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王必勝簡介

婺源看村

王必勝簡介

作者:王必勝

有人說,這裡是中國最美的鄉村,是最古老的文化生態村;也說,到江西婺源要看村。此言不虛。

金秋時節,有幸在上饒,看這富有特色和內涵的文化村落。

婺源的鄉村是上饒的名片。出縣城不遠,即見幢幢民居,綠樹掩映。村頭曲水環繞,水車、老樟樹、石橋、洗衣女,一派幽靜恬然的田園風光。有詩為證:“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我們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婺源,向車窗外看去,一個個村子,彷彿是飄遊在綠色大海中的一葉葉白帆,也如一幅幅潑墨山水。

婺源的村落建築多屬徽派風格。這裡古屬安徽所轄,上世紀五十年代劃歸江西。徽派建築特點是依山傍水,白粉牆黛青瓦,簷鬥高翹狀如馬頭。上饒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熊良華是個婺源通,他說,婺源民居主要看“三件寶”,即石雕、木雕、磚雕。他也是個業餘攝影家,頗有藝術感覺,帶我們去了就近而特別的村子。我們到江灣看民居,進曉起看樹,尋訪思溪、延村,作客思口,盡賞婺源村莊的不同內涵。

江灣有二百多戶人家,在婺源是一個大村。進得村頭,牌樓拱立氣勢逼人,商販林立,感覺不像一個村,而是一個鎮。可深入民宅,走進青石路的小巷,房屋迴環往復,小徑通幽,方知老屋舊宅氣息森然。看到幾家祖上為商人的大戶人家,房子高古雅緻,二層二進。後屋多有天井,並置一大水缸,據說缸與老屋同壽,水經年不換,寓示家道綿長,香火不斷。有一家老缸年已過百,缸沿上色重如漆,綠苔依依,水卻清亮鑑人,輕輕撫摩,頗覺神奇。江灣村多為訪客必到之地,頗有人氣。村莊建於初唐年代,居民多江姓,歷史上出了多個名人,有經學家、音韻學家、教育家、佛學家等。這裡的幾個村子,雖不大,卻也如此年長。曉起村規模更小些,但歷史也從唐乾符年間算起。據說這村名有來由,當年村上的應考者聞雞起舞,破曉即起,為之“曉起”。還有延村,稍晚於江灣、曉起,建於宋元豐年間,距今已經九百三十多年。千年滄桑,老而彌堅。曉起全村為古樟樹環抱,樹木葳蕤,溪水清流,極顯人丁強旺。而村後的那棵老樟樹,是老者中的樹精,有如人瑞,據說樹齡也近八百年,所以,它的周圍用竹木攔起了籬笆,有了特護。

老樹是村頭活歷史,而“三雕”是靜態的藝術化石。山水靈秀的婺源,植物群落豐茂,木柴、茶葉、山貨,連同石雕藝術,成了人們早期經商活動的內容。他們北上西行,加入了徽商隊伍;他們賺錢而歸,建房蓋屋,修路架橋。或者讀書致仕,榮歸故里,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民間藝術。於是,民宅、官邸都講究雕樑畫棟,稍好者雕磚,再好者刻木,更好者鑿石。於是,一件件一樁樁,或粗或細、或文或野的雕刻,在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餘慶”、“聰聽”、“篤經”、“成義”等民宅中,儲存下來,成為散落於民間的藝術瑰寶。延村的古建築群最大,有56幢民居為明清時所建,其中“餘慶堂”的雕刻,既有古典中式的福祿壽圖,又有西洋的材質,以及百葉窗式樣,主人曾留學海外,帶回了西方文化的別樣風格。思溪也是建於宋慶元五年,村中俞氏房屋寬大,木雕精美多樣,最為突出的是,客廳隔扇門上,陽刻了96個不同字型的“壽”字,連同屋內其他處的四壽,組成精美的“百壽圖”,為木雕藝術的絕世精品。還有著名的“百柱祠堂”、“通濟橋”等,融會了雕刻藝術之大成。

當然,還有人文傳統,文風鼎盛,這是撐起婺源村落的靈魂。有俚詩讚曰:“山間茅屋書聲響,放下扁擔考一場。”讀書傳家是這裡村上的傳統。不用說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從這裡走出去,不用說眾多鄉村都冠以書鄉的稱謂,也不用說僅一個理坑村歷史上曾出了餘氏兄弟尚書二人,其著作5種78捲入選《四庫全書》,也不用說老宅處處可見進士第、尚書第、司馬第、天官上卿等匾額,讀書習文,維繫了人脈,也賡續了文脈,更主要的是,小小的偏鄉僻壤成為一個世人矚目的所在,一個有研究價值的、極富人脈和文氣傳統的“世上遺存”。

走進村落,婺源的至美,彷彿有了更實在的依託。而今,婺源人搞生態遊,打文化傳統牌,注意了旅遊與開發,保持傳統與發展文化的關係,可是,在洶湧的時尚文化、紛至沓來的遊客面前,古樸和清幽被浮躁和喧譁侵擾之後,傳統文化、優美的鄉村,如何應對,如何在現代文明面前既持守又發展,是一個新課題、難題。但願婺源人有更清晰的認識。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12.06)

標籤: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