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故事蘊藏大道理

小故事蘊藏了大道理,快隨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故事吧,歡迎閱讀借鑑,僅供參考。希望你們有所獲。

故事蘊藏大道理

劉偉的勵志故事

第一次聽到劉偉的勵志故事,還是在電視上看達人秀的時候。當劉偉在達人秀的舞臺上用雙腳彈奏鋼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個無臂青年能夠勵志成為今天的成就,他的故事一定會很辛苦,也很勵志。

其實,劉偉並不是天生的沒有雙臂,他是在十歲的時候,跟小朋友們玩遊戲,不小心觸到了高壓電,從而永遠的失去了雙臂。這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啊,可是小小的劉偉並沒有因此對生活放棄了希望,他開始用腳洗臉、刷牙等等,雖然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靈活,但是後來隨著劉偉的不斷練習,他已經會很好的運用他的雙腳了,後來,當他上學後,由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他開始學習游泳,並且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後來,他迷上了音樂,跟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自學,在學音樂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用腳彈鋼琴已經過了七級。這是一個神話,我們都知道,即使是我們正常人用手學習鋼琴,這也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劉偉用腳又是怎麼做到的呢?我想這跟他積極樂觀的心態是分不開的,當他知道自己沒有了雙臂的時候,他沒有否定自己的夢想,相反,他積極的利用自己的身體去拼搏,這樣的勵志成功的故事正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所需要的,這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當我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相信只要想起劉偉,我們的內心就會重新獲取力量,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只要我們自己不放棄,我們就一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劉偉這樣勵志成功的故事會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希望和光明。

富者不一定偉大,貧者也並不一定卑微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又過了一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到安徒生的故居前去參觀,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勵志故事)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裡嗎?怎麼他生前會在這棟閣樓裡?”父親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裡。”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歷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二十年後,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他說:“那時我們家除了很窮以外,而且還是黑人,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伊東布拉格認識了黑人並不卑微,通過這兩個人的經歷讓我知道,上帝沒有輕看黑人。”

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撒到每個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樣擁有機會。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它就總是折磨人。《一粒米的成功》

提起臺灣首富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而在創業初期,他做的還只是賣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勵志故事)

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

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

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造。

標籤:大道理 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