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唐朝末期詩人鄭谷的詩句

詩詞集2.35W

1.樓臺新紫氣,雲物舊黃山。——鄭谷《迴鑾》

唐朝末期詩人鄭谷的詩句

2.桂花如入手,願作從遊人。——鄭谷《乾符丙申歲奉試春漲曲江池》

3.寂寂風簾信自垂,楊花筍籜正離披。——鄭谷《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

4.長安一夜殘春雨,右省三年老拾遺。——鄭谷《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

5.寒煙齋後散,春雨夜中平。——鄭谷《西蜀淨眾寺松溪八韻兼寄小筆崔處士

6.柳近清明翠縷長,多情右袞不相忘。——鄭谷《次韻酬張補闕因寒食見寄之什》

7.村落清明近,鞦韆稚女誇。——鄭谷《旅寓洛南村舍》

8.春陰妨柳絮,月黑見梨花。——鄭谷《旅寓洛南村舍》

9.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鄭谷《將之瀘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員外謫居於此話舊淒涼因寄二首》

10.黃花催促重陽近,何處登高望二京。——鄭谷《漂泊》

擴充套件閱讀:鄭谷簡介

鄭谷(約851年-約910年),字守愚,唐末詩人。鄭谷7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父史,開成中(公元838年左右)為永州刺史,與當時詩人、詩論家司空圖同院,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及冠,應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廣明元年(880)黃巢入長安,谷奔西蜀。光啟三年(887)登進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897)為都官郎中,詩家因稱鄭都官。又曾經寫過鷓鴣詩,廣為流傳,很出名,因此被人稱為“鄭鷓鴣”。官至都官郎中。天覆三年(903)左右,歸隱宜春仰山書屋。卒於北巖別墅。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裡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

鄭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為薛能、李頻所賞。與許棠、任濤、張嬪。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後谷嘗從僖宗登三峰,朝謁之暇,寓於雲陽道舍,編所作為雲臺編三卷。歸,編宜陽集三卷,及撰國風正訣一卷。《全唐詩》收錄鄭谷詩327首。

擴充套件閱讀:歷代評論

鄭谷詩名盛於唐末,號《雲臺編》,而世俗但稱其官,為“鄭都官詩”。其詩極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曉,人家多以教小兒,餘為兒時猶誦之,今其集不行於世矣。(宋·歐陽修《六一詩話》)

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為薛能、李頻所賞。(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

鄭都官詩非不尖鮮,無奈骨體太孱,以其近人,宋初家戶習之。(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八)

谷有“詩無僧字格還卑”之句,故其詩入“僧”字者甚多,昔人嘗以為譏,然大曆以後,諸公借阿師作吟料久矣。(同上)

鄭守愚聲調悲涼,吟來可念,豈特為《鷓鴣著》一首,始享不朽之名?(清·薛雪《一瓢詩話》)

谷以鷓鴣詩得名,至有鄭鷓鴣之稱。而其詩格調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喚字尤重複。寇宗夷《本草衍義》引作‘相呼相應’,差無語病,然亦非上乘。”方回《瀛奎律髓》又稱谷詩多用“僧”字,凡四十餘處。谷自有句雲:“詩無僧字格還卑。”此與張端義《貴耳集》謂詩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覺有清意者,同一雅中之俗,未可遽舉為美談。至其他作,則往往於風調中,獨饒思致,汰其膚淺,擷其菁華,固亦晚唐之擘矣。(《四庫全書》卷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