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人物

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

成功,不會那麼容易就達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

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篇1:盧嘉錫刻苦鑽研的故事

假如設計一座橋樑,小數點錯一位可就要出大問題、犯大錯誤,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數,就是扣你把小數點放錯了地方。1933年, 在一次隨機的考測之後,區嘉煒教授這樣開導盧嘉錫,他顯然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這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分有點想不通。 區教授教的

“假如設計一座橋樑,小數點錯一位可就要出大問題、犯大錯誤,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數,就是扣你把小數點放錯了地方。”1933年, 在一次隨機的考測之後,區嘉煒教授這樣開導盧嘉錫,他顯然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這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分有點想不通。

區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學,平時挺喜歡考學生,評分也特別嚴格。這回出的考題中,有道題目特別難,全班只有盧嘉錫一個人做出來,可是因為他把答案的小數點寫錯了一位,那道題目教師只給了1/4 的分數。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數點放錯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師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後, 盧嘉錫思索著。

從此以後,不論是考試還是做習題,他總要千方百計地根據題意提出簡單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從而毛估一個答案的大致範圍(數量級),如果計算的結果超出這個範圍,就趕此仔細檢查一下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種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錯。

善於總結學習方法的盧嘉錫後來走上了獻身科學的道路。發現,從事科學研究同樣需要進行“毛估”,或者說進行科學的猜想。不過那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因為探索未知世界比起學習和掌握現成的知識要艱鉅複雜得多。在形成科學上的毛估思想方面,他首先得益於留心揣摩他的導師、後來兩度榮獲諾貝爾獎(化學獎與和平獎)的鮑林教授的思維方法。

那是1939年秋,在留英時導師薩格登教授的指點和推薦下,盧嘉錫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來到當時很有名氣的結構化學家鮑林教授的身邊。毫無疑問,探索物質和微觀結構奧祕,正是這位不滿24歲就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的中國青年學者最感興趣的問題。

結構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原子層面上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及其與巨集觀性之間相互關係的新興學科,不過當時的研究手段還處在初級階段,通常,科學家們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弄清楚某一物質的分子結構。盧嘉錫注意到,鮑林教授具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直觀能力:只要給出某種物質的化學式,他往往就能通過毛估大體上想像出這種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鮑林所表現出來的非凡才能令他的學生欽佩,但盧嘉錫關沒有使自己僅僅停留在崇拜者的位置上。

鮑林教授靠的是一種“毛估”,我為什麼就不能呢?在反覆揣摩之後, 盧嘉錫領悟到:科學上的“毛估”需要有非凡的想像力,而這種想像力只能產生於那些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訓練有素而善於把握事物本質和內在規律的頭腦,於是,他更加勤奮刻苦,孜孜以求。

1973年,國際學術界對固氮酶“活性中心”結構問題的研究還處在朦朧狀態,當時的科學積累距離解開固氮酶晶體結構之謎還有相當一段路程。然而正是在這個時候,盧嘉錫在組織開展一系列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就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原子簇”模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福州模型”。它的樣子像網兜,因而又稱之為“網兜模型”(後來又發展出“孿合雙網兜”模型)。四年以後,國外才陸續提出“原子簇”的模型

時至1992年,實際的固氮酶基本結構終於由美國人測定出來,先前各國學者所提出的種種設想都與這種實際測定的結構不盡相符。猜想與事實之間總是有些距離的,然而作為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結構方面基本模型之一──20xx年前盧嘉錫提出的模型,在“網兜”狀結構方面基本上近似地反映了固氮酶活性中心所具有的重要本質,他的“毛估”本領不能不讓人由衷歎服!

長期的科研實踐,使盧嘉錫特別重視毛估方法的運用,他常常告誡他的學生和科研人員:“毛估比不估好!”他希望有幸獻身科學的人們,在立題研究之初就能定性地提出比較合理的基本“結構模型”(通常表現為某種科學設想或假說),這對於正確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彎路是很有意義的。但他同時提醒大家:運用“毛估”需要有個科學的前提,那就是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否則,“未得其中三昧”,那毛估就可能變成“瞎估”。

“三昧”,古語指事物的訣要所在。其實,無論哪種科學方法,如果只會從形式上運用它,充其量不過是一名熟練的工匠;只有那些善於從本質上把握它的人才會成為大師

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篇2:海倫凱勒的成功與堅持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瞭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蹟。可以說這個奇蹟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裡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這是個極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裡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當波金斯盲人學校的亞納格諾先生以驚訝的神情讀到一封海倫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後,這樣寫道:“誰也難以想像我是多麼地驚奇和喜悅。對於她的能力我素來深信不疑,可也難以相信,她3個月的學習就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在美國,別的人要達到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這時,海倫才9歲。

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裡,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一條出口都已向他緊緊關閉。但是,海倫是個奇蹟。她竟然一步步從地獄走上天堂,不過,這段歷程的艱難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她學發聲,要用觸覺來領會發音時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為此,海倫不得不反覆練習發音,有時為發一個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失敗和疲勞使她心力憔悴,一個堅強的人竟為此流下過絕望的淚水。可是她始終沒有退縮,夜以繼日地刻苦努力,終於可以流利地說出“爸爸”“媽媽”“妹妹”了,全家人驚喜地擁抱了她,連她喜愛的那隻小狗也似乎聽懂了她的呼喚,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成功屬於刻苦努力的人篇3:貝基拉刻苦訓練的故事

貝基拉出生在衣索比亞的一個貧苦的家庭,很小的時候,他就渴望成為一名馳騁賽場的長跑健將。他時常站在訓練場邊,羨慕地看運動員們的訓練。但極度貧寒的家境,讓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僅拿不出訓練費,連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買不起。

那天,貝基拉不知不覺地又走到訓練場邊,望著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羨慕又難過,心頭奔跑的希望亮起來,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欄教練員聽了貝基拉的傾訴,將他帶到一組很矮的欄杆前,讓他一路跑過去,他輕鬆地跨越一個個欄杆:教練員又指了指那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欄杆前讓他再試一試,他努力了好幾次,也沒能跨過去。

這時,教練員平靜地告訴他:“孩子,你剛才所說的那些困難。就像眼前的這一道道欄杆,它們會橫在每個人的面前,那些你現在跨不過去的欄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敗後,最終跨越它們,你還可以踢翻它們,也可以繞過它們,你只需盯準你嚮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沒有什麼可以攔住你的夢想的。”

教練員的一席話重新點燃了貝基拉的希望,從此,買不起跑鞋的貝基拉開始了他堅定而執著的赤腳奔跑訓練,廣袤的原野、泥濘的山路、堅硬的戈壁灘上……隨處可見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練出了一雙鐵腳板。數年後,他成了衣索比亞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

1960年羅馬奧運會馬拉松賽場上,貝基拉一出現,便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他是唯一赤腳的運動員。在數萬名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中,貝基拉為他的祖國贏得了一塊沉甸甸的金牌。

距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前還有20多天。貝基拉動了一次手術,很多人以為他會放棄比賽。然而,32歲的他不僅出現在馬拉松賽場上,而且再奪金牌,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蟬聯這個專案冠軍的選手,也成為衣索比亞的民族英雄。

面對記者蜂擁而至的話筒,貝基拉激動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簡單,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沒有什麼障礙可以攔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夢想的終點。”

沒錯,在大千世界中的我們每個人面前,都可能會橫著一些諸如清貧、疾病、磨難之類的障礙,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們,踢翻它們,繞過它們,就會抵達夢想的前方。

標籤:刻苦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