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杜甫的思親詩詞《月圓》閱讀

詩詞集1.68W

《月圓》

杜甫的思親詩詞《月圓》閱讀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鬆桂發,萬里共清輝。

【賞析】

開篇兩句“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點題,以一“孤”一“寒”分別寫出了“月”與“江”的特點,也暗示了作者淒涼孤獨的心境。孤零零的一輪明月,掛在高樓之上,月光照滿了高樓;寒江汩汩而流,月光雖水而流動,發出搖擺不定的光芒,投射在詩人的門窗上。“滿”字點出月之圓;“動”字寫出月光閃動的樣子,作者不說月光閃爍不定,使得門窗彷彿活動起來,卻說寒江“動”夜扉,就透過月光這一層,使得詩意更加含蓄。首聯從天上月、江上波到門上月光的閃動,視角不斷轉換,把一輪皎潔的明月捧了出來。

頷聯繼續寫月光,視線從江樓之外的長江轉到屋內。而頸聯中,詩人的視線又從室內轉到了室外,接著轉到了空中。但詩人的視線無論怎麼變換,都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孤寂之感,“故園鬆桂發,萬里共清輝”,作者遠在他鄉,根本無法與親人團聚,只能借月亮遙寄思念之情。“萬里共清輝”是詩人的美好的願望和真誠的祝願,也是自己長期滯留異鄉,久久難歸的無可奈何的告慰。

擴充套件閱讀:杜甫的詩歌成就

律詩在杜詩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詩的成就,首先在於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用律詩寫時事,字數和格律都受限制,難度更大,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全詩在聲律句式上,又極精密、考究。八句皆對,首聯句中也對。嚴整的對仗被形象的流動感掩蓋起來了,嚴密變得疏暢。

杜甫律詩的成就,可以說就是在把這種體式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杜甫關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唐時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創作。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社會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學習杜甫最興盛的時代,出現了以杜甫為宗的江西詩派。明末清初的顧炎武等人也有明顯的學杜傾向,也像杜甫一樣用律詩反映當時的抗清鬥爭,慷慨激昂。

擴充套件閱讀:杜甫的詩歌內容

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人有以史事注杜詩,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以補史證史,所以稱為詩史。這種說法只重史事之虛實真假,而輕視詩的情感特性。有人認為杜甫具史識史見,其筆法之森嚴,可媲美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而詩有評人評事者,皆可“不虛美,不隱惡”,故號詩史。此說可取。另一說是,杜甫之詩之所以號詩史,因其悲天憫人,感時傷事,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歡杜甫詩者,楊億就不喜歡杜甫,劉放《中山詩話》雲:“楊大年不喜杜工部詩,謂為村夫子。”

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他表彰元結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他對嚴武說,“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他對裴虯也說,“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曆政治性的偉大詩人。當然,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