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國學常識

弟子規的由來

弟子規的由來

弟子規的由來

《弟子規》這本書,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門,詳細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後輩敦倫絕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遙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蛻化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基本著手。圖挽犯法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基本為枝末,認枝末為基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作問題。正人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本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念,須在幼小時造就;凡是身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基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絕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標籤:弟子規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