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張抗抗簡介

地下森林斷想課文研討

張抗抗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奇蹟,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滿懷激情地歌頌了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了對孕育地下森林的峽谷的無限景仰之情。

課文題目“斷想”,意即“片斷感想”。感想雖呈片段,但作者感受強烈,主題開掘得深,蘊含哲理,具有感動人心和啟人深思的魅力。而且本文精心構思,描寫細緻生動,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成為作者的代表作,併成為當代散文名篇。

本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文章總起,點明地下森林的特點──奇特,表達作者的感受──驚訝。作者連著發出三個疑問,表達對地下森林的景的驚奇、感嘆。第1段先寫一般森林的概貌,突出其廣袤盛大的特點,以此作為反襯,顯出這一片奇特的森林生長在不受陽光照耀不受清風吹拂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尋常。作者有意地或情不自禁地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地下森林,使感情的抒發更加充沛。

仔細品味,還可以看出本文的一個構思機巧:三個設問是為下文埋下伏筆,即為展現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做一鋪墊,使下文思路的展開變得順理成章。

第二部分(3~20段):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的特點。

這部分側重於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地火山爆發,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毀於一旦(第3~8段);二是幽谷在千萬年沉寂之後,暗暗生長出“一片蔚為壯觀的森林”(第9~20段)。這部分極寫環境的惡劣和地下森林生長的艱辛,給人以沉重感、厚重感。在寫法上用的是插敘,似乎一半是寫實,寫得非常逼真,好像作者親眼所見似的;一半是想像,作者不可能親見幾萬年前的地質變遷,而純粹是發揮想像寫成。而且運用了對比和映襯兼濟的寫法,火山爆發前和火山爆發後的地理景觀恰成對比;火山爆發所形成的艱難困苦生存條件對地下森林是一種環境映襯(可稱反面映襯),突出其不屈不撓頑強生長的品質特點;陽光的無情和不公,與“長空的大風”“潔淨的山泉”“山頂的魚鱗松”對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態度恰成對比;甚至“長空的大風”“潔淨的山泉”“山頂的魚鱗松”對地下森林也是一種環境映襯(或稱正面映襯)。而真正描寫幽谷裡樹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殺而發芽生長並蔚然成林的,僅是19至20兩段,寫得過於簡略,忽視了地下森林成長這一值得大書特書的光榮歷史,是何用意?也許作者著意於極寫環境的險惡和生命的艱辛,以此映襯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偉大。

第三部分(21~27段):描寫現時作者親眼所見的地下森林的狀貌,突出其“自豪”的特點,表達作者的“景仰”之情,並揭示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主要寫現時的蔚為壯觀的地下森林。

文章最後揭示哲理,點明主題思想。哲理性的話是:“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會屈服啊!”這一哲理既與地下森林形成和發展相關,同時又超越了地下森林事件的侷限性,而上升到“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的普遍道理層面。當然,作者的寓意決不僅限於此,“謝謝你的啟迪”這句話似在暗示作者領悟得更多,引發讀者往更為廣闊普遍的事理方面思考,即想到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常常會墮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風雲變幻、地質變遷考驗森林、禽獸的生命適應性一樣,考驗人群的品質、適應性、耐力,錘鍊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滄海橫流,天地翻覆,方顯英雄本色;火盡煙滅,劫後餘生,更知生命可貴。歷史與現實,個體與群體,莫不如此。也就是說,這一部分既寫作者眼中所見的地下森林面貌,又寫作者的觀覽感受和受到啟發後的深思,總的說來主觀色彩、抒情色彩非常明顯。

從全文的寫法和思路看,第一部分近於抒情,表達主觀感受即觀覽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純粹描寫,作者將主觀傾向掩飾暗藏;第三部分復又抒情,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地下森林的讚歎和謳歌。

本文語言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充滿激情。作者長於描寫,工於細繪,如開篇寫森林一般景象,“森林是雄偉壯麗的,遮天蔽日,浩瀚無垠。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牆”,寫得簡練,但形象感很強,尤其是“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牆”這一對稱句中的兩個比喻,更具有美感。然而,我們讀本文更應該品味這種形象化的描述背後的巨大的感情力量。事實上在開篇描寫大地森林一般景象之後,馬上筆鋒一轉,“可是你,為什麼長在這裡?”情勢突變,情感的力度陡然強化,表示作者對地下森林的關切、詢問、同情,對生命不公的怨恨,對自由、公平、創造、奉獻的渴望和追求,這些感情、感受,在後面的各段中都串穿和滲透著。作者用“你”來稱呼地下森林,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表達了“景仰”之情(最後一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尋光明的地下的‘種子’”),因為地下森林在作者心目中具有高大無比的形象,當然除“景仰”之外還有對森林的親切之感,用“你”畢竟比用“它”來稱呼更加熱情,距離更近;另外作者這麼描寫地下森林,其實是在寫“我”,即寫作者自己的心靈感受、抱負志向,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個“你”字具有豐富的意味。由於作者滿懷激情,言語中似有一種強大的推動力,使得文章具有一種“流動”感,即讀起來感情激盪,思緒連貫,不容停留,一瀉千里。再有,全文用了九個疑問句,也強化了這種感情的效果。

文章有許多精彩的寫景語句,值得認真品味,如:“狂風呼嘯,氣浪灼人,沙石飛騰,岩漿橫溢,霎時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這是描寫最初地質突變時的情景,一句話一個景象,語言簡練,讀來有厚重之感。還有許多疊字和對稱句,也有特別的表達效果,如“黑黝黝、光禿禿、陰森森、靜悄悄”,“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地聳立著一片蔚為壯觀的森林”,“純潔的白樺、挺拔的青楊、秀美的黃菠蘿”,“墨綠的鬆、金色的唐棋、橘黃的楊、火紅的楓”,“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疊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細緻,流暢而工穩,顯示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還有許多對稱句,如:“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陽光是公平的嗎?峽谷莫非不明白?”以及前面提到的“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牆”等,它們具有形式上的齊勻性和朗讀上的旋律性,在迴環往復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蘊,強化感情表達的力度。

二、問題研究

1.如何理解文章主題中的時代精神和作者個人思想烙印?

文章主題見“整體把握”的開頭一段,這裡不復贅述。

本文寫於80年代初,正是“文革”結束不久,我們國家剛剛經歷過一場巨大的浩劫,人們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們帶著這樣的心態觀察社會與自然現象,都會自然而然地將所感所悟與社會生活和社會心理大背景結合起來。從這意義上說,本文正體現了一種時代精神。歷經浩劫而大難不死,重獲新生而百業待興,這種社會變遷與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歷史和現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學總是仿擬現實,本文對“文革”後的社會現實就有很大的仿擬性。例如作者說:“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說的是大自然現象,但讓人聯想到我們中華民族經歷浩劫,損傷了肌體,卻保留和鍛鍊了靈魂和精神。本文雖未點明這種時代精神,但聰明的讀者能悟出來。而且有時作者自己未必意識得到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的時代精神,由評論家特意點明,大家便豁然開朗,這在中外文學史上也不乏其例。

至於打上作者的個人思想的烙印,可以從作者的經歷中窺測。張抗抗在“文革”中當過知青,在北大荒艱難地生活過工作過;命運之不公,委屈了一個有才華的女青年,也許她懷有遠大志向而羈于田壟之間,自恃有才卻長期被湮沒,正如千里馬駢死於槽櫪之間。然而“文革”結束,她憑藉寫作才華脫穎而出,走出人生低谷,走向燦爛的前程。為什麼本文寫得如此動情?很可能作者把自己個人的生活感受寫進去了!正如上文所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個形象,一個靈魂,讓我們看到作者面對奇特的地下森林抒發一番衷情的淵源所自。

2.全文九個問句,各有什麼意味?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第一、二、三問:“可是你,為什麼長在這裡?”“你從哪裡飛來?……熬過那漫長的歲月?”一方面改變陳述句帶來的閱讀的沉悶,提醒讀者的閱讀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歷史。

第四、五、六問:“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陽光是公平的嗎?峽谷莫非不明白?”與第一、二、三問句有疑而問有所不同的是,這裡的三問句是無疑而問的,其作用是強化對陽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緒,因為上文就專門談及陽光的偏私,“都說陽光是公平的,在這裡卻不,不!”這裡已經否定了陽光的公平,那麼再以反問的形式提出陽光的不公平,是換一種語式強化這種否定的情緒。

第七問:“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著什麼呢?”這一問句的意義和作用同第一、二、三問句是一樣的。

第八、九問:“你的歌是唱給曾在困難中真誠地幫助過你的夥伴們聽的嗎?它們如今都到哪兒去了呢……”這是對經歷劫難之後的地下森林的問話,不再有沉重之感,卻有另一種動情的感覺,那就是回首往事,懷念艱苦歲月裡的患難真情。與前面所有問句的作用有所不同,這兩問句是提示回味上文的內容。

3.為什麼行文結束才正式對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寫?

本來這些描寫可以移至文章開篇,展示作者目擊地下森林之後的強烈深刻的第一印象,也成為讀者閱讀本文的第一印象,但是作者似乎有意暫且不表,留待文尾展示出來,想來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艱辛、險惡的經歷,在極寫這種經歷之後順勢再現森林的壯觀景象,劫後餘生,慶幸之至,作者寫來痛快淋漓,讀者讀來更覺新奇。

練習說明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從幾個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並作一些解釋;再說說作者由地下森林昇華出一個怎樣的主題。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把握課文思想內容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煉課文的主題思想。課文主題見“課文研討”中的“整體把握”的第一段,但回答此題時不能照搬,應該“昇華”出更深一層的主題。

試著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長的生長過程的煎熬;

沉著謙遜,擁有無比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

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終究能戰勝一切困難,任何時候都不悲傷或消沉;

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

作者由地下森林昇華出深刻的主題,可以用課文倒數第二段中的話來回答: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這樣的回答好像沒有回答完,還應補充一些內容:不怕命運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終究能獲得轉機,獲得應有的榮耀和尊敬。

二、聯絡上下文,回答下列問題。

1.“可是你,為什麼長在這裡?”“你從哪裡來?你究竟遭受了什麼不幸,以致使你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那漫長的歲月?”

(作者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地下森林,傾注了什麼感情?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它懂得陽光雖然嫌棄它,時間卻是公正的,為此它寧可付出幾萬年的代價。”

(陽光怎樣“嫌棄”它?時間又怎樣“公正”對待它?“幾萬年的代價”指什麼?)

3.“地下森林,我們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驕子,謝謝你的啟迪。”

(試找出恰當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啟迪”,並找出一兩個事例來印證這一道理。)

設計這些小題,意在引導學生咀嚼課文文筆精華,深化對課文思想感情的認識和體會。

1.課文有時用“它”,有時用“你”來稱呼地下森林,表達的情感的強弱度有所不同,用“你”表達情感更加強烈,表達對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熱愛,對讀者更具有感染力。

2.陽光的“嫌棄”表現在:“它吝嗇地在崖口徘徊,裝模作樣地點頭。它從沒有留意過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將它遺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幾束光線由於好奇而向谷底窺測,也是斜視著,沒有幾絲暖意。”陽光通常被視為最公平的,但這裡表現出輕忽、冷漠和不公正。時間對地下森林卻是另一種態度:給予地下森林的生命從無到有的機會,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也擬人化了,表現出愛心。“幾萬年的代價”是指:一、極言時間之長;二、在漫長的歲月裡,生命陷於困頓以至窒息,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稱為“代價”。

3.作者在課文的最後明白地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迪”,用的文字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現的,現在要求學生用格言警句來概括,可以順著作者的話去說,也可以根據學生自己對課文的體會另作總結概括,如:置之死而後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終究會獲成功;一顆優秀的種子,在任何貧瘠的土地裡都能生長……至於讓學生舉一兩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類社會的。

三、將課文與下面的短文比較一下,想一想:同是寫地下森林,表現手法和語言運用上有什麼不同特點?由此可以看出文學思維和科學思維、描寫和說明有什麼不同?

(短文略)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體會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和說明性文章在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

課文充分運用想像,描寫了幾萬年之前和幾萬年之中發生的事情,其中大都是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實依據,而且語言充滿激情,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顯示了語言的藝術魅力;而本題所附的短文則是平實地寫來,不帶感情色彩,沒有運用修辭方法,句式也沒有什麼變化,都是陳述句、判斷句。

由此可以看出兩種文體所體現的思維和語言的不同:

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筆調寫成的;說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觀的筆調寫成的。

抒情散文中處處充滿鮮活的生動的形象;說明性文章無須執著於描寫生動的形象。

抒情散文采用“焦點關注”,即突出重點不及其餘;說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紹。

抒情散文的語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於變化;說明性文章要求平實、準確。

抒情散文描寫時不要求準確無誤;說明性文章要求準確地說明,常使用資料。

教學建議

一、課文語言規範而優美,可“讀”性很強,所以應注重朗讀教學。作者的豐富感情貫穿於課文中,在朗讀時應體會這種感情及其變化,尤其要認真體會九個問句的含義和感情分量。

二、注重發掘課文的人文精神資源。課文描寫地下森林,其實也是想引出深刻的普遍的哲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既要讀懂和品味其中思想性情感性的東西,又要將這些東西內化為自己心中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例如領悟到頑強忍耐的可貴,領悟到堅守信念、堅信未來光明的重要性。

三、課文有許多語句都可以作為學習語言的材料,如“黑黝黝、光禿禿、陰森森、靜悄悄”,“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地聳立著一片蔚為壯觀的森林”,“純潔的白樺、挺拔的青楊、秀美的黃菠蘿”,“墨綠的鬆、金色的唐棋、橘黃的楊、火紅的楓”,“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牆”等,可以反覆朗讀、背誦,並試作仿寫。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陳雷)

張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到黑龍江一國營農場當農工,在那裡生活了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解放日報》上發表第一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反映邊疆農場建設和知青生活的長篇小說《分界線》。

1977年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反映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們對不同的婚姻愛情的認識與追求。從此以後,她一直將思考的重心放在當代青年事業與愛情的矛盾衝突上。198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在更加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輾轉矛盾的內心歷程,運用細膩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們內心的創傷和追求。

後來在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任職,成為專業作家。198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

二、《地下森林斷想》賞析(啟陣)

張抗抗的《地下森林斷想》是一首對火山峽谷和地下森林的讚歌。它讚美峽谷的不慕名利、自甘埋沒的深沉、堅毅的品格,“它本可以變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縣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蓮池’那樣輕而易舉就可贏得人們的讚美。可是它不。它悄然無聲地躺在這斷壁底下,並不急於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隱姓埋名,安於這荒僻的大山之間,總好像期待著什麼,希望著什麼”。它期待著,在它的裡面出現森林,地下森林。散文更主要的是讚美地下森林的生命力和不爭地位但求奉獻的高尚品格。森林的原始生命力──種子在不毛之地火山峽谷裡,企圖紮下自己的根,萌生出自己的芽。可是環境太險惡,陽光又不公平,照不到它們。它們一次次地被扼殺。可是,“總有強者活下來了,長起來了,從沒有陽光的深坑裡長起來”。千萬年的艱辛,千萬年的不懈,森林種子的生命力終於戰勝了險惡的環境,幽暗的峽谷裡柞木蒼鬱,松樹成林,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地聳立著一片蔚為壯觀的森林。它無私地奉獻給人們偉岸的成材。堅硬、挺直,決無半分媚骨。山頂的得意小草雖然比它高──地勢高,但它可以自豪地宣佈:我是森林!這裡有些近似北朝詩人左思的詠史詩句“離離原上草,鬱郁澗底鬆”的意蘊。

文中還讚美了給峽谷以土的風,給峽谷以種子的魚鱗松、白樺、青楊、黃菠蘿,還有滋潤了峽谷的潔淨的山泉……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是合唱出來的。

本文雖是詠物的,但是它的意義卻永不止於此。因為它在文化意義上是較廣泛的,讀者可以把這裡所述寫的“物事”當“人事”來讀,來理解。所以,讀這篇散文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非常強烈的,你會惋惜,你會不平,你會激動,你會亢奮,你會敬佩,你會讚歎!寫“物事”宛如寫“人事”,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地下森林斷想》有一些獨到的藝術創造。

首先是它的敘事與抒情水乳交融。

這篇散文貫串全篇的,幾乎都是敘事。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作者去尋覓地下森林,其次憑想像敘寫地下森林是怎麼樣在逆境中誕生、成長的,最後寫它的勝利。這是標準的敘述筆法。可是,我們幾乎處處都聽得到作者的心跳,讀得出作者深摯的感情。她為地下森林大聲鳴不平;她為大自然生命的偉力所深深感動;她為地下森林深情的歌唱,用她的心;她敬仰峽谷深沉的品格,她欽佩峽谷堅忍的毅力……她歌頌自然生命對生活的痴烈的熱愛和不倦的追求。幾乎全是敘述的語句,同時又幾乎全是抒情的語句。分不清哪是陳述句,分不清哪是抒情句(語法學似乎應該立這個名目,不應滿足於“感嘆句”,“感嘆句”與“抒情句”還大相徑庭)。原來,它們都很自然地融化在一起了。字裡行間洋溢的都是情,情的強烈使得我們讀者被它感染、感動。藝術感染力是相當強烈的。

其次是豐富的想像力。

散文最後有一段說:“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們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驕子,謝謝你的啟迪!”其實,啟迪作者的是她本人的思考,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裡就是想像。自然現象本來與人的內心世界沒有必然的聯絡,自然現象也不具有感情。只有文學家、藝術家才在這兩個世界中構築起橋樑,使它們溝通起來,最終給人以種種的啟迪。

本文的想像是非常豐富的。作者去尋見“地下森林”,“只因為它集中於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見陽光,有人便為它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散文作者當然不是地質學家,面對著這一片長在她腳下的森林,當然不會去運用科學考察的方法去考求地下森林的發生與發展。而是發揮文學家的想像力,飽醮感情又飽含寓意地想像地下森林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意境,有千萬年的荒涼景象,有各方面(夥伴)的幫助,有陽光的不公,有成材後的雄奇修能,內美芬芳。想像的作用使得散文充滿詩情畫意。

再次是它的擬人化手法。

上文已經說到,《地下森林斷想》寫物事宛如人事,原因就是因為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我們看到,峽谷的深沉與堅韌,長風、清泉的理解與幫助,魚鱗松、白樺、青楊、黃菠蘿的仗義行俠,陽光的無情與偏私,地下森林對生命熱烈真摯的愛和它的堅硬、挺直……無不都是人的品格與稟性。

《地下森林斷想》的又一個寫作特點是,在文章組成上,雖然是寫人意,但沒有作來比擬的部分。

以往有不少散文包括一些名篇都有這樣一個特點:先是詠物抒情,所詠之物具有這樣那樣的品格,讚美一番。最後歌頌一通具有那些品格的人或事。用意是夠明白的,但後邊一部分總難免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地下森林斷想》沒有這個缺點。唯其這樣,才使文章意蘊深長,饒有餘味。

(選自《中國當代散文鑑賞辭典》,中國集郵出版社1989年版)

標籤:張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