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通用15篇)

作文2.8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節日作文(通用15篇)

傳統節日作文1

這個月雖然節日很多,有聖誕節,有冬至,一直洋溢著節日的喜氣,但是我還是喜歡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

我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背誦二十四節氣的歌謠了,那時還不是太瞭解這些被命名的節日名字,為什麼要這麼起名啊,慢慢的,隨著我們長大,每年老師,爸爸媽媽也會一到節日就和我們說一些關於傳統節日的故事,傳說,不太瞭解的時候媽媽就會給我上網查資料學習。現在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歷史知識,風俗文化也懂了很多。

冬至,其實我發現它並不是按照陰曆日曆來定的,好像每年都是12。22這天,我很奇怪有時候我們的傳統節日是按照陰曆,有時候我們的傳統節日是按照陽曆,而陰曆和陽曆還不是同步,還有一些交錯,我們的歷史偉人真是厲害,能推算的這麼準確。冬至其實是我們的節氣,但是它也是我們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的到來意味著冬季的真正的.開始了,這一天白晝時間最短,過了這一天,白晝開始慢慢變長,早上會亮的越來越早,晚上天黑的時間也越來越晚。我們北方也開始進入了數九的節氣。

冬至這一天的到來,雖然古人流傳下來的各種風俗已經慢慢減少,但是逢節便吃餃子的習俗一直延續,冬至這天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的風俗還在。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害怕掉耳朵,會吃很多餃子皮。現在的我不怕,我每天出門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不怕掉耳朵。但是餃子還是要吃,很香。我還查資料看了看南方人喜歡吃燒臘飯,吃年糕,我也喜歡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可以吃水餃。

我記得我上幼兒園時有一年冬至,我和媽媽一起畫了數九消寒圖,一顆梅花枝,上面畫了很多梅花,媽媽說每一顆梅花代表一天,等我把這梅花都塗上色,這幅畫完成就到春天了。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棕色的梅花枝上綻放著粉紅色的小朵梅花,大大小小競相開放,還有飄落到地上的梅花,梅花一顆就是一天,數九的日子,就是這樣過去,現在回想起來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想著週末一定要和媽媽再一次畫一幅數九梅花圖,然後包一頓豬肉大蔥的餃子,站著自己調製的蘸料,醋蒜汁,喝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湯,日子真是有滋有味,幸福啊。

傳統節日作文2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與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裡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裡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與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3

元宵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慶祝它。大部分地區的風俗都差不多,但每個地方還是各有特色。

元宵在正月十五吃。元宵作為一種食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一種新穎的元宵食品很受人們的歡迎。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之為“元寶”。元宵,或稱“湯圓”,是用白糖、玫瑰、芝麻、紅豆沙、肉桂、核桃仁、堅果、棗泥等做成的。它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用於不同口味的肉類和蔬菜。可以煮,可以炸,可以用湯蒸,表示團圓快樂。陝西湯圓不是包著的,而是用糯米粉“卷”著的,或者煮著或者炒著,加熱,圓圓的。到了清朝,滿清入主中原,朝廷不再舉辦元宵燈會,但民間的元宵燈會依然蔚為壯觀。日期已縮短至天,並持續到今天。

在臺灣省民間,燈有光和添天的'意思。點燈就是照亮未來,檯燈和丁諧音就是生男孩。所以過去的元宵節,女人都是在燈下走,希望“燈下鑽生蛋”(就是在燈下走生男孩)。

元宵節放燈籠的習俗已經從最初只在法庭上舉行傳播到民間。也就是說每個正月十五,士族和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通明。

宋代元宵節在規模和燈光效果上優於唐代,其活動更具民間性和民族特色。從此元宵節不斷髮展,元宵節越來越長。唐代元宵節為“上元前後一日”,宋代在十六日之後增加兩天,明代從八日延長到十八日。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封建傳統社會,元宵節也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互相瞭解的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是不允許出去自由活動的,但是假期可以一起出去玩。元宵燈會只是一個友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可以通過燈籠為自己找到物件。元宵節期間,也是青年男女見情人的時候。

歐陽雲岫:去年除夕,花市燈如書;月亮升到了柳樹的頂端,夜幕降臨後,他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辛棄疾(藍寶石案)寫道:人群搜了它幾千百度,但驀然回首,那人已在昏暗的燈光下。是描寫元宵夜的情況,而傳統戲曲陳三和吳娘在元宵節期間一見鍾情,樂昌公文和徐德言二次左右搞元宵夜,餘和英娘在《春燈謎案》搞元宵。所以元宵節在中國也是“情人節”。

除了慶典,元宵節還有宗教活動。也就是說,“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其參與者多為女性,她們或結伴同行,或靠牆而行,或過橋行走於鄉村,目的是為了祛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許多地方節日都增加了打龍燈、打獅子、踩高蹺、劃幹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傳統節日作文4

很快,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裡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裡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傳統節日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日子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傳統節日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傳統節日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著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傳統節日作文5

五月初五是一個雋永獨特、意蘊深長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聽爸爸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屈原,而我關心的卻是怎樣度過這個隆重的節日,因為這一天還是我媽媽的生日呢!

清晨,提著生日蛋糕走在大街上,耳畔滿是賣粽子的吆喝聲:“粽子咯!又香又糯的粽子咯!”光聽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我就已經垂涎三尺了。

每逢端午節,奶奶都要自己動手包粽子,而我也總會跟在奶奶身後,“偷學”手藝。奶奶先把泡過水的粽葉小心翼翼地捲成圓錐形,再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然後把鮮紅的棗子擺上幾顆,再慢慢地將粽葉包裹起來,最後用繩子牢牢地繫緊,於是,一個肥肥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

手藝“偷學”成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也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裹好粽葉,放入糯米,擺放紅棗,紮緊繩子——簡單的幾步我怎麼也弄不好,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包好一個。看著我包的粽子,奶奶樂開了花:“乖孫女,手藝沒到家呢!洗洗手等著吃吧!”可是,奶奶哪知道我的小心思呢!

終於等到奶奶包完了粽子,只剩最後一步了——煮粽子。只見奶奶往鍋裡添滿水,將粽子一個一個地擺好放入鍋內,慢慢用火煮。時間就像小蝸牛,怎麼爬都爬不快,粽香一陣又一陣地從鍋裡冒出來,我時不時地探頭檢視,口水吞了又吞……“揭鍋蓋咯!”奶奶一喊,我一個箭步衝了上去,頓時,粽香撲鼻而來,看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使勁嚥了咽口水,拿起碗筷就開始剝粽子,剝開綠油油的粽葉就露出了晶瑩雪白的糯米,真像一個糯米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衣裳呢!我一口咬下去,啊!又甜又軟,滿口溢香,如果蘸上白糖或是蜂蜜,簡直是人間美味,真是甜到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一鍋粽子中,只有一個與眾不同——鬆垮的粽葉,塌陷的外形。沒錯,這就是我包的,這可是我的祕密驚喜呢!端午節遇上媽媽的生日,除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外,這個粽子就是我給媽媽的禮物。我們一家人吃著美味的粽子和可口的蛋糕,一起為媽媽唱生日歌,喜慶的節日氛圍中洋溢著我們一家人的喜悅和幸福。

我家的端午節真熱鬧啊!這個傳統節日給我美好的童年增添了無限亮麗的色彩。

傳統節日作文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除夕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春節到了

就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了,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地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

關於春節的起源,民間自古以來有很多說法,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中國古代有種叫“年”的`怪獸,頭上有角,十分凶猛,他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也就是除夕,他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扶老攜幼,上山躲避“年”。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位乞討老人,鄉親一片驚恐萬狀,只有村東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並勸他上山躲躲。老人開口說:“如果您讓我在您家裡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不信並繼續勸,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只好自己上山了。

半夜,“年”闖入村莊,發現氣氛與往年有此不同,村東老婆婆家門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它渾身一抖,怪叫一聲,走近門口時,屋裡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再也不敢往前湊,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在這時屋門突然大開,老人身披紅袍在門口哈哈大笑,“年”慌忙逃跑了,於是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春節一般要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還有備年貨,貼年畫、貼春聯等眾多活動,在這一天人們盡享天倫之樂。

春節那天,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春節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來除舊迎新,北宋詩人王安石還作詩一首,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的祝福和一往情深的期盼。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新年中第一個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在這節日,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還可以有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

同學們,你們喜歡什麼節日呢?

傳統節日作文7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自然各地也有不同的風俗,亦展現出不同的精彩。而作為地道的天津人,家鄉的春節是我記憶中最難忘的節日。

天津衛有句俗話:“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一過臘八就不再忙別的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過年的活動中。其實,天津人在過年的時候,不但能夠大飽口福,還可以借這個年勁兒,大飽眼福,各式的廟會、花會、大戲,各樣的遊戲、雜耍把春節的這幾天排得滿滿的——“娛樂”就是天津人春節的主題。

我們家也不例外。在小年之前,我們就開始採購年貨,張羅著年 夜 飯。爸爸媽媽一般買幾隻土雞燉湯喝,再醃製一些臘肉,等到春節時開開胃口。而我們小孩就買一些開心果、瓜子之類的小零食,準備到春節大年三十吃個痛快。

除夕這天,我們全家人都早早的起床。媽媽準備年 夜 飯的食材,在砧板上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我和爸爸準備好漿糊去貼對聯。到了晚上,一家人團團圍坐,美美地吃上一頓,慶祝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午夜,家家燈火通明,全家老少一起“守歲”,開開心心地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整個家裡都洋溢著歡樂的'氛圍。子夜時分,我和爸爸就開始放鞭炮,鞭炮聲遠遠近近地響起,此起彼伏。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空氣中到處瀰漫著鞭炮燃爆後的香氣,傳遞著濃濃的春節氣息。

正月七年級清早一開門,照例要放鞭炮。孩子們一大早要給家裡的長輩拜年、作揖。這時,家長們樂呵呵地摸著我們的頭,拿出紅包塞到我們手裡。這是我最為開心的事情,因為我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壓歲錢買我最喜歡的書了。在天津,最重要的就是觀看傳統的文藝活動,比如舞獅子、玩龍燈、踩高蹺等,這些可千萬別錯過。等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家家都要吃元宵,玩花燈,觀花燈,猜燈謎,開展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過完了元宵節,這個春節就過完了。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回想起每一個春節,總有許多地方讓我回味無窮、開心不已。它們猶如一顆顆星星,點綴著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點 評:春節,歷來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小作者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按照時間順序對家鄉的春節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從文章中,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也感受到了小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傳統節日作文8

生活匆匆,工作忙碌,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時候赫然發現立冬已經過了,上個周就過了,可是忘記吃餃子怎麼辦?今年冬天會不會凍耳朵?

看著窗外還是紅黃綠各色分庭抗禮的季節,總覺得還沉浸在秋天的碧雲天黃葉地裡,殊不知已經進入了冬天。時間恰如不等人的列車啊,一晃眼,20年進入了冬季,不知不覺一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回頭想想,何止是立冬忘記吃餃子,立春的時候忘記吃春捲,芒種也沒吃梅子,霜降忘記吃羊肉等等,甚至今年的中秋也只是吃了一小塊月餅,因為覺得太香甜,怕長肉增肥。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和各種節日,流傳至今最讓大家銘記的莫過於美食了,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臘八喝臘八粥等等,中國人對美食的敬仰和嚮往都落實到了每一個節日上,但凡到了某個節點就應該吃點什麼特別的美食以示尊重傳統,如果錯過了,心裡總會有所缺失,總覺得不夠圓滿完美。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隨時可以吃到餃子、粽子等等各類美食,不需非要到哪個節日才能吃到,這是強盛富饒的'祖國、和諧穩定的社會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但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也不應該拋諸腦後,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好的方面儲存流傳下去,這是我們民族的特色,是祖先的智慧,更是傳承的載體。

春節鞭炮齊鳴時,闔家團圓圍坐一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煮好的餃子,吃到硬幣寓意來年發財,吃到紅棗寓意早生貴子,吃到蓮子寓意好事連連,每一口都賦予了祝福和希望。

端午節家裡的小媳婦大姑娘一起歡笑著包粽子、蒸粽子,包進甜甜的大紅棗和儒香的花生,也包住了甜美和幸福。長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纏上五彩線,寓意驅邪除魔,祛病強身,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農人們勞動了一年,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每一個節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承載著我們期望更加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雖然每年都一樣的時節,每一次慶祝卻是不同的境地和心態。

所以立冬錯過了吃餃子,是不是心有遺憾?時光匆匆,工作繁忙,讓我們如陀螺一樣不停轉,往往會錯過很多美好歡樂的事情。因此,我們更應該沉心靜氣,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錯過立冬的餃子固然可惜,同時也是警醒,向前奔波的腳步應該停一停了,遵從四時變化的節點,看看身邊的風景,享受美好的生活。

傳統節日作文9

現在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衝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每當月亮像個大餅似的掛在天空時,我就想到了中秋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到了,大家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吧: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在我們這,聽媽媽說都是跟家人一起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一起聊家常可是少不了的。哦,對了,我家這天還要吃蛋糕的,因為這天正好是我媽媽的生日,我心裡特別期待、特別高興,還可以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飯菜跟小吃,飯後還有很多我跟姐姐準備的小節目。逗得家裡人熱鬧開心!

傳統節日作文10

星期日下午,回到家裡,飯已經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就開啟電視。我拿起遙控器,剛想調到動畫片,我我的爸爸一把搶過遙控器,說:“兒子,你都五年級了,不要老是看那些打打殺殺的動畫片了,看點有意義的吧!”我極不情願地說:“好吧!”。原來,我的爸爸要看賽龍舟呀!

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龍飛鳳舞的神龍在江中游。比賽規則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龍船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分別有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真是壯觀啊!

每艘龍船船長大約為20—30米,船上約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人,他們一起划槳,同心協力、不言不語、竭盡全力的在奮勇前行!只見你追我趕,此起彼伏,真是競爭激烈、扣人心絃啊!各隊的拉拉隊,也在臺下較起勁來,加油聲連綿不斷,有人還打起響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賽龍舟的人舉起大拇指,心想:“你們真棒!”

最終紅色的龍船在衝刺階段終於奪取了冠軍。太好了!真是如我所願,“紅龍”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裡鼓勵哪些失敗的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贏,我為你們鼓氣、加油!”

看完比賽,我上網瞭解了關於“賽龍舟”的傳統文化:

原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傳統節日作文11

在衢州老家,有一個特別的節日,那便是中元節。中元節被稱為鬼節,這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與除夕、清明、重陽並列,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了現在,演變成了一個民間孝親節,祭祖禮儀節,被人們稱為七月半。在這一天,我們會吃美食和祭祖。

一大早,各家大人們就都開始忙碌起了。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豆腐渣粿和紫蘇蛤蟆。這兩個菜,做法簡單,且又好吃。我將手洗乾淨,將豆腐渣、糯米粉和水揉成麵糰,捏起一小塊豆腐渣糯米糰搓成球。我在媽媽的教導下,做得頗為認真,有模有樣。豆腐渣糯米糰裡還可以加上糖。一個個粿子擺在盤子裡,可愛極了,媽媽將油熱好,把粿子一個一個慢慢下鍋,不一會兒就成了金黃色的小圓球。豆腐渣粿剛出鍋,我就立刻抓了一個往嘴裡塞,不管燙不燙,一個勁地往嘴裡塞。外酥裡糯,飽滿的豆腐味讓我一口一個,停不下來。

紫蘇蛤蟆的做法更簡單。只見媽媽先將麵粉調好再用洗乾淨的紫蘇葉子放到調成糊的麵粉盆裡翻幾個身,讓葉子上沾滿面粉糊。夾著裹滿面糊的紫蘇放入熱油中炸。紫蘇蛤蟆要分兩次炸,第一次不能煎太久,有點微黃就可以撈上來了。過10分鐘左右,再炸一次,顏色就變的金黃。出鍋的紫蘇蛤蟆香噴噴的,裹著一層金色麵糊,形狀不一,味道與牛蛙有幾分相似。吃著紫蘇蛤蟆,一股淡淡的紫蘇香味從嘴中漫延開來,淡淡的清香讓人迷戀。雖然已經吞下肚子了,但還脣齒留香,讓人難忘。

吃著美食,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要吃這些東西呢?”媽媽一時語塞,也不清楚。這時外婆告訴我:’紫蘇蛤蟆由每年的新麵粉做成,寓意著豐收,祈求風調雨順,而豆腐渣粿是教育我們即使豐收了也要知道節儉,即使是豆渣也能做出好吃的`,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午時,媽媽將“馬”(七月半里另一種必備食品,我家是商店裡買的,就不多介紹了)、紫蘇蛤蟆、豆腐渣粿、青棗等東西擺在供臺上,點上香火,供奉。除此之外,我們要掃墓與清明節差不多,雖然形沒那麼隆重,但是一次都沒有落下。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這句詩出自清代詩人的龐塏《長安雜興效竹枝體》。這句詩描繪的正是中元節。中元節歷史悠久,我相信,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有一份懷念之心,這樣的習俗就會亙古不變。

傳統節日作文12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這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傳統節日作文1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提起這首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迎接20xx的那個熱鬧的春節。

每當春節到來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但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和保護空氣質量,我們在城裡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我和弟弟都覺得很是遺憾。於是,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遠古時代,有個巨型大獸“年”在新年時出來殘害人命、吞食牲口,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吃都被它吃掉,連一點渣都不留。因此,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扶老攜幼躲進大山洞,避免被“年”傷害。又到了新的一年“年”獸又出來為非作歹了。這時一位老人點燃紅燈籠,放起了爆竹,還在門前貼了春聯,沒想到,“年”獸一見到這些東西就嚇得落荒而逃。自此,人們一到春節就用貼春聯放爆竹的方式辭舊迎新,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聽完這個故事,我和弟弟若有所思。爸爸安慰我們說:“沒事兒,放不成爆竹,我們可以一起包餃子啊!”對,餃子是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頓時,我全部的細胞立刻活躍了,“好!包餃子咯!”媽媽買回可口的餡和餃子皮,我用勺子舀了一團餡包進餃子皮,咦,怎麼回事?皮怎麼也粘不上,我反覆捏了幾次都粘不上,只好使出必殺技——找膠水。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想下毒嗎?不能用膠水喲!“恩,膠水不能用,那雙面膠,針線……好像都不行呀!”最後,觀察了媽媽的示範才想到可以用水,再用模具壓緊,哈哈,完美呀!終於成功包好一個。看看弟弟,不聲不響的他已經做好了三個(雖說那三個的樣子很醜)。“我一定要超過他!”我暗暗較勁。十分鐘後,我做了五個,弟弟做了六個,我還是沒有從數量上贏過弟弟。等奶奶把餃子煮好後,我蘸上醬料,嚐了嚐,哇!真好吃。爸爸又拿手機給我們看了看錶弟李博文在鄉下放煙花的視訊:天空中時不時有煙花竄上空中,隨著一聲聲“砰砰”的響聲後,天空中綻放著美麗的花朵,有的像菊花欣然怒放,有的像彩色的.星星眨著眼睛……真美啊!

在這麼多的傳統節日裡,我最喜歡春節,因為這樣熱鬧的節日裡,我不僅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還看到了煙花的美妙!

傳統節日作文14

每逢元宵節,到處都是節日的氣氛。你看,燈籠上什麼解謎,什麼煙火...各種奇怪的活動,從天文到地理,現在我帶你去看煙火晚會!

“千萬”金色手電筒懸掛在六七米的“高空”,像瀑布一樣。唉,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又驚豔的燈光。我都看不到。看,那些五顏六色的燈籠真是賞心悅目。有紅色的“五角星”,有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有活潑可愛的“小猴子”……看那神氣活現的鳳凰!。兩隻圓球狀的圓眼睛發出白光。太美了。我驚呆了。

穿過熙熙攘攘的小道,我們到達了波光粼粼的湖泊。我們焦急而耐心地等待著。時間流逝,人越來越多。最後,他們越來越擁擠。人群從西邊看不到它的頭,但從北邊看不到它的尾巴。那裡擠滿了人,人們充滿了聲音。有些人坐在石椅上,有些人彎下腰,有些人前傾,有些人踮著腳。有白髮爺爺,有眉清目秀的年輕人,有四五歲的孩子。

過了許久,只聽轟的一聲,天空中出現了奇怪的花草,精彩的煙火晚會開始了!人們突然變得沉默了。然後,天空出現了五顏六色,爭先恐後,從黃到紫,從紅到藍,從藍到白,美極了!五彩繽紛的大大小小的煙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彷彿魚兒們正在家中燃放煙花!天上奇花異草,有的綠草如茵,有的粉紅李白。婀娜多姿,美若天仙,芳香四溢。

砰的一聲,“蝴蝶蘭”在空中爆炸,非常逼真。過了一會兒,我看到蘭花變成了紅燈籠,慢慢地直沉入水中。白蛇飛昇,“S”字招式誘人。小舟在湖邊躥出,站在湖面上,彷彿軍艦正向我們駛來,莊嚴肅穆。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場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黑夜變成了白天。離我兩公里遠的房子很明顯,密如蛛網,彷彿世界末日,星星撞向地球。然後,五顏六色的.線條衝出地面,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彷彿在放鞭炮。一瞬間,地球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煙花在黑色的夜空中升起並綻放,有的像流星有節奏地飛舞,有的像金光閃閃的金戒指,有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的像滿天的星星...

突然,湖邊出現了一個晶瑩的瀑布。瀑布不一樣。它由無數小白點組成,非常逼真。瀑布滾滾而下,噴出一縷縷青煙,就像海上漂浮的蓬萊仙道。

最後,天空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花,聲音震耳欲聾,驚心動魄。

傳統節日作文15

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人做了這樣的總結,端午聽一個響,是聽覺的世界,中秋看一個亮,是視覺的世界,春節是又響又亮,既是聽覺的世界,也是視覺的世界。

這個總結有些粗線條,但還是很科學的,就像是寫意畫,雖然不如工筆畫那麼細緻,但對於刻畫事物的神韻還是非常準確的。

是啊,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看龍舟。龍舟開賽時候的鞭炮響,龍舟上,鼓兒響,銅鑼響,橈條和水一起響,橈手們吆喝口號的響,沿岸人們一起吶喊的響,觀看龍舟者奔跑的聲音,喝彩的聲響,喊口號的聲音,說笑的聲音。所以說,龍舟賽幾乎是聲音的世界,響亮的世界。而龍舟賽是端午節最有特色的活動。如此來說,端午節就是聲音,就是響亮,就是全中國人的熱鬧和喧囂。端午節是用喧囂和熱鬧來慰藉中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寂寞。那位為國為民操勞了一輩子卻不得善終的`屈原,那位偉大的詩人,那位寂寞的文人,就該在聲音的世界裡得到平衡,就該在響亮的氛圍中得到回報。這就是中國的正道,中國的正能量。

中秋節呢,那是月亮的世界。吃月餅,觀月亮,千里共看一個月亮,萬里同賞天上的亮光, 所以說,中秋節是亮的世界,是亮的匯合,是亮的宴會,是亮的節日。中秋節的那一天,有些地方會點香,他們在一個碩大的柚子上插滿幾十根甚至一百根燒香拜佛用的香,然後掛在最顯眼的高處。雖然那一根根點燃的香不是很亮,但是那幾十點紅紅的火星,嫋嫋的香菸,不也是光和亮的世界嗎?不也是視覺的世界嗎?全家人和和美美地聚集一起,吃月餅,看著靜靜地掛在天上的、比月餅還圓的月亮,自然更是光的享受,亮的暢談。

那麼春節呢,放鞭炮是聽覺的藝術,貼春聯是視覺的藝術,拜年和祝福的聲音是聽覺的藝術,剪窗花是視覺的藝術,放煙花是聽覺和視覺的綜合藝術,看春晚是聽覺和視覺的綜合,耍龍燈,跑旱船,看板凳燈,舞獅子燈都是視覺和聽覺的綜合。

中國的節日,各具特色,又分工協作,那麼美,那麼張弛有度,那麼和諧,那麼季節分明,這樣的節日,這樣的慶典,不都是中國人最為自豪和最為幸福的節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