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大學聯考勵志

高中生看的散文

有哪些散文適合高中生閱讀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看的散文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生看的散文

高中生看的散文:冬天的溫度

冷空氣突襲,天氣驟冷,居民紛紛換穿冬衣。行走在城市街頭,滿眼都是臃腫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間,街道也變得臃腫起來。裹著厚厚的羽絨衣,行人依然緊縮雙手,步履匆匆,不樂意長時間待在戶外。

中午,我接兒子放學,回到小區,見保安身穿大氅,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衛在門崗前。兒子問:“他們不冷嗎?”我說:“沒有人不感覺到冷。”“他們為什麼不躲進屋?”“這是他們的工作。”我回答。兒子沉默了。依往日習慣,兒子會有謝謝之類的話,今天卻沒有。

走出門崗不遠,一陣冷風襲來,為避開風的凌厲,我扭回頭,恰巧看到風掀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氅下,套著的竟然只是薄薄的一件毛衣。

回到家中,兒子把他的玩具一個個藏進被窩,我問兒子搗什麼鬼,兒子說玩具也怕 冷,給它們保保暖。一會兒,兒子說:“爸爸, 給保安送些衣服好嗎?”我的心顫了一下,我故意問:“那麼多保安我們送得完嗎?”兒子又說:“小區也有很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們能穿很長時間呢。”

我答應了兒子,從衣櫥找出去年的保暖內衣和羊毛衫,陪著兒子走出家門。來到樓下,我讓兒子去送,我站在樓角遠遠看著。兒子雙手捧著衣物,走到保安身邊,用雙手舉起。保安愣了,他弄不明白兒子做什麼,但是很快,保安接過衣服,夾在胳膊下,空出一隻手,莊重而嚴肅地給兒子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兒子回到我的身邊,像完成一件艱鉅任務似的歡快起來。下午送兒子去學校時,從保安的眼神裡,我讀出一種感動。

下午放學,兒子從學校裡帶出一個50釐米長寬的紙箱,上面寫著:“天冷了,他們卻站在寒風中!”回來的路上,兒子擔心折壞了它,雙手一直捧著紙箱。回到小區,兒子用雙面膠粘在紙箱背面,把它貼在門口高處,用手壓了又壓,保證不被寒風吹掉才回去。

第二天,我們路過小區門崗,十幾名保安列出整齊的佇列,由保安隊長帶領著,齊刷刷向我和兒子敬禮。保安隊長說,一個晚上,他們就收到小區居民送來的幾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謝,感謝,實在感謝。他緊緊握著我的手,十分激動。

去學校的路上,寒風依然。我問兒子還冷不,兒子說,天冷,我不冷。

高中生看的散文:最後的陽光

1920xx年春天的一個午後,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憊地走在柏林的一條大街上,他患有嚴重的肺癆,生命對他來說已經所剩不多。

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聲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丟失了心愛的洋娃娃,那個洋娃娃是她用積攢了一年的零花錢買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連一分錢也沒有帶,只好哄她說洋娃娃沒有丟,可能是到別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聽,仍舊哭。

男子皺著眉。突然眼睛一亮,說:“洋娃娃要是過幾天還沒回來,她就會給你寫信的。”

“給我寫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著他。“是的。”男子笑著點頭。小女孩露出了笑臉。

幾天後,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裡,洋娃娃詳細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裡玩,沿途都有什麼美麗的風景。她讀著,覺得真是神奇極了。

以後,每隔一週,小女孩都會收到一封信,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開了一個神奇的夢幻般的世界。

可是,兩個月後,“洋娃娃”再也沒有來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整天哭哭啼啼,飯也吃不進去。

一天,一箇中年女子來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寫的——熟悉的筆跡,調皮的口吻。小女孩捧著信,感到驚奇萬分。

女子是男子的遺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遺物時發現了這封未及寄出的書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來。

小女孩的媽媽抱過小女孩說:“孩子,你知道給你寫信的人是誰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

幾年後,小女孩長大了,從課本里,第一次看見卡夫卡這個名字。帶著好奇,帶著一點點激動和困惑,她開始慢慢走進他的文字世界。那裡是如此的廣博和深奧,她已經朦朧地感知到那是一個讓她欽敬的人了。

20歲時,女孩已經讀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後來,她開始研究他,揣摩他,寫了很多關於卡夫卡作品的論述。她在報紙上開設專欄,出版專著,她演講、遊說,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40歲時,已成為大學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報社採訪,當被問及為什麼對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獨鍾時,她談起了30多年前那個午後,談起了那個洋娃娃的故事。

她說:“偉大的心靈產生偉大的作品,當我能慢慢品味出那個善意的‘欺騙’背後蘊藏的大愛和無私時,我就知道,我的生命從此再也無法和一個人的名字分開了。那與其說是一些書信,不如說是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給予一個孩子的最好禮物,給予這個世界最後的陽光和溫暖。”

高中生看的散文:聽泥土說話

兒子失敗了,帶著沮喪從城市回來。母親是個啞巴,從菜園裡回來,見了兒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畫著,又覺得比畫不清。於是,將準備放下的鋤頭又拾起來,挖了一塊土,遞給兒子。

這一夜兒子沒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著那塊泥土。兒子望著泥土出神。後來,他彷彿感覺到泥土在跟他說話。是啊,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算輸光了一切,家鄉的泥土輸不掉。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這塊泥土會接納他。就算失敗如影相隨,只要是塊泥土,播下種子總有發芽的機會。

兒子看著泥土對著月光想了一夜。

帶上那把泥土重新上路。兒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實,性格如泥土般堅韌,待人如泥土般誠懇,為人如泥土般坦蕩,十年的掙扎、打拼,兒子成功了。一身光亮地從城市回來,雙眼望天,意氣洋洋。母親從菜園回來,比十年前蒼老了許多。兒子接過母親的鋤頭,怨責母親:您老這是何苦?這鋤頭您今後再也用不上了。說完就把鋤頭扔掉。母親比比畫畫,感覺到比畫不清時,又把鋤頭重新拾起來,挖了一塊土,送給兒子。

一如十年前的那個夜晚,月光照亮了兒子屋裡的小方桌和方桌上這塊新的泥土。眼前的情景讓兒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對了一夜的話。泥土永遠處在低處,所以不會從高處落下來,跌得很痛。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內心,才有質樸渾厚的力量。泥土不會因為身處山峰而自傲,也不會因為身處低谷而自卑。每一塊泥土都很自然、平靜、從容,所以才如此博大。

第二天,兒子走了。帶著深深的羞愧。

從此,兒子處世如泥土般低調,性情如泥土般內斂,為人如泥土般虛心,對待成敗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靜和從容。

幾年之後,與兒子同時發跡的夥伴,三三兩兩地從很高的位置掉下來,跌得很痛。只有兒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穩。

“發跡之後,我扔掉了那塊泥土。不過,好在失敗之前,母親又送給了我這把土。”眼前的他認真地對我說,“如果再將這把土扔了,就等於扔掉了我的整個人生。”

他珍惜母親送給他的泥土,他每天都要聽泥土說話。

高中生看的散文:雪白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東西愈來愈多了。比如雪。

在我的印象裡,雪是世界上最遼闊最莊嚴最富有詩意和神性的覆蓋物。她使我隱約想到“聖誕、人類、福祉、博愛、命運”這些宗教和集體意味很濃的詞。

那神祕無極的潔白;龐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靜;純銀般安謐寬仁的光芒;渾然天地夢色絕塵的巍峨與澄明……

拿什麼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間所有美的意境了。

童年時,我的心裡溢滿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時候,大地依然貧窮,貧窮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裡的雪全變成棉花該多好呵……如今,我們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卻失去了那潔白的相濡以沫的覆護。

那時候,一個冬天常常有好幾場驚心動魄的大雪。有時連續著,不捨晝夜地下;天凜地冽,銀裝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節,像過年,很令人鼓舞和感動。記得國中語文裡有篇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一開頭即是“紛紛揚揚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種盛大的雪況現在憶起來很有些隱隱動容和“俱往矣”的悲壯。不知如今的孩子會不會問:真有那麼多的雪麼?

是真的。雪不僅多,而且美。

記得當時班裡有個家境很窮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細細的老也長不大的豆芽兒。—次作文課上她靈機一動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說:“那天夜裡,我看見天上飄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時候同學們全笑了,連戴眼鏡的老師也哧哧笑了,說她是“異想天開”。於是老師接著給我們講“異想天開”是什麼意思。我就是從此學得這個成語的。老師講“異想天開”的時候女生趴在水泥桌上(當時課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嗚嗚哭出了聲……不久,她因家貧便輟了學。

許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記起了這件事。我猛然發現那個“雪花膏”的比喻其實是多麼生動而富有詩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兒的雪。

在我所見過的比喻中,這是最珍貴最難忘的一個。也是最傷感的一個。

要知道當時窮人家的女兒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麗的如訴如泣的雪花膏。

不知從何時起,有個聲音問:我們的雪呢?

從前的那些夢想,有的很快就兌現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課桌……另外一些雖遙遙無期,但我們並不苛求,慢慢來,一切都會有的,沒有的都會有的……

是的,我們相信,時間已悄悄印證了這點。但另一個事實是:我們曾經有過的,現在卻沒有了。

比如雪。我們有了無數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還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們的雪呢?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呢?

偶爾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樣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針或粉末狀的碎屑,彷彿老人凋謝的白鬚,給風一擊,給地面輕輕一震,即消殞了。

這哪裡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敗的跡象即這個時侯顯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溫的爬升,空氣的浮躁,河流、樹木和鳥的稀少……眯起眼睛,我辨認出菜葉上的斑點,陽光中的塵埃和可疑的飛來飛去的陰影……最後,我還跟蹤一隻綠色的蒼蠅,於是發現了第二,第三……

從前不是這樣子的。

純潔簡美的東西愈來愈少。地球上,已很難留得住雪了。

人類創造一切的同時也破壞著一切,許多優雅的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顛覆了,消解了,包括季節、生態、法則、價值、信仰和藝術……我們狂妄地征伐卻失去了判斷,拼命地擁有又背叛著初衷,我們消滅了貧窮還消滅了什麼?

這是一個慾望大得驚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慾望。慾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後那雙憂鬱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脅她的莫名的危險……我開始了懷念,懷念那些已經流逝和幾要逝去的東西,比如童年、雪、自然和本色,比如古典、村野、棉布、美和純淨……

標籤:高中生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