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

作文4.97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

我的家鄉在江西的井岡山,那裡過年很特別。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我家一行人便到趙氏宗祠燒香、拜祖仙,燒了香,鞭炮響完才算好。回了家,只能吃齋飯,沒有任何葷味兒。中午飯,開葷了,煮一個豬大腿,大家分著吃,吃完的骨頭卻被爸爸收了起來,我感到奇怪,就問他:“為什麼吃完了肉,要把骨頭收起來呢?”爸爸默不作聲。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一個春節的末尾。爸爸拿出一個大豬骨頭,這是七年級留下的,這一天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把豬大腿的骨頭吃掉!我不明白:大家難道餓得要吃骨頭了嗎?中午,大人用大骨頭煮了一些羹湯,農民伯伯們拿著大碗喝著,他們喝完就要去春耕了。看著看著,我明白了,這是七年級留下的'骨頭熬成的羹湯,喝下羹湯就代表年過完了,大家要開始勞動了。

勞動可不能少了我們小孩兒。晚上,我們要做一件大家肯定不相信的事情——到別家的地裡去偷菜。你震驚了,我開始也震驚了:“大家難不成要當賊?”爸爸苦笑著回答:“當然不是!我們去偷菜是為了博一個好彩頭,偷菜也叫‘偷青’,我們偷的這些菜必須是青色的蔬菜,每一種蔬菜都有對應它的彩頭:偷到大蒜——好打算;偷到青菜——發財;偷到蔥——聰明。”哇!彩頭這麼好?我有點期待去偷青了。

半夜,我和堂哥躡手躡腳地走進了一家院子,彎著腰,低著頭,生怕讓人發現。他們院子裡種的菜真豐富,我一拔,嘿!是個白菜,我要發財嘍!堂哥拔出來一根蔥,他很高興,我們相信他真的能變聰明。我們開心地拿著菜走出這家院子。回了家,媽媽把我們偷來的菜一起煮了,媽媽告訴我:“這些菜必須當天吃完,才不讓好彩頭溜走。”

第二天,被偷了菜的人家生氣極了,一個勁兒地罵我們這些“小偷”。我們不大開心了,但爸爸卻安慰我們說:“據說,這一天,誰被罵得最狠,誰的運氣就會越好!真是恭喜你們了!”一下子我就把生氣拋在腦後,“嘻嘻”地笑了。

你想不想來我的家鄉試試?交交好運呢?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2

眨眼又要過年了,一想起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把“年”說成怪獸,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傳說這怪獸,每次都選擇除夕之夜,吞噬牲畜,傷人性命。後來,人們到山上躲避時,一名老者自稱能趕走“年”。又一個除夕時,人們依照老人密授,在門上張貼紅紙,屋內火光明亮,院子裡鞭炮“噼啪”作響,老人更是一身紅衣現身,年見狀落荒而逃……此後,每到過年,便形成了家家貼春聯、放鞭炮、守歲等習俗。

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三十,空氣裡飄著墨香,人們登上梯子,張貼著紅紅的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宋代改桃木為紙張,而每次張貼春聯必將舊年對聯清除,有除舊佈新,福運連連之意。春聯多用紅色紙,有吉祥、驅邪之意。

爆竹聲中一歲除

爆竹,是在火藥發明後,以多層紙密卷火藥,接以引線,引燃後使之爆炸發聲,也稱“爆仗”。

爆竹多用於節日和喜慶之時,尤其是春節。我國民間有“開門爆竹”的說法,也就是說,新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和春聯一樣,放爆竹也包含辭舊迎新的含義,還有除晦氣的意思在裡面。

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俗話說“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守歲,是農曆除夕一夜不睡,熬夜迎接新年的來到,俗稱“熬年”。守歲時,全家圍爐而坐,促膝談心,享受著難得的溫馨。當然很多人也會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道“文化大餐”,靜候新年鐘聲的.敲響。守歲,有對舊時光的依依不捨,也有對美好時光的一份憧憬。

祝福所有人新春大吉,闔家幸福!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3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在中國,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以驅趕“年獸”;而在正月七年級,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叫“開門爆竹”,以示慶賀新年到來,圖個吉利。放爆竹,已成了中國老百姓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年俗之一。

“叭叭炮”“蝴蝶炮”“電光炮”也是我這個假小子在過年時的最愛。一放寒假,我就期望快點過年,因為那時爸爸總會給我買上一堆小煙花爆竹讓我玩個夠。

“新安江街道行政區域內全面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一紙粉紅色的通告貼在樓道里。“叮咚”,“今年過年不能燃放煙花爆竹了”敲門而進的社群工作人員送上了一紙告知書。爸爸說:“今年我們家不買菸花爆竹了。”“啊?今年過年我的最愛怎麼辦?”我在心裡小聲嘀咕著。

燒年節、掛燈籠、貼門聯、吃年 夜 飯、拿壓歲錢……沒有吵鬧的爆竹聲,沒有刺鼻的硝煙味,除夕夜安靜地到來。走下樓,地面一如既往地整潔,沒有爆竹屑,沒有煙花筒。迎面撲來一陣風,風中是各家各戶年 夜 飯的香氣,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臘梅香。抬頭看,一顆閃亮的.星星掛在天幕,它調皮地對我眨了眨眼,好似在說,別失落,我陪你玩。

走上樓,電視新聞里正在播放即時新聞,“去年除夕我們接治了不少燃放煙花爆竹受傷的人員,今年幾乎為零,是歷年來最為輕鬆的”,醫院急診室的叔叔阿姨臉上的倦容比往年少了很多。爸爸叫住了我,“寶貝,我們開個家庭會,說說過年不燃放煙花爆竹會有哪些新變化?”“空氣不會受汙染”,姐姐在旁搶著說。“環衛工人不會那麼辛苦”,我也不甘落後。“可以減少火災、炸傷”,媽媽也插了一句。“節省了我的錢包”,大伯也接上話了。“不放煙花不放炮,健康安全又節儉,利人利己利大家,移風易俗正當時”,爸爸作了總結。

是啊,在小愛和大愛間,不能因小失大。生活中正因為有了這些小愛向大愛的轉變,我們的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我們的社會才會越來越和諧。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4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已接近尾聲,鞭炮聲依舊響遍了整個街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幸福的笑容。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貼了對聯、“福”字,再加上火紅的大燈籠,配上忽明忽暗的小彩燈,甚是熱鬧。

我們一家子齊動手,收拾好桌子,就準備開始包餃子啦!

媽媽把準備好的餃子皮、肉餡、水都端上桌子,我眼睛一尖,看到了放在桌旁的一枚硬幣,便問家家:“家家,那個硬幣是幹嘛用的.啊?”家家神神祕祕的拿起那枚硬幣,又拿起一片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坨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接著把那枚硬幣裹進肉餡,用餃子皮把它緊緊包起來。邊做邊和我說:“慧兒,這是北方人的年俗,把硬幣包進餃子裡,誰要是吃到了這個包著硬幣的餃子,來年就會心想事成,健健康康的。”“哦,那萬一被卡到了呢?”我開玩笑的說道,全家人一聽又都笑了起來,“慧兒,大過年的,我們都是圖個吉利、圖個好彩頭,你怎麼瞎開玩笑呢!”媽媽拍了拍我的頭,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不停的在屋裡走來走去,心裡七上八下的,一直在惦記著那個包有福氣的餃子,這樣才能確保吃到呢?

快12點了,餃子也都煮好了,端上了桌子。我趁大傢伙都還在看春晚的熱勁,偷偷拿著吸鐵石趴在桌子上,一盤餃子一盤餃子的試過去。突然,有一個餃子似乎動了一下,我又把吸鐵石再次貼近,它果然又動了一下,我再次確定了就是它了,沒錯!

我就把那盤餃子端到自己面前了,喊著大傢伙快來吃餃子。我裝模作樣的夾了旁邊兩個餃子吃下去,再把這個早已選好的餃子夾到我嘴裡,一口咬下去。“哇!我吃到了,是硬幣!是硬幣!”我大叫道。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好啊,來年你要更努力學習啊,那樣好運才會一直眷顧著你的,寶寶!”我狠狠點了點頭,一家人其樂融融。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帶來的是希望。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5

說到年俗,人們總會想起放鞭炮、賞花燈、祭灶神、貼春聯……我們家可有個特別的年俗,那就是在春節團聚的時候吃奶奶親手做的肉圓、魚圓和湯圓。

每年過年,爸爸都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因為過年就是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奶奶總會端上兩大碗日期騰騰的湯,一碗是帶有肉圓和魚圓的菜湯,另一碗是紅豆煮湯圓。為什麼每年過年團圓飯中總有這兩道大餐呢?爸爸告訴我,“圓”代表著“團團圓圓”,奶奶親手捏了這些圓子,希望來年我們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開心的肯定就是過年這些天了,大家團聚一堂,聊聊家常話,吃吃家鄉菜,尤其是她親手做的圓子。奶奶對我們的思念、牽掛和愛心就傾注在這一顆顆的圓子裡,每次吃著它,我就覺得特別有味道。

說到年俗,人們總會想起放鞭炮、賞花燈、祭灶神、貼春聯……我們家可有個特別的.年俗,那就是在春節團聚的時候吃奶奶親手做的肉圓、魚圓和湯圓。

每年過年,爸爸都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因為過年就是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奶奶總會端上兩大碗日期騰騰的湯,一碗是帶有肉圓和魚圓的菜湯,另一碗是紅豆煮湯圓。為什麼每年過年團圓飯中總有這兩道大餐呢?爸爸告訴我,“圓”代表著“團團圓圓”,奶奶親手捏了這些圓子,希望來年我們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開心的肯定就是過年這些天了,大家團聚一堂,聊聊家常話,吃吃家鄉菜,尤其是她親手做的圓子。奶奶對我們的思念、牽掛和愛心就傾注在這一顆顆的圓子裡,每次吃著它,我就覺得特別有味道。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這首詩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7

我們中國有許多年俗:祭灶、年夜飯、守歲、祭祀、拜年、壓歲錢、貼春聯、貼窗花……其中我喜歡的是貼窗花了。與其說喜歡貼窗花,不如說我喜歡的是窗花,就是剪紙。

在春節年俗中,貼窗花是不可少的一種。窗花是貼在窗戶玻璃上的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之一。窗花的樣式一般比較自由,除了貼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團花”之外,其外輪廓都沒有什麼限制。窗戶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它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武漢天地的新春廟會上。這裡攤位上的事物琳琅滿目:手工布老虎、制扇、風箏製作、漢繡製品……在廟會轉角一處,我被那一排排彩色的圖案吸引,仔細一瞧,原來是一張張彩色的剪紙啊!憨態可掬的小豬、福氣滿滿的大花籃、還有今年最火爆的小豬佩奇。往攤位裡一看,攤位的主人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

老奶奶戴著一副眼鏡,右手拿著剪刀,左手轉動手中的紙,不知道在創作什麼作品。只見她眉頭緊皺,眼睛透過鏡片專注地看著手中的`紙,只見剪刀左一剪,右一剪,我看著好像是個桃子。接著老奶奶將紙換了一個方向,又繼續剪了起來。

我一直站在一旁看著,想看看老奶奶到底剪的是什麼。不一會,一隻調皮猴子吃桃的畫面出現在了我眼前。小猴的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微張,雙手捧著仙桃,好似準備飽餐一頓的樣子。

真是神奇,老奶奶將一張普通的紙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看了攤位下面的介紹,原來這位老奶奶叫駱清霞,是武漢有名的剪紙藝人。正是有了駱奶奶這樣的工匠藝人,我們的傳統文化才得以傳承,並不斷向前推進。

離開攤位後,一幅幅窗花像一個個充滿智慧的小故事,時刻提醒著我們做任何事要和工匠藝人一樣有一顆執著、專注的心。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8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節日。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貼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春聯的特點是工整、對偶、簡潔、精巧。

貼窗花

剪紙——窗花,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開門爆竹,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祭祖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

掛燈籠

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9

俗語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後,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這天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製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製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複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後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製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製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後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於我手上沾滿了麵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後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製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0

爸爸說:祈福是我們老家的一種年俗,現在很少有人做了。能知道這種儀式的人可能只有七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了。

在那個年代,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都做這種儀式,而且是偷偷地做,小孩子是不能說話的。那時候我還很小,看著大人們做那種事,總覺得那是迷信,因為學校的老師總對我們講,世界上沒有什麼神,也沒有什麼鬼,那種祈求上天的做法就是徹頭徹尾的迷信活動。

儘管如此,我還是好奇,心想大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小孩子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鞭炮放,有肉,有白麵蒸饃可以吃。但是這隻能等到大年七年級大人們做過祈福的儀式之後才吃到神享用過的東西。

七年級的早上,確切的說是五更,有的家甚至起的比這還要早。他們認為那家起的最早,神就可以先享用到這家供奉的食品,神就會把福賜予這家。

起床的'時候是不能說話的,誰先醒,覺得到了做祈福的時辰了,就用胳膊碰一下其它人。其它人都心領神會,點上燈,陸續窸窸窣窣的穿上衣服。

一家的男主人把貢品擺在院子裡的桌子上。一般人家都要準備四個碗,碗裡放上白麵饅頭,果品,煮好的方塊肉,然後點上三柱香。女主人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裡,男主人端著一碗餃子走到院子的中央,仰望蒼天,向蒼天禱告,祈求在新的一年裡,上天能帶給家裡好運。然後恭恭敬敬的把餃子放在貢桌上,再跪在地上磕三個頭,站起來三個作揖,然後點燃鞭炮。

我們一家人都坐在屋裡等著,待三柱香燃燒完畢,大人們才能把院子裡貢桌上的食品端到屋子裡,我們才可以吃煮好的餃子和神享用過的東西。

隨著老年人的陸續離世,這種古老的年俗已經很少被年輕人所接受。祈福這種儀式將成為古老的過去,消失在一代人的記憶裡。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1

按照陝西的老規矩,春節是在臘月就開始了。雖然陝西的春節和別處的春節差不多,但我還是要介紹一下我們這裡的春節,因為我們還有特別之處。

在臘月之初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了。我們要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比如說,我們要把大蒜,生薑和辣椒還有醬油和醋放在一起泡,這樣到了吃餃子的時候,把罐子開啟,光是聞聞味道就讓人食慾大振,吃上那麼一個生薑或大蒜,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不僅僅是大蒜,我們還會把雞爪和蘿蔔泡起來。

我們小孩子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裡買我們要吃的。西,我們會買糕點,糖果和一些果脯。而大人們則會去買瓜子花生,還有一些冷盤,當然,才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就不用買了,因為那些老人們會去買。我們第二件事就是去買對聯和燈籠之類的裝飾品了。第三件事,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事情,那就是買鞭炮。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碌。他們必須要準備過年的一切,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這樣好顯示出煥然一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這天就好像是春節的彩排。在吃晚飯之前,農村的'人會先在院子裡放那中一連 串的炮,在吃完飯後,我們就會讓小朋友們出來玩炮,今天是不會放禮花的。

過了小年,我們這裡許多的店鋪都關門了,大家都要準備餈粑,年糕,和一些冷盤,我們陝西這邊大部分菜都是冷盤的,老人家還要準備一些滷的東西,如,滷雞翅,雞爪,還有整雞等。

除夕節真熱鬧。每家每戶都幹著做年菜,處處瀰漫著酒肉的香味,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燈籠,貼上了年畫。除夕夜,大家都不睡覺,每個人都在守歲,除了一些很小的孩子。鞭炮聲日夜不絕。我們這守歲的人都必須要吃一碗漿水面。

正月七年級到元宵之前大家都會放鞭炮,拜年和朋友間家人間一起吃飯,出去玩等等,到了元宵節大家都一起吃元宵。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2

過年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我今天就來說說過年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過年的習俗有很多,如:貼春聯、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等。其中發紅包是我的最愛,也是大家的最愛,但大家瞭解不瞭解發紅包的來源。

發紅包又叫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吃餃子是漢、滿等族春節飲食風俗。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七年級吃素餡的。新年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素餃子多用各種新鮮蔬菜。餃子的形態甚多,有冠頂餃、蝴蝶餃、金魚餃、花邊餃,也有推捏、疊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餃,以及擠捏的木魚餃。

年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就不多講了,希望大家過個好年!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3

春節這樣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這天,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一樣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向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著,因為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十分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並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床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明白爺爺要做什麼,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裡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乾淨。一個多小時過後,哇,我感覺房間真的乾淨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為第二天也就這樣臘月二十三這天這樣送灶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迴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原先這樣這樣啊,原先我們的幸福生活這樣灶神一向在默默工作著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著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著準備年飯,廚房裡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和大姑父帶著我和哥哥一齊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

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期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光,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愛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4

每年一放寒假我就去天津和奶奶一起過年,所以我知道好多天津的過年習俗。我先來說說天津吃的習俗吧!

“七年級的餃子八年級的面,九年級的合子往家轉,初五捏小人,合子加七合子加八,合子加十合子拐彎······”奶奶說,過年的那幾天,大家沒事就天天換花樣做吃的。

除夕晚上包的餃子叫“團圓餃”,大多是肉餡或者蝦仁之類的葷餡,一家人吃了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新年鐘聲一敲響,這時候包的餃子是素餡的,奶奶說吃完素餡餃,一年都是素素淨淨,平平安安的。

八年級又叫“姑爺節”,所有出嫁的閨女和姑爺都要回孃家,這天得吃“撈麵”。奶奶會備好菜:毛豆,白菜絲,黃瓜絲,胡蘿蔔絲,炒雞蛋······準備一大鍋美味可口的“滷”(滷就是用香菇,麵筋,蝦仁,筍片,豆腐乾等熬成的美味的湯料),和燙過水的麵條。把自己喜歡的菜放到麵條上,澆上滷一拌就成了一碗可口的'撈麵了。

九年級初四,奶奶換花樣包合子了。合子其實很簡單,就是餡放在兩個餃子皮中間,然後把餃子的圓邊捏緊,就是合子了,有點像餡餅。奶奶說合子就是錢,一個合子一個大錢,包的合子越多,家裡錢就越多。

初五可是個大日子,在天津叫“破五”,家家戶戶都得放鞭炮崩小人,剁餃子餡剁小人,包餃子捏小人嘴,這樣一年的生活和工作都會順順當當,身邊就不會再有小人來搗亂了。以後幾天,初六初七大多都是包合子,一直到初十,拐了彎了才停下來。

天津過年好玩吧!這些獨特的飲食習俗和杭州的差別大吧!現在,我已經被奶奶調教成了她的得力助手,不僅包的餃子像模像樣,還會擀餃子皮呢!有機會一定讓大家嚐嚐我的手藝哦!

五年級寒假作文:年俗15

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年”的故事吧!可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每次過年總是有一道菜只能看不能吃,一定要留到九年級以後才能吃嗎?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給長輩拜年,長輩就必須要給我們壓歲錢嗎?你們知道為什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翅雞爪嗎?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我們過年每家每戶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可少的!大家猜猜那是什麼?沒錯,就是魚。人們為了“年年有餘”,所以每家每戶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全魚”這道菜,可是這道菜每次都是最後上桌的並且只能看不能吃。這是因為要“年年有餘”所以才不能吃,一定要留到九年級以後才能吃,不然的話,就年年沒“魚”了!

我們小朋友每次給大人拜年,大人們就要給我們壓歲錢,其實它有個傳說。傳說,以前有一個叫“祟”的小孩,每到過年的時候它會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就會變傻。到了第二年“祟”又來了,有戶人家在孩子睡覺時把用紅紙包著的八個銅板放在孩子的枕邊。夫妻不敢閤眼,他們在孩子身邊守著談著話。半夜裡,“祟”來了,當“祟”準備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突然閃出一道紅光把“祟”給嚇跑了。

早上,這戶人家把用紅紙包錢能嚇走“祟”的`事告訴了大家,接著他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把事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了。以後每到過年大家都學著那戶人家,果然以後“祟”不來害小孩子了。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時間流逝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至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爪,那是因為吃雞爪寄意“抓財”,大人吃了打牌就能贏錢,上班就可以漲工資,小朋友就要吃雞翅,是因為雞翅寄意“展翅高飛”,吃了學習成績好。

我們過年每一道菜,每一個傳統規矩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故事、一個說法。現在這個發展事業的年代,人們只注重發展事業,卻忽視了年。我作為一個現代的小朋友,自我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讓我們回味我們以前的傳統年俗,把我們缺少的年味呼喚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