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成功勵志

成功是失敗之母作文1000字3篇

成功是失敗之母作文1000字1:

成功是失敗之母作文1000字3篇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句充滿辯證法的格言,也是被人濫用最為嚴重的一句格言。

所謂濫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有些“庸人”誤以為失敗之後必然是成功,因而常常不諳失敗之危機,陷於成功之幻想,進行著可笑的自我麻痺與陶醉;再一個是有些“智者”會直接將它拿來作失敗的遮羞布,似乎此話一說,失敗便變得有理、有利、有功了,目的無非是開脫責任與逃避監察。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要我們把失敗作為一種財富來對待,現實中也不乏由敗而勝的先例。但失敗要真正成為財富,要真正從失敗的母體中孕育出成功的嬰兒,是有條件的。最根本的條件,就是“總結經驗經驗教訓”,也就是要把失敗的原因找出來,把如何轉敗為勝的對策拿出來。僅僅是用失敗之後的成功麻痺自己,或者只想到如何開脫責任與逃避監察,失敗所孕育的只能是更大的失敗。

在實踐中,我還發現,“失敗”能否成為“成功之母”,還與我們所從事的事情的大方向有關。如果大方向正確,有時候會出現“成功是成功,失敗也是成功”的結局;而我們如果一開始就犯了方向性錯誤,那麼最

這些話聽上去似乎像是“繞口令”,有點拗嘴,但說個例子就會明白。

先說前一種情況。抗日戰爭初期,蔣介石對抗戰能否取勝信心不足。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馮玉祥將軍對他說:“你一定要堅持抗戰到底,如果堅持抗戰,成功是成功,失敗也是成功!”正是此話堅定了蔣介石的抗日決心。馮將軍所以說只要堅持抗日,失敗也是成功,是因為堅持抗戰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就政界人物個人而言,即使抗戰失敗了,但一世的英名卻留下了,那便是人生之成功;就整個抗日戰爭來說,蔣介石的失敗並不等於整個中華民族的失敗,而作為當時的領袖的蔣介石的抗戰,卻可能成為鼓舞人民抗戰決心和勇氣,導致抗戰最後勝利的重要因素。

再說後一種情況。蔣介石有一個文膽,叫陳布雷,作為文人,能上到如此高位,特別是得到最高統治者的垂青,他應該算是成功的。但它所服務的政權,他所服務的政治人物,卻是反動政權和失敗人物,因此,陳布雷的第一步就走錯了。儘管,在以後的“御筆”生涯中,他有不少連他的敵人都可能認為是成功的文字,但他個人的成功,最終還是隨著政權的垮臺及服務的政治人物的失敗,而最終歸於了失敗。所以,才導致了陳布雷在蔣家王朝即將垮臺前的無可奈何的自殺。

出現以上兩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正確的方向已經蘊含了成功,而錯誤的方向則意味著失敗。正確方向上的失敗,是成功分娩前的陣痛,而錯誤方向上的成功,最多隻能是瀕於死亡的迴光返照。

成功是失敗之母作文1000字2: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那兩次的考試,讓我徹底地明白了這句話的道理。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我們班要考數學。等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後,我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小心翼翼的接過試卷,並速看了一遍,哈!基礎與作文兩大部分都不用說,肯定可以拿到高分。課外閱讀題只有一兩題難一點點的。考個九十多分應該沒問題吧!只見我快如閃電似的揮起了筆,做起了試卷。時間像飛箭,轉眼間就到收試卷的時候了,而我,卻早已寫完作文在一旁悠哉悠哉,無所事事。“叮鈴鈴”同學們紛紛擁上講臺,把試卷交給了老師,我也不由的站了起來,把試卷交了上去。

第二天的下午,試卷發了下來。當我接過試卷時,一個鮮紅的87分展現在我眼前,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總覺得這好像不是我的試卷,一向考九十多分的我怎麼會落到了八十幾?我用手使勁的揉了揉雙眼,不敢相信這分數真的是我的。回到位置上,淚水在眼眶裡轉來轉去,我拿起筆在草稿紙紙上亂劃,想把煩惱劃掉,可是,鮮紅的87分像一道刺刺的陽光,令我睜不開眼。終於,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當時,我害怕別人看見,會嘲笑我,所以我急忙擦乾眼淚。我回到家後,撲到床上痛哭一場。爸爸知道了這事後,說:“每一個人一輩子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少不了挫折,困難,只要你敢去面對它,解決它,不一定會失敗。關鍵是你有沒有去努力,拼搏。”

那一次考試後的下一個月上午,我們班又進行了數學考試。雖說我有了充分的準備,但也沒驕傲自滿了。試卷發下來了,我這次考試可是檢查了又檢查。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下午要發試卷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猜能考90分以上),我這次考了99分。我恨不得馬上飛回家告訴大家我這個好訊息!高興之餘,令我想起了爸爸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名言。

是啊,人一輩子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沮喪,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穫:失敗既向我們指出工作,學習中的錯誤和缺點,又啟發我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不可以被失敗打敗,要打敗失敗,不要讓失敗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要一步一步地從失敗走回成功!

成功是失敗之母作文1000字3: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似乎已成老生常談,但行動和言語有時是不相一致的。當你的成績單上出現“紅燈”,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喪,別的一無所有?你是否意識到這失敗之中有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呢!對此,每個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樣!在此頗有必要談談: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發明家”、“文學巨人”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去了?綜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生的成功不計其數,—生的失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一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他卻並不以為這是個浪費,而是說:“我為什麼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實驗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每每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項項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基礎之上的發明成果。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穫;它既向我們指出工作中的錯誤缺點,又啟發我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現實中成功並不是失敗的積累,而是對失敗的總結與超越。如不認識這一點,就會導致“失敗越多越成功”的荒謬結論。比如數學上有名的平行公理,從它問世以來,一直遭到人們的懷疑。幾千年來,無數數學家致力於求證平行公理,但卻都失敗了。數學家波里埃終身從事平行公理的證明卻毫無成就,最終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正當這個問題像無底洞—般吞噬著人們的智慧而不給予任何回報時,羅巴切夫斯基在經過七年求證而毫無結果時,找出了失敗的原因。羅巴切夫斯基在屢次失敗之後,總結分析了失敗的前因後果,從本質上認識了這一問題,從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一條客觀規律,但真要把失敗向成功轉化由可能變為現實,還必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科學的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指導今後的工作,這樣才算沒有“白白”地失敗。

年輕人在工作中容易失敗,也容易灰心,因此,我們只有牢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名言,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才能從失望中看見希望,從失敗走向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喜愛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失敗中獲益,從勤奮中崛起,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標籤: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