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為人處世

論中國人的說話之道

沉說話三要素:該說時會說—水平;不該說時不說—聰明;知道何時該說何時不該說—高明。只有說的話比沉默更有價值時才開口。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論中國人的說話之道,歡迎閱讀!

論中國人的說話之道

論中國人的說話之道:

執教於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的管理學者陳明哲一次做學術會議主題發言時半開玩笑地說,中國人喜歡用道歉開始演講,對不起來晚了、才疏學淺、準備不充分之類;美國人則喜歡用笑話開始演講,一般都是拿主持人或者自己開心。陳明哲來自臺灣,在政治大學唸了大學後赴美留學,先後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和達頓商學院,既是中國人又是美國人,所以當時是既道了歉,又講了笑話,算是完成了演講前的這個儀式性的任務。

陳明哲說的用道歉開始演講的中國人,其實算是老派的中國人。現在中國的各種講話場合,拿道歉來開始演講的人恐怕是越來越少了。一些人漸漸習慣了西式的幽默,但大家卻仍然需要在一個無形的、微妙的、等級森嚴的“場”中,小心翼翼地尋找自己的落腳點。講話的次序,有點像三世同堂的飯桌上動筷的次序一樣,是絕不能亂來的;講話的時間,也是一樣,與次序有一定的比例關係;最難的是講話的口氣,太謙遜了不行,但也不能像西方人那樣一味講究assertive,否則容易顯得自負,被人家說是目無尊長。總之,這個分寸感還是挺難把握的。與會者大量的認知資源(cognitive capacity)都被這些無謂的算計佔用,可以想見,他們能說出些有價值的東西的概率恐怕是要大大降低了。所以,很多人對這種場面上的

會都有一種雞肋的感覺,棄之可惜,食之無肉。所得的資訊量反倒不如三四好友、清茶几盅的促膝小聚。

中國人的說話方式,還有很多耐琢磨的地方。西方人講話,邏輯與修辭並重,有道理,話又講得動聽(有幽默感更好),大家自然鼓掌、大笑。講得不好,對不起,下面可能就是死寂寂的一片。中國人很多講話的場合,特別是一些“級別”較高、禮儀性較強的場合,講話者的邏輯和修辭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講話者的姿勢、架勢、氣勢。也就是說,他講的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講話的方式。衡量他的講話好壞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他是否採取了他在“場”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那種方式。權威要有權威的樣,領導要有領導的樣,主人要有主人的樣,客人要有客人的樣。一切都像劇本一樣,早已寫好,你要做的,只是本本分分地扮演你的角色。太強調邏輯和修辭,給人“抖機靈”的感覺,效果反而不好。

所以,仔細觀察這種場合,臺上臺下配合無間,很像一臺預先導演好的戲。例如,臺上講“表示熱烈的歡迎!”說到“熱烈的”這個形容詞時,音調要有微微的上揚,然後是短暫的停頓,最後隆重推出“歡迎”兩個字,所有語氣都指向“歡迎”,之後應該有一陣代表“熱烈歡迎”的掌聲·於是臺下一陣鋪天蓋地的掌聲。至於大家是不是真正熱烈歡迎,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直腸子的老外被中國人這一套一套搞得熱淚盈眶,要是懂得了這背後的文章,可能就沒那麼容易激動了。

中國集體主義社會的“尊卑有序、內外有別”的複雜人際結構使得很多本來簡單的互動行為都成為了有劇本、有角色、有觀眾的表演性行為,強調聲情並茂,強調劇場效果。中國人在外國聚在一起時,容易為人側目,無他,就是嗓門大。我仔細琢磨這背後的原因,與這種追求表演性和劇場效果的說話方式分不開。比如說,五個中國人一起在外旅遊,隱約有些餓意,其中一個拿出一盒巧克力夾心餅乾,把餅乾往嘴裡塞的同時,多半是要大喊一聲:要不要吃巧克力餅乾?鄰座的老外嚇了一個激靈,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呢。但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不這麼中氣十足地大喊一聲也不行,人家會覺得你小氣,沒有誠意!因為說話聲音小,落下一包餅乾都小氣的名聲,這代價可大了!

研究文化時要做到“政治正確”,一般是不要輕易做價值判斷褒此貶彼。但中國人太注重表面工夫,投人太多時間、精力、資源去說大話、套話、空話的問題,是無法躲避在“文化”的遮羞布下的。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就事論事,直接get to the point呢?我們個人、組織、國家的效率,多大程度上是犧牲在這種雲裡來、霧裡去的說話方式上的?每次看到電視中一些場合中的小朋友說出一些明顯是大人教的套話時,我心裡都隱隱作痛。大人們說大話,把小朋友拉進來幹什麼?!

可是我們的文化中獎懲機制鼓勵的就是這種說話方式。斯坦福大學的魏昂德研究中國組織時,注意到中國的中國小校評“三好學生”的情況。“三好”是學習好、體育好、品德好。前兩好是硬指標的競爭,品德好就很難說,它鼓勵的往往不是好品德本身,而是對好品德的表現(display )。最後勝出的往往是那種善於表現、善於演戲的孩子。

品德靠的是內心自省,刻意地表現自己的品德本身就有悖於品德。做了好事,記在班級日誌或日記之類的地方,等著讓人發現、表揚,其荒謬程度,幾乎可“媲美”於做壞事—記在本子裡,讓審判機關發現後,數罪併罰、一網打盡。可是一代代中國孩子就是在這種類似黑色幽默的教化環境里長大,想讓他們不學會那套說話方式都難!

當然,事情也在發生一些變化。畫家黃永玉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觀察到的中國人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兆示著中國社會結構中發生的一些深層次變化。如鼓浪嶼一些街坊集體照料一個智障青年,上海一個女計程車司機支援丈夫的繪畫愛好等,非常動人。我觀察到的一個類似細節是這次雅典奧運會上運動員們奪冠或不奪冠時的感言。套話、空話、大話少了,直抒胸臆、痛快淋漓、有強烈個人風格的感言多了。看樣子,這一代的中國孩子,真是不一樣了。

中國人說話的特點:說話就是離不開吃,

求職應聘不叫求職應聘,叫找飯轍;

謀生叫餬口;

崗位叫飯碗;

受人僱傭叫混飯吃;

被人解僱了叫炒魷魚;

花掉積蓄叫吃老本兒;

攤訴訟叫吃官司;

男人花了女人錢叫吃軟飯;

男人佔了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混得好叫吃得開;

混不好叫吃不消;

惹人喜歡了叫吃香;

不招人待見叫吃閉門羹;

受人連累了叫吃瓜撈;

被人特殊照顧了叫吃小灶;

自私自利不管不顧叫吃獨食;

就連挨人算計了都得叫吃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