靈機一動,為什麼不用毛線來測量周長呢?我小心翼翼地把毛線擺到畫好的圓周上,做好起點和終點的標誌,再把線抻平,用直尺量出了周長,幾次測量後的平均值為31。55釐米,“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那麼,圓周率就是3。155!比剛才又精確了!

我興奮地把測量和計算的過程寫成科學小論文,受到了老師的表揚,還刊登在學校的板報上。同學們都誇我是小小數學家!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9

下午放學,數學老師佈置了一項十分奇怪的作業:讓我們明天早上帶一個圓形紙片,一小團毛線,還有一把剪刀。看到作業,我們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老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這些東西與數學有關嗎?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晚上在家一遍一遍地翻看著數學書,希望可以在書中找到一些線索,可我把數學書都預習了好幾遍,也沒找到一點兒線索,看來還真有點神祕哦!明天趕快到來吧,我要揭曉答案呢!

帶著疑問與好奇我們迎來了第二天的數學課,老師一上課就要求我們,不用計算就說出自己帶的圓形紙片的周長,但要用到自己所帶的道具。哦!明白了,我們幾乎異口同聲,緊接著,大家都快速地拿出毛線繞在圓形紙片的一週,這一截毛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了。我快速地剪下了這一截毛線,很快量好了,我的圓周長大約是12.7釐米。難道老師讓我們帶這些東西就是為了量圓的周長,也不太好玩呢,我們一開始的興致一下子降了許多,我都有點失望了。

“怎麼啦!興致不高嗎?別急,現在你們再量出圓的直徑。“老師好像發現了我們有些失望。量直徑還不簡單,我的圓直徑大約是4釐米,我一下子就量好了。可量這些又有什麼用,還是沒勁。

老師環顧一下四周,看到大家都量好了,笑著說道:“接下來你們用周長除以直徑,得出的答案不要說出來,我要猜猜看,看能不能猜準。”什麼?老師要玩猜猜看嗎?有意思,好玩。不過這麼多數字,不好猜吧,雖然我們都為老師擔心,但還是沒抵擋住那降下去的興致又“嗖嗖嗖”地升高了。

“你們的答案肯定在‘3—3.2’之間。”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不停地點頭,在確定了老師猜的正確後,都“啊“的一聲露出了疑問,老師怎麼猜那麼準,也沒看到她作弊呀!看到我們疑惑的表情,老師又笑了:“好吧,告訴你們謎團吧,要仔細聽哦!”我們都坐的`筆直的,耳朵豎的長長的,“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是個固定的無限不迴圈小數,是3.1415926……,我們平時運用時一般取3.14,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圓周率。”奧!原來是這樣,我們都恍然大悟。

這節課雖然過去一陣子了,但它卻一直佔據著我腦海中的重要位置,圓周率這個知識點也穩穩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0

圓周率又稱為兀,是一個無限小數,至於它到底有多長,始終是一個謎。可有人卻挑戰背圓周率,甚至有人背到了小數點後67890位!打破了世界紀錄!作為一個聰明伶俐的人,這種事我怎能錯過,於是我打開了百度,搜尋了圓周率,可點開卻發現一串數字出現在我眼前,密密麻麻,天哪!怎麼這麼長?!我的心情猶如沉船一樣,沉入了湖底。

正當我想放棄時,突然看見了這個迅速記下圓周率的方法,好奇心命令我點開了它,只見上面出現了1~100的'數字,每個數字旁邊都有漢字,比如74旁邊就寫了一個騎士。我瞬間明白了什麼,這些數字的諧音可以轉換為這些漢字,這樣就能記下圓周率了。

比如1415就可以記成鑰匙、夜午,9265就可以記成球兒,鑼鼓然後把這文字串聯起來,編成一個小故事,這樣就可以記下圓周率了。我趕緊試了試,果然有用,1415926535897932這些數字,就是圓周率的開頭幾個數字,可以把它記成有一個鑰匙,我在夜午發現了他,我走到了一個房間裡,發現了一個球兒,他放在了鑼鼓上。還有一個珊瑚,他旁邊有個芭蕉,又看見了一個氣球,他掛著一把傘兒這樣我們就能輕鬆的記下圓周率了,你們也趕快試試吧。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1

一天,我做完作業,躺在沙發上休息時,突然聽見爸媽的房間傳來什麼“3.1415926……”的聲音。我推門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在比賽呢!我走上前去,問爸爸:“你們在比什麼呢?”爸爸笑了笑,說:“我們在比背圓周率。”什麼是圓周率呢?我心裡立即出現了一個大問號。連忙跑到電腦桌前,開始查閱資料。

一查才知道,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用於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一般以π來表示,由祖沖之發現。重要的有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就在這時,爸爸歡呼起來,原來他取得了勝利。我十分好奇的`問爸爸有什麼祕訣,他豪爽地說:“我把它編成了一個小故事: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爾樂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這樣,就很容易背啦!”“哦……”我和媽媽同時感嘆。

啊!數學是多麼奇妙!還有許許多多問題等著我們去探索。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2

“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無,把酒吃,酒殺你,殺不死,爾樂爾。”昨天,媽媽來我房間時,故意念了這個有趣的“打油詩”,這可把我的興趣吊了起來,我好奇的問媽媽:“咦?媽媽!你念的這個是什麼呀?真有意思!”媽媽聽了,笑著說:“嘻嘻,這個是我看快樂菲菲的的部落格時,看到的打油詩!”我更奇怪了“打油詩?難不成這個有趣的繞口令是教我們怎麼打油的嗎?”

我自己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於是就開始詢問媽媽:“這個打油詩到底是什麼嗎?有什麼奧祕呀?你背這個有什麼用呢?”

媽媽看我著急的樣子,不再賣關子了,便對我坦白:“其實這個有趣的打油詩,就是圓的圓周率呀!你看:3.1415926535897932384626和剛才我背的打油詩多像呀!”說完,媽媽又背了一遍那個打油詩。

可我還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於是又問:“這個打油詩的名字和圓周率的這個名字差得那麼遠,怎麼會連在一起呢?”“呵呵,其實這個打油詩的由來也特別有意思,傳說有一個特別愛喝酒的老頭為了記住這個有這二十多位小數點的圓周率,便編了一個打油詩,可誰知,這個詩被其他的人讀了三遍,立馬就記住了這個圓周率!”此時的我聽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之後,心裡吟誦了幾遍,也會背了!我十分吃驚,沒想到這個那麼難記的東西竟然可以轉換成一個這樣趣的詩!我不禁對這個圓周率有了很大的好奇!

弄清楚打油詩的來源,我就要弄清楚圓周率是怎麼求得了!媽媽向我解釋:“圓周率?這還不簡單?圓周率就是用一個圓形的周長來除以這個圓形的直徑呀!”“哦!但是你怎麼就肯定圓的周長除以圓的直徑就是3.14……呢?萬一圓的大小不一樣,你怎麼肯定?”(我又開始迷了!)“向你證明還不簡單?來,我們找幾個圓形的.物體,我們動手試一試唄!”

放大鏡的周長是25.6cm,直徑是8.4cm。

膠帶紙的周長是16.4cm,直徑是4.8cm。

蓋子的周長是32.8cm,直徑是10cm。

硬幣的周長是7.8cm,直徑是2.5cm。

飲料瓶蓋的周長是14.2cm,直徑是3.8cm。

就這樣,我和媽媽算找來的膠帶紙、硬幣、瓶蓋、放大鏡的圓周率的實驗就結束了!結果如下:

膠帶紙周長:16.4,直徑:4.8,圓周率:3.42

硬幣周長:7.8,直徑:2.5,圓周率:3.12

飲料瓶蓋周長:14.2,直徑:3.8,圓周率:3.06

蓋子周長:32.8,直徑:10,圓周率:3.28

放大鏡周長:25.6,直徑:8.4,圓周率:3.05

結果出來了,膠帶紙、硬幣、瓶蓋、放大鏡的結果各不相同,有的比3.14多,有的比3.14少,真是有趣極了!不過雖然它們的結果都不相同,但是,結果平均下來,結果還是3.14!

有趣的數學王國!有著許多奧祕,它等著我們去探索它、發現它!我願變成一個數字娃娃,在王國裡生活!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3

臨近期末時,老師要求我們每人準備一個節目,作為期末展示的內容。我早就有了主意:挑戰我們班的圓周率達人———蔡作為。

背圓周率可不是簡單的事,要記性好,還要反覆記憶,否則就會背了前面忘了後面。看著媽媽給我列印的500位密密麻麻的圓周率,感覺眼睛都要花了,更可怕的是這些數字沒有一點規律,只能死記硬背。我心想:這太難了,我什麼時候才能背完啊。我又想:一定會有一個好方法的。想著,我腦子裡就有了一個主意:就是把這些數字當做兒歌來背。比如37510就可以編成”三尺我衣領“,這個方法能加深記憶。我請爸爸幫我編兒歌,爸爸拿著筆,口中唸唸有詞,好不容易寫完了。爸爸說:”你先聽我講一下意思。14159(一事一壺酒)就是遇到一件事就喝一壺酒》。“爸爸講完後,對著我說:”你能試著看著兒歌猜出數字嗎?“”能!“我信心十足地說。接著我一口氣說出了兒歌裡所有的數字。爸爸笑著說:”現在就可以開始背了。“聽了爸爸的話,我馬上行動起來了。前5個數我馬上記住了,我又記後面5個數,邊記邊想兒歌,果然又記住了。再把這10個數連起來背一背,以加深記憶。按這種方法,我一連背了25位。我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每天背25位,再及時複習已經背過的。

幾天以後,我感覺很累了,不想再背了。這時,媽媽笑著說:”我們邊做遊戲邊背。遊戲規則是:只要順利背出5位,就可以吃到一個小橘子。“我立刻有了興趣。在這種遊戲中,我在不知不覺中竟背了50位,連同前面背過的已經有200位了。我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挑戰蔡作為了,可是媽媽說:”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得到觀眾的掌聲,所以最好背出300位。“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開始背起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能背誦300位了。只是有些地方還有點停頓。媽媽又鼓勵我說:”上臺表演時肯定會緊張的,你必須背得滾瓜爛熟。“就這樣,媽媽每天陪伴我複習。

激動人心的'期末展示活動開始了。輪到我們的節目了,主持人宣佈:沈添樂和花溪遙挑戰蔡作為。首先是蔡作為背,他揹著揹著,到第150位時越來越不熟練,越來越緊張,最後只背到240位。接下來是我,我想:一定不要緊張,要放大膽子去背。剛開始,我背得滾瓜爛熟,到200位時,我有點緊張,竟有點忘詞了,好不容易想起來,堅持背到260位。雖然我贏了蔡作為,但是不知花溪遙會不會贏我,所以心裡砰砰直跳。花溪遙也是像我一樣,可後面100位也有點不熟練,不過,她通過自己努力回想,竟順利背完了300位,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歡呼道:“太厲害了,太厲害了!”而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座位上。媽媽安慰我說:“下次還有機會,一定要記住不熟練會搞砸的教訓下次爭取成功。”

這次挑戰活動真有點驚心動魄的感覺!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4

“ 3.141592653……”哦,這是神馬情況,都半個多小時,哥哥怎麼還在這兒唸叨著這些數字,什麼3.1415926我都快聽會了。咦,慢著,這不是“圓周率”嗎,哥哥背它做什麼。我帶著疑問來到了哥哥的房間。

我問哥哥:“哥哥,你背圓周率幹什麼?”“沒事幹,揹著玩兒唄。我剛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鐘就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了, 現在我可以在十秒內背出來呢!”哥哥得意地說。聽了哥哥的話,我十分不服氣,於是就跟哥哥打賭說,我一定會在十五分鐘內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

背東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樣死記硬背的話,估計半個小時我也背不會。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決定用諧音來記。我家有一本書上面就有圓周率諧音記憶法。我找到了那本書,書上是這麼寫的: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兒樂(26),我三壺不夠吃(535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死了算罷了(43383),兒棄溝(279)。

這是寫一個酒徒在山寺狂飲,醉死山溝的情景。

我先把這篇文言文背了下來,用了3分鐘,又開始根據這些文字的諧音背數字,可是在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字的諧音讀不出數字來,比如:我三壺不夠吃的“夠”是用來表示9的,可是“夠”和“9”並沒有諧音關係,於是,我只好繼續觀察,看看有沒有其它的規律。

看著看著,我發現“我三壺不夠吃”的“夠”和“兒棄溝”的“溝”是諧音,都是用9來表示,“酒殺爾”的“殺”和“殺不死”的“殺”都是用3來表示,“死了算罷了”的'兩個“了”和“算”也都是用3來表示……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點一點地記,不一會兒就背會了。為了能背得更熟練,記得更牢固,我還邊背邊寫,寫了十遍以後,我覺得我記得已經挺熟練的了,我拿秒錶測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這30位數背了下來。

我來到了哥哥的房間,哥哥不屑一顧地說:“是不是背不會,來認輸呢?”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氣把30位數一個不落地背了出來,哥哥見我背得這麼熟練,不敢相信地說:“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鐘就背得這麼熟練,太厲害了吧!”看著哥哥那吃驚的表情,我開心地笑了。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5

祖沖之是我國曆史上南北朝的大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他小的時候,祖父經常給祖沖之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其中張衡發明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祖沖之幼小的心靈。

祖沖之常隨祖父去建築工地,晚上,在那裡他常同農村小孩們一起乘涼、玩耍。

天上星星閃爍,在祖沖之看來,這些星星很雜亂地散佈著,而農村孩子們卻能叫出星星的名稱,如牛郎、織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時,祖沖之覺得自己實在知道得很少。

祖沖之不喜歡讀古書,5歲時,父親教他學枟論語枠,兩個月他也只能背誦十幾句。氣得父親又打又罵。可是,祖沖之非常喜歡數學和天文。

一天晚上,祖沖之躺在床上想起白天老師說的“圓周是直徑的3倍”,可是他總覺得這話似乎不對。

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媽媽量鞋子的繩子,跑到村頭的路旁,等待過往的車輛。

一會兒,來了一輛馬車,祖沖之叫住馬車,對駕車的老人說:“讓我用繩子量量您的`車輪,行嗎?”老人點點頭。

祖沖之用繩子把車輪量了一下,又把繩子折成同樣大小的3段,再去量車輪的直徑。量來量去,他發現,車輪的直徑確實不是圓周長的1/3。

祖沖之站在路旁,一連量了好幾輛馬車車輪的直徑和周長,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

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腦海裡縈繞。他決心要解開這個謎。而後,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究,祖沖之終於通過數學計算,得出圓周長和圓直徑的關係了:必然大於3.1415926,而小於3.1415927。

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的數學家,直到1000多年後,德國數學家鄂圖才計算出同樣的結果。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6

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對數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即圓周率。他計算了圓周匯率的真實值,這是小數點後第七位。

圓周以如此高的精確度率,也就是說,用算盤來完成這些計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象一下,祖沖之每天只用紙和筆,日復一日地重複這種狀態,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很大的毅力。

那麼祖沖之是如何以如此高的精度計算圓周率的'呢?他的成就建立在劉徽旋轉的基礎上。他不滿足於驗證前人的結論,而是對其進行發展,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巨大成就。

根據劉徽割線圓,祖沖之割線圓是基於圓的內接正多邊形,他用正多邊形的面積來逼近圓的面積。分割越多,內接正多邊形與圓之間的面積越小,越接近。無限分割後,內接正多邊形和圓會合二為一。祖沖之設定了一個直徑為十英尺的圓,並在圓上切割它以供計算。當他切下刻有192個邊的圓時,他得到了“徽章率”的值。他繼續切割並製作了380個四邊形和768個多邊形.直到他切割成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個多邊形,祖沖之依次計算出每個正多邊形的邊長。最後,得到一個直徑為一英尺的圓,其圓周長度在三英尺、一英尺、四英寸、一分鐘、百分之五、九秒和七秒之間,三英尺、一英尺、四英寸、一分鐘、百分之五、九秒和六秒之間。換句話說,如果圓的直徑為1,那麼圓周小於3.1415927,遠小於1/10萬,極大地方便了計算和實際應用。

可以想象,在祖沖之王朝,這是一項極其細緻而艱鉅的腦力勞動,甚至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祖沖之用小棍子來計算。圓周率的數值需要複雜的加減乘除平方計算,每一步都要重複十次以上,50次平方計算。如果有錯誤,比如計算錯誤,只能從頭開始。為了得到祖沖之圓周率的值,需要對九位小數進行加減乘除平方等15927步以上的計算,每一步都要重複十次以上,50次平方計算,最後計算出來的數字達到十六七位小數。

然而,祖沖之成功了,他計算的圓周率被稱為“祖先率”,持續了800年,至今仍在使用。因此,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也確實引人注目。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7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崑山市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裡。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穀子,叫做“水碓磨”。 名人故事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讚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曆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執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但是在那裡,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並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曆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曆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佈新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資料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曆法是古人制定的,後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 “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曆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佈新曆。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後,他創制的大明曆才得到推行。名人故事

儘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註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傑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8

祖沖之是南朝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把圓周率算到第七位的第一人,所以圓周率又被稱為“祖率”。他在數學和天文學上的貢獻,對後世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祖沖之生於429年,卒於500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有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其祖父乃是祖昌,主管土木工程;其父祖朔,學識淵博,受人尊重。所以祖沖之有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來自家庭的薰陶和自己的努力,使他很早就有了博學的美譽。

祖沖之能在科學上取得巨大的成就,這和他執著、勤奮的研究態度有著莫大的關係。他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上至遠古,下至他生活的年代,他全部都進行考察,而且他絕不會把自己的思維侷限在古人的'認識中。這也是他能在科學上走得比別人更遠的原因之一。

後來,孝武帝聽聞祖沖之的名聲,任命他到總明觀任職。當時,總明觀是最權威的科研機構,在總明觀任教,讓他能夠接觸到更多、更豐富的資料,也讓他擁有了進行研究與開拓的資本與條件。

其後數年,祖沖之雖然繼續擔任朝廷命官,生活並不安定,但他從沒放棄過對科學的研究。公元462年,祖沖之在天文學上的嘔心瀝血之作——新曆法《大明曆》終於完成。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由於政局變化,祖沖之的研究方向也隨之發生的改變,從對數學、天文學的研究轉變為對文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這種改變是由生存環境和社會現實所決定的。

祖沖之從小就對古書一竅不通,卻極愛數學,富有實踐精神。幼時,私塾的先生告訴祖沖之,“圓周是直徑的3倍”。祖沖之對此產生了疑問,第二天就跑去村頭測量車輪,量來量去都與這個結論不符。此後多年,這個疑問一直困擾著他。

後來,祖沖之受到劉徽的“割圓術”的啟發,沿著他的方法繼續研究下去,以期求得更加精準的結果,而為了防止出現差錯,他的每一步都會計算兩遍。經過無數遍的演算,最終得出了圓周率在3 . 1415926和3 . 1415927之間的結論。

祖沖之是將圓周率精確到第七位的第一人,與歐洲相比,早了1000多年。所以,圓周率又被稱為“祖率”,是對祖沖之這一偉大成就的紀念。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19

一提到圓周率,你腦袋裡是不是立馬閃出一大串數字:3.141592653589···在預習圓的周長時,我立馬對這個奇妙的無限不迴圈小數產生了興趣。

2000多年前《周髀算經》中就曾有“周三徑一”的說法。500年後,祖沖之又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比國外要早1000年呢!但是,圓的周長真的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點嗎?我決定自己做一回小數學家,探究圓周長與它直徑的關係。

我深思熟慮,決定採用量出圓滾動一週所移動的距離。我找了一個筆筒,量了一下它的直徑:5.7釐米。然後在筆筒上點了一個點,方便知道什麼時候滾了一週。我又在原點上點了一個點滾動一週後,我在圓所在的位置上點了一個點。我用直線將兩點連線起來,量出了這條線段的長度:17.6釐米。最後,我用17.6÷5.7,看看周長是直徑的幾倍。算出來果然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這下讓我不得不信服了。

數學可真奇妙啊!它可以幫助人們記事,也可以拓寬人們的視野,增長人們的`知識,甚至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預知危險。

十個小小的阿拉伯數字,拼組在一起,變成無限大又十分複雜的數。一個小小的π,卻代表了一個這麼複雜的小數。據說現在已經能用計算機將π精確到小數點後上千萬億位了呢!這明顯不是一把尺就能測出來的。這一偉大的成就為數學領域開疆拓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數學的奇妙。我相信,數學在人類未來文明中是十分重要的。

我與π的故事作文 20

3.14——圓周率的近似數——一個匯聚幾代人智慧的數字,一個使人類智慧得以發展的數字。

從一開始,先輩們就用3.14這個近似數作為圓周率參與運算,祖祖輩輩,這數字就這樣沿用下來。大家都非常清楚3.14是圓周率的近似數,也一直在運算上墨守成規。只因所有人都明白,圓周率的原數是個無限數,因此,也沒有任何人傻到試圖將原數代入運算之中。

如果有人試圖將原數代入運算,不管如何努力,即使累到吐血也絕對無法得到結果。這就與人生之理相同,人生在世,總會遇到數不盡的'繁碎瑣事,很多時候,一種方法行不通,此時,我們就需轉變方式,靈活應用,用近似的手段達到一樣的目的。如若仔細計較,偏要用看似正規的方法做得滿意的效果,最終不僅目的達不到,還會成為別人的笑柄。

試想,如果有人發表了一篇文章,質問世人為何剝奪圓周率原數參與運算的權利,即使文筆通順,辭藻華麗。作為讀者的我們也一定會哈哈大笑,以之為傻,以之為瘋。

如果幾輩人都執著於原數的精確,不肯變通,那就不會有現代如此先進的科學演算法,許多成功的機會會與人類擦身而過;更多智慧的結晶會與世界無緣無分;先進美好的未來也會與我們失之交臂。

所以,凡事靈活應用,才是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