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典故

厲兵秣馬典故

典故3.08W

歷兵秣馬是形容緊張的戰備,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你們知道歷兵秣馬的典故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厲兵秣馬典故,供大家閱讀!

厲兵秣馬典故

厲兵秣馬典故

春秋時期,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所以,晉文公重耳與秦穆公任好聯合攻打鄭國。後來秦穆公被鄭國的燭之武說服,不再攻打鄭國,而是與鄭國結盟,並留下將領杞子等三人駐守鄭國。

兩年後,杞子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說:“如今真是天賜良機啊!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現在由我們掌管,如果你現在派兵來襲,一定可以一舉攻下鄭國的都城。”秦穆公收到訊息後,徵求老臣蹇叔的意見,蹇叔極力反對,他勸秦穆公千萬不要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而且如果秦軍出兵,必會遭到晉國軍隊的截擊,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但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根本聽不進去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帥領兵出征,討伐鄭國,蹇叔的兒子也在遠征的隊伍之中。送別時,蹇叔抱住兒子失聲痛哭,說:“你們此去凶多吉少,晉軍一定會在崤這個地方截擊你們,看來我得準備去崤替你收屍了。”

長途跋涉之後,秦軍到了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正巧鄭國的商人弦高途經滑國,得知秦軍準備偷襲自己的國家後,他假稱自己是鄭穆公的派來接待秦軍的使者。他對秦軍說:“我們國君知道你們要來,特地要我送一批牲口來犒勞你們。”另一邊,弦高暗中派人把秦軍進犯的訊息火速報告了鄭穆公。

鄭穆公接到密報,馬上派人去杞子等人的住地察看,見他們已經打包好了行李,磨好了兵器,餵飽了戰馬,準備做秦軍的內應,便派皇武子跟杞子說:“很抱歉,沒有能夠好好地款待你們,現在貴國的軍隊來了,你們可以回去自己的國家了。”杞子等人見事已敗露,便匆匆逃走了。

孟明視得到訊息,知道已經無法偷襲了,怏怏地說:“如今內應已經沒有了,討伐鄭國也沒有什麼希望了,我看還是回去吧。”於是,下令班師回國。途中經過崤地時,果然遭到了晉軍的伏擊,秦軍全軍覆沒。秦穆公得知討伐鄭國無果,而且還被晉國全殲,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騫叔的勸告。

孔子曾經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人要想做成一番事業,成就一番理想,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完善、充足的準備必將歸於失敗。“每一次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這句話就是對準備的最好註解。無論在什麼領域,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對準備,當你自覺時,它成全你;當你不自覺時,它毀掉你。也許你正準備揚帆啟程,鋒芒初露;也許你經歷重重,繼往開來;也許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應該拒絕,但要問自己一句:“準備好了嗎?”

厲兵秣馬解析

【注音】lì bīng mò mǎ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準備戰鬥

【近義詞】秣馬厲兵、嚴陣以待

反義詞】高枕無憂

厲兵秣馬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派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領軍駐守鄭國,卻美其名曰為:幫助鄭國守衛其國都。

公元前620xx年,杞子祕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作內應。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後,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禦,到時我來收你的屍。”

秦軍經過長途跋涉後,終於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裡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後,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檢視,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於一種作為內應的作戰狀態。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訊息後,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成語“厲兵秣馬”既來自於典故中“束載、厲兵、秣馬矣”,指準備戰鬥 。

厲兵秣馬接龍

厲兵秣馬 → 馬工枚速 → 速戰速決 → 決一雌雄 → 雄才大略 → 略見一斑 → 斑駁陸離 → 離弦走板 → 板上釘釘 → 釘嘴鐵舌 → 舌橋不下 → 下馬看花 → 花樣翻新 → 新陳代謝 → 謝天謝地 → 地久天長 → 長枕大被 → 被山帶河 → 河落海乾 → 乾柴烈火 → 火上澆油 → 油腔滑調 → 調兵遣將 → 將伯之助 → 助人為樂 → 樂而不淫 → 淫詞豔曲 → 曲終奏雅 → 雅俗共賞 → 賞罰分明 → 明刑不戮 → 戮力同心 → 心心相印 → 印累綬若 → 若有所失 → 失張失智 → 智圓行方 → 方枘圓鑿 → 鑿鑿有據 → 據為己有 → 有眼無珠 → 珠光寶氣 → 氣味相投 → 投鼠忌器 → 器宇軒昂 → 昂首闊步 → 步履維艱 → 艱苦卓絕 → 絕少分甘 → 甘雨隨車 → 車水馬龍 → 龍飛鳳舞 → 舞衫歌扇 → 扇枕溫被 → 被髮纓冠 → 冠冕堂皇 → 皇天后土 → 土階茅屋 → 屋烏之愛 → 愛莫能助 → 助我張目 → 目挑心招 → 招風惹草 → 草率收兵 → 兵不雪刃 → 刃迎縷解 → 解衣推食 → 食古不化 → 化零為整 → 整裝待發 → 發凡起例 → 例行公事 → 事必躬親 → 親如骨肉 → 肉跳心驚 → 驚弓之鳥 → 鳥槍換炮 → 炮鳳烹龍 → 龍蛇飛動 → 動人心絃 → 弦外之音 → 音容笑貌 → 貌合心離 → 離心離德 → 德高望重 → 重蹈覆轍 → 轍亂旗靡 → 靡靡之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難免 → 免開尊口 → 口耳之學 → 學而不厭 → 厭難折衝 → 衝口而出 → 出谷遷喬 → 喬龍畫虎 → 虎踞龍盤 → 盤馬彎弓 → 弓折刀盡 → 盡善盡美 → 美意延年 → 年高望重 → 重溫舊夢 → 夢寐以求 → 求全之毀 → 毀家紓難 → 難言之隱 → 隱惡揚善 → 善始善終 → 終南捷徑 → 徑情直行 → 行成於思 → 思潮起伏 → 伏低做小 → 小恩小惠 → 惠而不費 → 費盡心機 → 機關算盡 → 盡忠報國 → 國士無雙 → 雙宿雙飛 → 飛災橫禍 → 禍從天降 → 降格以求 → 求同存異 → 異名同實 → 實至名歸 → 歸真反璞 → 璞玉渾金 → 金玉錦繡 → 繡花枕頭 → 頭沒杯案 → 案牘勞形 → 形單影隻 → 隻字不提 → 提心吊膽 → 膽大心細 → 細枝末節 → 節用裕民 → 民脂民膏 → 膏脣試舌 → 舌鋒如火 → 火傘高張 → 張冠李戴 → 戴月披星 → 星移斗轉 → 轉禍為福 → 福至心靈 → 靈丹聖藥 → 藥籠中物 → 物以類聚 → 聚蚊成雷 → 雷厲風行 → 行將就木 → 木本水源 → 源源不斷 → 斷爛朝報 → 報冰公事 → 事預則立 → 立身處世 → 世外桃源 → 源源不絕 → 絕甘分少 → 少不經事 → 事不師古 → 古今中外 → 外強中乾 → 干城之將 → 將機就機 → 機杼一家 → 家常便飯 → 飯糗茹草 → 草木皆兵 → 兵連禍結 → 結結巴巴 → 巴三覽四 → 四面楚歌 → 歌功頌德 → 德厚流光 → 光陰似箭 → 箭在弦上 → 上好下甚 → 甚囂塵上 → 上下交困 → 困知勉行 → 行若無事 → 事倍功半 → 半夜三更 → 更僕難數 → 數見不鮮 → 鮮車怒馬 → 馬革裹屍 → 尸居餘氣 → 氣衝牛斗 → 斗筲之器 → 器小易盈 → 盈盈一水 → 水陸雜陳 → 陳規陋習 → 習焉不察 → 察察為明 → 明知故問 → 問道於盲 → 盲人摸象 → 象齒焚身 → 身不由主 → 主客顛倒 → 倒鳳顛鸞 → 鸞翔鳳集 → 集苑集枯 → 枯木逢春 → 春山如笑 → 笑裡藏刀 → 刀山火海 → 海外奇談 → 談笑封侯 → 侯門如海 → 海闊天空 → 空室清野 → 野草閒花 → 花顏月貌 → 貌合神離 → 離鄉背井 → 井蛙之見 → 見仁見智 → 智勇雙全 → 全受全歸 → 歸馬放牛 → 牛驥同皂 → 皁白不分 → 分香賣履 → 履舄交錯 → 錯彩鏤金 → 金城湯池 → 池魚之殃 → 殃及池魚 → 魚爛而亡 → 亡羊補牢 → 牢不可破 → 破顏微笑 → 笑逐顏開 → 開宗明義 → 義薄雲天 → 天南地北 → 北轅適楚 → 楚囚對泣 → 泣不成聲 → 聲嘶力竭 → 竭澤而漁 → 漁人之利 → 利令智昏 → 昏天黑地 → 地大物博 → 博聞強識 → 識途老馬 → 馬到成功 → 功德圓滿 → 滿腹狐疑 → 疑神疑鬼 → 鬼使神差 → 差三錯四 → 四時八節 → 節衣縮食 → 食而不化 → 化整為零 → 零打碎敲 → 敲冰求火 → 火樹銀花 → 花好月圓 → 圓顱方趾 → 趾高氣揚 → 揚湯止沸 → 沸沸揚揚 → 揚幡招魂 → 魂不附體 → 體無完膚 → 膚皮潦草 → 草長鶯飛 → 飛鷹走狗 → 狗吠非主 → 主情造意 → 意馬心猿 → 猿猴取月 → 月露風雲 → 雲蒸霞蔚 → 蔚為大觀 → 觀眉說眼 → 眼饞肚飽 → 飽食暖衣 → 衣架飯囊 → 囊空如洗 → 洗耳恭聽 → 聽而不聞 → 聞雞起舞 → 舞文弄墨 → 墨子泣絲 → 絲恩髮怨 → 怨氣沖天 → 天羅地網 → 網開三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可心如意 → 意氣揚揚 → 揚眉吐氣 → 氣湧如山 → 山南海北 → 北叟失馬 → 馬仰人翻 → 翻然改圖 → 圖窮匕見 → 見多識廣 → 廣開言路 → 路柳牆花 → 花遮柳隱 → 隱姓埋名 → 名垂後世 → 世風日下 → 下車泣罪 → 罪孽深重 → 重於泰山 → 山盟海誓 → 誓死不二 → 二心兩意 → 意氣相投 → 投機取巧 → 巧取豪奪 → 奪其談經 → 經年累月 → 月下花前 → 前思後想 → 想入非非 → 非親非故 → 故弄玄虛 → 虛位以待 → 待人接物 → 物盡其用 → 用兵如神 → 神差鬼使 → 使臂使指 → 指不勝屈 → 屈指可數 → 數一數二 → 二姓之好 → 好高騖遠 → 遠走高飛 → 飛蛾投火 → 火上弄冰 → 冰天雪地 → 地獄變相 → 相機而動 → 動如脫兔 → 兔絲燕麥 → 麥穗兩歧 → 歧路亡羊 → 羊質虎皮 → 皮裡陽秋 → 秋荼密網 → 網開一面 → 面紅耳赤

標籤:厲兵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