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人物

成功人士教你如何創業

創業,是有跡可循的。也是需要戰略與技巧的。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屬於自己的創業的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功人士教你如何創業,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成功人士教你如何創業

創業前要想清楚的四件事:

第1,我創業成功的核心資源優勢是什麼?我具備的條件是:足夠的資本?行業經驗?客戶資源?技術創新?商業運作能力?與即將面對的競爭對手相比是否有明顯的優勢?

第2,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耐力度過創業期的消耗,估計通過多長時間走過創業瓶頸階段,自己有多長時間的準備。

第3,我為什麼要創業?是否有足夠的決心,願意承擔風險嗎?過去的利益是否捨得放棄?

第4,我是否具備創業者應有的能力與素質,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綜合全面的素質,還是有專項技術特長?

成功人士教你創業的方法:

1.創業前要慎思

創業前要認真思考、反覆評估、考慮成熟再行動。除了要足夠的資源準備外,心理準備最重要。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值得好好思考

2.先有業務 再創業

很多人創業是迫於生存的壓力,希望賺多點錢,過上較好的生活。甚至先將公司註冊好了,再考慮業務範疇,這都是不可取的。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再決定創業。假如,選擇了某一個行業,創業前一定要積累一些該行業的經驗,收集相關的資訊,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慮進入該行業為別人打工,通過打工的經歷來積累經驗與資源。那麼“學費”自然由別的老闆給你付了,也就用不著自己創業時交學費,行業知識、客戶資源渠道,贏利模式都有了,再創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3.創業要有足夠的資源

很多人在初次創業的時候,都是資源十分欠缺的。資源不足,使企業創業成功的概率降低,但要有完全充分的資源也是不可能的。在資源具備上,一般來說,要符合兩種條件:一是要有進入一個行業的起碼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具備差異性資源。如果任何條件均不具備,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4.先有業務 再創業

很多人創業是迫於生存的壓力,希望賺多點錢,過上較好的生活。甚至先將公司註冊好了,再考慮業務範疇,這都是不可取的。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再決定創業。假如,選擇了某一個行業,創業前一定要積累一些該行業的經驗,收集相關的資訊,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慮進入該行業為別人打工,通過打工的經歷來積累經驗與資源。那麼“學費”自然由別的老闆給你付了,也就用不著自己創業時交學費,行業知識、客戶資源渠道,贏利模式都有了,再創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從企業內部創業,有很多有利條件:雄厚資本實力的支援、管理的指導、綜合資源的共享、業務資源的利用、品牌形象藉助等,如果創業公司的業務與母體公司的業務有延續性,或關聯性,創業起來更容易成功。

成功者談創業中如何組建優秀的創業團隊

1、別浪費時間尋找“資深人士”

先說一段塵封的往事,在決定創刊的時候,我曾經奉命去給它找一位資深的媒體人士出任主編,花了大概半年的時間,接觸了不少資深媒體人,說了很多好話,結果沒人願意到這樣一份還沒出生的雜誌工作。最後,老大沒辦法了,只好把我頂上,硬著頭皮讓我做了執行主編。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公司發展的還不錯,我這個執行主編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對於一隻創業團隊來說,我看就別把時間浪費在尋找資深人士這件事情上面了,一來不大會有真正的資深人士願意來,二來真要有資深人士來了,他也未必有創始人做得好。

到底什麼是資深?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工作的年頭多嗎?是在原來的公司證明了自己嗎?資深人士帶來的可能是寶貴的經驗,也可能是思維的定式。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資深人士可能幫不上你太大的忙,你需要在快速變化的環境當中千方百計的活下來,需要的是打破常規,而非經驗的傳承。

2、真正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我曾經認為這世界上存在一種方法論,可以讓我看了它以後就掌握尋找人才的方法。但是回首一看,我得到的真正的人才,幾乎都是莫名其妙的出現的,正常途徑過來的(比如說招聘網站、校園招聘)反而微乎其微。

我曾經最優秀的記者楊欽,是在派代網上面私信找到我的。我的學妹祁鈺,是在復旦BBS上面看到我發的招聘啟示找到我的。我的編輯陸嘉寧,是祁鈺以前的同事,祁鈺介紹過來的。我在明道招聘的唐小友,是通過微信公眾賬號找到的……

尋找創業夥伴這件事情和尋找另一半是非常類似的,你只能靠緣分。也許很多人看完了想揍我,“你說了半天,等於啥也沒說啊!”可是,事情就是這樣的。

3、重視積累“低端”人脈

誰都知道人脈很重要,但大多數可能只重視了“高階”人脈,卻忽視了身邊的普通人,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要知道,你去巴結高階人士,人家會真的重視你嗎?你對人家的價值有多少呢?辛辛苦苦攢下一疊疊名片、一張張合影,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卻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我們努力攀爬職場金字塔的時候,既需要上面有人拉你,更加需要下面有人頂你。蔣介石當年為什麼三次下野三次又被請回來?因為只有他能夠指揮得動那些將領,因為他當年曾經是黃埔軍校的校長,他有足夠多的“低端”人脈來支撐他。

所以,重視那些低端人脈吧。你的某個“小粉絲”,也許就是未來助你成就大業的那員大將。

4、是合作而非僱傭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千萬不要高估了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啥叫吸引力?看沒看到每年幾萬青年才俊為了一個公務員職位擠破了頭,各種託關係、各種潛規則,那才叫吸引力!

那我們在面對政府、國企、外企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優勢了嗎?有一種福利是他們給不了但是我們可以給的,那就是成就感和個人成長。在一個大公司裡面,個人對於整個組織的影響是難以被感覺到的,你就像一個小齒輪一樣,離了你機器一樣可以運轉,換一個也沒有太大關係。在大組織當中,日復一日做著無需思考的執行工作,個人成長的速度也是非常緩慢的。

但是在創業公司當中,個人對整個公司的影響則是可以被充分感知的,那給一個年輕人帶來的成就感是非常強烈的。而且,創業公司往往要求員工三頭六臂、啥都能幹,員工的成長速度就會非常的快。

我們如果想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一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一定不要讓他感覺他只是在為公司出賣自己的體力和時間,而要讓他感覺他是在利用公司的資源為自己幹活。所以,我們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不是僱傭關係,而是各取所需的合作伙伴關係。

5、有價值觀的企業更有吸引力

阿里巴巴非常重視價值觀,這一點還被不少人批評,甚至拿馬雲和毛主席相比,但我從實際工作當中來看,價值觀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工作成績,等於業務能力和價值觀的乘積。也就是說,在業務能力相同的前提下,兩個和公司價值觀契合程度不同的員工所做出的貢獻可能相差數倍。

價值觀到底是什麼?一般來說,公司的價值觀就是創始人、一把手的價值觀。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上樑不正下樑歪,說的都是這個道理。而且,價值觀是可以傳遞的,他會直接在你聘用員工的時候體現出來。

我之所以在明道工作很賣力、很有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非常認同創始人任向暉的價值理念——像匠人一樣打磨產品,堅信社會化管理是一個大趨勢,讓大家的工作更簡單。

這個世界上可以賺錢的事情很多,但並不是所有賺錢的事情都可以給你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做一個價值觀強大的企業,然後那些和你氣場相投的人自然會被吸引過來。

6、別總想著要留住員工

從我的內心裡,當然希望可以把骨幹一直留在公司裡,但我的理智告訴我,如果你想留住他們,唯一的方式就是不要試圖留住他們。

忘記是誰跟我說的這句話了:“你真正的價值,將在下一份工作當中體現。”這句話真的很對。我觀察了不少職場上面的成功人士,大部分人都是換了幾次工作之後才得以獲得現在的職位。換一家公司,往往是提升職級最迅速有效的方法。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出人頭地,你不能阻止你的員工這樣想。越是優秀的員工,你越難以留住他,因為他的選擇可以有很多。既然留不住,索性就不要去想那件事情了,就把成就一個員工作為你工作的成功吧。至少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可以把他在你公司工作這段時間的積極性徹底激發出來,這對你來說就足夠了。

唯一能夠留住員工的條件,就是公司的成長速度高於員工個人的成長速度。薪水、期權、合同,都不重要。

7、發1.5個人的工資,幹2個人的活

這句不用我多解釋了吧。

標籤:成功人士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