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集錦

高中,本該一個奮鬥的年紀就該好好奮鬥,奮鬥的同時也別忘了給自己充電看些勵志的故事哦。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集錦

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有夢,就要去實現

1

起初,我們總是會害怕,害怕不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物質生活,害怕遇不到那個好好愛自己的人,害怕失去青春也換不回事業上的進步,害怕會做下一個讓自己悔恨的決定……可這一路,我們就是這樣踩著自己的害怕和悔恨走來,漸漸地,在害怕中一點點成長、充實,日益強大,對當初做下的決定釋然,最終迎接另一種不懼怕未來的自己。

在這個時代,你要對自己寬容一點,允許自己迷茫,允許自己困惑,允許自己慢慢來。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必太過焦慮,但你需要了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哪一方面。如果你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都不知道,如何認識人生和世界?

你若真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要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直到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努力的夢想。

馮唐想寫小說就去寫,想開公司就去開,一路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一步步地跑,一字字地寫。

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做那麼一點點,時間一長,你就會看到自己的成長。

2

不管你想要怎樣的生活,你都要去努力爭取,不多嘗試一些事情怎麼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呢?

你說你喜歡讀書,讓我給你列書單,你還問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看書;你說自己夢想的職業是廣告文案,問我如何成為一個文案,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你說你計劃晨跑,但總是因為學習、工作辛苦或者身體不舒服第二天起不了床;你說你一直夢想一個人去長途旅行,但是沒錢,父母覺得危險……其實,我已經厭倦了你這樣說說而已的把戲,我覺得就算我告訴你如何去做,你也不會照做,因為你根本什麼都不做。

真正有行動力的人不需要別人告訴他如何做,因為他已經在做了。就算碰到問題,他也會自己想辦法,自己動手去解決或者主動尋求可以幫助他的人,而不是等著別人為自己解決問題。

首先要學習獨立思考。花一點時間想一下自己喜歡什麼,夢想是什麼,不要別人說想環遊世界,你就說你的夢想是環遊世界。

很多人說現實束縛了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直都可以有很多選擇,生活的決定權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只是我們缺乏行動力而已。

如果你覺得安於現狀是你想要的,那選擇安於現狀就會讓你幸福和滿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選擇一條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你也一樣會感到快樂。所謂的成功,即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糟糕的狀態,莫過於當你想要選擇一條不甘平庸、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時,卻以一種安於現狀的方式生活,最後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人生。

因為喜歡,你不是在苦苦堅持,也因為喜歡,你願意投入時間、精力,長久以往,獲得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

我從跑步中得到的東西有許多,比如,一個健康的身體,積極的生活態度,跑步時揮汗如雨的暢快感,認識了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沒有一步是浪費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用心生活,沒有一天會是虛度的,你總會有所收穫,你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抵達美好的未來。

我漸漸意識到做一件事,開始的興趣帶來的熱情只是最初的火種,想要形成燎原之勢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人是因為對一件事情幹得越來越好才越來越有興趣的,不是對什麼感興趣才幹得好的。小目標完成後給予及時的小獎勵,會促使自己去實現更大的目標,大目標完成後,更要好好犒賞自己一下。

一生之中,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而我們常常把完全不一樣的每一天過得都一樣。摒棄重複無聊的日子,迎來未來精彩美好的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奢侈,因為我們習慣對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產生依賴感和麻木感,巨大的惰性會拖垮我們。我們寧願麻木不仁地生活,安全地受困,也不願意冒險改變,以至於沒有精彩美好的未來。

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

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心是任性的小動物

我擁護了“任性”這件事情許多年之後,突然有一天發現了“承受”的迷人之處。

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任性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凡是從中受益過的人都明白那種說走就走的快感。可懂得承受的人臉上有種奇妙的光芒,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有種額外的說服力。

朋友面對選擇猶豫時,我總祭出那句百試不爽的法寶:“Follow your heart。”這句看上去很勇敢的口號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單單這一句話其實不足以讓人做正確的人生判斷。人們總以為這句話中最重要的詞是“心”(heart),可心是任性的小動物,雖然有極好的直覺,可本質上是趨利避害的。心向往溫暖甜美的地方,心追求讚美和掌聲,心討厭委屈和冷漠。心有時候是偏執甚至盲目的,是柔軟甚至脆弱的。

這句話真正的重點是“Follow”,是追逐,是行動,是為了選擇不斷付出。哪怕“心”的選擇是撞南牆,是放棄百萬年薪去創業,是義無反顧辭職走天涯,持久地“Follow”才是這句話的真諦。

走陽關大道是安全的,每個人從上學到求職,都渴望在寬闊的人生之路上一往無前。可那條路上永遠都是擁擠的,充滿競爭的,不得安寧的。於是我們的心就會不安分起來,會東張西望,會像一隻小動物一樣,跳出我們安全的懷抱,撒開腿奔跑。很多人不理睬這隻小動物,繼續往前趕路。他們覺得人生並未因為缺失這隻任性的小動物而有缺憾。直到後來,他們才發現心口缺了些什麼,卻怎麼也找不回來了。

也有不少人追著自己的心,偏離了安全的主流的大馬路。我們的心總是比我們跑得快,它在前面領路,不管前方有沒有荊棘,也不管路好不好走,只憑著直覺向前衝。這一路,它一定會受傷,會流血,會痛苦,會停頓,會彷徨,甚至會迷失方向。有些人就抱起它,帶著它回到安全的大馬路,繼續和眾人一同趕路。那些不再理想的理想主義者經常悲憤地指責現實讓他們頭破血流,可依然有少數人抱起受傷的心,看看遠方的山,繼續走——如果那是心要去的地方,他們絕不動搖。

心是那麼嬌嫩寶貴的小動物,照料好它才是我們的任務。

我有一個前同事,人又美又聰明,只是有些小嬌氣。她曾因為一件極小的事情和老闆鬧了彆扭,覺得委屈,就斷然辭了職,在家裡待了一年多。前一陣遇到她,發現她回了原來的公司,比從前更努力更認真地工作,甚至不鬧小脾氣了,儼然一枚勤勤懇懇的好員工。問她怎麼捨得放下任性,去做這樣的改變,她笑笑說,明白自己要什麼了,那點委屈也就能承受了。

我們經常看的勵志劇中有些缺陷,總是提倡為了目標要默默忍受,而忍受和承受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態度。當人在“忍受”時,他依然站在了壓力和磨鍊的對立面,因為他必須“忍”。 而“承受”則是接納,是消化,是把那些磨鍊和壓力變成養分,是明瞭並接受了一個事實:我們想要的那個東西,除了華麗甜美的那部分,也包括了糟糕和辛苦的部分——二者不可分。

任性有任性的瀟灑,承受有承受的光芒。我十分尊敬那些有清晰目標,併為之默默承受、堅持並付出的人,他們不抱怨,也不到處嚷嚷自己的苦或偉大,他們做的就是“做”。對於其他更輕鬆更舒服的選擇,他們的態度是:與我無關。

“Follow your heart”意味著照料好那隻任性的小動物,意味著好好選擇一件想做的事情,做到底,不許逃。

那些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裡、要去何處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適合高中生看的勵志故事:你的理想有毒嗎

看職場節目,其中一位男嘉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大學學的英語專業,畢業後在一所學校教英語,由於沒辦法有效管理學生,辭職去南非做銷售工作,又因為在南非沒有價值感,故回國。此人的自我介紹中說不善交際,寄興趣於花草之間,但是找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做銷售工作。當時,在座的500強企業負責人不停地告訴他:“從你的介紹到今天你的表現來看,我確定你一點兒都不適合做銷售。”可是,這個“倔強”的男孩還是不停地說:“我一定要做銷售,這是我的夢想,我會努力。”其實,這個男孩一出場,我就已經感覺出他不適合商場,甚至有些木訥,遇到陌生人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生活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做任何工作都會有一定的天生指向。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資本或是優勢,我們可以繞道去找真正適合我們的。有人會說,我只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幸福,可是,要知道在現實面前,你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理想,如果成為空中樓閣,我們的幸福感也會隨即消失,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變成負擔。

我認識的一位女生,長得挺漂亮,上大學之後,做了主持人,也因此積累了很多人脈關係,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學校主持人大獎賽中獲獎,評委都是學生會的幹部。其實,她周圍的人都知道,傲氣和冷漠是一位主持人最忌諱的性格,可恰巧這兩種特性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私底下,大家一致認為她的確不適合做主持人,在臺上,總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可是她卻自我感覺良好,逢人便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央視主持。後來,她去參加省裡的主持人大賽,預賽就落選了。於是,有人幫她指出了性格上的缺點,可她根本聽不進去,還是我行我素,傲氣的性格已經在這二十幾年裡深紮在了她身上。而現在她還活躍在學校的主持舞臺上,即便被她採訪過的人都覺得很不舒服。

這種理想亦是有毒的。越是有成績,越是有毒。成績有時候會因為幸運,有時會因為客觀原因而騙人,倘若你信了它,依了它,便會像陷入傳銷一樣,越陷越深。我知道,如果她選擇舞蹈或是音樂,會比現在要好得多。

我們一直在前進中反思和觀照自己,這是一種好現象。有些搞文學的人,本身已經取得了在外人看來非常好的成績,可是他卻放棄了文學,成了一名出色的記者。原因很簡單,他能看清自己存在的問題,知道走不長遠,於是選擇了自己真正有能力做的,而不是靠一時激情拼攢起來的。也因此,我們明白了那些轉行的人真正的心理。

我的一位好朋友,她的理想是開一家小商店,也因為這個理想她成了我們取笑的物件——“你的理想太小了,咱們是大學生,怎麼只有這麼點理想呢?”她總是笑笑,說“我覺得很適合我”。這就對了,理想不在大小,而在於是否真的適合。

在做選擇之前,花上一大段時間,讓自己很實際地想一想:我的理想有毒嗎?畢竟這個世界上所謂的理想太讓人眼花繚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