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端午佳節作文

作文1.9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佳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佳節作文

端午佳節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民俗是中國最為古老,承遞群體相當廣泛的傳統民俗之一,全國各地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念愛國主義的屈原,驅魔辟邪保平安。

“端午節到了,“粽”是特別牽掛你,特地派個吉祥粽子問候你,祝願你的生活“粽”是倖幸福福:憂煩“粽”是無粽五影,惆悵“粽”是精精彩彩,愛情“粽”是甜甜蜜蜜!”一陣甜美的聲音—手機簡訊自動朗讀聲。我沒有理會它,依然“矇頭大睡”,過了大約十分鐘,那種甜美的聲音又想起:“一顆粽子一顆心、顆顆粽子表關心,願你事事都順心,稱心舒心總開心;一顆粽子一份情,顆顆粽子獻真情,願你天天好心情,友情、愛情重親情。祝您端午節快樂笑滿家園,生活美滿好運連連”。此後,再無睡意洗漱完畢後,走進廚房看看有沒有什麼吃的了。往裡面一看,媽媽正在和麵,爸爸在拌餡,媽媽讓我把昨天買的粽子拿出來煮。我把粽子放在鍋裡煮著,突然想起了昨天去集市回來的路上,拔了許多艾草,可是,我好像沒有插艾草,於是又跑到我的房間去拿艾草,之後便到處插艾草。

剛剛做完這些事,媽媽就向著屋子裡喊道:“晨語,快點來幫我包菜包和糖包。”“噢,這就來了。”我興奮地跑過去,因為我最喜歡包餃子、菜包和糖包了。

拿起一個小勺子、舀一勺餡,然後放在麵皮中間,再對摺好皮(記住不了放太多的餡否則放在鍋裡時有時會炸開的。)最後再用力地捏好邊,如果邊的寬度太寬的話,你可以利用這些面積來做些手工,沒有一會兒,弟弟也加入了進來,我還真沒有想到弟弟第一次居然包得這麼好,太出乎意料了。由於弟弟的加入我們的速度加快了很多。大約半個小時後全部“工作”都已完成,唯一不足的'就是在包糖包的時候,我們剛開始把糖包包成了湯圓型的了。

當粽子煮熟了,鍋裡的油也開了,媽媽先炸菜包,而我們幾個去看賽龍舟的了。長長的龍舟,坐滿了人,那些人努力的讓龍舟速度加快,唉!可惜我們這裡卻沒有賽龍舟。我們目不轉睛的盯電視機的螢幕。

當一切收工時,我們開始吃粽子。“萬水千山“粽”是情、沒有粽子行不行?端午佳節來到,少了粽子真不行。棗泥、豆沙、鳳梨餡、甜甜蜜密好滋味。蛋黃肉鬆肉二餡,幸福快樂一生伴。”

端午佳節插香艾,驅魔辟邪保平安;端午佳節已來到,大家把粽包,白白的米二,紅紅的砂,吃上一口,財源滾滾把家發。

端午佳節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塬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叄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塬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塬聯絡起來。傳說屈塬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塬,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塬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

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種信仰,即:五月為“惡月”,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

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裝置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