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人生感悟

感悟生活的哲理文章

每一棵大樹的成長都要接受陽光,也包容風雨。下面有小編整理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文章,歡迎閱讀!

感悟生活的哲理文章

人生路上需勤奮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勤奮。你想擁有勤奮嗎?但願你,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幸福的鏈條,一生為你滾出無限的幸福。

世界上最寶貴的除了良好的心裡素質,還有一個東西,就是勤奮。最寶貴的勤奮,不光是身體上的勤奮,而是精神上的勤奮。勤奮靠的是毅力,是永恆。文學家說,勤奮是開啟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而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而平凡的人則說,勤奮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可見,勤奮富有了多麼巨大的底蘊與魅力,人類如果丟棄了它,絕對不行。

勤奮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沒有它,天才也會變成呆子。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勤快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勤奮的勞動,可以獲得豐碩的成果。要想在仕途中成功的收穫,還須我們一雙勤勞的手。

自古以來功名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一個“勤”字。人的一生在於勤,勤能補拙,不勞無獲,勤勞可得,不勤則飢,不勤則愚。人生之路上,以勤為勁,焉得幸福,還須苦行舟。勤勞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之長眠。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的大道上荊棘叢生,生活之路上烽煙滾滾,只有意志堅強而勤奮吃苦的人,才可以在笑中達到目的地。

人生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人生不得勤奮,不明智理。天才源於勤奮,蠢人出自懶惰,明智之人甘當勤奮的小蜜蜂。勤奮,是智慧的雙胞胎,懶惰,是愚蠢的親兄弟。勤奮的人,擅於利用時間,懶惰的人,總是沒有時間。勤奮,是時間的主人,懶惰,是時間的奴隸。人的一生須得忙碌,忙碌才能體現價值,贏取向往的收穫。

世界之中,沒有任何動物會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如果每一條路上的人們,都能學學做螞蟻,那麼,碌碌無為的人即將遠離。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會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嚐。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勤奮,要在社會中發展,便要奮鬥。古往今來,任何的成功與收穫,無不是腳踏實地,艱苦卓著,勤奮辛勞的結果。

我們絕不鄙視勤奮。只有勤奮,你才可以採摘到收穫。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扛著一把採摘豐收的階梯,那就是勤奮。手懶的,要受窮;手勤的,得以富足。要想擁有富足,就必須無畏的攀登,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前進中的艱難與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豐收果實的喜悅和擁抱富足而幸福的。

通向麵包的小路,蜿蜒於勤奮勞動的沼澤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從一塊無花的土地中穿過。無論是通向麵包的路,還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需要勤奮與艱辛的歷程。青春的光輝,理想的實現,生命的意義,乃至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全都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勤奮!

只有勤奮,才能治癒貧窮的創傷;只有勤奮,才能閃耀幸福的光環;只有勤奮,人類才能看到希望和光明的前程。閃光的人生由勤奮打造,智慧的人生由勤奮堆積,偉大的人生由勤奮炫耀,平凡的人生由勤奮夯實,堅強的意志和承受的能力通過勤奮得以深化,這乃是立足於每一時代的根本。勤奮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實際的行動,在勤奮的苦度中持之以恆,永不退卻。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人生的仕途上,我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於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只要我們擁著勤奮去思考,擁著勤奮的手去耕耘,用抱勤奮的心去對待工作,浪跡紅塵而堅韌不拔,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綻放火花,讓人生的時光更加的閃亮而精彩。

知止定靜安慮得

《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每一個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所得、有所成,離不開一個“靜”字。

安靜,不是要讓自己脫離現實,而是要在現實中以一種淡定的姿態,去看清自己的本質。只有看清自己的本質,才能更加直接地設法提升。淺薄的熱鬧於我無益,我便不取。豐富的安靜可促成長,我便謹守。

靜者不避鬧市,躁者難立深山

真正能夠守住內心之寧靜者,是能夠適應任何環境的人。若是處於僻靜處,他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獨處之安樂。若是處於喧鬧處,他能穩如泰山地聽取內心的聲音。

我們時常能夠看到老人悠然自得地坐於榕樹之下,他們的神態是安詳的,是寧靜的,縱然過往有販貨之小車,周遭有嬉鬧的兒童,他們也能氣定神閒。祕訣在於內心豐富的安靜。

反觀內心躁動之人,他們因為渴求太多,而導致失去了內心之平靜。這些人即使讓他們身處於深山之中,或者隱沒於古剎禪房,他們也只會感到焦灼難安。這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並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靜之樂趣。

安靜發乎童心,修煉貴在持恆

既知安靜之可貴、躁動之紛擾,那麼怎樣才能儘量達到心境平靜的狀態呢?其實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找回自己的童心。

要像一個孩子一樣細膩地生活,少計較功名、少計較得失,即《大學》所謂的“知止”;多去想想什麼能讓自己快樂,我們的內心才能回覆到平靜的狀態,我們的靈魂才會變得豐富和厚實。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需要依賴一些修煉的方法。比如在工作之中,要養成擬定計劃的習慣,今天該幹什麼,明天該做什麼,都要有一個明晰的計劃。

人在有計劃的時候,內心自然會安定踏實很多。比如我們在生活之中,要養成定期收拾家居物件的習慣,讓自己在擺放整齊東西的時候,感受到一種“各安其位”的良好情緒。這些小細節往往被我們所輕視和忽略,但卻能切切實實地幫助我們通過一種持久的方式找回平靜。

充實不假外求,豐富覓於內心

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擁有很多東西,比如物質,比如名聲,生命就是圓滿的。但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

這種所謂的“充實”不過是繡花枕頭,外表光鮮,而內裡卻堆滿了禾草。物質再多,一旦夠用,其餘即為浪費。名聲再大,歲月推移旋即所剩無幾。

真正的豐富只能從內心中尋找。多接受點哲學的思辨訓練,從文學的人物裡獲得力量,讀點歷史書籍,從浩瀚的知識中充實自己,讓自己生命的深度得以延伸,讓自己生命的廣度得以拓寬,才是真正的圓滿,也只有這種圓滿才能讓我們感到真正的平靜。

淺薄的熱鬧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豐富的安靜如萬頃碧波,永恆深沉。去做一個內心安靜的人,不驕不躁;去做一個充實豐富的人,且行且樂。

生命是一場永不停息的旅行,豐富的安靜是沿途最美的風景。

熱愛生活,收藏陽光

生活在紅塵,有快樂,更有煩惱。這就象硬幣的兩面,都不可缺少。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內容的增多,那個天真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離我們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日子。好多事,不想做,不得不做,好多話,不想說,不得不說,不希望的事情,總是不約而至,你越躲它越追著。似乎有一個無形的線,在背後把人一直襬布著,讓人身不由己。快樂的心境也象大家閨秀,不肯輕易拋頭露面了。

那麼,我們的快樂丟到哪了,是讓瑣碎淹沒了嗎,是讓世俗奪走了嗎,是她蒙上了一層面紗,我們無力揭開它?還是我們的眼睛蒙塵了,看不到她?也許是,也許不是。也許我們凡夫俗子,就應該活成這個樣子。

生活紛繁複雜,千絲萬縷,漫長的人生的旅途,我們不斷地撿拾,不斷地累積,不但積累歡愉,更有憂煩堆積,喜怒哀樂互相交替,使行囊漸漸沉重,感覺越走越累。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人性的弱點是,人們往往對‘八九’記憶深刻,而對那稀有的一二,反而讓它轉瞬既逝了,這樣活著,用商家的話說,真是虧大了。但,我們只是普通人,沒有哲人的智慧,沒有聖人的超脫,如何學會快樂生活?

曾讀過這樣一篇文章,說有一個聰明人,每當發生一件令人快樂的事,他就把那個事記在日曆上,這樣,日積月累,不斷疊加,多年過去了,當他翻開日曆,那些個多年前的人和事,又浮現在他的眼前,快樂又被複制了一遍,他才明白,原來,開心的日子竟然這樣多。同進,他在生活中不斷地思索著,感悟著,漸漸的,心胸越來越開闊,心態越來越樂觀,煩惱由多變少了,痛苦由大變小了,即使偶爾來了,但積攢的快樂,也把它稀釋了,象風一樣在心頭輕輕刮過,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生活的智者,因為他懂得收藏陽光。

生活如小溪,緩緩流淌,煩惱如春草,潛滋暗長。上天給我們生命,給我們記憶的本能,但我們不能象攝影機一樣,把所有的一切兼收幷蓄,我們要用智慧去選擇,去取捨,記住應該記住的,忘記應該忘記的。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說過:“如果你這一天沒有笑一笑,那你這一天就白活了”。可捫心自問,我們真的哪一天都笑了嗎,煩惱來的時候,我們真有能力把它們趕跑嗎?

收藏陽光吧,憂鬱的日子裡,她如一股清風,能吹散我們心中的烏雲。坎坷的旅途中,當我們不小心跌倒,灰心喪氣,她給我們爬起來的勇氣。當我們怨惱裡,她如一把掃帚,會把我們心中的灰塵毫不留情地掃去,留下一個清清爽爽,輕輕鬆鬆的自己。收藏陽光,把快樂刻在石頭上,任時光的流水再也沖刷不去,讓他成為永久的記憶,把憂傷寫在沙土地,不管多麼的疼痛的記憶,風一吹,水一衝,一切都沒有了痕跡。收藏陽光吧,生命如一棵樹,只有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能茁壯成長,生命如一朵花,只有在陽光下,才能綻放美麗。

標籤:感悟 哲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