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裘盛戎個人資料

京劇名淨裘盛戎

裘盛戎個人資料

1915年出生於北京,自幼隨父裘桂仙學藝。1928年入富連成坐科,受業於蕭長華、王連平、孫盛文,銅錘、架子、武二花無一不學。他的唱腔融匯了裘桂仙和金少山的演唱技巧,除了具備淨行的雄渾豪放外,還揉進了老生和青衣的低迴婉轉,綜合地利用鼻腔、胸腔、頭腔共鳴,創造出一種韻味淳厚,含蓄細膩的新唱腔,他還吸收了郝壽臣和侯喜瑞的表演技巧,把唱和做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了銅錘和架子花溶為一體的風格,被稱為裘派,打破了金派三十年一統天下的格局,為淨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裘盛戎個人資料 第2張

裘派是本世紀5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的淨行流派,其藝術精華在於既有韻味無窮的唱腔,又能以高度表演技巧去刻畫人物性格。裘盛戎父裘桂仙工銅錘,一度嗓敗,為名淨何桂山操琴,故深諳何派的唱法,再登臺演出時乃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予以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何派唱腔方正兼過癮的特色,同時在表現人物的形與神方面也做了進一步的探索。裘盛戎自幼從父習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唱工深得裘桂仙的韻味,又間接地繼承了何桂山、金秀山諸家銅錘花臉的唱法。又曾在青年時期與金少山同臺演出,頗受金的影響。於是結合自己的嗓音不夠寬大巨集亮、鼻音重的具體條件,擷取了金派唱法中軟硬鼻音兼用的特點,形成了比乃父更為圓熟含蓄的唱法。表演方面則兼採郝、侯兩派之長,並借鑑於周信芳,豐富自己刻畫人物的手段,同時彌補自己身材瘦小的不利條件,在臉譜、腿裝和舞臺的排程上下功夫。

裘盛戎的勾臉方式與裘桂仙有明顯不同,如《草橋關》之銚期,以擴大腦門、眼窩,線條儘量上揚的手法使面龐加大。服裝採用在肩部繡花以提高視覺中心點的方法使上身的比重增加。舞臺演出時,儘量較同臺的演員向臺口趨前一步,等等,更主要的是努力刻畫人物,以發自內心的表演使觀眾的目光集於己身,以突出劇中人的形象,這些方法都獲得很大的成功。

裘盛戎個人資料 第3張

裘派的唱腔與表演藝術成熟於50年代。唱腔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繼承,在傳統的唱法中,注意吐字、發音、氣口聽安排與情緒的配合,對各種板式均有特殊的處理;一方面是創新,與琴師結合,共同創制許多新腔,包括板式、旋律和韻味。他的嗓音高亮甜醇,潤中略有沙音,善於運用較高部位如頭腔、鼻腔和胸腔的共鳴,偶用炸音和寬半,也能飽滿響堂。潤腔方法細膩,氣息運用合理,且從不平均地使用氣力,而是突出抑揚頓挫的對比變化經,在唱腔中注入了濃厚的感情色彩。經他創造的一些新腔中,增加了低迴宛轉的“柔”的一面,如《將相和》、《除三害》等,而在《趙氏孤兒》中吸收傳統劇目,七擒孟獲》的漢調唱腔,創造了“漢調二黃”,更為膾炙人口。裘派唱腔大大地豐富了淨行銅錘與架子花的表現力。他的唸白最大特點是“口甜”,常帶有笑的味道,晚期趨於蒼勁,更顯得醇厚沉箏,尤以韻白為佳,如《將相和》中大段獨白,含蓄傳情。他的做工精細深沉,工架俏美大方,脆率灑脫,善於調動一切藝術手段,使粗獷豪壯的花臉風格增加了細緻秀密的成分,開拓了淨行表演的新境界。他所演的包拯、魏絳、銚期、竇爾敦、單雄信等都具有鮮明的個性。

裘盛戎個人資料 第4張

由於他在唱腔和表演方面的成就,50年代以後,取代了金派30年一統天下的狀況而雄踞淨行之首。裘派劇目豐富,傳統戲有《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法門寺》、《連環套》、《盜御馬》、《刺王僚》、《斷密澗》、《鍘美案》、《探陰山》、《白良關》、《斷太后》、《打龍袍》、《捉放曹》、《群英會》、《空城計》、《審潘洪》、《打嚴嵩》、《鎖五龍》、《御果園》等。新排及改編劇目有《趙氏孤兒》、《赤桑鎮》、《將相和》、《除三害》、《林則徐》及現代戲《杜鵑山》等。裘盛戎很早就開始收徒傳藝,弟子有方榮翔、王正屏、夏韻龍、鉗韻寵、李長春、郝慶海、吳鯨章、李欣、孟俊泉、楊博森等,私淑者尤眾。其中方榮翔於裘派神韻所得獨多。弟世戎、子少戎,均工花臉。

標籤:裘盛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