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心裡裝著晏殊作文

作文2.0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裡裝著晏殊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裡裝著晏殊作文

他是一枚珠玉,俄而云霞燦爛,他便和著日暉,光芒萬頃;俄而愁雲連天,他便伴著秦月,斂芒無華。“晏殊”,在紙頁上摩挲著這兩個字,心緒沉寂。然後回眸一瞬,恰是珠玉在側,清吟脆響……

——題記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語文老師輕柔的聲音在耳畔迴轉,我只是無聊的亂翻著書頁。對於這首詞,無疑,我是不屑的。

那是初次接觸晏殊詞的我。晏殊,北宋宰相,十四歲殿試聞得宋主賞識,人喻“神童”,從此平步青雲,仕途一番風順。

對於“晏殊”,耳邊縈繞的:或曰平生富貴,不知疾苦;或曰心高氣傲,睥睨眾生;或曰讒言佞語,害慘柳永;或曰晏殊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總之,印象中他就是個詞作毫無真實感的人。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老師的聲音徐徐迴盪腦中,坐直了身,展開課本,我驀然注意到一句“似曾相識燕歸來”。乍一眼彷彿無特別之處,細思幾回,卻有一番特殊的意境:去年的燕兒飛去,卻不知今年飛回的是不是曾經那一雙。時光飛逝,景雖未變,今昔卻已不同往日,也許昨日那一雙墨燕,已不存在世間……我轉了轉思緒,往日旁人所言,似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同樣是語文課。心平氣和的我細度幾句,倏然得出一絲意境,腦中幾番畫面展開:一角水池點弄著幾點青苔,水池上空斜來一枝花葉,葉底時而有幾聲鶯啼,婉轉動聽。晴空下,風動而楊花飛舞,輕似無物……。

一番描寫一兩行,卻讓我一瞬間感到了春光爛漫。我沉醉在這些景中,久久不能自拔。此時,我忽然想到,這樣一個文筆細膩,寫景似真的人,怎會詞作不好?再讀下去:“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一目三十字,女孩如花的笑靨卻在腦中浮現,泯滅不去。恰逢了巧笑女子,他便作猜想:少女今日笑如春風,是因為昨夜做了好夢。這或許,不是一句”觀察細緻”可以說清的了。

我開始逐步瞭解他。

馮正中之詞,晏殊得其俊,歐陽修得其深。晏殊與馮正中之詞美,並非外在的華詞藻飾,而是詞中纖細,真實,觸動生命的美。

有人說,晏殊未曾經歷苦重磨難,欠缺一份深刻。的確,晏殊沒有後主李煜厚重的苦愁,也沒有表現如同蘇軾的自嘲與豁達,更沒有元亮不慕名利的超然。他如同一枚珠玉,細膩圓潤,他的深刻,都藏在纖細的情感中。對生命理解的深刻,難道便不是深刻?

又有人說,苦難造就了一個詩人。我不置可否。一個詩人,觸心之物不只是苦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山川河流,華星圓月,都是觸情之物。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晏殊是個傷景之人,只是春日濛濛亂撲的.柳綿,便能惹出千番思量;只是行人拂袖抖落了一身飛絮,便能牽出萬般柔情。而此刻,他便憂愁了,他傷這春景,他傷這垂楊。他說:“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的行人住?”我自認,我若見此景,定不會有這樣的深思熟慮。

可晏殊又不僅僅憂愁,他是一個理性的詞人,他會排遣哀愁。“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酒席過後,愁更添愁。他便說道:“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他喟嘆,於是又得出一句:“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晏殊有些詞中的描寫確實顯得奢華,如香爐,蕙炷,羅衣,銀屏等。但他詞中無不表現一顆樸素的心。“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想起那案上的紅燭,有一柄長長的芯,跳動的火苗卻只有寸許。或許攬一樽清酒,迷離望著火光,他一陣長息:“一向時光有限期,韶華不等少年心。偏我壯志凌雲,這霎眼間的幾十載,又如何等我大展身手?豈不空作一抔黃土消遣乎?”他的詞句易懂,所以世人往往一句便過,不會過多去想,因而忽略了一份真摯的情。晏殊這樣一位文筆細膩的詞人,又如何叫我不心生喜愛?

一片日光探入書頁,映得些許小字灼灼。書卷上的手指有些發燙,我揉揉乾澀的眼,合上書頁。窗外秋日如火,滿地枯黃。心裡微微一動,如墨字跡心頭浮現——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瑾花殘,斜陽卻照欄杆。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