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不可替代的作文3篇

作文2.8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可替代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不可替代的作文3篇

不可替代的作文1

如果我問你:“你喜歡《西遊記》中的那個人物?”你一定會回答:“當然是孫悟空!誰不這麼想!”但我覺得幽默、樂觀的豬八戒也很惹人喜愛。豬八戒原是天宮裡的“天蓬元帥”,因醉酒失言而被玉帝“貶”下天宮,誰知,投錯了胎,投到了老母豬的肚子裡,成了一隻豬,一隻連他自己也嫌棄的豬!

他在高老莊生活,後跟隨唐僧西天取經。在取經之路上,八戒雖然貪吃貪睡,但也給師徒四人帶來了快樂。網友們為他編了不少歇後語: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豬八戒摔耙子——不幹了??哈哈!這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歇後語將豬八戒的形象塑造得太可愛了!而這位“天蓬元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吃了飯兒不挺屍,肚裡沒板脂。”這話逗吧?真有意思!

豬八戒不僅幽默、樂觀,而且心胸寬廣,是個有情有義的角色。在《西遊記》第四十六回中,他為唐僧清除了擋道的荊棘,唐僧叫他休息也不肯停下。別看八戒平時油腔滑調,總是挑撥師父與大師兄之間的'關係,但在危難時刻,他卻又總能挺身而出。當師父被妖怪抓走後,他忍受著花果山裡小猴子們的捉弄與嘲笑,將被師父趕走的大師兄請了回來,救出了師父。雖然孫悟空平時對他不怎麼好,整天“呆子呆子”地叫他,稍有差池就揪他蒲扇似的大耳朵,常常疼得他“哇哇”大叫,但在之後與紅孩兒大戰時,大師兄被打敗落水了,八戒不計“舊仇”,立刻跳下水去,從瀑布裡救出了自己的大師兄,並仵住悟空的七竅,使了個按摩禪法,使得悟空氣透三關,活了過來。你想啊,當時如果沒有八戒,這番西天取經真不知能否繼續。

讀完整本書,我覺得在取經過程中,八戒雖然不是最勞苦功高的,但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沒有了八戒,這一路上一定會少了很多快樂,也會增加不少的苦難。這樣一個八戒,怎能不招人喜愛?

不可替代的作文2

從前,有一個無所事事的年輕人,不喜歡工作,不喜歡勞動,不喜歡學習,但卻夢寐著自己有一天會很富有,於是他把自己的時間一點點賣掉了。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時,他卻得意洋洋的說:“

我很年輕,我有的是時間,賣掉一些時間後,又能賺到很多的金錢”。

他把自己的時間一點點地賣掉了,他也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老的牙齒都掉光了,腿都走不動了。面對前來買時間的人們,他後悔了,變得越來越老的他也終於醒悟了,於是他連忙向時間老人請求:“尊敬的時間老人,我快要老死了,我請求您把時間還給我吧,我可以給您很多金錢”時間老人厲聲反問道:“你不是說你很年輕嘛,你不是說你有很多時間嗎,我曾經派過多少人去勸過你,可你就是執迷不悟你現在想買回你的時間已經不可能了,對任何人來說時間是比金錢還重要的財富。試問,有誰會把如此重要的財富賣給你呢”說完,時間老人揚長而去,只留下憤怒又無情的怒斥,他,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就在這一刻死去了。

時間是無比寶貴的,他是人世間不可多得的財富,不可替代的財富。

我們只有擁有了時間,才能擁有了知識,才能擁有了智慧,才能擁有了經驗,才能擁有了成功,才能擁有了金錢,我們才能擁有富有的人生。

教育家說過時間是知識,是智慧。

哲學家說過時間是道理,是人生。

企業家說過時間是經驗,是金錢。

科學家說過時間是真理,是創造。

醫學家說過時間是健康,是生命。

……

時間就是生命,用時間換取金錢的人,都會後悔,那我們學生時代,用時間換來的不過是過煙雲般的快樂,難道我們就不後悔嗎

所以我們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生活。

浪費時間就是在慢性自殺,比賣掉時間的人更可悲,珍惜這寶貴而又不可替代的時間財富吧

不要讓我們在失去後而去後悔一切。

不可替代的作文3

盛夏的中午,與外面嘈雜的蟬鳴有鮮明對比的是這家圖書館。就算是圖書館,也太過安靜了。沒有服務員與顧客的對話,甚至沒有翻書聲。因為人們僅想找個清涼安靜之處看手機,而手指觸碰螢幕是無聲的。

他也看中了圖書館的清淨,來這裡與同事碰面。他是當地百名報社的編輯,老闆看重他,因為隨著電子閱讀時代到來,許多與書紙文字相關行業都受了打擊,而他善於從朋友圈中收集材料,使報紙迎合年輕人的觀點。使他們的報紙頗受歡迎。朋友圈是他的工作和娛樂方式。

這次碰面是來商討下一期的素材。因為朋友圈中不與之前重複的新奇觀點越發難找了,他正在為此發愁。碰面後的商討成果不大,臨走時朋友從書架上拿來一本《不可替代的`紙質閱讀》推薦給他:“這種好書也值得挖掘素材,它的觀點不合潮流嗎?你就沒事讀讀,別每天工作下班都看朋友圈啦。”他忘了一眼旁邊看著手機的人們又望著門可羅雀的圖書館,突然來了興趣“我倒要看看它是怎麼講這個道理的。”

成天坐在螢幕前的他想好好讀些書了。但回到家,他又點開了微信朋友圈。顯然他忘了這本書,想緩解自己的精神疲勞,順便找些素材。又過了些天,離交稿不久了,他將最後希望都放在那本書上,為了工作,他開始好好讀書了。當心離開了螢幕,目光投向白紙時,他發現書裡說的有那麼點是對的,當他的心隨閱讀靜下來時,他更覺得這是有道理的。他感到自己通過一頁頁白紙與作者有了共鳴,彷彿作者對他說:“紙,書籍,閱讀,不能被替代被忽略啊!”為什麼不把這個道理講給大家聽呢?他連夜趕工完成了編輯。

通過這份知名報刊,寫在紙上的這個道理在當地被廣泛知曉,得到認同。這本書也出了名,這份報刊推出了這本書的系列解讀專欄,向人們發出“紙質閱讀,全民閱讀”呼籲。

圖書館裡,又有了“沙沙”的翻書聲,人們逐漸注重紙質與電子閱讀的協調,在《不可代替的紙質閱讀》的呼籲下,“全民閱讀”逐漸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