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耿弇簡介

耿弇

耿弇簡介

耿弇(3—58年),字伯昭,挾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西漢末,從劉秀起兵,任大將軍。劉秀稱帝后,任建威大將軍,封好畤侯。

耿弇的祖上原住鉅鹿。漢武帝時,遷徙郡國吏民豪傑到茂凌,耿家遂以二千石官吏身分遷於此。其父耿況,字俠遊,以明經為郎,與王莽堂弟王伋一起從安丘先生學習《老子》,後任朔調連率(上谷太守)。耿弇為其長子。耿弇年少好學,熟習父業。由於常看到郡尉考選騎士時建旗設鼓、肄習馳射的場面,由此好將帥之事。

及王莽政權滅亡,更始帝立,派諸將攻略四方。將領們大都握有重權,擅作威福,動不動就撤換原來的郡守、縣令。耿況本是王莽任命的,因而心存疑懼,不能自安。時耿弇二十一歲,見父親為難,便自請進京上書,貢獻方物,以求自固。

耿弇到宋子縣(今河北省趙縣東北),適逢王郎假冒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在邯鄲起兵。跟耿弇一起來的郡吏孫倉、韂包途中商議,要就近投靠王郎。耿弇手按寶劍,凜然說:“子輿(王郎)弊賊,卒為降虜耳。我至長安,與國家陳漁 陽、上谷兵馬之用,還出太原、代郡,反覆數十日,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觿,如摧枯折腐耳。觀公等不識去就,族滅不久也”(《後漢書·耿弇列傳》)。孫倉、衛包不聽,歸順了王郎。

耿弇聞劉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便晝夜兼行,前去拜見。劉秀將其留下,為門下吏。耿弇去見護軍朱祐,提出要回上谷發兵,以定邯鄲。劉秀笑說:“小兒曹乃有大意哉(小夥子居然有如此大志)”(《後漢書·耿弇列傳》)!於是,幾次召見他,厚加恩慰。耿弇便跟從劉秀北徇冀縣。

邯鄲王郎兵迫薊縣,劉秀準備南歸,召手下將領商量方略。耿弇提出:“今兵從南來,不可南行。漁 陽太守彭壟,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發此兩郡,控弦萬騎,邯鄲不足慮也”。劉秀的心腹官員皆不同意,說:“死尚南首,柰何北行入囊中?”劉秀指著耿弇說:“是我北道主人也”(《後漢書·耿弇列傳》)。

時逢薊縣有人作亂,響應王郎,劉秀率兵倉卒南行,手下屬官各各離散。耿弇逃回昌平,說服父親耿況派寇恂到漁陽與彭寵定約,各發突騎二千,步兵千人。耿弇和景丹、寇恂以及漁陽郡將士合兵南下,沿途擊殺王郎大將、九卿、校尉以下官吏四百多人,獲得印綬一百二十五副,節杖二枚,斬殺敵軍三萬人,平定涿郡、中山、鉅鹿、清河、河間等二十二縣,在廣阿見到了劉秀。當時,劉秀正在進擊王郎,謠傳上谷、漁陽二郡兵馬為救王郎而來,部眾都很擔心。等到耿弇等人到劉秀營中拜見,人們才放下心來。劉秀大喜,說:“當與漁陽、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後漢書·耿弇列傳》)!當即任命他們為偏將軍,仍然統率本部兵眾。加封耿況為大將軍、興義侯,允許他自置偏裨。耿弇等人隨軍攻克邯鄲。

更始帝見劉秀聲威日盛,君臣疑慮。於是,派使者宣詔,立劉秀為蕭王,讓他罷兵,率領有功將領回長安;同時,派苗曾為幽州牧,韋順為上谷太守,蔡充為漁陽太守,一起北行上任。

當時,劉秀在邯鄲宮溫明殿晝寢。耿弇到劉秀床前,對他說:“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亂,諸將擅命於畿 內,貴戚縱橫於都內。天子之命,不出城門,所在牧守,輒自遷易,百姓不知所從,士人莫敢自安, 虜掠財物,劫掠婦女,懷金玉者,至不生歸。元元叩心,更思莽朝。又銅馬、赤眉 之屬數十輩,輩數十百萬,聖公不能辦也。其敗不久。公首事南陽,破百萬之軍; 今定河北,據天府之地。以義征伐,發號響應,天下可傳檄而定。天下至重, 不可令它姓得之。聞使者從西方來,欲罷兵,不可從也。今吏士死亡者多,弇願歸幽州, 益發精兵,以集大計”(《後漢書·耿弇列傳》)。

劉秀聽後大喜,當下任命他為大將軍,和吳漢一起到幽州去調發所屬十郡的兵力。耿弇到上谷,收斬韋順、蔡充,吳漢殺掉苗曾,調發幽州兵馬,引軍南下,跟隨劉秀擊破銅馬、高湖、赤眉、青犢等農民軍,又追擊尤來、大槍、五幡等部,直到元氏(常山郡治所,今河北元氏西北)。作戰中,耿弇經常親率精銳騎兵為先鋒,敵兵當者避易,望風披靡。劉秀乘勝與敵戰於順水(今滿城西北),敵兵危急,殊死作戰,而漢軍疲弊,於是大敗,退駐范陽。休整幾天後,兵氣復振,正好敵軍退兵,漢軍鼓勇追擊,連續作戰,大破敵兵。劉秀回駐薊縣,又派耿弇與吳漢、景丹、蓋延、朱祐、邳彤、耿純、劉植、岑彭、祭遵、堅鐔、王霸、陳俊、馬武等十三名將領趕赴潞縣東部追擊敵軍。在平谷,兩軍大戰,漢軍斬殺敵軍一萬三千多人,並乘勝在無終(今薊縣)、土垠(今豐潤東),窮追猛打,直到俊靡(今遵化西北)。敵眾潰散,進入遼西、遼東一帶。

劉秀即位後,任命耿弇為建威大將軍,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強弩將軍陳俊在敖倉攻劉茂(厭新將軍)和延岑,皆破降之。

耿弇隨光武帝到南陽舂陵,說出了自己的巨集遠計劃,他要再次北上,調集上谷餘兵,到漁陽平定彭寵,到涿郡攻滅張豐,然後回師,收降富平、獲索等農民軍,接著,東攻張步,平定齊地。光武帝見他志氣可嘉,答應了他。

建武四年(28年),光武帝下詔令耿弇進攻漁陽。但這時,耿弇卻有了顧慮。他認為,父親正據守上谷,彭寵跟他有同功之誼,自己又沒有兄弟在京城,倘若光武帝生疑,就不好辦了。於是,不敢獨自進兵,上書請求回洛陽。光武帝知其所想,下詔書撫慰:“將軍出身舉宗為國,所向陷敵,功暛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徵?且與王常共屯涿郡,勉思方略”(《後漢書·耿弇列傳》)。

其父耿況聽說此事,也不能自安,派耿弇的弟弟耿舒到洛陽侍奉皇帝,實際是當人質。後來,耿況、耿舒都參與了平定彭寵的戰事,立有大功。

光武帝命耿弇與建義大將軍朱佑、漢忠將軍王常等擊望都、故安西山農民軍十餘營,皆破之。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又耿弇與吳漢攻打富平、獲索農民軍,二人在平原大破農民軍,擊降四萬多人。

同年十月,耿弇奉詔進討張步。他收集降卒,安排部曲,選派將士,率騎都尉劉歆、太山太守陳俊引兵東進。張步得知漢軍來攻,立即派大將軍費邑駐軍歷下(今山東歷城縣西南),並分兵屯據祝阿(今山東長清縣東北),此外,還在太山鍾城(今山東禹城縣東南)列營數十,嚴陣以待。耿弇渡河後,首先進攻祝阿。部隊士氣旺盛,早起攻城中午攻破。耿弇審度形勢,故意圍開一角,讓城中士卒得以逃出,奔歸鍾城。鍾城守軍聞漢軍勢大,祝阿已破,恐懼異常,紛紛拋棄空營而去。

費邑派其弟弟費敢把守巨裡(今章丘縣西),耿弇驅兵進逼,派人多伐樹木,揚言用來填塞坑塹,以便攻城。數日,有人從費邑那裡投降過來,說費邑得知耿弇要攻巨裡,正準備前來救援。耿弇大喜,命令部下迅速修治攻城器具,並公開命令各部,三日後全力進攻巨裡城。接著,他暗暗放鬆對俘虜的看守,讓他們有機會逃回。俘虜逃回,把軍情報告費邑,費邑果然率領精兵三萬趕赴巨裡。耿弇見費邑中計,大喜,對諸將說:“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誘致邑耳。今來,適其所求也”(《後漢書·耿弇列傳》)。當下留下三千士兵牽制巨裡,自己則率領精兵佔據山脊山坡等有利地形,居高臨下,阻擊費邑,費邑大敗被殺。耿弇砍其首級以示巨裡城中。守軍驚懼萬分,費敢無法據守,只好率兵逃到張步駐軍的地方。耿弇發兵攻打尚未平順的營壘,連下四十多營,終於平定了濟南。

當時,張步建都劇縣(今壽光東南),聞濟南失守,即命其弟張藍率精兵二萬守西安(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另派諸郡太守合兵萬人守臨淄,相距四十里。耿弇進軍畫中(臨淄西南),立營於敵兩城之間。經過調查,耿弇發現,西安城小,卻堅固難攻,張藍的兵也精銳善戰;臨淄城大,卻易被攻破。於是,下令給部下將校,整頓軍旅,五日後攻西安。張藍聞知此訊,日夜嚴守城池,不敢懈怠,到五日那天半夜時分,耿弇命令將士飽餐戰飯,乘夜進軍臨淄。護軍荀樑等人提出應該先攻西安。耿弇說:“不然。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為備;臨淄出不意而至,必驚擾,吾攻之一 日必拔。拔臨淄即西安孤,張藍與步隔絕,必復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 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縱能拔之,藍引軍還奔臨淄,並兵合 埶,觀人虛實,吾深入敵地,後無轉輸,旬之閒,不戰而困。諸君之言,未見其宜”(《後漢書·耿弇列傳》)。遂攻臨淄,半日而攻佔其城,張藍聞知,大驚失色,率部眾逃歸劇城。

耿弇約束將士不準侵擾虜掠。等張步到來,再縱兵劫掠其地,用以激怒張步。張步自恃兵多,大笑,說:“以尤來、 大彤十餘萬觿,吾皆即其營而破之。今大耿兵少於彼,又皆疲勞,何足懼乎”(《後漢書·耿弇列傳》)!於是,帶三個弟弟張藍、張弘、張壽和大將重異等人,發兵數萬,號稱二十萬,進至臨淄大城東部。

耿弇出兵淄水,與重異遭遇。部下突騎要衝出廝殺,耿弇恐怕挫傷敵鋒,影響大局,命令步行退讓,並故意示弱以驕敵,一直退入臨淄小城,陳兵嚴陣以待。

張步氣勢正盛,直攻耿弇軍營。耿弇命劉歆接戰,自己則登上舊王宮的一座圮毀的高臺上瞭望戰況。見劉歆等人已經與敵交鋒,就親率精銳部隊衝出東門,向張步的陣地橫衝過去,大敗張步。戰鬥中,一支流箭射中了耿弇的大腿,耿弇用佩刀削斷箭桿,繼續指揮作戰,連其左右的隨從都不知他受了傷。戰到天黑,雙方收兵。

第二天,耿弇又要率軍出擊。時光武帝在魯地,聞張步盡發其兵進攻耿弇,馬上率兵趕往援助,尚在半途。陳俊對耿弇說:“劇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耿弇道:“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釃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賊虜遺君父邪”(《後漢書·耿弇列傳》)?於是出兵大戰,從早晨開始一直到黃昏時分,再一次大破敵軍,殺傷無數,城中溝爎皆滿。耿弇估計張步將要撤兵,預先在其左右翼佈置伏兵。夜深人靜,張步果然率軍撤退,耿弇伏兵盡起,追殺八九十里,直到鉅昧水邊,一路死者相連,並收得輜重二千餘輛。張步退還劇縣,兄弟分散而去。

數日後,光武帝來臨淄犒賞將士,置酒高會。光武帝對耿弇說:“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 勍敵,其功乃難於信也。又田橫亨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韂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 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後漢書·耿弇列傳》)!

此後,耿弇率兵再追張步,張步逃到平壽(在今濰坊市西南),無路可走,只好肉袒負斧頓到耿弇營中投降。耿弇讓他到光武帝行營謁見,自己勒兵入城。當時,張步兵眾尚有十餘萬,輜重七千餘輛。耿弇入城後,命人樹立起十二個郡的旗鼓,讓張步降卒分別站到本郡旗鼓之下,然後,將其遣散,使歸鄉里。耿弇後又帶兵到城陽,收降了五校農民軍餘眾,至此齊地完全平定。耿弇也率部返回京城。 建武六年(30年),耿弇西出抵拒隗囂。八年(32年),隨光武帝徵隴。第二年,與中郎將來歙徇行安定、北地,皆克之。 耿弇生平定四十六郡,屠城三百座,未曾受挫。 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增耿弇封邑,令其交回大將軍印綬,以列侯奉朝請。但國有疑難,仍然召耿弇入朝諮詢籌畫,甚見倚重。

永平元年(58年),耿弇去世,享年五十六,諡愍侯,其子耿忠嗣。 耿氏從東漢開國到建安末,共出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十百人,與漢共興衰。耿弇侄耿秉、耿恭皆為名將。 點評:耿弇決策河北,定計南陽,收集燕卒,克拔齊疆,為東漢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業。古人言“三世為將必敗”,然耿氏卻皆以功名自終。

標籤:耿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