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孟子

《孟子》讀後感(精選20篇)

孟子1.9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孟子》讀後感(精選20篇)

《孟子》讀後感 篇1

前些日子,在看《孟子》的時候,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論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意思為:道就在附近卻去遠處找尋,事情可以簡單的辦好卻去尋找複雜的方法。人人都親敬親人、長輩,自然實現天下道德教化的目標。)

看了之後不由想起今年我們學校的兩件事情:一個是引起廣泛爭議的“採血事件”,某博士研究生被指責為了課題研究,不顧實習生的不滿,自己動手給一個自己帶的實習生採血10ml,據說造成後者胳膊針孔處紅腫、淤血;另一個是被捅上了媒體,又被校方堅決指為捏造的“粽子事件”,即鎮江校區某同學的家長來學校探望他,該生嫌其母穿著實在太寒酸而不願領其入校,甚至連千里迢迢帶來的家制粽子也拒絕收下而跑開。

當然,這兩則事件的內情,我沒有把握說了解得很清楚,也不願意再探討當事人的是非,只是想借著這兩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來思索一下,我們的道德教育,是否真的像孟子所言,是“道在邇而求諸遠”,方法缺乏效率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從我自己的經歷而言,從進入國小開始,都在接受關於道德的教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服務於人民,等等;同樣,這些概念也伴隨著我的幾乎整個求學過程,直到碩士畢業。在這些高尚的光環之下,卻有許多很簡單的也很基本的道德標準被有意無意的邊緣化了:孝敬父母、關愛家人,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好學上進、珍惜名譽等等。自然,這些觀點比不上前面提到的那些概念光彩,甚至多了一點自私的色彩,好像眼睛只盯著自己和自己的小圈子一樣,胸襟不夠博大,情操不夠高尚。

然而,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品德的培養也不能建成空中樓閣。懂得孝敬父母、關愛家人,就有了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明白了人不能光為自己活著,還必須努力讓自己的親人也過得幸福;有了家庭責任感,也就是有了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反觀時下的許多社會問題,恰恰就出於家庭責任感的缺失,隨便開啟哪天的報紙看看,總能很容易找到遺棄家庭成員、拒不履行贍養老人義務、背離婚姻契約而發生婚外戀情等家庭問題的報導,倘若人人都知道“親其親,長其長”,這些問題也許就不會如此氾濫。

再說珍惜友情、善待他人,歸納起來,就是一個“仁義”二字,寬厚、仁慈的對待他人,不欺凌、不使壞、不拆臺,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要能做到,我們的周圍能夠少多少麻煩事,每個人的幸福感相信也能增進不少。

至於好學上進、珍惜名譽,個人認為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正因為有了求上進的心,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願望,才有了努力提高自己能力與道德的動力,所謂“君子惡居下流”,有追求的人才會有希望,無論身處何處都不忘記自己的操守,看重尊嚴與榮譽,這才不會虛度年華,也不會見利忘義,不會把誓言當作空氣。

實際上,以上這些基本的道德原則,也非常容易的被推延和提升,比如懂得了孝親與尊長,也就不難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懂得了與朋友交往之道,也就能推廣到與身邊的所有人和睦相處。再者,每個人都追求自身的生活與道德水準的提升,自然也就有了整個群體的發展。

回溯我國五千年的文明,不難看出,道德追求一直是我們這個民族所關注的重點,也有浩瀚的文化典籍來闡發這些道德目標。比如開頭提到的《孟子》,以及《論語》、《中庸》、《大學》等等國學經典,無不是在以“仁義”為終極目標,無不是把“止於至善”作為標準。這些豐富的道德正規化,正是今人道德教育的良好參考。自然,國學中的許多觀念,比如“天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之類昏話,不再適應今天的環境,理當摒棄;而大多數觀念,對今日依然具備指導意義,沒有理由置之不理。

廢科舉、興西學,對於一個民族的強盛是必要的;但廢除科舉並不等於廢除國學,非功利的學習、實踐國學,恰好是弘揚國學的良好契機,也是讓國學發揮其教化功能的契機。真心希望國學能再次發揚廣大,真心希望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能找到崛起的強大精神支柱。

《孟子》讀後感 篇2

前幾天,我們學完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打仗時,好天氣不如地形,好地形不如人民團結。所以攻心為上,招攬民心。

孟子是儒家學派大師,名軻,字子輿,人稱“亞聖”,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張施仁政,講王道。三國時期的劉備就做到了這一點,打仗時,所到之處毫髮無傷,民心所向,最後也是入主西川稱帝,就連臨死時還念念不忘“惟賢惟德,能服於人”,說明劉備是個仁政的好主公。

現在,我們也要學會寬容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應該也算是攻心吧!你可以不與人做朋友,但你不可以與人為敵,擴充人緣,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孟子》讀後感 篇3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完成的,全書效仿論語採用的對話體的論文形式,記述孟子與諸弟子的“疑難答問”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學說,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孟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國人做人處事的原則中,有著孟子的影子。

讀《孟子》,就是在學為人處世。《梁惠王上》首先講的是“愛民”的行為方式,《梁惠王下》則探討了“愛民”的行為方式即是“與民同樂”;《公孫丑上》則是探討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和羞恥憎惡之心的行為方式問題,《公孫丑下》則闡述了天時、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開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樣行善,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並且批駁了墨子學派“兼相愛”的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差別等級的,《滕文公下》則討論了愛民的行為方式的價值取向問題;《離婁上》是探討行為方式的規範問題,用社會行為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方式,在《離婁下》孟子舉了兩個地區和年代相距都甚遠的帝王,用以說明統治、管理和服務人民,其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民”;《萬章上》是圍繞著“孝”這個行為方式來進行探討,而《萬章下》則是圍繞著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籬下”的行為方式這些問題而展開的;《告子上》則從行為方式問題深入到人的內心,即人性的善惡,《告子下》則把重點放到了討論行為規範與行為方式的問題上;《盡心上》則是從本性與行為的關係問題轉到心理與行為的關係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據什麼樣的心理選擇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問題,《盡心下》則是對“自身修養”的盡心知命與行為方式間關係的探討。

讀《孟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辯才及形象性和邏輯性的結合。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說理暢達,氣勢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張《寡人之於國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過這一比喻,孟子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他主張實行仁政,提倡禮樂和愛民的理念,而且讓我深刻領教了他論辯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頻繁,諸侯們不擇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揚仁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孟子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治國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隨處可見,孟子提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在做人方面,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如“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縱使已經過去兩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著我們。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精神貧乏的時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孟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強調愛物節用,主張“取物以時”、“取物有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對我們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

2、孟子嚴厲批判了戰國中期的社會不公:“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反對暴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提倡任人唯賢,這對我們維護社會公正有重大意義

3、“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這對我們思想道德建設有重大意義

《孟子》一書所體現的思想,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應批判繼承。孟子仁政理論中的和諧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胡書記提出的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理論是一致的,我們應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孟子》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借鑑的思路。

《孟子》讀後感 篇4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

《孟子》讀後感 篇5

今日我讀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我頓感心門大開。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孟子認為,說話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守信,行為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有始有終,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義所在來引領自己的言行。大義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這段時間有時候為這個事情煩惱,因為我前段時間被一個朋友說我不信守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事半途而廢。我先不管他說的有理無理。但是我覺得自己這方面確實不夠好,有時候,會做一些讓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話,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應該從我做事的目的開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義的,一定會信守自己的承諾,把事情進行到底。而有時候,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後要是想做一個信守諾言,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定當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義上。

有時候碰見別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諾言或者半途而廢的時候,那得看看我們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義。

有時候我們經常像聖經裡的法利賽人一樣,用小義來標榜自己,“看見了沒有,我都沒有違反自己的諾言。我做事都會堅持到底的。”我們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諾,堅持到底。試問我們所要求他人的承諾和事情都符合聖經上的教導嗎?聖經上說,沒有一個人是義人。耶穌來是給人帶來拯救和自由。

我今後要自由的活著,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樣遵守他們規矩的人都見鬼去吧。合乎聖經上的教導,我都會聽從。

我活著是為了榮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沒有這麼做,求神的憐憫我,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小小心得,如若理解出錯,請大家留言糾正!

《孟子》讀後感 篇6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援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援。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在這個社會裡,有些人做著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讀後感 篇7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為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著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為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為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啟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為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說,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才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說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才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著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為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

《孟子》讀後感 篇8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 作為教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手絹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後,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有意識的表揚,對與幼兒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裡的一些簡單勞動、遊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遊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鬆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勞動中,有的幼兒不怕髒、不怕累,而有的幼兒則拈輕怕重,有躲避勞動的`傾向。

教師就要講明勞動的意義,大力表揚前者,對後者既不批評又不縱容,而是諸如此說:“xx平常非常熱愛勞動,今天的勞動熱情還沒全發揮出來,希望xx成為小朋友中最能幹一位。”這麼一說,大家肯定都幹得熱火朝天,結果是既美化了環境,又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悅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他們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於是孩子在盤算著,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讓我們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孩子,我們也希望他們成功、進步,但是我們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孟子》讀後感 篇9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

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說:“不會。

”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著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說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

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

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裡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

《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

環境可以說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

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

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互動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

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

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

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

只會跟著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孟子》讀後感 篇10

孟子,名軻。

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仁政”的創立者和倡導者,有“亞聖”之稱。

課餘時間我閱讀了孟子一文。

讀後被孟子的母親所感動。

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環境—————學堂附近,從而使心地善良,接受事物能力很強的孟軻開始喜愛讀書學習了。

人們常說: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這話一點不假。

孟子正是得益於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走上了求學之路。

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內涵。

作為為人子的我,切身感到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太多了。

他們整日整年的四處奔波,掙錢,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攢下錢來給我們用,把好的衣服讓給我們穿,把好的食物讓給我們吃。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呢?

讀到這裡,我也為孟子的懂事而感動。

孟子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他。

他深知母親的不易。

擔心母親孤獨,為了減輕母親的痛苦,不再找別的孩子玩耍,而是守在母親的身邊。

他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在求學的道路上,小孟軻刻苦好學,不厭其煩地練字,讀書。

只因為他的刻苦,努力,最後終於成為一代傑出的思想家。

我要向孟子學習,學習他對母親的孝順,學習他在學習上的刻苦。

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給我的父母,不能讓父母的血汗白流。

《孟子》讀後感 篇11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

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

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

被成功的喜悅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

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後感 篇12

為響應學校傳承經典、朗讀經典的號召,我和孩子們一起讀起了《孟子》。在這之前只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母子很會教育孩子,對孟子卻知道的甚少。後來通過誦讀《孟子》,才發現孟子的高明之處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一、《孟子》成書的原因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國人。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是僅次於聖人孔子的“亞聖”。孟子傳承了孔子的衣缽,他是發展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孟子44歲的時候懷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歷宋、滕、魏、齊、樑諸國。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任教期間,被尊為卿,得享相當於上大夫的俸祿,作為著名大師,孟子有時“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往來於諸侯之間,其車乘之多,隨從之眾,已大大超過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的規模。雖然孟子得到各國君主禮遇,但其主張終不為當權者所用,始終未被重用。孟子將不能施展抱負的原因歸於天命。他嘅嘆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孟子·公孫丑下》)(譯文:每五百年必定有聖明的君主興起,這之間必定有稱名於世的賢人出現。從週期以來,已經有七百多年了。按年頭來說已經超過了;按當前形勢來說,也該有聖賢出現了。老天大概還不想使天下太平。)在經過多年徒勞的周遊之後,孟子62歲結束周遊生活。孟子於是退而著述,與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一同撰述了《孟子》一書。《史記》中說”偶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古代士人必須學習的“四書”之一,是儒家學派非常重要的文獻經典,《孟子》共有34685個字。

二、孟子是一個善辯的人,是個語言大師

孟子能夠順利地把自己要表達的觀點很充分地表達出來,很準確,不枯燥,甚至充滿了幽默。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善於使用排比句,如:“為肥甘不足與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彩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與前與?”又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文中這樣的排比句還有很多,讀起來洋洋灑灑,有酣暢淋漓的之感。這種讀書的快感只有親自讀了才能體會的到,就像甘美的食物只有親口嘗一嘗才知道,就像美麗的風景只有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感受的到一樣。

孟子還善於使用類比,如“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孟子話語很有文采,顯示了他淵博的學問,敏捷的思維。孟子的話語中充滿了正義感,顯示了他一顆愛民如子的心,實在是讓我佩服不已。如果我們當老師講課也能這麼有思想、有文采,那課堂該有多麼生動有趣啊!如果學生在寫作文時也這麼有思想、有文采,那作文水平該是何等的高啊!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講仁,指的是人的道德良知,而孟子把仁拓展到了實際的政治中,主張統治者實行“仁政”“王道”。孟子“仁政”的立足點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在“民有飢色,野有餓殍”的戰亂時代,孟子重視普通百姓的生存權利,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取於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張。他認為先使人民有產業,然後再以“禮儀”來教導人民。要實現仁政,重要的是統治者能夠以仁治國。以仁愛之心施政,才是仁政,這樣才能使民眾歸附,也就擁有了天下。才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理想社會。

孟子的主張在今天的中國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國家領導人採取多種政策給老百姓謀福祉。如工人有退休工資;給殘疾、重病、貧困的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按月給補助;現在農民種糧食作物不僅不收稅還給一些補貼;無子女的老人住進敬老院衣食無憂;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針對貧窮、低保家庭、孤兒學校給提供一定數額的營養午餐費用.......

四、孟子的性本善思想

孟子主張人對自身良知的發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剛”“塞與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很形象的表現出了內心充實,道德完滿的精神狀態。也只有不斷地完善,才能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五、《孟子》中有趣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諷刺違反事物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的人。《五十步笑百步》以比喻現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過失,卻沒有反思到自己也有同樣的不足或過失,只是程度要比別人輕一些罷了。《墦間乞食》諷刺那個時代不擇手段去奔走於諸侯之門,求升官發財的人,他們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裡卻行徑卑劣,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攘雞者》諷刺那些不願及時地改正錯誤,而挖空心思地為自己的錯誤辯護的人。《校人烹魚》寓意:用花言巧語編造的謊言,常常使那些不瞭解實際情況的人上當。但如果能夠認真地做實際調查,那麼騙人的伎倆就無法施展了!《學奕》告誡我們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專心。《楚人學齊語》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習語言是這樣,培養品德也是這樣。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好的精神養料,抵制消極的影響。

六、誦讀《孟子》積累成語

出自《孟子》的成語很多,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經滄海難為水、盡信書不如無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以為是、茅塞頓開、當務之急、與民同樂、心悅誠服、與人為善、好為人師、好勇鬥狠、潔身自好、亂臣賊子、救民水火、簞食壺酒、金聲玉振、杯水車薪、始作俑者、獨善其身、天下無敵、為富不仁、出類拔萃、事半功倍、揠苗助長、此一時彼一時、五十步笑百步、緣木求魚、明察秋毫、出爾反爾、赤子之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孟子》中的激勵性語言

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我們常用孟子的這段話來激勵自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讀這鏗鏘有力的警句都讓我頭腦清醒,使我渾身充滿力量。感謝古聖先賢的智慧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總之,通過誦讀《孟子》我收穫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經典不厭不回讀,每讀一遍就會增加一分對《孟子》的理解。在今後的日子裡,我要常讀《孟子》,以孟子為榜樣為國家為人類做出一些貢獻。

《孟子》讀後感 篇13

最近幾天有些浮躁,感覺心神不寧。或許是過年前巨大的能量場感染了我,或許是自己太過於敏感,身體的疲憊不覺湧上來。今天發現,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閱讀,身體鍛鍊,整理,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會有惰性,會有情緒,會喜歡“吃喝玩樂”一切不動腦的東西,這也是天性使然。

閱讀《孟子》,這段時間是看不下去的,歸結原因是心緒不寧,工作了的我特別容易受到周圍能量場的影響,這兩天一直都在購置年貨,也是受大環境的影響。

現在發現,讀《孟子》實際上是在吸收來自國學文化的高頻能量,《孟子》,久石讓的音樂,優人神鼓的《托缽僧》,這些都是很純粹的能量,每天站樁,每天聽音樂,每天閱讀,每天做這一件件小事來改善自己生命的狀態,這些都是養人的寶物。每天下班後留出一段時間和他們相處,去感受他們一點一滴。今天站樁的時候對他有了更深層次的連結,我感覺到腹部的氣在一點點往下沉,優人神鼓的音樂不斷進入我的身體,我通過身體不斷抖動將身體的負能量和情緒排洩出去,完成了整個能量的迴圈。

閱讀《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對世人的仁愛和精神境界。一個人的言語是他思想最直接的體現,我感受到這位智慧的老人對世間的仁愛。

閱讀《孟子》,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在人世間為自己的內心建立起一個屏障,讓那些濁氣遠離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護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東西,這也讓我受了很多傷害。

現在我漸漸地為自己的內心構築一個帳篷,好好保護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後齊家。

《孟子》讀後感 篇14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做事的好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今天,我在我們所學的《經典誦讀》裡讀了《孟子》。

首先,我覺得《孟子》經典之處在於他有膽量說出來。比如:“惟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歷辭。”短短几句說明了孟子敢說敢當的氣度。在《梁惠王》裡,講了孟子對國王的教導,使得國王暗自佩服“寡人願安承教”。

其次,我覺得孟子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比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塊五畝的地,養的有蠶,種的有桑樹,堅持下去,到五十歲的時候就有衣服穿了,因為蠶吃桑葉,蠶長大以後可以吐絲做衣服。其道理更深刻:一個人如果做一件事堅持不懈,那他一定是成功者!

讀《孟子》使我受益無窮。我也要像孟子一樣,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孟子》讀後感 篇15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裡的一句話。是孟子同滕文公對話講仁道時所論述的一個觀點。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況是,有固定職業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沒有固定職業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蕩不羈,胡作非為,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再去懲罰他們,這是陷害百姓,哪裡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愛賢明的君主一定要謹慎從事,節省開支,尊重百姓,對社會取之有度,不能貪財。陽虎說過:‘要財富就不能仁愛,要仁愛就發不了財’。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百姓,二是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針對百姓是講要有自己的事業,有固定的收入,愛崗敬業,生財有道。如果沒有固定的職業與收入,則形同市井遊民,無業盲流的無道德、無操守、無底線之人,邪惡異端之事往往發生在這類人身上,這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統治者的無能。僅僅懲罰而不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不是賢明的君王所為,也不是有道的王國;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而言,是告誡他們要體諒民生,體察民情,鼓勵有恆產者置業生產,服務社會,引導無恆產者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要好逸惡勞,要勤勞致富,安居樂業。同時統治者不要對民眾索取無度,要多聽取老百姓意見,傾聽民間疾苦,做一個廉潔清明的人。魯國大夫陽虎曾說過:‘想發財就不能有仁愛,想仁愛就不要想發財’。類似今天我們說的當幹部別想發財,想發財別來當幹部。這體現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於我們當下很有借鑑意義。

《孟子》讀後感 篇16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裡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樑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通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願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後必有災。”告誡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恆產而有恆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幹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讀後感 篇17

《孟子》是我國思想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體會頗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義,字裡行間無不體現出孟子對“仁”的重視。在第一章第一節,孟子初會梁惠王時,對王“曰利”的行為進行了批判,強調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在第二節,我們便認識了周文王這個人物。他就是以“仁”來行王政的典範。《孟子》書中多次提到這位偉大的君主。他建臺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樂意幫忙,在文王說不著急時,竟還愈加賣力,還將臺稱為“靈臺”,將池稱為“靈沼”。麋鹿魚鱉都可以在其中快樂地生活。各國老百姓都願意成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過上幸福的生活;面對蠻橫無理的昆夷,文王還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禮有節,不跟他們一般見識……所以,他深得民心,成為百姓“引領而望之”的君主。這才會有後來孟子的一句“仁者無敵,王請勿疑”,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則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不論何時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為民謀利的君主和官員,永遠受到老百姓的擁護。漢文帝在位時,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採取了“薄稅斂”、“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焦裕祿為蘭考群眾的利益鞠躬盡瘁、積勞成疾,去世後成為官員們學習的優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幹部和群眾……

“仁者愛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為政者,我們每個人都要將孟子主張的仁義藏於心間,處處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以仁處事,這個社會才會和諧美好。孟子的仁義主張在當時雖不得賞識,但是卻能夠經受漫長歲月的考驗,我們現代人應深刻領悟,將其發揚光大。

《孟子》讀後感 篇18

愛因斯坦曾說過:“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照著葫蘆只能畫成瓢,永遠沒有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做人也一樣,不要隨意去模仿,去跟風,去輕易相信別人讓你看到的。

我們要做到,把自己當成目標,做更好的自己,在無限可能中超越心中的自己。

未來如何,永遠不是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孟子》讀後感 篇19

認清自己,從告別心靈雞湯開始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大概理解為:讀書是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盲目的迷信書本,不能盲目的完全相信它,應該辯證去看待問題,過度的相信它,而迷失自己,不如不看。

這些年,我們翻開手機,隨處可見的網路毒雞湯,好像在隨時告訴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有問題的。

最經常聽到的:別人的女朋友過節都有禮物,而我卻沒有,你就是不愛我了;男朋友發幾千塊獎金,只給自己520元的紅包,你就是不愛我了;如果你愛我,你就要愛我的無理取鬧,否則,就是不愛我。

就因為這些毒雞湯,而忘記對方一直以來對你的好,用所謂毒雞湯的標準,來衡量真心對自己的人,讓自己活在深信不疑的網路毒雞湯中,最後,還到處宣揚對方不愛你。

如果全世界的禮物都要統一發放,這不叫禮物,而是獎品。

也不知從何時起,溫暖人心的心靈雞湯變成了蠱惑人心的毒藥雞湯。

過度的把網路上的毒雞湯,當作自己的至理名言,實際上你並沒有找到自我,找到的只是別人的自我,與你無關。

人在一生之中,一定會有自己的閃光深刻,在閃光深刻來臨之前,一定要保持內心的透亮,自己要走怎樣的路,要做怎樣的事,自己一定要清楚,切莫讓自己霧裡看花,越看越花。

有一句話這樣說:“人生如尺,要有度”。

任何事情,過度的執著,往往會產生極端,學會做自己的直尺,因為有度,才有適;有適,才安寧。

《孟子》讀後感 篇20

認清自己,從擺脫虛榮心開始

毀於虛榮心的男女,比毀於愛情的還要多更多。

有人認為,物質的社會,就要用物質來衡量和判斷一個人,直觀又準確。

一些女孩子為了虛榮,寧願自己吃兩三個月的泡麵,也要買名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殊不知她認為的名牌,在真正有錢人面前只是正常消費。

也有些男孩子,通過請客吃飯,打腫充胖子,寧願自己花的山窮水盡,在所謂的哥們面前也不能丟了面子,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人為什麼會有虛榮心?

我聽到過一個最真實的答案:虛榮心來源於貪心。人們總是喜歡站在最高處看身邊,可有時候,自己沒有能力站在最高處時,為了僅存的自尊心,用虛假的方式來保護自尊心的心態,這就是虛榮心。

“虛榮如殺手,有朝一日會敗露行跡”。

所以,別讓虛榮矇蔽了雙眼;別把別人的眼光當成自己的標準;別把別人的寒暄讚美,當成對自己的最高獎賞;別讓自己迷失在世俗的迷宮中,無法走出。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往往是因為放不下可憐的面子,來做真實的人。因為虛榮心,我們總是被精神上的東西綁架的無法動彈,而小心翼翼地生活。

當你覺得虛榮很累時,不妨讓自己“素面朝天”,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純真,如此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