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國學小說

《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

《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 篇1

每年暑假,央視都會播出《西遊記》,裡面各色人物風格迥異,各種場景神奇壯觀。在歡快又巨集偉的音樂聲中,“猴王出世”的場景,就一直映在我的腦海裡。

直到這周我們學習了語文課本上的《猴王出世》,我發現課本上的描敘則更為細緻生動,給予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間。

孫悟空的出生讓人覺得迷離神奇——“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內育仙胞”,孫悟空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它的出世就與其他的猴子不同,這賦予了它性格和非凡的能力。

孫悟空的勇敢讓人覺得可愛可敬——“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當有猴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它為王”,它便忽地跳出來,應聲高叫:“我進去,我進去!”“他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敢於嘗試和冒險,心動馬上行動,這樣一往無前的.精神,讓它抓住了這個機會,當上了猴王。、

孫悟空的博愛讓人尤為動容——“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進了這個“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卻不是想著如何獨佔,而是“急抽身往外便走”,迫不及待要與其他猴分享這個“寬闊的安身之處”。風範由此可見!

我特別佩服作者吳承恩的修辭式的描寫和他接近生活的無窮想象。首段頂針、排比式的修辭之美,讓我這個文字敏感者,恨不能一口氣背下來。而這源於生活又遠遠高於生活的想象力,讓我陶醉在故事場景中,不能自拔。哪怕遇到再大的磨難,孫悟空也會披荊斬棘、一戰到底的英雄形象,讓我神往。

我愛《西遊記》,我愛孫悟空,它將陪伴我一路成長!

《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 篇2

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是一隻靈猴,我們來看下美猴王出世。

相傳東勝神州有一個小國,叫傲來國。傲來國有座山,叫花果山,山頂有一塊石頭,千萬年來,這塊石頭感受日月精華,有了靈氣,一日仙石崩裂,化成一個石猴。這個石猴靈氣十足,眼裡能射出兩道金光,驚動了玉帝。

一天,群猴玩耍,忽見一瀑布,一老猴說:“誰有本事鑽進去看看,就拜他為王。”石猴縱身一躍,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一極佳的安身之地,之後帶眾猴進入,眾猴拜他為王,號稱美猴王。這美猴王一直在想,猴終歸有一死,於是悶悶不樂,一猴提醒:“這大千世界多有佛祖、神仙,可拜他為師,定能長生不老。”

猴王辭別眾猴,經歷千辛萬苦,到了一處仙山。在一樵夫的指點下,來到了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見了菩提祖師,菩提祖師是猴王的第一任老師,祖師給他取名孫悟空。悟空在寺廟唸經六七年,開始不滿足,悟空也確實靈氣十足,祖師在悟空頭上敲了三下,背手而去,悟空竟然知道師傅是讓他三更時分從後門找師傅,祖師見識了悟空的靈氣,將七十二變教授給個悟空,後來又把筋斗雲傳授給個他。悟空學到了真本領有些賣弄,師傅生氣,將他趕下山去。學了一身本領的悟空只好回到了花果山。

孫悟空真是一隻千萬年造化出的一直靈猴,他靈氣、勇敢,悟性十足,他尊重師傅,刻苦學習,終於練就了一身受用終身的本領,我想到了我,現在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將來才能幹出一番成就。

《西遊記之猴王出世》讀後感 篇3

觀看 了《西遊記》中的《猴王出世》後,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潑好動、敢做敢為的生動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事主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華,使得在石像內蹦出一隻石猴。

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因為幫助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稱為王,名為王。

石猴這種活潑、敢做敢為的個性在人們心目中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我覺得這故事寫得淋漓盡致,非常有意思。

作者吳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

我最喜歡石猴那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會一直做到底,從來的不會半途而廢。

也許,這種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難,我就會不做。

我應該向石猴學習,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難就堅持到底。

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要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這篇故事真讓我收益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