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典故

國學經典故事十則

典故2.41W

用典用得巧妙、恰當,可以使語言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接下來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國學經典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故事十則

一、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解釋:才學豐富的人,他的名望自然會大,人們所佩服的是一個人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他的自我吹噓。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保守,不肯幫助別人,別人有才能,不能看輕人家,更不能詆譭人家。

故事:小象的鼻子功

小象有一條長長的鼻子,能把大石頭擊碎。小象說:“我的鼻子功天下第一,所有的動物都要聽我的。”

大獅子和大老虎來找小象挑戰。小象一個對兩個,一點兒也不害怕,長長的鼻子一卷,就把大獅子和大老虎扔出去好遠。大獅子和大老虎嚇得趕緊逃跑了。

小象連大獅子和大老虎都不怕,別的小動物就更不用說了。小象讓小熊給他送好吃的、小猴給他捶背,誰要是不聽話,他就用長鼻子打誰。

大烏龜不怕小象。大烏龜說:“你要是能在我的背上鑽個洞,我就佩服你。”

小象生氣了,把長鼻子一絞,對著龜殼鑽下去。鑽呀鑽呀,長鼻子頂進鼻腔裡,變成了短鼻子。

短鼻子,不威風。小象吃不了東西,喝不了水,很快就病倒了。

小動物們聽說小象病了,帶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來看他,小象感動得吧嗒吧嗒直掉眼淚。大烏龜也來了,他用力一拉,把小象的長鼻子又拉出來了。

小象羞紅了臉,慚愧地說:“以前都是我不好,請大家原諒。”

現在,小象還練鼻子功,不過可不是用來欺負小動物,而是把鼻子變成蓮蓬頭,噴出水花幫助大家洗澡。

二、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解釋:不要討好巴結有錢人,也不要對窮人驕橫無禮。不要厭棄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歡新交的朋友。當別人很忙碌的時候,不要去打攪;當別人心情不安的時候,不要找他說話而打擾他。

故事:愛憎分明包青天

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包拯。

以前,來打官司的百姓只能在衙門外擊鼓喊冤。等到衙門裡的公差轉遞給辦案的官員,案子才開堂審理。這樣,一些公差們常找藉口向告狀人要錢。不給錢,就扣著狀子不送。他們一刁難,窮苦的百姓可就遭了殃,拿不出錢,有冤無處訴,告狀無門。這些都被新上任的開封知府包拯知道了。

包拯命令衙門辦公的日子,大門都開著。要告狀的百姓可以直接上公堂,當面向他訴說是非曲直,當堂論斷。從此以後,窮苦百姓告狀有門了,不再無處申冤發愁了。百姓對包拯都十分信任,願意找他斷案。

包拯斷案公道,為很多人申了冤。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包青天”的說法也在老百姓中間傳開了。

三、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解釋:書房裡要收拾得清爽,牆壁要乾淨,書桌要保持整潔,筆墨紙硯要擺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就說明學習時心不在焉;字若寫得潦草不整齊,則說明學習時思想不集中。

故事:柳公權拜師

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從小便能寫一手好字。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著說:“不敢,不敢,我是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柳公權回家後,左思右想終於明白了,老人家是在告訴他取得點成績不要驕傲。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四、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解釋:接近水才能瞭解魚的習性,靠近山才能識別鳥的聲音。路途遙遠才知道馬的力氣大小,人與人相處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壞。

故事:割席斷義

三國時,魏國的管寧和華歆是好朋友,但二人的性格卻很不一樣。管寧不在乎榮華富貴,把心思都用在鑽研學問上,可華歆就很羨慕有權勢的人。一天,他們在菜地裡鋤草,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在意,華歆卻想據為己有。還有一次,他們坐在席子上看書,有個大官乘著華麗的車子路過他們窗前。管寧依然在讀書,華歆卻連忙出去看,回來後還對管寧說個不停。管寧很反感,就拿出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割成兩半,說:“我發現我們不是一路人。從此以後,我們就像這片割開的草蓆一樣,不再是朋友了。”

[解讀]和人相處久了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否和你合得來,值不值得繼續交往下去,因此我們交朋友時應該多觀察,這樣才能交到合適的朋友。

五、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解釋:有些人是親戚卻不像親戚,有些人雖然不是親戚,卻比親戚還親近。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住得很遠的親戚不如近鄰能夠隨時幫忙。

故事:董篤行對鄰友善

明朝時,山東濟陽有個叫董篤行的人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裡母親的來信。信中說家裡正在蓋房子,因為一堵牆和鄰居起了衝突,想借他的權力解決這件事。董篤行看完立刻回了信。信上說:“彼此相讓才能結成好鄰居,我們就讓出兩尺給鄰居又能怎麼樣呢?”董母讀了以後,覺得兒子說得很對,就在蓋房子的時候主動讓出了幾尺。鄰居見董家這樣做很感動,於是也效仿董家的做法。兩家的房子蓋成後,中間空出了一條衚衕,這就是著名的“仁義衚衕”。

[解讀]有時候,好的鄰居比親戚還親。和鄰居相處應該學會多謙讓,與鄰友好,這樣才能和睦相處。

六、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

解釋:兩個人一條心,就能買得起黃金。如果一個人一個心眼兒,在一起連一根針也買不起。

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時,吐谷渾的國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擔心自己死後,兒子們會為了爭權而自相殘殺,就把他們召集到一起。阿柴說:“你們都從箭袋裡拿出一支箭來給我。兒子們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給父親。阿柴拿起一支箭給大兒子,說:“你能折斷這支箭嗎?”大兒子很容易就折斷了箭。阿柴又讓大兒子把剩下的箭一起折斷,但大兒子無論如何都折不斷哪些箭了。阿柴對兒子們說:“折斷一支箭容易,想一起折斷許多支箭就很難。你們明白嗎?”兒子們都心領神會。阿柴去世後,他的兒子們團結一心,吐谷渾王國漸漸強大起來。

[解讀]團結就是力量,小朋友們一定要向阿柴的兒子們學習,和同學們團結友愛,這樣大家才能一起進步。

七、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

解釋:兩個人一條心,就能買得起黃金。如果一個人一個心眼兒,在一起連一根針也買不起。

故事:老鼠運蛋

大耳鼠和尖耳鼠同時發現一枚雞蛋。

大耳鼠力氣大,把尖耳鼠推到一邊,說:“這枚雞蛋是我的,你走開!”

大耳鼠揮揮胳膊,踢踢腿,一把抱住雞蛋。哎呀,這雞蛋太大,它抱不動。

這時,尖耳鼠走了過來,說:“要不要我幫忙啊?”大耳鼠眼睛一瞪,大聲說:“不用!”

大耳鼠抱不動雞蛋,就想滾雞蛋走,可轉念一想:“不行,路上坑坑窪窪的,會把雞蛋磕破的。”

尖耳鼠走過來,輕輕地說:“我有個主意……”

大耳鼠急忙說:“快說!快說!”

尖耳鼠說:“你當車,我當馬,你抱著雞蛋,我拉著你的尾巴,這樣準行!”

大耳鼠同意試一試。於是,大耳鼠抱著雞蛋仰臥在地上,尖耳鼠拽著它的尾巴向前拖。

嘿!這個主意真不錯!它們倆齊心協力,終於把雞蛋運回了大耳鼠的家。

尖耳鼠轉身要走,大耳鼠紅著臉拉住它說:“剛才是我不好,請你原諒我。來,咱們一起吃雞蛋。”

於是,兩隻小老鼠一起享用了美味的雞蛋。

八、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解釋:要做好一年的事情,在春天就應該做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黎明的時候就應該做打算。一個家庭若想幸福,關鍵是要和睦相處。一個人的一生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勤奮努力。

故事:祖逖聞雞起舞

晉代時有個很有抱負的青年名叫祖逖,他和好友琨一起做司州(今河南洛陽東北)主簿。當時政局動盪,祖逖和劉琨都很憂慮。二個感情深厚,經常睡在一張床上,一起討論國家大事。一天晚上,祖逖和劉琨睡得正香,一陣雞叫聲驚醒了祖逖。祖逖看看窗外,天還沒亮。他叫醒劉琨,邊穿衣服邊說:“別人都說半夜雞叫不吉利,我就不這麼想,這不是在催促我們起床練武嗎?我們以後一聽見雞叫聲就起來練武吧。”劉琨欣然。從此,二人天天起早練武,後來終於成為文武全才,也實現了報效國家的願望。

[解讀]我們不僅要有遠大的志向,還要有實現遠大志向的毅力;既要做好計劃,也要勤奮努力。

九、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

解釋:前來對你說別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個製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會自然就不存在了。

[故事]父子騎驢

從前,有對父子趕著一頭驢進城去。路中有人笑話他們說:“真笨,為什麼不騎驢進城呢?”於是父親讓兒子騎上了驢。走了不長時間,又有人說:“不孝的兒子,居然讓父親走路,自己騎驢。”父親趕緊讓兒子下來,自己騎著驢。又走一會兒,有人說:“這個父親真狠心,居然讓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著。”父親連忙讓兒子也騎上驢,心想這回總算滿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說:“兩人都騎驢,還不把驢壓死啊。”於是父子倆又下來,綁起驢的四條腿,用棍子抬著驢走。他們經過一座橋時,驢掙扎了一下,掉到河裡淹死了。

[解讀]人應該有主見,該聽的話要聽,不該聽的話就不要去理會,這樣才不至於做錯事。

十、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解釋: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應當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漢;接濟別人時,應當接濟那些急需接濟的人。乾渴的時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樣甜美;酒醉之後,再添杯還不如不添。

故事:宋太宗雪中送炭

宋太宗雖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創業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樸,也很體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著狐狸皮外套,坐在溫暖的屋子裡還覺得冷。他想:“天氣這麼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於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宮,說:“現在這麼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現在就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城裡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開封府尹聽後,立刻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於是,歷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解讀]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給予他們幫助。

標籤:十則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