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為人處世

儒學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中國人的處世風格:重視人情,表裡不一,形式主義。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儒學中的為人處世之道,歡迎閱讀!

儒學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儒學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為 富 當 仁

先來看一組資料:

1、來自中華慈善總會的統計資料表明,中國大陸富豪對慈善事業的捐贈小於15%,而他們擁有的社會財富卻在80%以上。20xx年的100位福布斯中國富豪,七成沒上20xx年“慈善榜”。

2、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物資中,近80%來自海外,只有20%來自內地。

3、一份慈善公益組織的調查顯示,國內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

4、美國福布斯雜誌日前宣佈,由於慈善事業還未成為中國企業家的共識,今年起取消中國富豪慈善排行榜。

……

面對以上情況,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的富豪們怎麼了?

還有一個情況,是我們不得不說的一個話題,20xx年1月1日,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在即,而作為資方的企業,不是來研究如何更好的貫徹國家的法律,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瞭如何應對《勞動合同法》,如何更好地來規避自己的法律責任,來對付為企業辛勤工作的勞動者。在百度上輸入“應對勞動合同法”,搜尋結果竟然有85.8萬條之多。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民族傳統,國人是很講究仁義道德的,“仁者愛人”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所應擁有的美德。當然,我們不能說,中國的富人都是不講仁義沒有愛心的,富人中也不乏慈善家,一根棍子打向所有的富人,肯定有人叫冤。有人講,為什麼單單要求富人,普通百姓就不應該講求仁義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求仁講義。但是,作為富人這一特殊群體,佔有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社會地位,處在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這裡,我不想過多的探究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的原因和過程,勤勞致富也好,坑蒙拐騙也罷,但客觀地說,沒有哪一個富豪能脫離社會、單純憑藉自己的雙手而成為富人。在他們致富的過程中,都要藉助於社會的環境,更要藉助於他人的勞動。沒有更多的老百姓為少數富人提供剩餘價值,他們的財富又從何談起呢?所以在成為富人以後,首先不能忘記的一條,就是要回報社會,而不是把自己與社會割裂開來,窮奢極欲,盡情享受,不顧他人的生活與幸福。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過多地把眼光放在一個利字上,而忘了仁義根本,只能稱之為鼠目寸光,其財富也是不能長久的。須知,和諧的社會,才是社會進步、財富增長的基礎。

當然,我還要宣告一點,我沒有仇富思想,每一個平民百姓,誰不想擁有更多的財富?有序的競爭,合理的求富,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但是過度的財富失衡,尤其是某些不走正道、一夜暴富的富人的客觀存在,給更多的人帶來了心理的不平衡,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於是乎,更多的富人出門動輒三五個保鏢護身,甚或身穿防彈衣、坐著防彈車,整天提心吊膽,自己的家人也深居簡出,重重保護。請問,這樣的生活,失去了基本的安全感,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呢?而造成這樣的社會現狀,我們的富人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老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我們留下了為仁的標準。作為大量財富和資源的擁有者,富人們做起來應該比百姓更便利一些。但,是為富求仁,還是為富不仁,這就要看富人們是否胸懷一顆仁愛之心了。

對別人好一些,別人也會對你好的。

這是我們百姓應該做的,也是富人們應該做到的。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的處世之道》:融儒家智慧於生活學習中

任何一種哲學思想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對人生、社會和宇宙的某些認知,比如儒家哲學思想。儒家作為中國古代深具影響力的學派之一,它的思想內涵無疑是豐富複雜的,其於生活和生命中的深刻認知,以及所主張的積極入世態度和各種解決社會關係的智慧與方法,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等,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今社會人們產生了正面的影響。《儒家的處世之道》一書便是通過發掘儒家思想裡的學問與智慧,引導讀者學會“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的處世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章,詳細闡述分析了“為人仁義,把握做人的根本”、“修身養性,開啟處世智慧的鑰匙”、“學無止境,體悟人生的永恆信仰”、“經世致用,現代管理之道”等內容。在書中,編者指出“儒學的本質是應時變通、趨時更新的,既有一以貫之的常道,也有因時而異、因時制宜的變道”,因此,全書結合了古今中外諸多經典事例,以深入淺出地為讀者們講述儒家思想中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以及人與自我關係的一系列處世之道,展現儒家思想的獨特智慧。

精彩章節

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做事注重權變之道

【子曾經曰過】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論語·雍也》

【智者感悟】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儒家的傳統觀念,體現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標準之一。

孔子主張學以致用,認為學習的本質是為更好的治國富民。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告誡子夏,讓他揚長避短,因為孔子知道子夏做學問謹密有餘,而大氣不足,怕子夏溺情於典籍,而心忘治世之道,不能專務章句訓詁,而忽於義理。因為孔子的學問是實用的處世藝術,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學生們學業有成之後都要到社會上建功立業,他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變得迂腐呆板,不堪大用的“小人儒”。“小人儒”是相對於“君子儒”而言的,指書讀的好,學習也用功,文章寫的也好,講道理一套一套的,但要把具體大事交給他辦,就會靠不住,也就是所謂的書呆子,所以孔聖要子夏學習“君子儒”。《禮記·儒行》篇中專門講君子之儒者的作風及人格標準,其中提到了“君子儒”。“君子儒”不僅要德,才,學三者兼備,而且要具備豐富的社會體驗,深明事理,人情練達。君子儒者,為治國平天下而學,以利天下人為己任。因此,須學大道。小人儒者,學為自己正心修身而已。子夏文學特長,孔子希望他進而學道,以資利益人群。所以說,你要學做君子儒,不要學做小人儒。君子之儒,學道以修身,道明而身修,言談舉止皆合乎於正道。君子之儒成於仁,用於行,不僅明道理,而且知權變;立身於世,無所不通。君子之儒,進可以為官治民,退可以獨善其身。小人之儒則不然,學道不能用於身,不知用於行,只知空守一言,而不知進退權變。進則迂腐不能治民,退則怨天尤人。君子之儒道在心中,小人之儒道經常表現在口中。

三國演義》諸葛亮在舌戰群儒時,就歷數小人之儒的弱點,並提出什麼才是真正的儒者!

“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孔明視其人,乃汝陽程德樞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子曰:“君子不器。”儒家為人處世講究原則和禮數,但也同樣注重權變和變通,隨機應變,而不是墨守成規,食古不化!比如,儒家的忠恕之道、人和之道、孝道、君臣之道不是一味的求寬容、求和、求孝、求忠,而是都有其一定適用範圍的,注重變化的,否則就變成愚忠、愚孝、老好人,好好先生了!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是一件沒有思想的器具。是定了型的死東西,而君子要有鮮明正確的思想和立場,還要文武兼備,洞明世事,做人通達,做事能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否則,只能成為一個僵化的工具。君子在個人品德修養時,不可像器物一樣只針對某些特別的目地,而必須廣泛地涉獵各種知識,培養多種技能;在個人之氣度與修為方面,則應不像器物一般,僅有一定的容量,須要以寬廣的胸襟來看待世間萬事萬物;在待人處事的原則方面,則不應一成不變,須因時因地制宜,“待人要和中有介,處事要方中有園,行事要精中有果,認理要正中有通。”

明事理,順勢而為之,多可事半功倍。要想處事練達,首先就要對世事洞明,知事明理,在生活實踐中培養真正的自我。要明事理,就需要有開放的心態,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從外界不斷的吸取總結,洞察萬事萬物內在的規律,這就是學問。儒家的“修身”需要“練達人情,洞明世事”這樣的自我認識。通過與他人及外部大千世界發生聯絡,我們學習在擔任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同事、師生、僱主、僱員、施惠者與受益者諸具體角色中而非是抽象概念中體現自我。處在社會關係之中的自我在與他人的能動交往中獲得真正自我。“自我”並非是一個靜態結構,而是像流動的河水,在與其他“自我”的接觸中自身發生變化。而人,本著“與人相處”的精神通過習“禮”學習才可成為一個人。這就需要一個“成人”的過程。

孟子》中記載這樣一段對話:“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意思是,淳于髡問:“男生和女生彼此不能直接用手接受,這合禮節嗎?”孟子說:“合於禮節。”淳于髡說:“假使嫂子掉到水裡,能不能用手去救她?”孟子說:“嫂嫂掉到水裡不伸援手救她,簡直就是豺狼禽獸的行為。男生女生不能直接用手接或受,這是禮節;嫂嫂掉到水裡伸以援手,用手救她,這是權宜之計,是變通的方法。”

人們常說做大事要不拘小節,然而要想人情練達,就得在細微之處的人情世故上下功夫,關注小節,從平凡的事情上著手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才能見到這種“練達”的真功。

李敖曾經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她到北京為了香港問題跟鄧小平談判的時候,大家還記不記得還摔了一跤,她是英國的有名的女首相,強人。有一次她在官邸裡面請客吃飯,那個女孩子,就是我們說北京話叫跑堂,就是女侍者,拿著一碗湯每桌每人一份,捧到了內政大臣,就是內政部長的前面,一不小心這碗湯就灑了,倒在了內政大臣的衣服上面,當然衣服也弄髒了,內政大臣也被燙了。這時候大家滿座的人都覺得很意外,撒切爾夫人,趕緊跑過來,請注意啊,她第一個反應是摟住這個闖禍的這個女侍者,拍她的肩膀安慰她,給她壓驚。跟她說,親愛的這種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類似這樣不小心的錯誤我們都會發生,不要難過親愛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先安慰這個女孩子,然後才慰問這個內政大臣。請注意她這個小動作,沒有時間給你思考,當時的立刻反應就是這樣,近似直覺的反應就是人情練達即文章,這麼仁愛的,這麼高階的,這麼了不起的,這樣子能夠體貼入微的。她知道當時當場最窘的,最難過的是這個小女孩子,所以要鼓勵她,安慰她,這一點比這個內政大臣,這個大男人被燙傷,衣服被弄髒都重要。”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論語》上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有一次馬棚著火被焚。孔夫子退朝後忙問:傷人了沒有?而未問馬如何。並非聖人不愛馬,而是以人為重,恐傷人之意,故未暇問馬之事。蓋貴人賤畜,理當如此。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意思是,看一個人要看他的本質和做事的動機;看他做事的起始緣由和過程;還要看他平常作人處事的目的何在。瘦是縮小、潛藏的意思。如果從這三方面去考察一個人,他要隱藏或逃避什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儒家認為要想洞明世事,還要正確認識周圍的每個人,明辨是非,不要被惡人矇騙。觀人測事,料敵先制,搶先一步,先發制人,所依據的就是孔子提到這三點:看任何一個人為人處世,他的目的是什麼?他的做法怎樣?他平常的涵養如何,他安於什麼?只要把握住了這些,我們就把握住了人性與人心。孟子也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孟子說:“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神更好,更清楚了;眼神沒有辦法遮掩他的惡念,存心正直善良,眼神就明亮;存心邪惡,眼神就混濁不明。所以只要聽他所說的話,再看看他的眼神,哪一個人能隱藏呢?”

君子處世還要胸懷寬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世事洞明,處事練達。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是指內心的怨憤,心理不平衡。一個有學問而且徹悟了人生真諦的人,也許不會被世俗社會所理解,但是這個人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泰然處之,內心裡如春風吹拂,不會有絲毫怨天尤人的念頭,這樣的人格修養才是真正君子的修養,也只有這樣,不被外物輕易激怒,才能沉著穩重,洞明世間之事。

君子處事過程中要有所忌諱,才有可能圓滿。有一次子貢和孔子君子是不是也討厭某些人,“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意思是子路的問題引出了子貢的問題。子老師:一個仁人君子也有討厭別人的時候嗎?孔聖說:有。孔聖舉例說:君子討厭說別人壞話的人。討厭居下位而訕謗上位的人。討厭好勇鬥狠而沒有文化修養的人。討厭果敢而獨斷專行關起門來自以為是的人。子老師的舉例之後說:我也有討厭的人,我討厭把自己的偏見認為是最高智慧的人。討厭沒禮貌,行為暴躁而自以為有勇的人。還有嘴上尖酸刻薄攻擊別人,表面上裝做說直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這幾種人確實很討厭,有些人有這些毛病而不自知,結果到處討人嫌還莫名其妙。這種人不至於如何壞,但很討厭。所以我們在處事過程中也要避免這些令君子討厭的行為,先正己身。

人們往往最容易被自己打倒。《孟子·離婁章句》中孟子說:“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意思是,“大凡一個人,必定是自己先有輕慢自己的行為,然後別人才會來侮辱;一個家必定是自己先不珍惜、自己先破壞,而後別人才會來破壞;一個國家必定是內部互相爭鬥攻打,然後他國才會乘機來攻打。《書經·太甲篇》說:‘上天降下的災禍,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災禍,那就不能活命了。’說的就是這種情形。”因此要想在世間有所成,就切勿自毀長城,留下缺口讓敵人攻擊!

標籤:處世之道 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