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周禮

神農本草經部分草藥簡介

周禮9.83K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藥學著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神農本草經部分草藥簡介,歡迎閱讀!

神農本草經部分草藥簡介

[卷二中經]木虻

味苦,平。主目赤痛,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無子。一名魂常。生川澤。

《名醫》曰∶生漢中。五月取。

案∶《說文》雲∶虻,齧人飛蟲。《廣雅》雲∶,虻也,此省文。《淮南子·齊俗訓》雲∶水蠆,為芒。高誘雲∶青蛉也。又《說文訓》雲∶虻,散積血。

[卷二中經]蜚虻

味苦,微寒。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症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生川穀。

《名醫》曰∶生江夏。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卷二中經]蜚廉

味鹹,寒。主血瘀(《御覽》引雲∶逐下血)、症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痺,內寒,無子。生川澤。

《吳普》曰∶蜚廉蟲,神農、黃帝雲∶治婦人寒熱(《御覽》)。

《名醫》曰∶生晉陽及人家屋間。立秋採。

案∶《說文》雲∶,盧,也。蜚,臭蟲,負也。,KT也。《廣雅》雲∶飛,飛蠊也。《爾雅》雲∶蜚,。郭璞雲∶即負盤臭蟲。《唐本》注云∶漢中人食之下氣,名曰石姜,一名盧,一名負盤,佔作蠊。據邢疏引此作廉。

[卷二中經]蟲

味鹹,寒。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症瘕,破堅,下血閉,生子大良。一名土鱉。生川澤。

《名醫》曰∶一名土鱉。生河東及沙中、人家牆壁下、土中溼處。十月,曝幹。

案∶《說文》雲∶蟲,屬,目也。《廣雅》雲∶負,也。《爾雅》雲∶草蟲,負。郭璞雲∶常羊也。《毛詩》雲∶草蟲。《傳》雲∶草蟲,常羊也。陸璣雲∶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卷二中經]伏翼

味鹹,平。主目瞑,明目,夜視有精光。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一名蝙蝠。生川穀(舊部禽部,今移)。

《吳普》曰∶伏翼,或生人家屋間。立夏後,陰乾,治目冥,令人夜視有光(《藝文類聚》)。

《名醫》曰∶生太山及人家屋間。立夏後採,陰乾。

案∶《說文》雲∶蝙,蝙蝠也;蝠,蝙蝠,服翼也。《廣雅》雲∶伏翼,飛鼠,仙鼠,也。《爾雅》雲∶蝙蝠,服翼。《方言》雲∶蝙蝠,自關而東,謂之伏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或謂之仙鼠;自關而西,秦隴之間,謂之蝙蝠;北燕謂之。李當之雲∶即天鼠。

上蟲、魚,中品一十七種。舊十六種。考禽部伏翼宜入此。

[卷二中經]梅實

味酸,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惡疾。

生川穀。

《吳普》曰∶梅實(《大觀本草》作核),明目,益氣(《御覽》)、不飢(《大觀本草》引《吳氏本草》)。

《名醫》曰∶生漢中。五月採,火幹。

案∶《說文》雲∶KT,乾梅之屬,或作KT。某,酸果也。以梅為楠。《爾雅》雲∶梅楠。郭璞雲∶似杏,實酢,是以某注梅也。《周禮》∶籩人饋食,籩,其實幹KT。鄭雲∶幹KT,乾梅也。有桃諸、梅諸,是其幹者。《毛詩》疏雲∶梅暴為臘,羹中,人含之,以香口(《大觀本草》)。

上果,中品一種。舊同。

[卷二中經]大黃豆卷

味甘,平。主溼痺,筋攣,膝痛。

生大豆塗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

赤小豆主下水,排癰腫膿血。生平澤。

《吳普》曰∶大豆黃卷,神農、黃帝、雷公∶無毒。採無時。去面。得前胡、烏啄杏子、牡蠣、天雄、鼠屎,共蜜和,佳。不欲海藻、龍膽。此法,大豆初出黃土芽是也。生大豆,神農、岐伯∶生、熟,寒。九月採。殺烏豆毒,並不用元參。赤小豆,神農、黃帝∶鹹;雷公∶甘。九月採(《御覽》)。

《名醫》曰∶生大山。九月採。

案∶《說文》雲∶椒,豆也,象豆生之形也;,小椒也。藿,椒之少也。《廣雅》雲∶大豆,椒也;小豆,也;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爾雅》雲∶戎叔,謂之荏叔。

孫炎支∶大豆也。

[卷二中經]粟米

味鹹,微寒。主養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大觀本草》作黑字,據《吳普》增)。

《吳普》曰∶陳粟,神農、黃帝∶苦,無毒。治脾熱、渴。粟,養腎氣(《御覽》)。

案∶《說文》雲∶粟,嘉穀實也。孫炎注《爾雅》粢稷雲∶粟也,今關中人呼小米為粟米,是。

[卷二中經]黍米

味甘,溫。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大觀本》作黑字,據《吳普》增)。

《吳普》曰∶黍,神農∶甘,無毒。七月取,陰乾。益中補氣(《御覽》)。

案∶《說文》雲∶黍,禾屬而粘者。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孔子曰∶黍,可為酒,禾入水也。《廣雅》雲∶粢,黍稻,其採謂之禾。《齊氏要術》引記勝之書曰∶黍,忌醜。又曰∶黍,生於巳,壯於酉,長於戌,老於亥,死於醜,惡於丙午,忌於醜寅卯。按∶黍,即糜之種也。

上米、谷,中品三種。舊二種,大、小豆為二,無粟米、黍米。今增。

[卷二中經]蓼實

味辛,溫。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馬蓼,去腸中蛭蟲,輕身。

生川澤。

《吳普》曰∶蓼實,一名天蓼,一名野蓼,一名澤蓼(《藝文類聚》)。

《名醫》曰∶生雷澤。

案∶《說文》雲∶蓼,辛菜,薔虞也。薔,薔虞,蓼。《廣雅》雲∶葒,蘢,馬蓼孔。

《爾雅》雲∶牆虞,蓼。郭璞雲∶虞蓼,澤蘿。又葒,蘢古。其大者,歸。郭璞雲∶俗呼葒草為蘢鼓,語轉耳。《毛詩》雲∶隰有游龍。《傳》雲∶龍,紅草也。陸璣雲∶一名馬蓼,葉大而赤色,生

[卷二中經]蔥實

味辛,溫。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

[卷二中經]生魯山

味辛,溫。主金創,創敗,輕身、不飢、耐老。生平澤。

《名醫》曰∶生魯山。

案∶《說文》雲∶KT,菜也,葉似韭。《廣雅》雲∶韭,KT,蕎,其華謂之菁。《爾雅》雲∶KT鴻薈。郭璞雲∶即KT菜也。又,勁山賁。陶弘景雲∶蔥、KT異物,而今共條。《本經》既無韭,以其同類,故也。

味辛,微溫。主下氣,闢口臭,去毒,辟惡。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生池澤。

《吳普》曰∶芥,一名水蘇,一名勞祖(《御覽》)。

《名醫》曰∶一名雞蘇,一名勞祖,一名芥,一名芥苴。生九真,七月採。

案∶《說文》雲∶蘇,桂荏也。《廣雅》雲∶芥,水蘇也。《爾雅》雲∶蘇,桂,荏。

郭璞雲∶蘇,荏類,故名桂荏。《方言》雲∶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周鄭之間,謂之公賁;沅湘之南,謂之,其小者,謂之KT柔。按∶KT柔,即香薷也。

亦名香。《名醫》別出香薷條,非。今紫蘇、薄荷等,皆蘇類也。《名醫》俱別出之。

上菜,中品三種。舊四種,考蔥實,宜與KT同條,今並假蘇,宜入草部。

[卷三]下經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左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鍛石礬石鉛丹粉錫錫鏡鼻代赭戎鹽大鹽滷鹽白堊冬灰青琅(上玉、石,下品八種。舊一十二種)附子烏頭天雄半夏虎掌鳶尾大黃葶藶桔梗莨蕩子草蒿旋復花藜蘆鉤吻射干蛇合恆山蜀漆甘遂白蘞青葙子藿菌白芨大戟澤漆茵芋貫眾蕘花牙子羊躑躅商陸羊蹄蓄野狼毒白頭翁鬼臼羊桃女青連翹閭茹烏韭鹿藿蚤休石長生陸英藎草牛夏枯草芫花(上草,下品四十九種。舊四十八種)巴豆蜀椒皂莢柳花楝實郁李仁莽草雷丸桐葉梓白皮石南黃環溲疏鼠李藥實根欒花蔓椒(上木,下品一十七種。舊一十八種)豚卵麇脂鼠六畜毛蹄甲(上獸,下品四種。

舊同)蛤蟆馬刀蛇蛻蚯蚓蜈蚣水蛭班苗貝子石蠶雀甕蜣螂螻蛄馬陸地膽鼠婦熒火衣魚(上蟲、魚,下品一十九種。舊一十八種)桃核仁杏核仁(上,下品三種。舊同)腐婢(上米、谷,下品一種。舊同)苦瓠水靳(上菜,下品二種。舊同)彼子(上一種,未祥)附《吳普本草》

神農本草經內容介紹

《神農本草經》系統地總結了古代醫家等各方面的用藥經驗,對已經掌握的藥物知識進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統的整理。全書共計收錄了365種藥物,正好與一年365日相合,這倒並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事實上,當時掌握的藥物數量已經遠超此數,但由於受到術數思想的影響,所以從中選取了365種藥物,“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

《神農本草經》不止進行了藥物的蒐集工作,還有意識地對所收藥物進行了分門別類工作,將365種藥物按照上、中、下分為三類,這被稱為“三品分類法”。分類的依據主要是藥物的效能功效。

《本經·序錄》中即言:“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如人蔘、甘草、地黃、黃連、大棗等;“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別藥性來使用,如百合、當歸、龍眼、麻黃、白芷、黃芩等;“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

《神農本草經》中也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藥物理論,由此奠定了藥物學的理論構架。此部分內容主要見於序錄部分,相當於全書總論,雖然文字並不長,只有十三條,但已經涵蓋了藥物學的各個方面。

以藥物配伍為例,《神農本草經》中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所謂君臣佐使,本為社會中的不同階層成員,有不同的職能與等級,藥物學將其借用來說明藥物在配伍中的不同角色,如上品藥為君藥,中品藥為臣藥,而下品藥為佐使藥。在組方時,應該充分考慮藥物的特性,方中既要有君藥、臣藥,還要有起協助作用的佐使之藥。其比例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則來處理。

在藥物配伍中,兩味或兩味以上的藥物用在一個方劑中,相互之間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有的藥物共同使用能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兩藥相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藥性;有的藥可以制約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有的兩種藥品本身均無毒,但如果兩藥相遇則會產生很大的毒性,不能同用等。《神農本草經》中共總結了七種關係,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認為對此“七情”要“合和視之”,這便是“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則。

《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收錄的各種藥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進行了簡要的記載與描述,這無疑是早期臨床藥學寶貴經驗的總結。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研究都證明《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載藥物的功效認識大部分是正確的,其中許多藥物至今仍然在臨床廣泛應用,比如人蔘補益、黃連止痢、麻黃定喘、常山截瘧、大黃瀉下等。而且各種藥物主治疾病的種類也非常廣泛,約有170餘種,包括了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疾病。此外,《神農本草經》中對於藥物的性味、產地與採製、炮製方法,乃至用藥原則和服藥方法等都有涉及,極大地豐富了藥物學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