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寫景遊記作文四篇

作文2.9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景遊記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寫景遊記作文四篇

寫景遊記作文 篇1

東湖,是全國聞名的遊覽勝地。它位於武漢市東面,西邊的珞枷山和東邊的磨山是它的天然屏障。正是天高氣爽、晴空萬里的初秋,我幾次有辛觀賞到了它的風光。

微波盪漾,將金光攪拌,變成無數顆明星,把人的眼睛都看花了。湖水碧綠碧綠的,想一塊無暇的翡翠,光彩奪目。而天空呢,是滲藍的。遙望遠方,大概湖水也被天空所感染,越變越藍,最後終於在天邊與藍天相接。看到這情景,我才領略到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妙處。想湖的南面望去,可謂綠水逶迤,方草長堤。近處有堤壩,草地;再遠一點是深綠的樹木,盛開的菊花和小山丘;更遠處便是隱約可見的山峰輪廓和武漢鋼鐵公司高大的煙囪、樓房。這一切好象都沉浸於柔和,蔚藍的大氣之中,就連我所以的岸北的花、草、樹木也不例外。秋風吹拂,湖面泛起一道道小波紋,輕輕撫摸著岸邊,嘩啦啦,嘩啦啦,然後,又依依不捨地慢慢退去,把湖岸衝溼,衝綠,沖刷得越來越美麗``````所以這些,讓人覺的整個世界彷彿都在動,沒有一絲完整的線條,沒有一片完整的色彩,更沒有一個同樣的瞬間。不過,湖邊的一切畢竟還是美麗的,顯得寧靜、柔和。

然而,東湖並不老師那麼溫順。它是一個變幻莫測的孩子,時而發怒。一排排大浪打來,滾動著,跳躍著,咆哮著,從遠處看,恰似後一浪頭張開大嘴,露出皓齒,將前面的浪頭一口咬住,死死不放,然後像脫韁的野馬,飛快地向岸邊奔去。譁!,浪花撞擊著堤岸,浪花四濺,噴出無數水花,撒在岸邊,又立即悄悄鑽入泥土,只留下潤溼的足跡。看看這壯麗的情景,我不得不為之驚歎,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詩句不禁脫口而出。

大浪過後,水面平靜,這時的東湖又像一個溫順、聽話的小姑娘。這是湖水最清、最綠的時刻。湖底圓圓的鵝卵石顯現在人的眼前,連在水中的遊動的魚兒也看得一清二楚。湖邊,絢麗多彩的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盛開在山丘上,與還未落葉的、碧綠的梧桐樹相映襯,好像給山丘披上一件花衣。湖水發怒的時的可怕情景,恐怕早已被這些花草樹木拋到了九霄雲外。湖面上,有幾隻漁船在打撈水草,幾位不速之客——皮划艇運動員正划著皮艇,非快前進,激起一道水紋,擴散出一層層波瀾。而在快艇的身後,只留下一條白色玉帶。

這一切,我不禁想到,啊!湖水,你是多麼美麗、寬廣!你貢獻給人們豐富的湖產和廣闊的運動田地。我愛東湖!

寫景遊記作文 篇2

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早晨,給大地帶來了一片生機勃勃、繁榮昌盛的景象。早晨的景色,尤其美麗。不信,請你看看湖濱公園吧。

晨霧籠罩著寂靜的湖濱公園,似輕紗一般,飄浮不定。我坐在湖邊,放眼望去,遠處的景色朦朦朧朧,湖心島時隱時現,似有似無。人們彷彿處身於一個人間仙境。

綠油油的小草上綴滿了露珠,露珠好像一個個淘氣的小寶寶,滾來滾去,晶瑩剔透,又好似珍珠一樣。如果你駐足在大樹下,不一會兒太陽升起來了,露珠便害羞似的,輕輕滑落下來,落進你的衣服裡,順著脖子,輕輕滑落,涼絲絲的,舒服極了。

不一會兒,湖濱公園裡漸漸熱鬧起來,舞劍的、打拳的',老爺爺、老奶奶,跑步的小青年漸漸多了起來,太陽彷彿也被吵醒了,不情願地伸著懶腰起床。大概是太累了吧,太陽磨蹭了半天,卻只露出半個臉。漸漸地,太陽羞紅了臉,彷彿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旁邊裹著一層紗,生怕人們看見。慢慢地,慢慢地,太陽終於升起了一大半,染紅了大半邊天。一會兒,太陽停止了行動,藏在雲裡,也許在鼓足勁兒,準備一飛沖天吧!果然,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寂靜的城市也變得熱鬧起來,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

一天裡,最寶貴的時候是早晨,一天裡,最可愛的時候也是早晨。我愛早晨!

寫景遊記作文 篇3

初冬的隆山不知道是什麼樣子,我一直想再去隆山看看。今天,媽媽終於答應了我的要求。

我們來到了熟悉的隆山大門前,那“隆山公園歡迎你”幾個大字仍舊挺立著迎接各方的遊客。抬頭望去,茂密的樹林還是那樣的蔥鬱,只不過蒼翠中還夾雜著些許的紅色和黃色,那是冬天在隆山留下的痕跡。那條白色的階梯依然那樣的乾淨,順著山勢一直蜿蜒向上,隱沒在那一片青翠之中。我們跨上了階梯,一步一步上了山。

我們拾級而上,不久就看到一個長涼亭,亭子下有一口天然的山泉井,泉水清澈見底,隱約倒映著幾棵高大的樹木,每天上山來打水的人絡繹不絕。站在亭子邊往上望,從茂密的樹叢中也露出了一個亭子的一角,那就是有名的五。九亭。我們走上五。九亭,只見一座仿古建造的六角亭下豎立著一座高大的“五。九”批示紀念石碑,與門口直立著的兩根祥雲柱相映襯,顯得那樣的莊嚴。

我們繼續向上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山頂。山頂的一邊是“龍洞”,三條石雕的巨龍互相纏繞,在雲中騰飛,氣勢凌人,三條龍的龍頭抬首張望著正對面的`隆山塔。我們走進另一邊的大門,一座六角形的七層建築就聳立在我們的眼前,那就是我們瑞安的標誌隆山塔。隆山塔高大雄偉,粉紅的牆壁,棕色的瓦片,每層的六個塔角都向著塔頂高高翹起,形成勾心鬥角之勢。一條仿古長廊環塔而建,長廊的一面牆壁上雕刻著許多文人墨客遊隆山時留下的珍貴詩文,給隆山平添了許多的文化古韻。長廊頂上的棲著的石雕鳳凰也正在回首張望著那屹立的隆山塔,與門外的三條巨龍互相輝映著。

我們就要離開隆山了,在走之前我又回頭看了一下那氣魄雄偉的隆山塔,我真誠的希望隆山能受到人們的愛護、保護,永遠保留它美麗的容貌。

寫景遊記作文 篇4

我向有古鎮情結,緊盼的五一終來,與友人相約踏上去紹興的路。我很少起這樣大早,五點就急急動身趕坐七點發車的長途巴士。久違的節,出行人甚多,高速上堵,堵得心煩、情急,恨不得飛去那夢中的水鄉古鎮。實在不易,晚點兩個鐘頭才到,心情卻未減,還是那般興奮。幸好我們在網上訂的倉橋老街的鑑湖戀客棧還在,坐車來到客棧,卻見美的如它名樣雅緻的屋舍,友人直誇讚我的眼光。走入木質格調的客棧,雕花木門,硬木帶著檀香味道的古色長廊,店裡的擺設和建築搭配得也極貼合,沉香木雕,紅木的桌椅,有民國的風味,古樸且雅緻。

店主帶我們去看房間,屋內的陳設相當簡陋,不單房間小,兩張床也小,翻身就要落地。最讓人難堪的是衛生間在房間外,靠樓梯且不分男女的公用,幸好房間整理得還乾淨,否則我們寧願流落街頭也萬不能住。友人見了這金玉其外的房間也不再誇我,各各默默放下行李。

行李落下,似乎旅途顛簸與房間的.粗陋也放下,整個人都格外輕鬆。扶住陽臺的欄杆看遠處的古鎮景緻,心情舒暢與抒懷。遠景看罷再看近景,發現自己亦身在景中,於是心情大好忽然來了詩人的心境,想吟又怕朋友們笑,端了張小凳仔細地坐著看景。

滿目都是,夕陽早來,點起天邊的雲,雲又映照河水,碧綠加上些醉紅,其美色任再好的畫師也調配不出,河水上精緻的小橋,一如橋上的江南女子,身姿婀娜面容婉約,遠近的景色連成一片,像一幅純淨絕美的水鄉畫卷。友人遞來一杯香茗,正巧河面上有烏篷船來,劃過河面揚起一陣河水的清香,與茶香一道讓我愜意得如墮雲中。

我來紹興,看景要得,嘗美食更要得。到晚飯時間,古鎮裡到處是甜甜的飯香,聞到這淡淡的香味兒我們肚裡的饞蟲早按捺不住。出客棧,不遠處就開了家“咸亨酒店”,老闆熱情地向我們介紹這裡是紹興最正宗的一家,據說魯迅書裡的孔乙己真來過。小咸亨的太雕確實不錯,不過是看著好,菜的口味卻差些,美食之美在於味道,但千里迢迢跑來百年咸亨,即使坐在長條的凳上,那意境就讓人回味,菜如何倒在其次了。

次日清早,我們按商量好的路線去此次遊覽的第一站“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在步行街,這兒的空氣裡可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書卷油墨的香,反倒是撲鼻的臭,濃濃的臭豆腐的香臭。

魯先生家道中落,屋卻有五進,我只走馬觀花的看,直走到兒時記憶中的百草園。如今的百草園與兒時讀到魯先生書中描繪的充滿生氣的園子可大不同,非但蟋蟀雲雀沒了蹤跡,還有幾隻倒胃口的蛤蟆衝遊人微笑。也許園子本就是這樣,“山不在高”的古語中魯迅先生就是這園子“靈氣”的所在吧。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兒時的一段記憶到另一端記憶,卻從旁的一條小徑連通。我幼時不喜文史,更未深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以至印象模糊,連三味書屋的輪廓都稀鬆了。只覺這書屋原來這般小,更感慨來回幾步的陋室裡竟誕生出這樣一位對後世文人影響甚重的人物來。

出三味書屋到沈園可以走橋,也可以坐船,連船老大隻能坐四個人的烏篷小舟。紹興的橋出名,不是偉岸也不是雕琢精緻,一律的矮,矮得出名。像我這樣身高的小女子坐在船上時常低頭,稍微大意些就撞到。低頭並未減少我第一次坐烏篷船的興奮,只遺憾時間太短,若不是五分鐘五十分鐘才過癮。

隨著歷史的足印我們踏上沈園,踏上這座曾經發生過一段悽美愛情故事的園子。故事中那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陸游,那個傾國傾城的奇女子唐婉,似乎還在僅存的斷壁殘垣間,讓我這個異鄉的遊客依稀感受到二人耳鬢廝磨時化不開的濃情萬種。

出沈園,到東湖,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初見東湖,就覺山石奇特,導遊介紹這山原為青石山,漢時採石,日久竟鑿成湖泊。東湖有名,非此原因,乃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文中之龍陶淵明先生在。東湖也許就是詩人理想中的“桃花源”吧,不聞雞犬,鬧中取靜,好一處悠閒的居所。想這桃花源也要闊綽者才能消受,否則我等這樣整日為柴米澆愁的人,哪裡悠閒起來?天熱,沒有詩人的閒雅,和友人讚了一番好便離去。

去紹興當去蘭亭,最後去實在對它敬仰得很。蘭亭乃是一處古典園林,茂林修竹,幽靜自然,“臥薪嚐膽,聞雞起舞”的越王勾踐先生國難當頭,仍不堪舍在這裡種植蘭花的雅興。後晉王羲之在這裡寫就文采書法冠天下的《蘭亭集序》,“書聖”之稱謂亦從此為天下知爾。轉過一片竹林,看到一個小池塘,七八隻白鵝,或在池中自得戲水引吭高歌,或在塘邊孤芳自賞織補羽裳,旁一處古樹,枝繁葉茂,下面涼亭裡樹一塊大碑,寫就“鵝池”。上方的“鵝”字是王羲之真跡,下面的“池”字乃其子獻之所書。再往前走,就是“流斛亭”了。亭前在岩石間有水渠繞著一簇簇竹林流轉,當初也就是在這裡王羲之遍邀當朝名士,意氣風發,於水流間潑墨,隨溪流而下,匯成一部《蘭亭集序》。在曲水流觴處駐足,感受王羲之與友人在此飲酒作詩時的情景,其意境亦極深遠。進廳往裡走,院落一處六角亭下是一塊大的石碑,碑前是清康熙帝留下的題詞,碑後是帝孫乾隆留下的墨跡。歷代中國碑文,二帝同書實乃罕見。亭下是供遊客即興練字的地方,方案水缸,毫墨在旁。一個黑的石碑前大大的白色“太”字。“寶刀鋒從磨礪出”,書聖父子與十八缸水的故事正印此古語,凡事當要堅持。出蘭亭,出紹興,意猶未盡。

古鎮紹興,水清,清不過灕江;林園,不比蘇州;古致,不及烏鎮。紹興之美在於人物,王羲之,陸游,陶潛,魯迅,哪一個不是清流正派領時代風尚之先的人傑?哪一個不是通貫古今遺下筆墨丹青博導眾生的先生?又有哪一個不是先天下憂為蒼生乞謀福利的愛國關民之士?中國古鎮人物之美盡在紹興,一屋,一園,一湖,一林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