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舒適圈作文

作文2.9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舒適圈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舒適圈作文

舒適圈作文1

“圈”中生活何其舒適,吾輩名曰“舒適圈”。家眷友人朝夕相伴,只“往來種作”。只“怡然自樂”,身在“桃源”,心遠地自偏。無蕭蕭風雨,無荊棘叢生,方可回首,“真無風雨卻有晴”,於是便可日益漸上,心無旁騖也——此當今大多數人對生活於舒適圈的普遍觀點: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才能更好地成長。

卻未料想圈內之弊?鵬飛九萬里,且適南冥。斥鴳竟能傲言:“吾翱翔於蓬蒿之間,此飛之至也”。令人不禁笑於其狹隘的格局。類比能令人倍感舒適的“圈”,圈中人又有何感想罷。近有一有趣實驗:一蚱蜢困於燒杯中,杯並不算高,蚱蜢輕鬆逃脫;又加一玻璃板於杯沿附近,蜢剛躍起,被被阻隔而下,又躍又下。久之,將玻璃板移開,蜢竟只能跳至杯沿處,無法逃離;逐步將玻璃板的高度降低,不出意料,蚱蜢到最後竟幾乎成了不能躍起爬行動物。類比四周皆為界限,讓人倍感安全的“圈”,圈中人又有何感觸罷?圈中人只曉圈中事,其胸襟亦只可容圈之大,至於達鵬之偉業,更為虛談。

卻未料想躍圈之益罷?王思聰,富二代也,即便只談其“圈”,似也足夠龐然,完全可風光一世,無前憂後慮。但其勇於躍圈,獨創“熊貓TV”公司,投入一個億,市值則達到了四十億,其看準電競業的興起潮流,重金買下IG戰隊,而其戰隊又在18年收穫世界總冠軍,再次收穫成功。思聰並不惦記其父之資產,而是希望躍出舒適圈,打拼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與成功。

物理學家玻爾,發現了氫原子光譜,從光子的躍遷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其蘊含的生活哲理——如果氫原子只是被動接受對應能量的光子,便只能躍遷到條件極為苛刻的特定能級;但如果原子們迎難而上,與實物粒子悍然對撞,其便可選擇性地吸收碰撞所帶來的能量,躍遷的概率大大提升。而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的.大部分光亮,都來自於這樣一個個普通原子的躍遷過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想,吾輩難道不應當與生活中的困難、荊棘、未知猛然抗爭,迸射出屬於吾輩的獨特光芒嗎?躍圈者不羨圈中人,因其知曉,“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狄更斯於《雙城記》中的至理名言不也警示著我們應該勇於撕破那“應有盡有”的虛偽外表,看到其“一無所有”的本質嗎?

故曰,躍遷,躍“圈”,飛至九萬里,方能體會蓬蒿之渺微,方能體悟蒼茫天地,鴻鵠之志。

舒適圈作文2

司湯達在《紅與黑》中寫道:“我的夢想,值得我本人去爭取,我今天的生活絕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襲。”

所有平穩走過的路都會留下氣味,有氣味的地方意味著熟悉安全,那是自己的領土,是舒適圈。司湯達拒絕囿於舒適圈,認為應以每日的突破將自己載向詩和遠方。的確,只有不斷突破舒適圈,才能挖掘自身潛力,完善自我,離開舒適圈,更為廣袤的荒原上常蘊藏著更多可能性。劉慈欣本是高階工程師,卻因著迷於科幻小說而想自己嘗試,不曾想一提筆,竟成了首次摘下“雨果獎”的華人。不踏上遠航的.巨輪,何以發現尚未採擷的潛能之果?開疆拓土,又是一片廣闊天地,豈不更好?

可有人說,萬一失敗呢?我說,失敗何妨?即便摔得人仰馬翻,看似一敗塗地,卻並非毫無所獲。老人在決定出海的一刻,就註定是偉大的,即便只拖回一具巨大的魚骨架。我們從決定跳出舒適圈的一刻就註定會成長,即便最終狼狽而歸。因為,至少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缺點,發現了世界的浩淼;發現自己雖渺小,卻竟然真的從暴風雨裡走了一遭。害怕走出舒適圈的人,恰恰害怕最寶貴的財富——失敗,而也是頑強的人格不可或缺的養料。

有人說,匠人如喬曉光剪紙三十年,科學家如孟德爾幾十年如一日進行豌豆雜交實驗,他們專於一個領域,做自己熟悉的事,利於發揮潛能,又何須突破舒適圈?

我說,這是對突破舒適圈的誤讀。舒適圈倒不如說“舒適球”,不只有面積上的廣,也有空間上的深。他們看似只囿於一個領域,卻並非止步不前,而是在不斷打磨中探求新知、突破自我,這與安逸地呆在舒適圈中有本質區別。

更重要的是,跳出舒適圈,這本就是一種潛能,不挖掘它就會失去它,彼時若危機來臨,蠶食著原有領地,卻發現自己竟沒有能力再建立一個新的舒適圈來遮風擋雨,終會在愈發狹小的圈子中窒息而亡。

如何跳出舒適圈?果斷是第一要素。若明白那條路的盡頭有一個更好的自己,更應立刻行動,“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在猶豫中拖延、在糾結中加深恐懼,會磨光最後的自信和勇氣,最終的結果常是放棄。

我們失落疲倦之時,可以回到舒適圈暫歇,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逆風奔跑的。閉著眼睛一跳,又是一片壯美疆域,而跳的動作,似乎也不那麼艱難了。

舒適圈作文3

圈,一個釋義和圓相仿的圖形,無處不在。許多人看到圈這個字就會想到,圈代表的只是一個圖形,一個可大可小隨性的圓,一個與人交際的朋友圈。但是,你可能會忽略有一個隱形的圈一直覆蓋著你的生活——舒適圈。

當你一個人處於一個狹小的空間裡,給你一臺手機,一個可以叫外賣的電話,你是不是可以什麼都不幹。無聊的時候刷刷微信、微博,餓了點個外賣,困了趴著睡一會,吃喝玩樂無所不缺, 你會不會覺得這個屬於自己一個人的空間很舒適?不錯,這就是舒適圈。在你的周圍,你熟悉一切,需要的東西什麼也不缺,無憂無慮,無人干擾。此時一個人進來,你就會特別緊張,原來輕鬆自在的感覺不見了,那個屬於你的小世界被打破了。

舉個例子吧,魯迅從小便在高牆大院裡生活,錦衣玉食,他已經習慣了生活中的點滴,對外面的世界會渴望嗎?閏土來了呢?帶來了外面的稀奇事物,他沒有接觸過,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看一看。但同時,他也會因為對外面陌生的世界有一絲緊張和不安。

這個圈很有意思。一開始,你抵擋它進入你的世界,因為你習慣了原來的這種日子,已經有了依賴性,會自然而然地去抵抗。這個圈是一直存在在那裡,你想掙脫卻又逃不掉,如果你放大它,無視它的存在,你就會被這個舒適圈牽著鼻子走,臣服於它;於是我們要想方設法地擺脫這個圈,也許擺脫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怎麼擺脫呢?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顆想要挑戰、探索的心,不斷地嘗試你沒有做過的事情。也許,在你厭惡的田野裡有一隻可愛的叫個不停的蟈蟈;也許,你不敢去的鬼屋有你寫作的'素材;也許,你因為覺得價錢太貴不願去的遠方有著別樣的風光……瞧,慢慢的,只要你願意嘗試,你的舒適圈就這樣擴大了。相反,處於封閉的小環境中,每天機械地擰著發條過日子,你的創造力和闖勁便漸漸磨滅。

回到原來的例子,童年時閏土的到來,給魯迅埋下了想要出去看一看的種子。後來,魯迅真的離開了家鄉,有機會看到了這個大千世界,成為了著名的作家。或者可以這樣說,他不擴大自己的舒適圈,便也看不到這個腐朽的世界,魯迅還能成為魯迅嗎?

大人們經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但他們,年輕的時候何嘗沒有風風火火闖九州的那個經歷和過往。平平淡淡,不過是在經歷人間滄桑後的感嘆罷了。

願我們,不再固步自封,不斷去挑戰,去接受新事物,去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舒適圈作文4

“舒適圈”就是一個人最熟悉、待著最舒服的那個地方。誠然,在其中,我們會有極大的安全感。可是如果只待在“舒適圈"裡,領域就可能無法拓寬,只能在可選範圍、已知區域裡選擇有限的生活,個人的眼界與能力有可能被侷限,得不到提升。因此,如果想要不斷地進步,就要走出“舒適圈”。“舒適圈"不斷擴大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舒適圈”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伴隨如今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過於依賴“舒適圈”中的生活不僅隱藏著危機,更重要的是自我麻痺,讓其中一些人主動放棄了修煉,一旦遭遇風險,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正如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所說“時代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尼采說:“習慣會使我們的雙手伶俐而頭腦笨拙。”習慣會束縛我們的思維,鈍化感知風險的能力。古人也早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三國時期有樂不思蜀的悲哀,近代有晚清故步自封的教訓,如今有諾基亞的失敗案例.....於個人,長期處在“舒適圈"容易停留在原地,難以適應外界的變化;於企業,侷限於“舒適圈”,不但不會規避風險,反而會出現風險來臨的不知所措;於國家,沉浸在“舒適圈”中,會造成與世界大環境的脫節,落後於發展的潮流之中。

走出“舒適圈”,並不是為了盲目跳出“舒適圈”,正如演員秦吳所說“幹嘛非要讓趙本山老師去演陳道明的角色呢”。為了改變而改變,就失去了改變的意義。走出去,要基於對自身能力的清晰認識,要對即將步入的新環境進行準確的判斷。《哪吒之魔童降生》的導演餃子就沒有盲目轉行。原本打算學醫的他後來接觸了動畫製作。他將自己的作品與當時從業人員進行對照分析,得出肯定的答案後才選擇了轉行。同時,也不要陷入奮鬥的怪圈,我們為生存而奮鬥,也要學著去生活。

《心流》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這樣說過:“最佳時刻,往往發生在一個人的身心為了達成艱難目標或完成有意義的事情,而自願達到極限的時候。“警惕舒適的“吞噬”,提升自己的能力,用短期的不適換來長期的回報,不斷地突破“舒適圈”,這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面對充滿機遇與挑戰的當下,不如走出“舒適圈",帶著對遠方的遐思,打點行囊,勇敢地去追逐時代的浪潮。擁抱開闊人生。

舒適圈作文5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產生這麼一種感覺:每天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看似一切順風順水,人卻有了更多的迷茫,找不到生活的盼頭。於是,在舒適圈的邊緣,前進還是後退,往往悉心思忖;在邁出舒適圈的時刻,回首審視還是一往無前,尚得仔細權衡。舒適與挑戰,安全與風險,潛沒或上浮,在“舒適圈”的座標系上,很多人不自覺的演繹著“舒適”的取捨。

追求使人感到舒適的生活狀態,這是人之常情,舒適圈的存在不該被“妖魔化”。如果人所擁有舒適圈,那麼也必定是通過努力和犧牲所爭取到的結果。在反覆的嘗試和探索中,尋找到了最適宜的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人能擁有熟悉的安全感,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與失敗,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維持生存。

然而,難道作為一個會思考,有更高需求的人,生活的意義僅限於生存嗎?舒適就一定能帶來幸福嗎?餘秋雨說:“安逸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豐沛的泉眼很容易滯留人生。”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的舒適,而是因為生活的有希望。而舒適圈之外的希望,則千百倍之多於“山寨”與“泉眼”。

陶淵明居田野破屋,尚可躬耕賦詩,以樂其志;范仲淹處江湖之遠,亦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有歸處,即使漂泊困苦,也自得其樂。逃出“舒適”的圈套,不僅能幫助我們尋找生活的意義、幸福的所在,更能幫助我們領悟所處的世界,超越眼下的生活。

齊美爾提出“距離”概念,認為個體只有通過與物化現實保持距離,才能實現對現代日常生活的審美救贖與超越。於舒適圈而言,只有當人與“舒適圈”保持距離時,他才能不被舒適矇住了雙眼,站在高處審視著舒適圈的侷限,向四周眺望著個體價值的落腳點。常書鴻本是巴黎最具盛名的華人畫家,在藝術沙龍中過著衣食無憂的'舒適生活,但在一次偶然與敦煌的見面後,他拋棄一切,來到寂寥無人的敦煌,此時他心中已不僅僅是對敦煌的熱愛,更是充滿了守護敦煌的責任感;他不僅僅找到了幸福的源泉,更是擁有了藝術的救贖感,踩在了自身價值的落腳點上。

海倫凱勒說過:“人生要不是大膽地冒險,便是一無所獲。”大到整個社會,小到一個人只有在不斷的嘗試與突破中,才會迸發出更大的潛能,習慣對未知事物感到恐懼的人,是難以有進步的。只有不斷挑戰自我,不斷與時俱進,方能從容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找到幸福的所在與人生的意義。

舒適圈作文6

作為一名九年級學子,在國中生涯中,我面對過一次次挑戰,也歷經了一次次蛻變,所以於我而言,“成長型思維”其實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在國中生活中,除了分內的學習外,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20xx年、20xx年的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的湖南省亞軍,20xx年學校英語super speaker的國中組冠軍,20xx年SPBCN中國拼詞大賽的全國團體賽總冠軍。然而,誰又會知道我在國小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喜歡參加這種競爭性較強的比賽,可能是認為自己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也有可能是自己怕對手太強不敢參加。

但是在上了國中以後,我漸漸發現了只有不斷突破自我,嘗試新的挑戰才會使自己的能力和膽量更上一層樓。在去年的9月份,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後,我還參加了生平首次雅思考試,最後獲得兩項7。5分,總分6。5分的成績。然而每項比賽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在準備的過程中我都產生過放棄的念頭,在準備雅思考試的期間,因為繁重的.學習任務,我向母親也哭訴過,也有過自己的心裡壓抑,但是最後我選擇的是堅持下去、放手一搏,拼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為不讓自己失望。

當然,也正是又了這樣的比賽歷練,我的英語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在快速增強,於是開始參與學校很多的接待外賓的活動。如與伊頓公學副校長John的面談,接待並做澳大利亞學家Lorraine的同聲翻譯,還有與來自美國公立學校排名第一的伯克利學校的招生官的面談、接待。雖然起初會感覺到自己與學長和學姐們的英語水平有很大差距,然而這樣的感受並沒有讓我自己感到失落,反而激起了我進步的鬥志,更加主動的學習。

在碧桂園國中部,還有一次經歷更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第一次擔任“導演”。整個團隊的所有人從一開始的互不熟知到在20多天內慢慢磨合,相互適應,到最後呈現出一臺囊括6、7、8、9年紀的震撼的聯誼晚會。這次的導演經歷讓我從不懂團隊合作到知道如何領導他人,從不懂時間規劃到做事井井有條,當然我更學會了感恩、尊重、和溝通的魅力。

“成長型思維”,意味著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步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每一個新的驚喜,和每一份昇華後的喜悅。

舒適圈作文7

為了讓我們在寒假裡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謝老師規定: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還要將晨練視訊發到群裡。

一開始,我是抱著牴觸的心理面對這件事:大家寒假都那麼緊張,可能一醒過來就要寫作業、上輔導班,那半個小時從哪兒來?再說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體育盲,除了打球,其他的連碰都不想碰,更別說每天堅持了!

但一想到自己曾在假期前立下的誓言:“我要崛起!我要做出改變!”嘆了口氣,終究還是得跟自己過不去啊!

第一天我沒有剋制住內心的小懶蟲,本來該七點準時起床,我硬是睡到了7點35分,才被爸爸叫起來。看來適應了舒適圈的生活,再想改變還挺痛苦的。但痛苦總比舒適好,如果長時間呆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只會一天天墮落下去。痛苦是短暫的,而痛苦後帶來的喜悅是永久的、不可磨滅的,甚至會讓你終生受益。

第一天跑步時,剛剛跑完兩圈,就氣喘吁吁的了。步子變得像拖著兩個實心球,兩隻腳痠痛無比,彷彿還在腫脹著;胸口像是壓了塊大石頭氣,怎麼也喘不過來氣。我可能會因為缺氧隨時倒地不起,最後不省人事!當然,我不會那麼傻。唉,誰叫我平時不怎麼練習?導致每次跑步都是這樣辛苦。

第2、3天,因為天氣原因不能出去跑步,只能在家裡跳跳繩,在院子裡打打球。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天我都起的'格外早,不到七點就起來洗臉刷牙了。到了第四天,連爸爸都有些心疼,說:“我今天本想著如果你起不來就不叫你了,沒想到你還挺積極。不錯!不錯!”這小小的一句讚揚,不僅給了我動力,也算是我跳出舒適圈的第一個收穫,這句話比任何物質獎勵都要真實。

別看跳出舒適圈只體現在了體育上,這個改變仍適用於學習。現在,我正試著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嘗試寫出不同風格的作文,當然也少不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拋開自己原來不完美的、早已適應的習慣,嘗試著體驗不一樣的習慣。那些看似不習慣的、甚至覺得牴觸的事情,正是你缺少的東西,也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改變,其實不難,難的是對自己負責,時刻保持自律的心!越是自律,就意味著自己的自尊程度越深!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也就不是一件被動、困難的事了,它反而會讓你體會到改變的美妙。

跳出舒適圈,讓我收穫頗多。當我將困境轉化為又一個舒適圈後,再去改變更深一層的習慣時,這也就是改變的快樂!

標籤:舒適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