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作文3.0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1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人在一起團圓的節日。在元宵節這一天家裡的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燈、放煙花、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代表家裡的人團團圓圓,家裡的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看,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無比開心;父親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著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看完燈之後,人們都回家了。在家裡看元宵晚會,家裡的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著哪個節目好,哪個節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說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之夜是那麼地美好,那麼地愉快,那麼地其樂融融,家裡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啊!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我查了一下資料:元宵節的由來是古代傳說。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但其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呂后便獨攬朝政,朝中老臣、劉氏宗室都敢怒不敢言。呂后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祕密共謀作亂之事。此事被劉氏宗室齊王劉囊得知,立即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聯絡,最終平定“諸呂之亂”。後,劉恆登基為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我也是查了資料之後才知道元宵節有這麼有趣。

所以這一天放學以後我就來到弘陽廣場,然後他們在舉行猜燈謎活動,只要猜出燈謎就可以獲得獎品。那些燈謎都是在紅紅的紙燈籠下面放著一條紅紙條上面會寫一些謎語,可是擠了好幾個呢,比如:能指方向,出門攜帶,海上航行必須用,打一生活用品。其實這個謎語我在第一句就知道能指方向那不就是指南針?然後我插了好幾個一些針線呀,電冰箱呀……弘陽廣場裡還舉行了掃碼優惠券活動。好多人都在掃,可肖然出了問題,沒有掃到。但是我媽媽還是拿著50元的優惠券在那開心著呢。

媽媽在超市裡買了一袋元宵。本來是準備回家泡著吃,我提議我們一起來做元宵。其實我之所以會有這個提議,因為我小時候不知道元宵是什麼?後來才知道元宵就是我經常吃的'湯圓。我想親手去做一做。然後,媽媽先讓我用一些麵粉加點水再弄成一個團團,看似簡單,卻很不容易,控制水量一會兒弄的太多,又太硬,一會兒弄的太少,又太稀。所以我失敗了三次好不容易才做出了一個完整的麵糰。本身我也想放棄的,但是因為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說失敗就是成功之母呀。最後就到線了,線我們是早早準備好了,然後把麵糰包上餡包的總是露出來,雖然學學,但是又包的不圓。最後終於弄好了,下出鍋中,然後吃起來滿嘴芝麻吃起來甜甜的。

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做出來了。是的,自己做的湯圓,心中是如此美好。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傳統味道很濃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我們可以品味到很多不同風味的節日味道,端午節,我們體驗的是紀念先人的味道,中秋節,我們享受的全家齊聚一堂吃月餅的時刻,春節,我們在喜悅的氛圍中拋去舊的一年裡所有不好的東西,重新樹立起自己的人生。

而元宵節呢!在這一天,我們既可以享受到一家人融洽的氛圍,還可以通過很多娛樂活動讓自己的心情達到一個愉悅的狀態。

在一陣喜悅的氛圍中,我們一家子在我的強烈要求下一起來到了公園裡看前期宣傳過的花燈會。

走到那裡,發現那裡的世界已經是人和燈的世界了,用人山人海已經不能夠準確的形容出現場的效果了,很多小商小販趁著機會擺出了各種攤子,有賣面具的,有賣各種小吃,還有賣許願燈……吆喝聲、鞭炮聲、煙花聲不斷的在耳邊響起,好像到了聲音的海洋,拔不出來。

花燈會怎麼會沒有花燈呢!這裡的花燈有各種顏色的,有紅的、有黃的、有粉的……,遨遊花扥世界的我忽然眼前忽然出現了一個形容“龍”的花燈,它的身上竟然都覆滿了龍鱗,金光閃閃,簡直如穿上了黃金甲一般,它張牙舞爪、威風八面的樣子吸引來了很多遊人駐足觀賞。

還有金鼠,甭提多可愛了!圓溜溜的身子,尖尖的嘴巴,小腦袋上還長著一對圓餅乾似的.小耳朵,再加上身後那繩子一樣的尾巴,它更是神氣活現了!還有奧運福娃的燈籠呢……總而言之,有多少燈籠,肯定是數不清了!

抬頭望去,那一盞一盞亮亮的、搖搖晃晃在天上飛的是啥玩意兒?對哩!是孔明燈!它寄託著人們美好的心願,從地面上冉冉升起,升到高空中,一直到盡頭,最後化作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待在天上和我們微笑、眨眼。此時,這個城市,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了!

夜深了,人群漸漸散去,各自回到溫暖幸福的家裡。我睡進溫暖的被窩,做了個甜甜的、美美的夢……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4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題記

妹妹瞧瞧天上的月亮,又指著碗裡的湯圓,尖著嗓子叫道“哥哥,快看,這些湯圓像不像又白又圓的月亮呢?”

在皎潔的月光下,我給妹妹講起了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正月,也就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成為元宵節。

在這一天裡,賞燈猜燈謎也是元宵節最古老的民俗活動。賞燈自漢代便有,南北朝時期逐漸成了氣候,到了宋朝,更是發揚光大。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更有辛棄疾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今晚,我們小區還特意舉辦了猜燈謎的活動。串串彩燈繞在樹枝上,欄杆上,長椅上,像灑落的星星。只見男女老少,排著長隊,伸著脖子,緊縮眉頭,嘴裡唸唸有詞。紅紅的燈籠映照著他們的臉頰,可真是“人面燈籠相映紅”。猜中的喜笑顏開,猜錯的捶胸頓足,好不熱鬧。

大家是偏愛湯圓還是元宵呢?

每到這時,網上總免不了一場南北大戰。北方的堅持元宵,南方的執著湯圓。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湯圓和元宵之間的區別了。

其一,製作方法不同。元宵先把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放入幹糯米粉中滾成圓球;而湯圓則是糯米粉用水和成麵糰,包上餡料。

其二,餡料不同。元宵比較單一,一般芝麻,花生或豆沙。湯圓就是比較豐富了,水果,鮮花,肉餡都可以有。

其三,烹飪方法不同。元宵一般炸著吃,湯圓則是煮著吃。

我們家,每一年毫不例外都是黑芝麻湯圓。軟糯的.外皮一咬開,黑色的流沙被擠了出來,迫不及待地想一吞下,奈何又燙嘴,大家彼此瞅瞅,都被逗樂了。

妹妹一接一,腮幫子都鼓著了。外婆愛憐地責備她,“湯圓好吃,可別貪嘴。這糯米糰子可不好消化了。“我趕忙科普了一下,”不對不對,糯米澱粉中幾乎全部是支鏈澱粉,分解效率高,但分解不徹底,消化不完全。“

碗裡一個個雪白黏軟的湯圓,親親熱熱地擠在一起,像極了一家老少歡聚一堂的場景。湯圓可甜可鹹,人生團團圓圓,這就是元宵節賦予的意義了。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5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的這句詩描述了古代京城元宵佳節的熱鬧情景。

元宵節這天,我也期待著能走出去欣賞那“萬燈明”美景,可因為已是六年級,馬上要畢業,元宵節這天,便與往常一樣,放學後還要再補兩節課。只是,人雖在教室,心卻早已飛出,在想著晚餐會吃啥,在想著花燈是什麼樣子,還在想著該去哪兒玩,更在想奶奶的湯圓是芝麻餡還是花生餡。

很快,班主任來了。她走上講臺,環視一週,才說:“這節課來做個活動。”聽到這句話,同學們頓時來了精神。老師接著說:“我之前不是有佈置大家做花燈嗎?”“對!”同學們大聲回答。“現在,請有交花燈作業的同學上臺拿回花燈。”十幾個同學走上講臺,其中就有我。老師又說:“請臺上的同學高舉手中的花燈,臺下的同學投票。”老師頓了一下,又宣佈:“花燈要來評選,設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臺上的同學要為花燈做講解,臺下的.同學投票。”一聽這話,我急了。我可連花燈的名字都還沒想好,怎麼講?

快輪到我的時候,我還沒理出頭緒來,急得抓耳撓腮。突然,靈光一閃,似乎靈感來了!“我、我的花燈叫‘福……福臨門’,它寓意新的一年會有好運氣,幸福會降臨。”說罷,想衝回座位卻被老師攔住了。“你還沒講解材料及製作過程呢。”我只好繼續:“這個花燈由氣球和礦泉水瓶組合而成,在礦泉水瓶身用刀子割開數條縫,兩頭不能割斷,仍連線著。然後,把大紅氣球塞進瓶中,再充氣,撐開瓶身後,外觀就像一個大紅燈籠,最後用帶有福字的中國結做成燈籠下面的流蘇。”終於說完回到了座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評獎的時候,我心裡像壓了塊石頭一樣,緊張又激動。見到同學們紛紛把票投給我,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鈴鈴鈴……”鈴聲響起,放學了。大家都忙著收拾書包,想快點趕回家吃大餐,看晚會,我則依然沉浸在花燈中……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

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裡漂浮著白白嫩嫩的元宵,騰騰熱氣暖著每個人的心。爸爸指著它們說:“吃元宵的學問也有不少,四個是代表四喜臨門,八個代表八面玲瓏,十個代表十全十美……它們可是寄託著人們無數的心願呢!”帶著這些美好的祝福,品著嘴裡入口即化的甜蜜,我們家的猜燈謎比賽也拉開了帷幕。媽媽不緊不慢地讀出了謎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詞。”我腦筋一轉,竟與爸爸同時報出了正確答案:“高消費!”媽媽讚許地點點頭:“不錯嘛,腦袋很靈活,每人獎一個元宵!”我暗自得意:這個我在網上看過,現學現用。接下來,我也嘗試了一回考官的滋味:“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這下可把爸爸媽媽給難倒了,我搖頭晃腦地公佈了謎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謝’。”聽了這個答案,他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隨即,銀鈴般的笑聲便久久縈繞在我家上空。這時,絢爛的煙花綻開了笑靨,映得人間溢彩流光。好像在點綴元宵佳節,又好像是在慶賀虎虎生威的`嶄新的一年……

元宵節歷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傳統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擴充套件的。起初只是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流傳至今。這個傳統節日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載體。它讓平時不能經常見面的親朋好友們能有一個機會聚在一起,共享天倫。傳統食物元宵那圓圓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裡,不由地對未來一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元宵,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你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聯結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樑,你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馨;元宵,你是閃耀在雄雞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啊,我愛我們的節日——元宵!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7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這個傳統佳節。

媽媽走過來對我說,我們一起包湯圓。聽到媽媽的話,我心裡很激動,早就催著媽媽開始了。媽媽先拿出糯米粉和芝麻醬,往糯米粉裡倒入一些水,接著攪拌均勻,不停地揉,直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揪一小塊麵糰放在手心,搓成圓形,又用小拇指在麵糰中間戳一個小洞,再把手伸進去,邊轉邊捏出一口小碗的形狀,接著向裡面灌入芝麻醬,最後收攏口,一個完美的小湯圓就成型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湯圓,沒想到第一次竟然失敗了,一個小小的湯圓包起來也是有點難度的。媽媽看出我的擔憂,於是就一步一步教我,在她的指導下,我的第一個湯圓終於完成了。

開始煮湯圓了,媽媽把湯圓下到鍋裡,不一會兒,鍋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很快湯圓出鍋了,等媽媽將湯圓盛了出來,我不顧燙大口大口吃起來,這個圓子甜甜香香的,真是太美味了。吃著吃著,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跟元宵節有關的故事:相傳漢武帝時,有一位小宮女叫元宵,她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因為無法跟家人團聚,她傷心得想投井自殺。一個叫東方朔的大臣看到了問她,小宮女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東方朔便決定幫助她。於是他在大街上開了家占卜攤。這一天,所有過來算命的人抽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頓時京城內人心惶惶。不知不覺這條訊息就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裡,這下皇帝急壞了,於是他問東方朔該如何解災。東方朔讓小宮女元宵煮一鍋湯圓供奉火神君,並且正月十六那天晚上,城裡城外都掛上燈籠,讓城外的老百姓進城,製造出火災的樣子。皇帝聽了很贊同這個意見。那天晚上就跟東方朔說的一樣,大街上一片紅火,城外的百姓進城了,小宮女元宵終於見到了她的家人。漢武帝以為躲過了這一次災難,非常高興,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就流傳下來了吃湯圓、掛燈籠的習俗,因為湯圓是元宵做的,所以湯圓也叫元宵。

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知識,而現在,元宵節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8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人們這天都會煮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所以象徵著闔家團圓,吃湯圓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嚮往與期盼。

又是一年元宵節,早上,我就在家一邊哼著小調,一邊圍著鍋轉,等媽媽拿湯圓回來。吱——,門推開了,媽媽提著湯圓進來了,我急忙搶過它,放了一鍋水燒。沒一會兒,水燒開了!我迫不及待地將一顆碩大的“珍珠”丟進鍋裡,沒想到水花濺了我一臉,好燙!低頭一看,下面的湯圓好像在笑我,其中一顆說:“你行嗎?”還有一顆笑道:“哈!哈!”“嘻!你連湯圓都不會煮嗎?”……

於是我問媽媽:“要怎麼煮呀?”“你拿個大勺子先把湯圓放入勺子,在輕輕放入鍋裡。”我又衝向廚房,按媽媽說的放進去。我守在鍋邊,一會兒開啟油煙機,一會兒拿勺子攪一攪。“煮好了,”媽媽說,“再煮你的湯圓就爆開了!”我一看,揭開蓋子,一陣熱氣迎面撲來。只見鍋裡水花翻滾,一個個湯圓像吃得撐圓了肚子的小豬,在鍋裡上下翻滾。我盛了一碗,興致勃勃地衝向房間,勾起了媽媽的食慾,她高興地吃了起來。

吃完,她向我講起了湯圓的故事:“據說,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食品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

“原來宋朝就有湯圓啦!”我說,“是的,”媽媽說,“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還有許多寫湯圓的.詩,如陳志歲《湯圓》詩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湯圓真美味呀,元宵真美好呀!”

那湯圓,散發著幸福的芬芳,凝聚著家的溫馨,是元宵的味道,是勤勞的味道……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過後,元宵節是最值得紀念的節日。

人們在春節的爆竹聲後,在走親訪友後,又各自忙活起來,因為要迎接又一個熱鬧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這天,剛到傍晚,寂靜的村子便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村民的心也隨之沸騰起來。聽到這盼望已久的聲音,小孩子更是歡呼雀躍、心花怒放。

農家院子平日裡一般只有自家人進進出出,可此刻不一樣了,左領右舍走家串戶。製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車、彩馬停滿了院子,人們觀賞這五彩繽紛的藝術品,個個讚不絕口。

隨著夜幕的降臨,花船和花車上的蠟燭由孩子們點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時變得油光溢彩。燈會開始了,又唱又跳的花旦們乘上了花船、花車,也有騎著彩馬的,還有挑著花燈的,如衝鋒號一樣的聲音一響起,花燈們便開始遊行了,浩浩蕩蕩的向前進發。村民們扶老攜幼,跟隨那人流前行著,擁擠著,歡騰著。村民們在這時都呈現出不一樣的面孔,充當著不一樣的'主角,他們載歌載舞,盡顯優美姿態,精彩的表演給人們帶來了歡樂,給家鄉帶來了美感和動感。

閩劇一向是村民們引以為傲的一道大餐,家鄉元宵節的閩劇並不是固定的一個點、並不是在一個狹小的舞臺上,而是隨著花燈每過一條街道,便停下來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表演一番。因而,我們稱它為“流動的舞臺”。我們總愛同舞臺一齊浪漫在花燈中。舞臺上的紅黑綠黃、閃躲騰挪,無不展示著家鄉的底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學什麼,大家都是跟著感覺走,可表演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家鄉的元宵節,不但鬧出了村中的喜氣洋洋,也為新的一年鬧出了期望,為村民們鬧出了五穀豐登,鬧得人們個個笑逐顏開、春光滿面、精神抖擻。元宵節過罷,勤勞的人們又都走上了田埂,登上了漁船……

元宵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10

元宵節自古就是中國盛大的傳統節日。

“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便是第一個的意思,“宵”就是夜晚。

“遙夜沉沉如水”元宵這天晚上,滿城燈火,五彩斑斕,人聲鼎沸。古時,元宵是春節外最盛大的節日,在唐朝最為鼎盛,宋朝週期最長。眾多人手裡提著燈籠,抬眼望去,街邊,酒家中,盡是攢動的人頭,不時還能見露臺上隨風而動的燈籠,一派燈紅酒綠的景象。但沒有活動,自然少了些雅興,不久,人們就熱衷於猜燈謎,歡聲笑語起,越來越多聞聲而來的人,猜燈謎就盛行下來了。

猜燈謎源於唐朝。舊時,人們漫步於城中,長安街燈火通明。燈上常常掛滿有趣而極富韻味的燈謎,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燈謎來猜,假若猜謎者答對了,就能得到一份小禮品。這種小禮品往往極富情思。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古代燈火下還能見滿街男女,這天往往是小姐們與情人遊街的日子,笑語清脆。

這景象就似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所寫:東風將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讓煙火看起來是被吹落的`流星萬點。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風簫所吹的樂曲流轉,在月光與人群之中迴環往復,在耳畔綿延,令人陶醉其間。魚龍花燈飛舞了一個晚上。美人的頭上帶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他們面帶微笑從他面前經過,帶起陣充滿香氣的微風。辛棄疾在四處回望,找了她千千百百次,驀然回首間,那人卻只在燈火飄零之處。

描山野,畫月夜,一番幽景間又包含思緒。盛況綿延,人們情誼很深,他們渴望著團圓。不僅如此,當今的人們逢元宵就圍坐在一起,吃元宵,共敘別情,與家人暢談,一起賞月,月華如水,皎潔的月光灑在地面,似地上結霜,又與星河為伴。讓人不禁感嘆“巡天遙看一千河”,又欲“起舞弄清影”,迷離“何似在人間”。這一盛景,令人遐想天間瑤池以及月宮的美好。

元宵佳節,燈火明滅。東風夜,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車,香滿路。

“卻應天宮之上,為君長明燈一晌,千燈夜未央,惟願此情長。”

也惟願你我,守望元宵夜的滿城燈火,靜侯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