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國學小說

西遊記讀後感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遊記讀後感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兒時,只看過動畫片,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慢慢體會到這其中的奧祕。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吳承恩,他用他的筆,描繪了師徒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僧經過多年跋涉,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

大家對於這四個人物,可能對孫悟空的印象深一點,但我最喜歡唐僧。

唐三藏是核心人物,可以說,沒有唐僧就沒有這100回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看過書的人,就知道唐僧是主動到西天拜佛求經的。這可以看出他為了國家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在他要開始取經之前,也瞭解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危險困境他一定知曉,但他任然要去西天取經,這是有怎樣的信念呢?

無疑,唐僧這樣子做為的是保大唐江山永固。書的作者也讚歎了唐僧“渾如極樂活羅漢,賽過西方真覺秀。錫杖叮噹鬥九環,毗盧帽映多豐厚。誠為佛子不虛傳,勝似菩提無詐謬”。

看得出來,唐僧是一個為國家著想,為百姓著想,把國家性命放在第一位,對皇帝忠心耿耿,對百姓盡心盡力,這樣的人怎能不喜歡。

提起孫悟空,我立馬就想的了那緊箍咒,那可不好玩。我敬佩的是是孫悟空雖然個性衝動,桀驁不馴,老是和唐僧頂嘴,也曾離開過唐僧,但一路上他斬妖除魔,懲惡揚善,做了許多的好事,對師傅忠心耿耿,最終幫助師傅取得真經。可以看出,孫悟空是一個心地善良、神通廣大、具有正義感的人。

從這本書裡明白了許多道理,最有價值的就是做事一定要持之以恆,絕不放棄。劉禹錫說過:“石以砥焉,化鈍為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石頭磨礪,把鈍的變成利器。引申意思就是一個人經過磨練變得更強大!

可想而知,沒有坎坷的人生是不精彩的,俗話說風雨後見彩虹,就是這個道理。花兒開放前經歷過風雨,孩子學走路經歷過摔倒,而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放棄。

所以,任何事只要有信念,有一定可以成功。就像師徒四人一樣,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但鍥而不捨,取得真經。這就是西遊記向我們傳達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2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往今來,讀書的好處為人們重視。於是,在這個暑假,我品讀了《西遊記》。

《西遊記》眾所周知,講的孫悟空,唐僧等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上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孫悟空更是讓我深有感觸。

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武藝高強,但做事魯莽,曾還因為大鬧天宮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是一個典型的叛逆人物。但他身上有幾個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勇敢與責任。

大家會發現,每次唐僧遇到危險,孫悟空總是第一個衝上去營救,不管前面是多麼厲害的妖魔,不管他將面臨的是怎樣的危險,他一定會竭盡全力把唐僧救出來!這就是勇敢。第二十一回“護教設莊留大聖,須彌靈吉定風魔”孫悟空眼睛受重傷,差點瞎掉,但依然時刻惦記著唐僧的安危,眼傷未好,就急的`去挑戰怪物,把唐僧救出來。這就是責任。作為大師兄,孫悟空也起到教導師弟的責任,第二十七回,孫悟空被逐出師門,他“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頗有“劉皇叔白帝城託孤”的味道。

這種勇敢與責任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的汛情。抗汛的解放軍戰士身上也具備孫悟空這種勇敢與擔當。洪水在多地爆發,人民子弟兵毫不猶豫得說,我來!“洪水無情人有情,臨危又見弟子兵”在這場抗擊洪澇的戰爭中,弟子兵把災區當戰場,把水線當火線,哪裡需要就衝鋒向哪裡,哪裡困難就戰鬥在哪裡,所到之處人心定!

儘管他們知道前線的條件十分艱苦,儘管他們知道他們將會面臨怎樣的危險,甚至會獻出生命。難道他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螻蟻尚且偷生,為人何不惜命?”他們當然愛惜自己的生命!但他們退縮了嗎?不,他們沒有!因為勇敢,他們用雙肩擔起了保護我們的責任。他們為我們日夜兼程,日趨千里,累到能在堅硬硌人沙袋上睡著。他們在搶險現場骯髒的地面上吃著我平時難以下嚥的伙食。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擋住了滔滔洪水。他們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更重要。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在當下,孫悟空這種勇於擔當的精神依然在被人們發揚光大。如:疫情時的醫護人員,火情一線的消防戰士們。

好一個孫悟空!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想必大家都在熟悉不過了吧!我認為《西遊記》是在四大名著之中,最生動活潑的。文章中曲折的情景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個徒弟一路上的歷經艱險,降伏妖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西經。《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佛,萬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貪財好色,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四個人的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悟空出世至大鬧天宮的情節.讀這個情節的時候心裡越看越欣喜。對這本數更是愛不釋手,津津有味的誦讀著每個字。情節表現出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鬥爭。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西遊記》吧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結合起來,鮮明的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

《西遊記》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基礎。同時在神者的形態下,表現作品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的色彩,五花八門,奇光色彩的寶貝,是人們為了征服自然或戰勝敵人而想出來的。《西遊記》構成了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一朵怒放的花葩。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

本文寫作時代為明朝中朝,當時社會經濟雖然繁榮,膽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難,作者對比不合理的現象,透過故事來批評。《西遊記》的語言生動形象流利,尤其是人物對話,富有鮮明個性特徵,富有濃烈的生活氣。吳承恩善於提煉人民生活中的口語,吸收他新鮮有力的詞彙。

《西遊記》中,師徒一行經過千難萬險,終得正果,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分別被如來佛封號。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 ”,白龍馬為“八步天龍廣力菩薩”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看到現實的影子。

在中國著作中還有很多像這樣優秀的文學作品。本本都包含著不同的意義,讓我們不斷誦讀吧,不斷了解更多的歷史,都可以體現出我們中華的魅力。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的吳承恩所寫。這本書老少皆宜,讓人看完回味無窮。這本書是魔幻現代主義的第一部作品,它發表之後,受到許多人的好評。它的原名是《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遊記故事中的最早雛形。

這本書講述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出世,遇到了唐僧,拜他為師,跟他一起去西方取經。在路途中,他們先後遇到了高老莊的豬八戒,流沙河的沙和尚和白龍潭的白龍馬。他們一路斬妖除魔、除惡務盡,讓人們不再心驚膽戰。他們最終取得了真經,回到長安,把大乘佛法廣宣流佈。

這本書裡故事多多,趣味非凡。書中我特別喜歡“三打白骨精”這一段,它講了唐僧師徒,遇見了白骨精後,白骨精欲吃唐僧肉,於是喬裝打扮,先扮成美貌的村姑假裝給師徒送去齋飯,卻不料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便被一棒打死。白骨精不甘心,再次扮成年老八旬的婆婆,卻再被識破一棒打死。唐僧見自己的徒弟無緣無故打死兩個人,便責怪悟空。悟空解釋,唐僧不聽,反而說:“胡說!這明明是人,你打死人還不承認!”說完便對悟空念起了緊箍咒,想讓他長一點記性。狡猾的白骨精有一次喬裝打扮,被悟空又一次揮棒打死,唐僧見此,把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故事中,我覺得白骨精十分陰險,而且詭計多端。而唐僧則是十分善良、膽小。孫悟空是那麼的機智、勇敢、聰明。如果當時唐僧要能相信徒弟悟空的.話,悟空也不會被趕回花果山,那唐僧也不會被抓走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啦。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苦難、困難種種都有,但他們依然一路堅持地走下去,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取得了真經。我覺得他們這種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去學習。看著這本書,我不禁想起了我練琴的時候,每每當我拉琴時,會有地方停頓,而且還有點不熟練。每當這時候,我就放棄了,大聲喊:“我不想練琴了,煩死人了!”但當我看過西遊記這一本書後,回想起自己練琴,不禁羞愧的低下頭,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我也要有這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加油!我能行!”如今,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從拉琴這一路途中,獲得了許多榮譽。

《西遊記》這一本書令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讀後感5

目標。作為學生,我們自應有自己的目標。就如《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為了取經的目標一直向西挺進一般,為了追逐目標,我們必須向它的方向不斷前進,直到,被追上的目標將自己託付給有能力、有毅力的你,願靜臥於你的手心……

西遊記,向西天進發取經的一段奇妙路途,同時,也是一段艱險路途。白骨嶺白骨洞、毒敵山琵琶洞、火焰山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取經的師徒四人性格各異,卻又互相扶持。慈悲為懷的唐僧總是被妖魔抓走,衝動的孫悟空殺死妖怪救走師傅唐僧也是家常便飯,懶懶笨笨的豬八戒時常偷懶,老實的沙和尚面對自己的這些師兄師父也很無奈。神佛,菩薩,妖魔,他們在師徒四人的取經之路上反覆出現,他們給予的,可能是阻撓,也可能是幫助。離目標越近,四人得到的成長也就更多。當九九八十一難的最後一難——凌雲渡落水八十一難終結,他們平安歸來,佛的稱號就這麼被冠上了他們的頭頂。當追逐的目標握在手中,藍天之上,會不會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在注視著你呢 ?

目標,亦遠亦近,有時就在一伸手的.距離,有時卻遠在遙不可及的天邊;目標,也會跑,就在你的注視下,越離越遠;目標,在一個契機之下,會溜過你的指縫間,只要能力足夠,一握拳,它就在你的手中安家;目標,不止一個,你追上了一個,還有另一個,有目標,有期盼,有努力,人生才會精彩;目標,在追逐的過程中,它也會使你迷茫,但請不要停下腳步,繼續向目標的方向奔跑,才有可能追上目標;目標,它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小妖精,隨時會變化,也會到處遊逛,一會兒在這,一會在那,閃爍不定,等待著,有誰能把它抓住;目標,是支援一個人前進的動力;目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切……目標,它一直在你的前方,它在等待,它在期盼,它希望漂浮不定的自己,可以找到一個歸宿,它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能力足夠的主人,當你擁有了這個能力,等待了許久的它,會不會突然撲向你呢?藍天之上,那個遙遠的地方,它已經在那裡等待了太久……

目標,我有,我的五十一個同學也有。十三歲的我們,正在奮力向目標追趕,哪怕目標遙不可及,我們也會放手一搏。不去拼一拼,怕是永遠也追不上目標。五十二個目標,五十二條路,我們追逐目標的路,還很漫長。仰望藍天,白雲飛過。藍天之上,我的目標,你是否還在等待……

有空的話,有目標的話,就抬頭看一看藍天吧。說不定,等待已久的,你的目標,也在偷偷的看著你,等著你呀……

藍天之上,目標在等待。

西遊記讀後感6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是《西遊記》中的經典語句,乃孫悟空不滿玉皇大帝久居於龍位上大鬧天時所言。

從前我是一直把這句話當作不喜歡孫悟空的原因——放蕩無羈,目中無人!居然威脅如來佛讓他把玉皇大帝的龍位給自己坐!如來佛,這麼高大的一個人物,受著眾仙的敬仰,威脅他?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簡直找死!

可是,再讀《西遊記》,卻忍不住把人物標籤上“放蕩無羈,目中無人”的評價擦了又擦,其實,悟空和我們一樣。

沒用追求,就沒有擁有 如果說良好的身體是生存的支撐,那美好的嚮往不就是快樂生活的支撐嗎?時至今日,我非常羨慕悟空這個願意為自己想擁有的東西勇敢地去追求這一個性格。說說我吧,在國小時,我對那值周生的榮耀到了鍾愛的地步。可我卻沒有去爭取,讓這機會白白的.送給了別人。每當我想去追求這個榮耀,都被內心的膽怯逼退了回去。數學老師要選課代表去協助他,一個男同學大膽的站了起來,說道:“老師,如果我數學考了全班第一,這個位置讓我來坐好嗎?”老師欣然地答應了。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當時我只是對那個榮耀一見鍾情,卻沒有勇敢的追求過,所以也沒有擁有過。

禍從口出

孫悟空追求過,可卻沒有擁有。那卻是因為“禍”從他的嘴裡溜出來了。

孫悟空因為在如來佛面前大放厥詞,所以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這個情節很好的反映出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要為我們所說的話,做的事付出相應的代價。收穫相應的果實,可這果實卻會因為一句不留心的話而變成惡果。

在我的小區裡,有一個女孩子,她什麼都還好,可就是說話不知收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可誰曾想,是她自己的話語,得罪了一群人,後果——被群毆進醫院。我媽媽一直提醒著我,說話不要說完,要說三分留三分,小心禍從口出。有的時候真的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或許自己認為自己是隨口說的,可別人聽了就心裡不舒服。在生活中,我處處的留意自己所說的話,生怕被因為一句無心之失,而被“打入冷宮”。

大聖,皇帝輪流坐,明年到你家,那你就要記住這公式:保持勇敢的追求+說話得體=你想要的龍位。不要介意,你的“放蕩無羈,目中無人”是我喜歡的樣子。

西遊記讀後感7

漫漫取經路,我覺得,既是一場考驗,也是場博弈。唐僧四人在和看不見的對手博弈,功名、利祿、飢餓、耐心、舒適……他們贏了,他們做到的只有一個字“忍”。

唐僧肉可謂是誘惑十足,一塊就足以讓你長生不老,這可比那些打座花上上萬年要有效得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僧也在被抓與抓之間來回擺動,他的人生可以說是步步逢災,各方妖怪都處心積慮地想要吃了他,他在生死的邊緣遊走不定,他在妖怪的鐵牢裡,壁框裡都留下了不少的回憶,但就是在這種生與死的考量中,他忍下了內心的恐懼,為了佛卷,為了救贖,他依然放棄了回唐朝安心舒適地當個“御弟哥哥”,而是硬著頭皮,冒著下一秒就會被不知是哪兒的妖怪吃掉的危險,踏上了取經路,可以說,這局,他贏了。

猴頭的天性就是好動,用悟空的話來說:“我就是閒不下來,就是你把我捆在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動哩!”取經路上無遙無際,十分漫長,十幾年的光陰,就在這山水之間跋涉,任是耐心最好的人也有熬不住的一天,但是,就是這個什麼時候都閒不下來的人竟然堅持了下來,真是不可思議。其實,旅途中的妖怪就是他最好的調味劑,他在旅途中斬妖除魔,但也不是盲打,而是運用腦筋,怎樣才能打敗那些持著寶貝的妖怪呢?十幾年的光陰也就在他這思量著怎麼打妖怪,降妖濟世中匆匆而過,也可以說,悟空的'忍,不同於唐僧,他只是找到了一個好的宣洩口了而已。

關於八戒,有人說,他忍什麼呢?天天嚷著要散夥兒,但,這也是一種忍,只是不同於前兩種,這是一種反向的忍,每當他要放棄時,悟空和悟淨都會在旁邊勸他,他心裡也找了個臺階自己下來,下次,下次,一定會散夥的,十幾年的光陰也就在這拾起與放下之間匆匆而去。沙僧,也許和他博弈了不少漫長道路的不是別的,而是寂寞,他雖然法力不及悟空,但也是個捲簾大將,但斬妖除魔這種男兒熱血直湧的戰鬥,他一直都未能上臺,只能日復一日地擔著擔,牽著馬,陪著師父,但他也忍了下來,默默無聞起著他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們,贏了。

漫漫取經路,比的是手段,是膽量,也是一份堅持,一份耐心,一份執著。唐僧師徒四人,贏了!

西遊記讀後感8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耳畔總會響起這熟悉的旋律。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西遊記》時都會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唐僧_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_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_貪財好色,憨態可掬,沙僧_心地善良、安於天命;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而孫悟空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破土而出,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自稱為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雖然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受約束的世界包圍著我們,但我們可以讓內心變得廣闊而舒坦,讓它能夠自由的生活。

而在《西遊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我最敬佩的還是他知恩圖報,寬巨集大量的高尚品質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想孫悟空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五百年前他大鬧天空後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讓孫悟空重獲自由罷了。就這點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途中,他斬妖除魔,明察秋毫,為了唐僧有時竟捨命相救,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

孫悟空知恩圖報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他寬巨集大量的精神更是至高無尚的。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在取經途中,孫悟空多次為師父排憂解難,唐僧卻毫不領情,多次把他逐出師門,但孫悟空不計前嫌,一次次寬容師父,定要堅守在師父身邊。

《西遊記》的故事不僅有趣,還深深蘊含著一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

西遊記讀後感9

讀書期間把劇版西遊和動畫版西遊都找出來重看了一些,快樂無極限。

對人物印象最深,所以先談人物。作者對孫悟空這一形象著墨最多,也最全面。天地化生聰慧機敏的靈猴,恐怕早在五指山下就參透了許多佛法,一路上護持唐僧,他自己早就了悟,多次用《般若心經》開導師傅。悟空這一人物的變化在書中最顯著,只是一路看他從無法無天的大聖轉變成幾番哭泣流淚求告神佛的好徒弟,到最後皈依佛門,我以為這一路上泯滅了他多少天性。

與電視劇大不同的是,原著裡八戒挑擔,沙僧牽馬,唐僧只會滾鞍下馬,抱怨磨難呵斥徒弟。豬八戒粗夯憊懶,好攛掇挑唆,卻受唐僧喜愛維護,悟空只因太過聰慧總能一眼看透師傅本心,所以受唐僧多次嫌惡。沙僧著墨不多對白很少,存在感極低,白龍馬只說過兩回話,現過一次形,存在感更低。

師徒四人在組隊初期更像是因利益結合而產生的隊伍,完全看不出甚情誼。後期雖要好點,但也存在內部互相嫉妒,爭搶功勞的嫌疑。相比之下,更顯得悟空脫穎而出,悟性更高,所以得大眾喜歡。悟空和八戒互相鬥嘴插科打諢也添了幾分喜劇色彩。書中的俚語有許多也值得玩味。

九九八十一難,從唐僧還未出世被貶投胎就算起了,取經路上降伏妖怪的情節已有數十次,妖怪們的強大多在於有法寶或佔了地利的.洞府,稍微看上十幾回就能看出套路來,但也確實各有精彩之處,不能一概而論。個人最喜歡的當屬平頂山、車遲國、女兒國、火焰山、獅駝嶺等節。妖怪裡最慘的當屬牛魔王一家吧。

書中許多地方,都能看出作者對當時明朝現狀的影射,如車遲國崇道、玉華洲國逐僧,朱紫國國王經年不上朝,很容易能看出是影射明嘉靖朝皇帝。對於儒釋道三家文化,本書交雜呈現,在對一班神仙佛祖的描寫上或能看出更多。

跟其他古典白話名著一樣,《西遊記》是經多人改定的,書中有許多情節上不連貫之處,而越是這樣的地方,大家越是議論得多,一是認為作者前後不一必有深意,二是將作者撇開了,由讀者從文字自身矛盾的地方生髮出更多闡釋。看許多書友針對多處文字的分析,都覺得有條有理,一路讀下來也覺得很有意思。

西遊記讀後感10

《西遊記》講述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龍馬一行赴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最終求取真經的。

合上書本。回味良多。

《西遊記》是一本教會我的書。九九八十一難,足以讓所有人、乃至普通的神都知難而退。是什麼讓唐僧不畏艱險,初心不改?又是什麼讓悟空一行一路追隨,矢志不渝?是因為他們胸懷一顆感恩之心。唐僧感恩於唐王的信任與菩薩的支援,悟空等徒弟則感恩於師父的搭救與收留。

可以說沒有唐王的生死之託和菩薩們的保駕護航,就沒有西天之行。沒有師父的悉心教導,就沒有徒弟們降妖除魔的戰績。這些,是難以忘懷的知遇之恩。

在我們的中,一定有一些給予我們無私幫助的人,這些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就像那次領唱,還是個唱歌新手的我,李卻無比信任地讓我擔任班級的領唱,是她我把最好的自己展示於臺前,於我,這何嘗不是知遇之恩?

《西遊記》是一本教會我的書。八十一次的困苦磨難,師徒們dou一一戰勝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著驚人的毅力。師父指明方向,始終如一;悟空盡力打鬥,越戰越勇;八戒直面自我,不斷;沙僧任勞任怨,勇挑重擔;就連白龍馬,也都奮力向前,竭盡所能。

可以說沒有堅強的品行和百折不撓的毅力就只有一事無成。沒有相互鼓勵的堅守哪有最後的?所以,有直面挑戰的勇氣和是重要的,有與我們共同面對的更是的。

記得幼兒園學習拉小提琴那會兒,我一會兒嫌手太軟,一會兒嫌脖子酸,沒有堅持下去,最終了。現在想來,真是不已。如果有堅持下去的毅力,再有志同道合的'學伴,我會不會已是個中高手了?

《西遊記》是一本教會我寬容的書。一路上,徒弟們淘氣、頑劣,犯下的錯誤不計其數,可作為師父,唐僧用他偉大的愛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們,使得他們越發完美。寬容如愛,巨集大無私。

可以說,沒有唐僧的寬容,西天之行的成功可能是奢望。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悟空我行我素,八戒好吃懶做,沙僧聰慧不足只盯著缺點看,恐怕每個人最後都會一無是處。所以只有包容不足,賞識鼓勵,這個隊伍才不會散,這樣的胸襟巨集大無私。

在合唱團那會兒,一開始咱們的隊伍懶懶散散,各自的缺點也多:有人五音不全,有人不肯吃苦,有人不願識譜,有人乾脆一味躲懶面對這樣的大,老師非但沒有責怪,她還握著們的手,說:我們是一個,一個也不能掉隊!當我們有個小小的進步都能得到老師和同伴大大的鼓勵,從此,大家精氣神變了,唱出了一首又一首動聽的歌。

西遊記讀後感11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我想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是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吧!

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這裡面有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師傅唐僧一心向佛,慈悲為懷,不畏艱苦;

大師兄孫悟空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是妖怪們的剋星;

二師兄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

他們的'沙師弟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安於天命。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因為他能大能小,隨心變化,小到繡花針塞入耳朵,大到頂天立地,上伸可到三十三重天,下伸可以至十八層地獄,而且他還可以七十二變。我不僅僅為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喝彩,更對他的勇敢戰鬥精神產生了敬佩之情。它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之路是崎嶇的,摔倒了只有爬起來,爬不起來就會在那個地方呆一輩子,永遠見不到另一邊天空的美麗。爬起來者,將遙望天空,把世界的美麗盡收眼底。兩樣人生只能任自己選擇,如果想要爬起來,就要靠自己。

在西行漫漫路上,孫悟空很有責任感,因而功績卓越,不怕困難,勇於與妖魔作鬥爭,為保唐僧順利到達西天,它歷盡千幸萬苦,在師父被妖怪擒進洞中的時候,他十分伶俐,首先向山神土地神問明妖怪的來歷,再去與它們會一會,如果他被擊敗就向天庭搬救兵,他儘可能的選一些德才兼備的人來輔佐它,企圖將其師父救出,儘管妖怪有多麼厲害,多麼難應付,最後都得成功。告訴我們不要向困難低頭,不要見它有強大,就屈服。退縮,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勇於挑戰,就會獲得成功。

這本書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正如我們的學習,我們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但是,堅持就是勝利!

西遊記讀後感12

《西遊記》是本名著,裡面的故事曲折難料,耐人尋思。人物也描寫得栩栩如生,有慈悲為懷,一心想要修成正果的唐僧;有機智勇敢,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有貪生怕死,好吃懶做的豬八戒;還有老實憨厚,默默無聞的沙僧;當然還少不了讓故事增添色彩的人物——慈祥的佛祖,善良的觀世音菩薩,狡猾的各路妖怪。

在這麼多的人物中,想必大家都羨慕孫悟空吧!因為他有一根金箍棒,這根金箍棒能大能小,神奇得不得了,很受大家喜愛。不僅如此,還因為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翻一個跟頭就有十萬八千里。但最讓人佩服的是,孫悟空對唐僧的一片忠心,在陪唐僧取經的路上,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消滅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

如果我們都能像孫悟空一樣對待信任我們的人,這樣我們不僅會得到好評,而且還會增加自己的信譽。但是有些人,總是失信於人,我總會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廠家(或商家)失信於客戶的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家樂福”超市出售空調,一些客戶在早上八點就預定了空調,原本只要二個多小時就可以去拿。

是他們卻等到了半夜十二點才拿到空調,在烈日炎炎下等待多時的客戶們雖然拿到了空調,但心裡的火卻還是不能平息。因為超市工作人員把空調搬出來的時候,不僅特別不耐煩,而且還是用腳踢的`,這誰遇上了都會生氣的呀,更何況是這些本來早該拿到空調的客戶呢?這不是明擺著花錢買氣受嗎?

也許這工作人員也沒想到會上了電視,這不僅讓自己顏面無存,還讓自己的工作單位的信譽跌下“深淵”,現在他們一定特別後悔,一定在想:“早知道就用好點的態度對待客戶了,這樣就不會惹來麻煩了。”不過我要告訴所有的廠家和商家們,不要在犯錯後來悔過,應該在沒有犯錯之前想想自己怎麼做才是對的,信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想要讓每個人都說你的服務態度好,那就得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做起。

如果人人都有這麼一份心,就像孫悟空一樣忠誠(指講信用),那這種醜事就不會再出現在電視上了,那我們的中國才會是真正的“和諧中國”呀!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他們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千辛萬苦終於上得西天,取得真經。每次讀完西遊記我都不禁對唐僧的嚴守戒律、固執執著,孫悟空的桀驁不馴、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憨厚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感悟頗深。而感觸最深,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孫悟空,他在我心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孫悟空法術高超,愛憎分明,有勇有謀。取經路上每當唐僧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都是他保護著唐僧。他雖桀驁不遜但是卻忠於師傅,他敢於跟妖魔鬼怪,強權惡勢力們做鬥爭,利用自己的足智多謀一次又一次的保護著唐僧保護著大家。當面對師傅的誤解和驅趕時,他並沒有記恨自己的師傅,而且更加盡心盡力的保護著師傅。

而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孫悟空,我們會發現,初出茅廬的孫悟空並沒有那麼的神通廣大,他只是一個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石猴子。他無法無天,毫無章法,胡作非為,到處惹禍闖禍,偷吃蟠桃,大鬧天宮,後來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而後他遇到了師傅唐僧,他每天只能跟著師傅和師兄念著自己不喜歡的經文,但他從未說過放棄,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師傅會將真本領傳授給他,經過漫長的耐心等待和學習,他學會了“七十二變”。最後他歷經磨鍊終於變成了真正的“齊天大聖”。

今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要學習孫悟空的聰明和勇敢,更應該學習他的頑強意志,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應該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做事情不能急於求成,一步一個腳印,努力付出,不斷學習,歷經磨鍊,才能真正的取得成功。而唐僧師徒四人這種執著堅持,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何嘗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應該像他們一樣不輕言放棄,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克服困難。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要明白接受的磨練越多,獲得的經驗也就越多,離成功的大門也就越近。

西遊記讀後感14

我想《西遊記》這本書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一向不愛看書的我,卻也被其中的情節吸引住了,文中離奇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三打白骨精,保護師傅,為民除害,卻被師傅誤會為濫殺無辜,我很是為他感到不平;他偷吃人蔘果固然不對,但是當他得知人蔘果樹的稀有和珍貴的時候,不遠萬里去尋求醫樹的藥方時所表現出的知錯就改,誠心悔過的精神以及他做人的誠實也是值得學習的,他不貪圖富貴,不貪愛美女,並且十分忠心,在師傅讓他離開的時候,看到他忍受著緊箍咒的折磨,前叩後拜,懇請師傅將他留下時,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淚,明知道一路上是荊棘坎坷。危難重重,但是他卻忠於唐僧,不願離去;在天庭上他對玉帝的錯誤敢直言不畏,決不趨炎附勢。他的'堅強、勇敢、剛毅、樂觀,在妖魔面前毫無懼色,在具有強大勢力的天庭上也不畏強權,有膽有識的人格魅力以及他那超出凡人的語言和動作的超酷形象,讓我佩服。

書中還有一位貪吃懶惰、好進讒言,性格憨厚單純、勇敢戰鬥,可是遇到困難卻又退縮的豬八戒,作者嘲諷的描寫了他的缺點,但同時也肯定了他的優點,使這個戲劇性的人物在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我認為,他更多的是為了襯托出悟空的優點。

沙和尚心地善良,不愛惹事,默默無聞,老實忠心的保護師傅,同時也十分敬重二位師兄和師傅,為他們牽馬拿行禮。

唐僧雖說一心向佛,待人友善,是個真真實實的大好人,但他卻分不清善惡,總是誤會一心保護他的孫悟空,所以我並不是很喜歡他。

想想悟空曾經大鬧天宮,被神通廣大的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我又想想曾經的我,對父母“呼風喚雨”,張口一個“爸爸給我背書包”,閉口一個“媽媽教我做作業”,彷彿父母為我服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心中毫無感恩之情,果然十分相像,難怪小時候父母經常說我是孫悟空。

生氣對大家來說也是太尋常不過的事了,但如果我們也能如孫悟空一樣做到寬容大度,那社會也會和諧,孫悟空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去就是十四年,十四年春夏秋冬,無數個包容理解,一次次的寬容大量,沒回到讓我心生敬意和感動。

看完這本書,我愛上了它,愛它精妙的語言,迷人的細節,還有多姿的神話色彩,它為我的課餘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也教給了我要勇往直前、克服困難、不移不懈、善待他人······使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讀後感15

八大金駕起香風,把師徒4人送到了東土。歷經十四年的西經之路,終於要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途中,唐太宗在唐僧出城後,讓人修了一座望經樓,現在,望經樓終於頭能看到歸來的唐僧與歷經千辛萬苦,從佛祖那裡取到的真考經!

豬八戒挑著擔,沙和尚牽著白龍馬,孫悟空扶著唐僧,在望經樓邊出現了。而唐僧的徒弟驚訝地發現寺中幾株松樹的頭都向東。原口這可是奇聞!不過他們又想起十四多年前,他們的師傅唐僧取經前,曾對他們說,興若松樹枝頭轉向東,他也就回來了。唐僧這一去,共取來三十五部經,一關五千零四十八卷!緊接著,唐僧又講述了他的徒弟們一唐太宗還以為徒弟四個是外國人泥。“大約有十萬八千里,歷經十四年。不得不說,唐僧也是有為毅力,普通人也許不會為了幫皇上而走十萬八千里,這路程都相當於地球赤道的長度了。而且這西行之路,師徒幾人共收集了十二三種國印,也就是說,他們到了13國國家也可能不止13個。不過正當唐僧打算念聖經的時候,八大金剛則要求他們回到西天,神仙一出現,唐太宗大臣們嚇得連連行禮。如來說,唐僧本來前世是如來的二徒弟,名叫金蟬子,因為輕慢佛法,才成為和尚,還級封為了檀功德佛。孫悟空因為無怨無悔保護唐僧西行,被稱封為了鬥戰勝佛。而豬八戒仍有貪財好色文心,沒有成佛,被封為淨壇使者,為此他略有不滿。沙和尚傷生吃人造孽,後來忠心耿耿,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之子,如今甘願作唐僧的坐騎,被封為八部天龍馬,然後進了化龍池成了真正的龍!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孫悟空,白松馬最終修成了正果歸了本位。

好人還是有好報,無怨無悔的唐僧成了佛。曾經淘氣頑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封為了鬥戰勝佛。曾經好吃懶惰,負財好色的豬八成仍沒有故掉這個生病,也卻也成了淨雲使者。曾經殺牛吃人的沙和尚,如今也忠心十足,成了金身羅漢。曾經不聽話的`小白龍受盡了磨鍊,最終成了八部天龍馬,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得到的功績可也是難啊。不過只要心中有佛,自然也會成佛。

《西遊記》已經畫上了句號,不過我相信心地善良的唐僧,聰明無比的孫悟空,憨厚貪吃的豬八戒,勤勞能幹的沙和尚,他們會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之中緩緩前進,他們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