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簡介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姓名: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mistral)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簡介

性別:女

出生年月:1889-1957

國籍:智利

所獲獎項:1945年諾貝爾文學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1889-1957)智利女詩人。出生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市北北的維庫那鎮。當都是的父親在她歲時棄家出走,不知去向。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進過學校,靠做國小教員的同父異母姐姐輔導和自學獲得文化知識。1905年,進短期訓練班學習,畢業後成為正式教師。1911年轉入中學任教。此後10餘年間輾轉各地,歷任中學教務主任、校長等職。1922年應邀到墨西哥參加教育改革工作。1924年回國,接受了碩士學銜和最高退休金。同時又被政府任命為駐外代表,先後到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魯塞爾和美國去作領事。1957年1月10日,詩人病死於美國紐約。

從1905年起米斯特拉爾就在地方報刊發表詩歌。1906年,她與一位年輕的鐵路工人相愛。婚前,對方摒棄了她,另有所愛。數年後,此人又因愛情與生活的失意而舉槍自戕。這愛情的甜蜜與痛苦,催開了米斯特拉爾的詩歌之花。1914年,在聖地亞哥的“花節詩歌比賽”中,她以悼念愛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詩》獲第一名。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絕望》。其中大部分深邃的覺醒、憧憬和絕望。她以清麗的形式表現了深邃的內心世界,為情詩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1924年,她的第二本詩集《柔情》出版。這是一本歌唱母親和兒童的詩集,格調清新,內容健康,語言質樸。1938年發表第三本詩集《有刺的樹》後,她的詩內容和情調有了顯著的轉變。她放開了眼界,擴充套件了胸懷,由個人的嘆惋和沉思轉向博愛和人道主義,為窮苦的婦女和孤獨補求憐憫,為受壓迫被遺棄的人們鳴不平。詩人的最後一本詩集《葡萄區榨機》於1954年出版。她的思想境界較前更為開闊,對祖國,對人民,對勞苦大眾表達了渾厚的情感,標誌著她的創作達到了更新高度。

1945年,“因為她那富於強烈感情的抒情詩歌,使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徵。”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拉西美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