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眼中的劉備作文

作文5.44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劉備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眼中的劉備作文

我眼中的劉備作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著力描寫了許多頂天立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奸猾狡詐的曹操,碧眼紫髯的孫權,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義無雙的關羽,智勇雙全的趙子龍,但我卻最喜歡還是謙和仁德、求賢若渴、弘毅寬厚的劉備。原文中描述道:“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劉備是一位十分仁德的君主,他在徐州時,“陶恭祝三讓徐州”,而劉備堅辭不受,換做是別人,不知會多麼高興,早就拿走官印了。而劉備卻沒有這麼做,只因“仁德”二字,他認為自己何德何能,怎能佔領人家的基業和底盤呢!最後,徐州的百姓感念劉使君,求他上位,他才勉強成為徐州之主。劉備在樊城時,曹操大兵將至,劉備沒有自己逃跑,而是帶上百姓渡江,明知曹操會追上自己,卻仍然心繫百姓受塗炭之苦,他不顧自己安危為百姓著想,這不是仁德又是什麼呢?這些舉動也為日後劉備雄踞蜀地,三國鼎立的局勢,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劉備不僅仁德還求賢若渴。他三顧茅廬、頂風冒雪、不辭辛苦,只為請諸葛亮出山。在他得到荊州後,更是廣納賢士,最終得到了“馬氏五常”兄弟和龐統先生等足智多謀的大才。他們為劉備出謀劃策,使他從戰敗的不利局面中脫離出來,成為蜀漢的皇帝。尤其是孔明先生,劉備對他言聽計從,同塌而眠,用心求教,劉備的.真心終於打動了孔明,五次北伐七擒孟獲,只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可見劉備對待人才是多麼的珍重和愛惜。

劉備,從一個販夫走卒出生,最終身居諸侯之列,中間的波折無數,幾起幾落,說起來讓人唏噓不已。同時他的經歷也讓人充滿敬佩之情,雖然最後兵敗蕭亭,落得身死白帝城,但論起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顧一切起兵攻打東吳的緣由,也讓人感嘆。這一段起源於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和劉關張三兄弟的情誼之深,最終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這就是劉備,我眼中的真英雄!

我眼中的劉備作文2

無論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是陳壽的《三國志》,劉備都被描寫成是一個寬厚仁慈的長者形象,但劉備真是一個寬厚仁慈的長者嗎?

我們最熟悉的故事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它反映了劉備的思賢若渴。但劉備真的是一個思賢若渴的人嗎?《三國演義》劉備去找諸葛亮的原因是徐庶去了曹營,劉備軍事集團少了一個高參,憑劉備的才能不足以與沙場老將曹操抗衡,如果你是劉備你會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忙找軍師?至於三顧茅廬劉備能拋下架子也純屬無奈,不拋下架子諸葛亮就不會出山,他劉備總不會坐等曹操消滅他吧。

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劉備傾全國之兵,親率70萬大軍攻打東吳報仇,儘管士兵被陸遜燒得精光,但劉備此舉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被評論為當了皇帝后仍不忘當年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是一個無論如何身居高位都能讓感情高於權利的人。然而劉備是一個重情誼的人嗎?《三國演義》中有“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趙子龍原是公孫瓚的部將,劉備投於公孫瓚旗下的時候和劉備私交甚篤,絲毫不亞於關張。而這個重感情的人就為了讓趙雲死心塌地的幫他打仗,只不過利用一下他的長胳膊,把劉禪輕輕放在地下,讓阿斗哭幾聲,等趙雲心軟時再把他抱起來,說什麼把劉禪重重擲地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我們中國人講究氣節,雖然敗類不少,但總算還有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成語來警示後人。劉備就是一個沒骨氣的代表之一。我們中國人真是奇怪!如果沒骨氣的那人日後有了出息,這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志存高遠”、“東山再起”,古代的劉邦、劉備就是典型的例子。當然如果沒骨氣的人日後沒落了,後人就會罵“賤骨頭”之類刻薄的話語,汪精衛、周佛海就是這樣的典型(我不是為漢奸申辯,我一直認為抗戰勝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只是覺得我們中國人太沒自尊了,怪不得柏楊先生寫文章罵中國人)。劉備從一開始投奔公孫瓚,18路諸侯圍攻董卓,一直到他白帝託孤,筆者就沒敢去統計這期間,他究竟投奔過多少諸侯,這還包括他最痛恨的“奸賊”曹操。

這就是學生看《三國演義》關於劉備的一點認識,淺顯的很,讓諸位看官老師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