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元宵的作文5篇

作文2.3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元宵的作文5篇

元宵的作文 篇1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正是古代著名詩人歐陽修用來讚美元宵節的詩句。每到正月十四時,我們都會吃羹、賞花燈、猜燈謎、看煙花……但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一碗香噴噴的湯圓。

廚房裡,媽媽正在包著湯圓,我立即趴在媽媽旁邊“欣賞”她包湯圓的過程。只見媽媽先將一包糯米粉倒進一個大碗裡,再加入一些水,將它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放在一旁。她又把芝麻用攪拌機打碎,放在一口小碗裡,往裡面加入少許的白糖和少許的豬油,用筷子攪拌均勻後,把餡料搓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球,再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它們凝固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包湯圓了。在等待芝麻餡凝固的時候,媽媽拿出剛才放在一旁的麵糰,找出擀麵杖,把麵糰分成一個個小圓球,接著把它們用擀麵杖擀成了一張張小巧玲瓏的湯圓皮,等到芝麻餡凝固時,就把它拿出來小心翼翼地包進湯圓皮裡,因為如果不小心的.話,湯圓皮就會破掉,“露了餡”的湯圓的口感就沒有特別好吃了。包好湯圓後,媽媽就把水燒開,讓可愛的小湯圓們一個個排隊“泡溫泉”。

我站在一旁,看著湯圓在鍋中時沉時浮,我想這應該就是它有一個別名叫作“沉浮子”的原因吧。湯圓在鍋裡轉來轉去,活像一群又白又胖的小孩子在溫泉中翩翩起舞。不一會兒,它們就浮上水來對“觀眾鞠躬謝幕”。我連忙盛起一碗湯圓,低頭聞一聞,那撲鼻的香氣迎面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皮很薄,又很Q彈,裡面的芝麻餡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溢滿了口腔,甜甜的,好吃極了!甜而不膩的味道在舌頭上打轉,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今年的元宵過去了,可美麗的煙花和五彩的花燈卻一次比一次漂亮。我不禁為祖國的飛速發展感到驕傲!我期待下一次的花燈,下一次的湯圓!

元宵的作文 篇2

六月初至,便迎來了大學聯考、端午兩重奏。兩者相較之下,端午顯得暗淡無光。昨日我點開百度,映入眼簾的便是“6。8世界遺產日”。我心裡不禁有一絲冷言涼涼的悲哀。世界遺產日,本旨在讓人們保護這些珍貴文化,可如今卻已淪落到成為旅遊公司打廣告的噱頭。就說端午,有誰把它和世界遺產日聯絡到一起嗎?幾乎沒有,似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可有可無之物。

其實,端午尚好,有假期做鋪墊,總有人為它發聲。可其他節日呢?有許多已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成為一個歷史符號。元宵,曾經數一數二的大節,已退到農村和人們的日曆上。

我對元宵知之甚少,這大概是因為現在這個節日的氣氛已十分微弱。我僅知的一點,皆出自父母之口。

爸爸對元宵的美好回憶是很多的,他有時會抱怨現在每年春節都不放到元宵就重新開工,不能好好重溫兒時元宵的歡樂。在他小時的八十年代,應該是老家元宵最後的輝煌。

改革春風吹滿地,渡過困難的年月後,人們終於又有了慶祝節日的資本,又有了節日餐桌上熱氣騰騰的一塊塊肉。在又一個喜氣洋洋的春節即將過去之際,人們開始了最後的狂歡。

正月十五剛起床,便可以看見這兒一群小男孩在挖坑彈玻璃珠,那兒一群小女孩在踢雞毛毽子,抓緊假期最後的一分一秒來玩耍。大人們也沒閒著,該買啥還是要早點去買,同時還要精打細算一下來年的開支。人們沒有主動去為節日互相祝福,但是若在路上遇到了,還是會互相笑笑,說“元宵好!吃了嗎?是要去買些啥?”村委已經開始叫人來幫忙收拾晚上的東西了。

白天漸漸過去,到了傍晚,氣氛便熱鬧起來了。走在路上,到處是做菜時鍋鏟的敲打聲和從簡陋的煙囪裡冒出的炊煙與飯菜香,惹得人不得不停下來摸摸自己的肚子,流出些口水。做好了菜,外面還太冷,只能把客廳的門半開著,以便有人經過時來上一句:“進來吃點不?”家鄉元宵宴的規矩是一碗一碗地上夠十大碗菜,條件好的還要上夠十二碗。主食必是要甜餡的湯圓,沒那麼快上,不過菜倒是一碗一碗端上來了——先是雞或鴨,然後是一道豬肘子,又必定會有紅燒鯉魚(它寓意著鯉魚跳龍門,要高升!)比較有特色的菜有魚絲和山藥燉排骨。家鄉的魚絲是別處沒有的,當年是手打出來的,即使在今天換成機器做,也吸引了不少美食愛好者的.目光。家鄉的山藥也非常有名,如今已經暢銷國內外。

小孩子吃得快,不一會就出去等著大人們玩龍燈。外面暗暗的,沒關係,一盞盞燈籠就要掛起來了,龍燈也要舉起來了。龍燈家家戶戶都會做,小一些的就是一個龍頭後面掛幾根綵帶,大的則是將龍身也做出來,要一個力氣大的人才拿得動。當各家各戶的男人們舉著點亮的龍燈在村裡遊玩時,這個山間的小村落就這樣亮起來了。大孩子們時不時接過大人的龍燈揮舞著,嚇得大人驚叫連連;女人和小孩子們則追著龍燈隊伍看熱鬧,時不時點評一下誰家龍燈做得好,一時間人聲鼎沸。

“鐺鐺鐺”祠堂那邊傳來了鐺子聲,告訴大家村委請來的黃梅戲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大戲就要開演了。大家依依不捨地結束了玩龍燈,紛紛回家搬凳子去看戲。出門前,有電燈的人家也不關電燈,沒電燈的人家則檢查一下煤油燈的燈油夠不夠——因為元宵節整晚都必須讓家裡亮著。

祠堂裡擠滿了人,愛看戲的、不愛看戲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來了。戲臺已經搭好,幾個演員正在做最後的準備,等人基本到齊,就開始唱起來,演起來了。剛開始人們還乖乖坐在那兒聽,可不一會兒就有人離開位置去找人拉家常了。又過一會兒,不愛看戲的人都聊起來了,偶爾停下來看看演到哪兒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快到凌晨了,戲班子這才開始收尾,人們也互相道別準備回家。於是,狹窄的村路上又一次擠滿了人。人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回憶這個春節,一邊開始期待新的一年。

三十多年過去了,社會越來越現代化。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傳統文化開始隨著傳統節日消逝。另一方面,村子裡的人們也逐漸搬到城裡去,村子開始變得沒有活力。

令人悲哀並且擔憂的,不僅僅是端午、元宵的消逝,更是它們背後,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終結。

元宵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元宵佳節,吃吃喝喝玩玩鬧鬧的事情自然少不了了!

聽大姨夫說今天會有燈會,猜燈謎,套項圈。應有盡有,因為總是看電視裡經常有人逛廟會,猜燈謎,其閒情逸致不言而喻,但是無奈北方並無此雅興,故等很久也無機會,值此佳節,真可謂是錦上添花。除此之外,元宵節的由來也異常使我好奇。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還有這樣一種說法:

據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的時候,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真可謂是好吃好玩佔盡,此外,還開闊了視野,我似乎愈來愈喜歡元宵節了!

元宵的作文 篇4

盼望了好幾個星期,終於到除夕了。今年過除夕我比往年都要激動,因為去年這時候在我的“哀求”下,奶奶答應今年教我包湯圓。

為什麼我這麼想學包湯圓呢?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吃湯圓,特別是奶奶包的芝麻湯圓,不僅賣相好,味道也是槓槓的;二是因為我看到過奶奶包湯圓,覺得很有意思,就像小時候玩的橡皮泥。

吃完午飯後,奶奶準備教我包湯圓了。她先把芝麻餡和好放在一個碗裡,然後把包湯圓的面弄好了,切成一塊一塊的。拿出其中一塊給我作示範:奶奶把那塊麵糰按扁,中間凹進去,放入芝麻餡,在把它的口合起來,最後放在手上滾圓就好了。一會兒工夫奶奶就包好了一個又白又大的湯圓,我想包湯圓也沒那麼難嘛!

我拿起一塊麵團,,按奶奶的方法包了一個,可看奶奶包起來那麼容易,自己動手卻怎麼也包不好。這不,我這第一個就包失敗了,芝麻沒包進裡面,也沒有把湯圓滾圓,我有些失望,覺得自己肯定學不會。奶奶耐心地說:“沒事,慢慢學,哪有人剛出生就會包湯圓,而且包的.很好看的。來,你跟著我一步一步地包。”我深呼吸一口氣,認認真真地跟著奶奶包,包的雖說也不怎麼樣,但比起上一個已經有了進步了。後來,我和奶奶一起包了二十個湯圓。

晚上睡覺前我就在想:明天就可以吃到我親手包的湯圓了,我一定要早點起床,看看奶奶是怎麼煮湯圓的。下一次,我就可以學煮湯圓,這樣以後就一個人在家不會餓肚子啦!

元宵的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節,全永康被籠罩在快樂中。其中,屬迎龍燈最熱鬧……

於是我們決定,今晚去芝英看龍燈。果然名不虛傳,龍得四周圍滿了人,把現場得氣氛弄得更加熱鬧。譁,那龍大約長三十米,把整條街都填滿了。龍身體得各個部分是用長凳連起來得,凳上有著兩個紅紅得燈籠。每節兩個,把龍裝扮得威猛無比,更加逼真。

開始了,只見那龍身被舉了起來,風搖曳著燈籠中得火。龍向前“飛”去,到了一家雜貨店,那家店立即放起了煙花,煙花在天空中怒放,月亮在煙花得裝點下,更加美麗。製造出一個魔幻氣氛。龍頭在那家店門口點了三下頭,那家店得主人拿了一個大紅包放在龍嘴裡。哦,原來是想讓龍給自家保個平安。正在這時,龍頭一擺,呼地整個龍身被拉到了後面。人群一下子慌了,我也忙著跑。大家猶如受驚得馬,瘋狂得像四周拼命地跑去。啊,聰明得人會覺得很危險,而傻得人會覺得很刺激。我雖然不想當傻得人但是還是很刺激。

啊,迎龍燈真得很好玩啊!他讓我們知道團結才有力量,就像迎龍燈一樣,如果一個不用心,就會被拉走得。我們一定要用團結得力量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