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喬冠華簡介

喬冠華

喬冠華簡介

中文名稱: 喬冠華

又  名: 筆名喬木 筆名於懷

性  別: 男

生 卒 年: 1913—1983

國  別: 中國

籍  貫: 江蘇省鹽城

生平簡介

筆名喬木,於懷等。江蘇鹽城人。1913年,喬冠華出生於江蘇鹽城東喬莊的一個地主兼工商業者家庭,父親算是開明士紳。其父喬守恆繼承祖業,擅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教子嚴謹。喬冠華5歲入塾,開始熟讀詩書。他幼年天資聰穎,有過目成誦之譽。早年在鹽城第二高等國小、宋村亭湖中學、鹽城淮關中學上學,由於學習成績優秀,他在國中高中時幾次跳級插班,1929年高中畢業即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大學同屆中最年幼的學生。這時他才16歲。在清華大學期間,喬冠華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積極參加我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活動,為左派學生的代表之一。

1933年他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繼續攻讀哲學,並參加革命活動,由於他的進步活動為日本反動派所不容,不久被驅逐出境。

1935年喬冠華又赴德國士賓根大學留學,一年多後,即在23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德國哲學博士學位。德國哲學博大精深,晦澀艱深,能取得德國哲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在當時可說是鳳毛麟角。

喬冠華在德國留學期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國際風雲變幻,局勢日趨緊張,各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激烈,瘋狂擴軍備戰,軍事問題一時成為國際問題的焦點。喬在德遇到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的朋友趙一肩,兩人對國際局勢看法一致,志同道合,他們“不務正業”,在歐洲利用課外的一切時間鑽研軍事科學,特別研讀了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三卷本《戰爭論》。

除鑽研《戰爭論》外,這位年輕的哲學博士在德國留學期間又自開新課,他廣泛研討了歐洲的戰爭史和軍事地理等方面的書籍,並且對著歐洲和世界地圖,反覆思考目前的局勢,這為他日後寫出大量如同身臨其境又不同凡響的國際評論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華,國土淪喪,喬冠華胸中燃燒著正義的烈火,他放棄了國外優裕的生活學習環境,打消了在哲學“純學術”領域深造的念頭,毅然回到祖國,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到香港《時事晚報》工作,併為《世界知識》雜誌撰寫國際述評。同年,他由廖承志、連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將文章輯成《爭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國際》一書出版。1941年香港《華商報》創刊,擔任編委,同時擔任在香港復刊的《大眾生活》編委。1942年到重慶《新華日報》工作,用“於懷”的筆名主持《國際述評》專欄工作。

在這國內外局勢大變動的時期裡,喬冠華的工作幾經變動,但他一直沒有從事所學的專業—埋頭於深奧的哲學研究,而是緊密聯絡如火如荼的鬥爭實際,寫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並有重要影響的國際述評文章。

喬冠華的這些國際政論文章,其一大特點是文章的標題就很有特色,其文章標題見諸於報刊後,總是先聲奪人,而後必欲對其文先睹為快。例如《歷史的報復》、《報復的歷史》、《斯大林的大手筆》、《站在勝利的門前》、《沉寂不是和平》、《時代終究是變了》等等。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局勢中,他的政論文章的標題“往往是用抽象的或形象化的語言,指出或暗示當時國際局勢的要害,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

喬冠華的國際政論文章的內容,在廣博的歐洲及世界地理、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知識的前景敘述中,向人們議論,透析著時局的焦點,思想集中、內容深刻,給人們以很大的啟示和教益。

1946年10月再赴香港,擔任復刊後的《華商報》社論委員、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社長,1949年調北京擔任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局長。後長期從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外交協會副會長、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部長助理、副部長。1974年任外交部長。1983年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同年9月22日逝世,已出版的文集有《形勢比人強》、《向著寬闊光明的地方》,《從戰爭到和平》、《從慕尼黑到敦刻爾克》,《喬冠華國際述評集》等。

周恩來器重喬冠華,1950年12月23日,周恩來以外交部長名義致聯合國祕書長賴伊,通知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業已任命伍修權為大使銜特別代表,喬冠華為顧問,其他七人為特別代表之助理人員,共九人出席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所提出控訴武裝侵略臺灣的會議。”這一年,喬冠華年僅37歲,第二年,“老喬”又以38歲青春年華出任舉世矚目的朝鮮板門店談判中方代表團高階顧問,同時,他還是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仍兼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調任外交部政策委員會副主任,特別是出任朝鮮板門店談判中方代表團的主要顧問,這兩個職務雖然不高,卻使喬冠華在建國後正式步入職業外交官的軌道,是他人生旅途的一個里程碑。

標籤:喬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