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唐詩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4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詩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唐詩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4篇)

唐詩心得體會 篇1

首先我想感謝您這一學期給我帶來了這樣的一門唐詩宋詞,每週二的晚上成了我最快樂的時候。讓我在枯燥的學業中找到我所喜歡的文字,讓我可以在每週二的晚上和您一起穿梭古今與大師對話,讓我可以在閒暇時手捧一本唐詩宋詞靜靜閱讀。通過您的講解,使我瞭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名家、名篇,原來詩詞可以如此美麗。這種美是人文的美,是思想的美,她感染、陶冶並提升了我們的人文素養。我想真誠的向您說一聲謝謝。

我對語文一直有著濃厚興趣,很喜歡中國古典詩詞散文,尤其喜歡詩,所以當我看到有這樣一門課程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選了。我總覺得讀詩,不論是什麼詩,都是一種享受,抑或是精神上的,抑或是感情上的。通過您的講解,這些祖宗傳下來的藝術瑰寶不再是沾滿歷史風塵的冰冷語句,更像是一位位先哲娓娓道來的親切叮嚀,或悲或喜,或平靜或激昂,它們都成了有情緒有生命的藝術品,向後人盡情展示著個時代的魅力,述說著湮沒在滾滾大浪裡的那些人那些事。

每節課,老師都能帶動課堂氣氛,讓大家全神貫注地聽講。在一節節輕鬆的課上,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欣賞唐詩,站在中國詩歌發展的高峰上俯瞰眾山小,遍覽唐朝詩歌的風采,傾倒於唐詩的魅力,那幾千幾百年前傳下來的精煉的文字,陶冶了性情,更造就了一個傳說。我也因此對中國唐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您向我們講述著您對於不同作品的感受,從歷史層面看,從文字層面看,從思想主題方面看,您帶著我們在唐詩的漫漫長途上且吟且行,那些或者優美或者拗口的詩句在您的講述下也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感觸。通過您生動的講述,使我看到了詩詞的魅力在於她的包容,她的多樣,她和讀者的心靈的那種踏實而溫柔的觸碰。

在每一講中,我非常喜歡老師對歷史背景、詩詞文章的創作背景以及文學大類的'發展史的介紹,我想這可以讓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上俯視中國文學的發展情況,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擴充套件了知識面、提高了文學理論的修養。每一堂課,都讓我進一步的更加了解唐詩的魅力。

對唐詩宋詞鑑賞這門課的另一個深刻印象就是赫老師精心準備的課件。每一張ppt都充滿了古典韻味,同時又與所講的內容相匹配,精美絕倫,極大地激發了我聽課的興趣。通過那一張張精美的PPT課件,帶領我們領略了唐詩的深邃。每句詩中所描摹的美景,每句詞中所蘊含的深情,每個典故中所承載的歷史底蘊,一一在赫老師抑揚頓挫的講解中呈現。 而且每次上課,赫老師都會提前到教室,播放一些充滿古韻的音樂,使整個教室充滿了安寧的文化氛圍,也讓我們的心靜謐了下來。

通過這個學期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這是我首次對唐詩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學習,同以前那種割裂式的、零散的學習完全不同。這次的學習讓我對唐詩有了一個全域性性的瞭解,這是我受益最大的地方。

唐詩宋詞這門課面向大學生開放,能夠向大學生傳播古典文學的積極思想,能夠引導大學生關注古典文學與傳統文化所處的困境,號召更多的人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唐詩心得體會 篇2

當了幾十年語文教師,越來越感到有必要讓我們的中國小生儘可能多讀一點古典詩詞。但我又怕自己的這種想法純粹出於個人對詩詞的偏愛,因此,即使對自己所教的學生,也不敢過於熱心地從這方面鼓勵他們。但最近看報,一條訊息支援了我。據報道,春節期間在北京音樂廳舉行“唐宋名篇音樂朗誦會”引起了巨大轟動,連演10場,場場爆棚,連加座票都成了緊俏的“搶手貨”;目前,一項名為“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的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海內外傳媒和全國文化教育界人士關注的焦點,並且正在全國青少年中逐步推開。這確實使我受到鼓舞。

人們對古典詩詞的這種熱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日益變得功利和浮躁的人們,需要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和薰陶,而古典詩詞正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早在世界上許多民族尚處於矇昧時期的2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編纂了《詩經》這樣完備的詩歌總集,擁有了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2000多年來,我們積累了足可引以為自豪的詩歌遺產,而唐詩宋詞——尤其是那些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傳誦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詩歌遺產中的“極品”,說它們“字字珠璣”,絕對不是誇張。作為現代人的中國青少年,如果不會欣賞唐詩宋詞的美,實在是一件無法彌補的憾事。

當然,現在的青少年升學壓力重,課外作業多,沒有充裕的時間和悠閒的心情去閱讀與考試無關的書籍。但我想,詩詞篇幅短小,課餘讀一些,所花時間不多;再則,在緊張學習的間隙,伸一伸懶腰,慢聲吟誦一兩首優美的小詩,正好可以鬆弛一下緊繃的神經,調劑一下疲憊的身心,也是十分愜意的。我看,關鍵還在於培養讀詩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時間總是擠得出來的。

要培養對詩的興趣,首先是用心靈去接近它、解讀它。那些千古傳誦的詩詞佳作,它們所蘊含的古代詩人的情感體驗,往往具有超越時空的普遍性,縱然有時代隔閡,也不致成為我們欣賞的障礙。再說,那些真正的好詩,大多明白如話,雖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語言,對今天的讀者卻依然充滿了魅力。比如下面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全詩沒有一個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樸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詩和流行歌曲的歌詞更曉暢易懂。它真摯的感情全從肺腑中流出,即使從未有過遠離親人、作客他鄉的生活經歷的人,也不能不為之動情,不能不為之從內心升起對母愛的深深眷戀;更不用說有過這種生活經歷的人了。記得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離開鄉下到上海求學,雖然路不算遠,但少小離家,總有一種遊子思鄉的心情。不幸又在國中畢業之前忽遭喪母之痛,悲痛中反覆地讀這首詩,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心靈震撼,不太會寫詩的我居然也寫出這樣的詩句:“密縫針線今猶在,不忍開箱檢舊衣。”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當時這首《遊子吟》給予我的巨大的衝擊力。

詩詞都是有韻律、有節奏的,在古代,詩詞都能合著樂唱。當時的唱法現在雖然已經失傳,但讀詩詞如果不懂它的韻律和節奏,就很難品出它特有的韻味。三味書屋裡的壽老先生讀書時那種悠長搖曳的聲調和如醉如痴的神態,人們也許覺得很可笑,其實,讀詩詞時需要的正是這種對詩詞韻味的體驗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們把讀詩叫做“吟詩”,吟,就是一種拉長了聲調有節奏的誦讀。我無意於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們真的想把讀詩變成一種精神享受,那就至少應該學會用普通話朗誦。我聽過孫道臨朗誦詩詞,雖然不是吟,但同樣讀出了詩詞的韻味。學習這種朗誦,除了體會詩意外,關鍵在於處理好詩句的節奏,具體說,就是要注意詩句中的停頓和某些字音的拖長。一般說,一句中逢雙的字如果是平聲(大致相當於普通話中的陰平聲和陽平聲),讀的時候都要把這個字的音調拖長些(押韻的字如果是平聲,也要拖長),從而形成一種長短相同、抑揚頓挫的節律。

讀古典詩詞給予人的影響,不是外顯的,而是一種潛移默化。讀詩詞的人自己也許並不感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但當他詩讀得多了,積澱豐厚了,人們就會從他不俗的談吐和文雅的舉止中感覺到一種特有的氣質,一種超凡脫俗的“書卷氣”。蘇軾有詩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確實如此,一個飽讀詩書、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人,即使身穿土布衣服,也無法掩藏其內在氣質之美。

當然,唐詩宋詞的作者畢竟都是封建時代的文人,他們的作品中不可能不流露出封建時代文人常有的人生無常、及時行樂、嘆老嗟卑、孤芳自賞等消極思想。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相反,正好可以藉此鍛鍊我們的分析、辨別能力。

唐詩心得體會 篇3

深遠的意境,優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國小語文教材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國小生接觸瞭解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好教材。但由於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往往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介紹講解,強調字詞,逐句解釋。學生埋頭筆記,學會的標準就以會背、會解釋來衡量。學生究竟從詩中領會了多少美的意境,無從談起;究竟得到多少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也無從落實。其實,古詩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思維,鍛鍊他們的能力,讓古詩教學也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

1、 從整體入手,啟發學生思維 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 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 選入國小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雲;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螢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現。

3、 抓住朗讀環節,讓學生品味詩意 經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唸經,咿咿呀呀,拿腔拖調。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它和仄壓韻,本身的節奏、音律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理解詩的內容,領會詩表達的意境。在古詩的朗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古詩朗讀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 " / ",重音用 " · ",延長用"---"等。在古詩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古詩不斷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動手動口,給古詩加上各種朗讀符號,自己練讀,再同學間互讀,接著全班試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的音韻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併發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朗讀,不光提高了他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加深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是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 根據古詩的`特點,以及國小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不斷向課外拓展。另外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反覆吟詠,在誦讀中品詩情悟詩理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用方塊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義。”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悟,咀嚼體會,共鳴感奮,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現。吟誦創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因此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並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絡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搭建學習平臺,促進知識與能力相生相長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經驗越豐富,他們對詩詞的領悟就越豐富深刻。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夯實作為新知識生長點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作品積累、詩詞常識、鑑賞方法、背景知識以及一些主要詩歌流派的風格特點等。

1、注重作品積累,嚴格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課內外作品,在背誦中豐富積累,在吟詠中感悟陶冶。

2、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掌握詩詞的一般常識。比如詩詞的題材類別、意象、意境、風格、表現手法、朗誦技巧等。

3、推薦並指導學生閱讀詩評名家賞析詩詞的文章,讓學生走進經典、走近名家大師,這樣既有助於對所學詩詞內容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賞析詩詞的方法。

4、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詩人傳記,走進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時代風雲、生活遭際、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從而提高詩詞賞析水平,並能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哲理。

三、拓展學習方式,在合作對話、互相促進的開放式探究學習中整體發展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又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主要應在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一是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的問題。如“詩的意象與詩的情感主旨”、“詩詞中的聯想和想象”、“詩人的風格與詩詞的主題”、“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些問題應該分為更具體更小的問題,以便於學生的學習。二是從資料的來源、蒐集、取捨等方面對學生給予指導。三是組織和指導學生把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

總之,詩詞的教學有別於實用文體的教學,應該把鑑賞美的語言、培養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與文字對話的興趣、慾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的過程之中,誦讀,聯想,感悟,賞析,評價,探究,讓學生在詩品、詩意、詩情、詩格、詩韻匯成的大海中遨遊。只有這樣,古詩詞的教學才抓住了根本。

唐詩心得體會 篇4

三月靜讀二本書:蔣勳說唐詩,說宋詞。

真的喜歡讀蔣老師講解各種文學、書法、美術經典。聽他講過紅樓夢、白蛇傳、古代神話,寒食貼、富春山居圖還有外國的羅浮宮。他擅長用自己的生命體驗來詮釋古典意象,從文學到美學,充滿詩意,充滿禪機,娓娓道來,好看,好讀,好美。

頗有感觸的是李商隱的《錦瑟》,講出接近五十歲時生命經驗的感嘆,神祕、美好而又傷感。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也許在四十六歲的時候,他彈著琴,忽然覺得瑟為什麼是五十根弦,好像也在說為什麼生命匆匆就過了五十年。彈著,唱著,是在一句一句地思念自己慢慢消失的年華。這一生中最好的回憶是什麼?生命為什麼值得眷戀?生命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迷失,還是迷戀?生命中的彷徨,真實與不真實感,現在都不確定了。

“望帝春心託杜鵑”。生命或許有迷惑、迷失、迷戀,生命的真理、道理並不清楚,但有一點確定,生命的熱情還在。

“滄海月明珠有淚”。傳說在夜晚月圓的時候,蚌殼會一一開啟,讓它的珍珠去吸引月亮的精華。讓人感覺到在一個月圓的晚上,海洋之中所有的蚌殼全部張開來,一粒一粒圓形的珍珠與天空上的明月之間有了關係。美麗的美人魚在月圓的'晚上,一邊唱歌一邊哭,掉下來的每一滴淚水全部變成珍珠。彷彿生命中的無怨無悔、永續不斷。

“藍田日暖玉生煙。”溫潤的、涼涼的玉,深埋在黑暗的地下,不被人知。但在太陽生升的時候,他會感覺到太陽的溫暖。

這是四個生命的經驗,是在“思華年”的過程中,為自己找到的四種生命不同的狀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生命身處華麗的時候,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華麗是在回憶當中才發生的。想想自己的初戀,想想最浪漫的時光,想想最難割捨的情感,大概都是“此情可待成追憶”。甚至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但是在生命裡面,會反反覆覆被懷念,被回憶。可是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

可是那個時候,真的已經過去了。

唐詩心得體會 篇5

從小到大,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愛上了在浩瀚的書海中游泳。讀散文,讀小說,欣賞宋詞。然而我最愛的是《唐詩三百首》。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體會到她的魅力。

經常能感受到每一首詩的真摯情感。每當我看到媽媽為我努力,我就想到“但是多少愛有一寸長的草,我得到三個春光。”國小畢業,同學就要分開了。我會用“然而,儘管中國保持著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來期待與他們再次見面。

看了《唐詩三百首》,發現欣賞詩人的詩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生而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旦我學會了,我就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松樹林裡的月光,小溪裡的水晶石”的`寧靜。我更清楚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艱難的。每當下雨,我就感覺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雨知時節,春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音樂,就覺得“這種音樂應該只存在於天空,世界上能聽到多少遍”。

唐朝289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但在它的背後,卻有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系列大名。這些大師使唐詩產生了最大的光彩,盛唐的天氣逐漸成為人們心中隱藏的夢想。所以,我相信,即使這個世界經歷了幾千年,還是會像你我一樣被他陶醉,被他激勵。那麼,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心得體會 篇6

從小到大,我都十分喜歡讀書,我愛讀書不僅是為了一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奧祕也是由於被書中的優美語句所吸引,總而言之,我就是愛讀書。

小時候,我愛讀童話故事,不!準確的說是聽童話故事,因為我那時還小,所以大字還不實幾個,只能纏著媽媽讓她給我講,我先往著故事中的情節,正義的王子打敗了邪惡的魔鬼,救出了公主,這樣的故事情節我是百聽不厭,我多麼想擁有魔法,長出翅膀,展翅翱翔。慢慢的我上是一年級,我開始愛上了成語故事,因為剛剛學會拼音,所以看成語故事則是大有益處,另外我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能將那樣長的故事和人生哲理總結歸納我一個短短的詞語,並且所表達的意思一點也不亞於幾百字的文章,真可為是“簡約而不簡單”啊。後來由於偉人熱潮的`橫空出世,我的讀書愛好又傾向於名人故事,亞歷山大從小鋒芒畢露的王者氣概,海倫凱勒身殘而志不殘的堅強意志,孫中山敢於創新革命的愛國精神都曾鼓勵著我,我為他們的精神而折服,到了五年級,由於是國小畢業班,對作文的閱讀當然是少不了的,我從作文書中找出好詞好句,加以運用便成了我的語言,更何況作文書的妙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龐大文學資源,不管你怎樣的涉取,總是求不完的。

一代一代書的變換,是我一步一步從幼稚到成熟的最好證明,是我成長的印記

唐詩心得體會 篇7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能唱”。唐詩不僅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國慶假期的機會,認真讀了《唐詩三百首》。該書主要介紹唐代主要詩人及其代表作:《將進酒》號李白、《春望》號杜甫、《山居秋暝》號詩佛王維等。每次讀一首詩,似乎都要進入一個由文字構築的朦朧而美好的世界,悲喜動靜讓我想來回。我會選擇印象最深刻的詩句來說我的感受。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的“空山上似乎沒有人,但我想我聽到了一個聲音”原本是為了突出山中的寂靜,但詩人反其道而行之,沒有直接寫“靜”,而是大膽地用了“環”字。以空寂幽谷的微弱聲音對比山野的靜謐,突出詩人孤獨的心境。在寫作時,我們也可以使用這種對比的寫作手法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描寫,從而為我們的文章增添一份情趣和內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只有四句短句,但我從這首短小精悍的詩中讀出了屬於神仙的生活方式。有錢的李白,並不貪圖繁華都市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深山,積極鑽研碧山叢林深處,汲取精神食糧。古人說,肚子裡有詩有書。李白作為一個著名的詩人,在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他並沒有因為成績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也要學習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學習防範驕躁的好習慣。

最後,詩佛王偉的《少年行》。“迎靈對你來說是飲料,是馬高樓的一面。”這兩句話描述的'是咸陽城遊騎兵在路上相遇的場景,一拍即合,被邀在路邊餐廳暢飲聊天。詩中充滿熱情和英雄氣息,讓我千年後的小讀者憤怒不已。雖然這種場景在古代並沒有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在新世紀,我們應該敞開心扉,交更多的朋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唐代的詩歌就像一個盛開花朵的大花園。唐人在不到300年的時間裡寫了五萬多首詩。雖然不能說所有的文章都是精華,但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更多地瞭解傳統國學的精髓,繼承中國經典,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

唐詩心得體會 篇8

我最初接觸的唐詩,是駱賓王的《詠鵝》,用寥寥十幾個字生動的表現了鵝的情態,讀著詩,白鵝在綠水中浮游盪漾、快樂呼喚的情景便躍然紙上。還有一年級第一課學的《靜夜思》,簡短的語句中,飽含著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還有漂泊他鄉的孤寂和悲涼。這些唐詩給了我當時小小的心靈獨特的震撼,在我心裡播下詩歌的種子。

接著,我接觸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似乎讓那顆小小的種子生根發芽,讓我感受到唐詩猶如廣闊的海洋。在一首接一首的背誦中,我也絲毫不感枯燥,而是沉浸在詩中,陶醉地感受著詩人的情感。

讀詩,其實就是讀情,詩的內容展現了詩人的經歷、情感和生活,而這也是唐詩的魅力所在。我喜歡精讀唐詩,細細地體會詩中的深意,瞭解詩人的情:

思鄉之情:

思鄉之情可以算是詩中最常見的情感了,詩人離鄉背井,考取功名,在外漂泊幾十年不曾返鄉,可當夜深人靜時,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便湧上心頭……

比如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懷》。這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思鄉詩,其中還包括了許多更加複雜的情感。但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卻也是令我著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如此蕭瑟悲涼的'深秋景象,引起了作者的悲哀的情緒。其實,當時孟浩然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又想踏入仕途,一展巨集圖,這無疑十分矛盾。第三句“鄉淚客中盡”,將自己的鄉思一洩無餘,不僅他自己這樣思鄉,而且家人也在想望著他自己的歸去,遙望著“天際”的“孤帆”。“迷津欲有問”借用了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所詮釋的便是孟浩然隱居與從政之間的衝突。以“平海夕漫漫”做結,滔滔江水,與海相平,漫漫無邊,更加凸顯了作者迷茫的心情。

這其實也是現在的年輕人所普遍擁有的矛盾心理,這首詩,讓千年前的詩人與讀者之間心靈共鳴,令人深有同感。

唐詩心得體會 篇9

在這個快樂的暑假中,我讀了一本好書。

暑假剛開頭我的媽媽就給了我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的封面是暗黃色的,上面畫著很多的古代人的畫像。這本書很厚一共有601頁,在這601頁裡面都是著名的詩人寫的詩詞。

媽媽說:“這是姐姐看的詩詞,是奶奶送給姐姐的。”聽完之後更加對這本書尤為喜愛和好奇。聽說姐姐也是非常喜歡讀這本書,更是對這本書呵護有加。到底是多麼好的一本書呢?能讓姐姐這麼的喜歡呢?帶著好奇心我翻開了書本。

我耐心的翻閱著,看了很多詩詞,真的是越看越有興趣,慢慢的忘記了時間,也慢慢的體會到了為什麼姐姐那麼喜歡這本書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詩《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書中解釋:夕陽西下,詩人在耐心的等候朋友,抱琴獨自佇立。

讀了一首又一首的詩詞,還有很多讓我影響深刻的.詩詞、人物。比如: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賞析中介紹:此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表達對戍邊戰士的同情。從此詩中我看出了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對於偉大的戰士,都是有很高敬意!

我還讀了很多很多的詩,就不一一列舉了。讀完就要銘記於心。詩的句子?誰寫的?是什麼意思?這些都是我們身為學生在讀課文時必須牢牢記住的!讀的越多,學的越多。並且要做到“學而時習之。”

在這個暑假中,我最大的驕傲就是讀了這本書;最高興的就是學了不少東西。我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讀了什麼有趣的書呢?

唐詩心得體會 篇10

英國的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明。”宋代蘇軾與曾雲:“腹內有詩書。”兩個在文學領域有很大成就的人,都認為讀詩可以增強人的智慧和情操。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唐詩發展最為繁榮,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經典。

我小的時候住在爺爺家。我的祖父是一個詩歌迷,收集了大量的詩歌和書籍。所以,我很輕鬆的讀了《唐詩三百首》。我第一次見到的古詩詞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一醉方休,知酒濃》,但看完就停不下來。從那以後,我一直沉浸在詩歌的世界裡。

第一次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句子;再讀一遍詩,讀出了對詩中文字的考量;然後,在爺爺的指導下,我讀了詩中悲傷或喜悅的故事。我愛讀一首唐詩,或者讀李白的豪情,在晚風微拂的柳樹下,現實中飲酒歌唱。或者讀讀杜甫的雄壯,讓自己多為國為民操心;或者讀讀白居易的清麗,為你的內心增添一份優雅的神采;或者,讀讀孟浩然的清靜,品味李商隱的委婉.此時的他總是感慨萬千,彷彿自己也是一個什麼都懂的儒生,一不小心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一直很重視思想豐富的詩歌,因為它們陪伴我走過了很多坎坷。人生難免會有挫折。當我考試不及格時,那句“總有一天我會乘著長風破浪,把我渾濁的船帆擺正,在深邃的大海上架起一座橋。”鼓勵我突破“難走”的困境;當我向我的朋友說再見時,“然而,儘管中國保持著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成了我心中的慰藉。詩歌融入了我的生活,它一直是我的知音,是我的'精神支柱,無論挫折還是喜悅。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中國文化被取代甚至拋棄。對外國事物的狂熱追求,讓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忘記了中國古代文化和唐詩。他們更喜歡生活在虛擬世界,追求一些無聊的東西。有一則新聞報道:近60%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面對這個結果,我不禁震驚。中國文化的內涵是否不如外國文化?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崇尚外來文化,是因為不瞭解中國文化的精髓。我想問一下,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能多讀一首唐詩,對詩歌有更多的熱愛,那麼現在的局面是怎麼形成的呢?

今天的唐詩不再只是一首詩,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一箇中國文化的縮影。認真讀唐詩,它能給你智慧;讀唐詩可以激勵你,鞭策你,讓你前進。在今天這種複雜的情況下,我們不妨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那裡安靜的裡面放一首唐詩來體味這份情。

唐詩心得體會 篇11

在讀《蔣勳說唐詩》之前,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是嚴肅的文學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堅持”的準備,卻不想一開啟此書後,就被簡練直白,引經據典的評論,滑稽幽默的語言吸引,甚至捨不得合上,一口氣看完了才罷休。

這本書通過介紹唐朝各個期間的六位詩人,講述了唐朝的興衰與唐詩文化隨之的發展和變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以孤篇壓服全唐之作”,而蔣勳先生對其中所蘊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對唐詩格式的講解,令我對這首本認為已耳熟能詳的詩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種氣概。《將進酒》的狂放不羈,《蜀道難》的大膽想象,李白作詩不受格律束縛,反而善加運用,在作者的率領下,我感受著《蜀道難》多變的韻律節奏,體味著李白用多變複雜的節奏韻律所表現出的蜀道崎嶇難行,地形陡峭險峻的特點。安史之亂期間的詩聖杜甫,關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們二人有良多描寫戰亂,兵役重壓下百姓的磨難和無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賣炭翁》的解讀,令我更深切地領會詩人心裡的'悲哀和憤慨。而作者以兩首詩對比白居易寫《長恨歌》,表現出詩人的心境變化,令人感嘆。李商隱的時代已是晚唐,舊日繁華只似大夢一場,在李商隱的詩中見到“向晚”,“凋碧樹”,“落日”等意象,總讓人感到一絲感傷。而有時,又有一種對生命的感悟。有人說晚唐時的詩詞藻華麗,但我讀了這本書後,卻感到自己明白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們那難言的情感。

在講堂上,我通過學習詩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來學習一首詩,而在這本書中,我隨著作者細細感受每一首詩的精神,全然沒有講堂上把詩一個字一個字地分析的全無意境,而彷彿有種沉浸在文學的空氣中的愉悅和輕鬆。書中不僅介紹唐詩,也詳細地介紹了唐朝不同期間不同的風氣,政治,公共的思惟習慣,從而也使我良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認為詩人寫的奇異的地方有了正確的認識,有盛唐的歌舞昇平,思惟開放,才有了李白的隨意瀟灑;有了安史之亂如許的戰亂期間,才有了杜甫這般的憂愁悲憤;有晚唐繁華落盡,才有了李商隱的感傷嗟嘆。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偉大,而作者則率領我們去真正理解,感受這份偉大。

唐詩心得體會 篇12

好久好久以前,有人在文學的土壤上播下了一粒種子——一粒詩的種子。後來,經過一千多年地汲取營養,努力成長,終於開花。

這朵花,叫唐詩!唐代是詩的盛世,也是詩作成就的巔峰。

舊年暑假,我讀了《蔣勳說宋詞》,今年暑假,我看了《蔣勳說唐詩》。讓我觸控到了恬靜的王維、狂傲的李白、簡樸的杜甫和正直的白居易等,而我偏心李白,頗與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獨愛蓮志同志合呢。

吾愛李,愛他的大膽創作,愛他的孤獨。李詩中無不透露著他那種驕傲的孤獨。

李白,他大膽創作。如《蜀道難》開首三字:噫籲嚱!據說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啊啊啊!我見過用一個啊,用兩個啊,就是沒見過連用三個啊的。我想李清照連用六七個疊詞,該是李白三個的延續吧,李白好一個開創前鋒。

李白,我認為他也很孤獨。很少人能理解他的老莊思惟,多時,他的夥伴只有大自然,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如許的`千古絕句就是他孤獨的最好例證。

世界那麼大,讀著他的詩,我有一點悵惘,也帶一絲虛無。暑假中,我也常常會關上門呆個半天,只在媽媽叫我吃飯時,我才打開房門與外界接觸。當然這些行為,引起了爸媽強烈的不滿,可是,我卻依然我行我素。當我把自己拘囿於僅有的幾平方米的空間時,我的心裡感到無比的結壯,在這裡,我不受任何打擾,盡情做著我想做的工作。在自我拘禁的這段日子裡,我寫下了我的寶塔詩——浮萍

萍隨風,漂盪。

片片飛,張張落。

不知何時,根定風止。

隨與水瓢泊,早忘是何年。

淡看春夏秋季,眼觀長茂凋之。

無盡無限甚了期,不知歸日是何年。

初嘗寫詩,才發現千難萬難,押韻、平仄、字數、內容形式,而我不及詩人的一星半點兒,更別說如李白如許的大詩人了。突然間明白了,李白驕傲的孤獨是因為他的登峰造極無人能企及,而自己給自己營造的孤獨是何等片面、何等狹隘,這種孤獨只有把自己迫近死衚衕。

花開終有花落時,在唐朝,這朵花曾嬌豔無比地綻放過,可最終凋謝了。我們能做的,只有仰慕前人的輝煌,去賞識、去模仿。我想,再過幾百年,也許又會開出那充滿智慧的花瓣吧!

唐詩心得體會 篇13

如果說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高峰和瑰寶。唐詩雖然只有幾行,卻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簡潔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告訴我們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一部唐詩選本,近兩百年來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和流行已久。作為唐詩的代表作,它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第一,選的詩風全面。五言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古詩、律詩、絕句、樂府,都在不同的類別中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佳作。

第二,選詩作者太多。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族”,也有王子、和尚、歌手甚至無名氏等許多“小家族”。

第三,選詩朗朗上口,容易背誦。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美,唱唱和諧。從暮光老人到黃毛小子,他們張口就能背出幾首這樣永恆的天鵝之歌。

第四,選詩取材廣泛,不拘泥於一種模式。有描寫自然風光的,比如杜甫的《望嶽》;還有田園的,比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不僅向民眾暴露了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詩人送別友人的表達,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兩者都描寫回國時的複雜心情,如何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這本書包羅永珍,從市井風情到邊疆風光,從生活瑣事到民族仇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

每首詩都來自不同詩人的作品。就像海上的泛光燈,風雪中的煤炭,時刻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像老師一樣,它總是教我們,激勵我們學習和工作。每一首詩都那麼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那麼深刻。我拿起《唐詩三百首》又看了一遍。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寓言,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讀古詩可以幫助一個迷失的人找到光明的道路,幫助流浪的靈魂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總之,我認為這本書《唐詩三百首》將會把唐詩的精華永遠留在中國幾代人的心中。我非常感謝這本書的編輯給了我們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讀好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就唱”。

唐詩心得體會 篇14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熔鑄了不計其數的膾炙人口的詩篇。許多詩流傳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是我國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讀詩誦詩,既能提高文學素養,又能陶冶精神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

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時間,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書上記錄了無數詩人的豪情力作。有的簡潔明瞭,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歡快明瞭,讀起來趣味無窮;有的豪邁奔放,讀起來慷慨激昂;有的發人深省,讀起來意味深長……

少年英才,駱賓王,7歲就作出了一首深入人心的詩——《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在這首詩中,把鵝的樣子、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鮮豔的色彩使人賞心悅目,聽了這首詩,彷彿自己親眼見到了一群潔白的天鵝在水中嬉戲、玩耍,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這首可不是駱賓王胡編亂造的,是一次泛舟的過程中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產生了靈感。這首詩可謂婦孺皆知,也正因為它生動、歡樂才使得它流傳至今。

為什麼一個7歲的孩子能寫出活靈活現的詩?恐怕離不開平時的認真觀察。由此我就想到了我平時上作文課,這也是我最頭疼的。一到作文課,我就開始犯愁了。寫什麼呢?手裡的筆不停地轉,腦袋空空如也,眼睛來回地盯著作文題目,絞盡腦汁寫出來的`作文也是平淡無奇、毫無感情,讓人讀了都想睡覺。現在,我每天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留心生活的一點一滴,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寫作文的時候,提起筆就可以寫,腦子裡優美的詞語,像泉湧一樣,很快一篇優美的文章就寫出來了。

當我看到碗裡的那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我便想起了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侯,我吃飯總是吃一半掉一半。爸爸媽媽總對我說:“要珍惜每一粒飯。”不懂事的我認為米那麼多,要珍惜幹嘛!讀了這首詩後,我才恍然大悟,要想收穫一碗米那得付出多少辛苦的汗水啊!每一粒米都是農民勞動的成果,生長在農村的我更能體會這其中的辛酸。

好詩還遠遠不止這些,誦讀這些詩句,就像遨遊在浩瀚的星空裡,每一顆星星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