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文章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

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找一些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來看看,那麼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別因為你遊手好閒,就自稱文藝青年!

作者:反褲衩陣地

太會給文藝青年畫像了:消瘦、敏感,無論男的女的都長得跟周迅似的。喜歡捅大詞兒,動不動就“複雜”、“掙扎”、“去遠方”,成天沒完沒了地幹些沒用的事,貌似不需要被理解,但內心深處尤其渴望被尊重。不過,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文藝青年看起來無所事事,但又應該無所不能。

沒有創造力,都是假文青。

說真的,大千網路、無奇不有。我不怕在微博或者朋友圈裡看別人秀恩愛、炫名牌、爆粗口、扯黃段子,或者以一個憤青的姿態,轉發各種驚悚新聞再配上怒不可遏的疾呼和表情包。我最怕看到的,是一些遊手好閒又莫名其妙的神經衰弱症患者,每晚準時推送包含淚目、迷離、恍若所失等精神狀態以及虛焦、過曝、阿寶色調等濾鏡效果的自拍。不知道他們一年365個白天都遇到了怎樣的人和事,總之沒有一天不是帶著淡淡的哀愁和欲言又止的傲慢——“你的缺席反而使你在我心裡完美無缺”、“他們的瘋狂和我無關”、“今夜,讀詩,寫字,關窗,閉耳”、“世界太浮躁,靈魂沒辦法思考”……

尷尬得令我想立即假扮派大星,抓住她們的手,說:“別鬧了!我們一起去抓水母吧~”

不自拍腳丫子,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我承認,在我們還一無所有、屁都不是的時候,都喜歡標榜個性、刻意與眾不同,來證明自己很重要。而凹出一個文藝青年的造型,則是成本最少的:左手張愛玲,右手王家衛;每年諾獎定時跟風買書然後看也不看只秀書皮;大作家去世點蠟燭;大作家得獎轉發新聞說:X年磨一劍!觀影指南永遠是奧斯卡最佳,覥著臉照搬豆瓣知乎熱門評論,然後標註成自己的想法;

段位高一點的,秀音樂會、舞劇話劇現場照,各大博物館趕場似地追展,九宮格美圖中一定有一張處心積慮的自拍;喝茶、抄經、禮佛,轉發不知出處的謁語,當然全往弘一、星雲、南懷瑾、索達吉堪布……身上掛靠出處,可憐法師們被迫成了高產量低品位的格言寫手……

是的,我們都曾這樣明目張膽地消費文藝,把它當做裝點門面的玩意兒。因為活得沒有底氣、暫時看不到未來,於是發出傲嬌的呼喊:我存在著、我不一樣!

沒有搭車去過川藏,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等風來》裡劉孜那段臺詞其實說得特別到位:“出去演演遊客,村兒裡體驗一下生活,拜個佛留個影,您就頓悟了?那我要紮在靜安寺磕半年頭,是不還能成活佛?要瞧不上現在的生活,就趁早別回來;要還想回來接著過,就索性別給自己下這種套兒!還沒高調的資格呢就嚷嚷著要低調,還沒活明白呢就要去偽存真。這是一種最損己不利人的行為!自己特別的假,別人看著也非常累!”

而且,只是裝裝逼倒也還好,最怕假文青們繃不住了,每天只會抱怨工作非我所願,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他們會為自己設想一個充滿詩意的未來,但卻不肯為實現它而下功夫努力,理由是:我哪裡有時間?我不自由啊!文藝是情懷,要放在雲端;生活太鄙俗,我無能為力。真是臺詞差,演技更差。

不去趟雙廊,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若是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倒還好了,那證明你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並懂得專注。用內心強大執著的力量堅持修行,越深愛越沉默。

愛讀書、那就學以致用。有情懷,更有讓情懷落地的途徑。嚮往遠方,所以才腳踏實地的為自己找到去遠方的方法。

我認識一個知名主持人,成就頗高,不擅爭名,最大的愛好就是利用閒暇時光遍訪名山。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做手藝人的妙處,於是開始鑽研木工,拜師學藝,幾年後,他悄悄開了間木工鋪子,製作充滿巧思的家居物件,但絕不把自己的大名掛上去。他有在俗世裡令自己衣食無虞的本事、於是可以把心中的文藝高高地供起。這也是判斷真文藝的一個標準:你是否真正能自得其樂,不與外人道。

另外一位近在身邊的朋友,曾困在格子間裡的文藝愛好者,喜歡詩詞歌賦,迷戀字裡行間所描摹的釵環脂粉以及藏在這背後的閨閣時尚。於是,她白天勤奮工作,夜裡和週末則用來研究相關典籍和資料,幾年來筆記做了幾大本,其毅力和專業程度令人歎服。不久前,她辭了職出了專著,還開了間小小的鋪子,賣自己調的香粉和親手設計的釵環,她是下苦功鑽研過的,所以她的生意,沒有流於表面的俗氣。東西一旦有了誠意,自然不愁客源。不是非要讓你把你的文藝轉化成現金,但如果你的學識、研究、審美、修養,能正面發揮、成為你本人獨特的技能,又何樂不為呢?

不走趟鐵軌,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偽文藝青年是一群拿走暢銷雞湯書、關掉搜尋網頁、換去棉布長裙、藏起煙與酒,就只剩下空殼,無法表達看法的人。而真文藝青年則是一群認真在讀書,在學習,在用心感受世界,習慣用創造力解決內心衝突,心裡住著孩童和老人,偶爾天真偶爾通達,歡喜自知的人。

金銀不貪,情懷不減。生活有所依,精神亦有所依。

文藝可以稱為你的標籤、愛好、技能、甚至生存之道,但絕不應該成為你遊手好閒的藉口——你玩兒壞自己沒關係,千萬別玩兒壞了“文藝青年”這個群體。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你該怎樣去堅持一個夢想

如果你八歲那年堅持夢想,那麼十八歲以後,你就靠近你的夢想十年。

前不久在網上看過這一段話,覺得特別深有感觸,瞬間點燃了自己一鼓作氣的決心。

面朝大海,總會春暖花開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母親十月懷胎而來,蹣跚學步,嚎啕大哭,我們樣樣不比別人少。你也沒夭折在小時候,你照樣順順利利的活到這麼大,沒少鼻子沒缺眼。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過的清閒自在,從不懂得居安思危。你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未來,更別提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了,大概連你自己都沒認真考慮過。

你捫心自問,你為夢想拼過命嗎?為生活不顧一切果斷勇敢前進過嗎?為了心心念唸的自己固執過一回嗎?

我想,大概,你沒有。

你只有看著別人成功,而後懊惱,為什麼別人都取的成果,而你卻只有兩個饅頭一碗粥,那麼苦澀蕭寒。

然後,你開始抱怨不平等,抱怨沒有投胎成富二代,你開始咬牙切齒的安慰自己,這一切都不怨你,都怪命運在捉弄你。

我想沒有一個人是不經過努力,就可以到達彼岸的,就算有船有帆也不行。因為你做不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如果富二代的爸爸不奮鬥大半輩子,他兒子也不會衣食無憂,北窗高臥。你沒有先天條件,就要笨鳥先飛。

我現在二十歲,如果努力十年後,夢想雖然不一定會實現,可它畢竟走近了生活十年。反正日子也是一秒一分的過,何不讓自己有個目標。

回家的路都很多條,通往夢想的路,也有很多種,就看你怎麼走,所謂該出手時,就出手。

有段時候住在隔壁的鄰居,整天都會通過向南的窗子傳來刺耳的爭吵聲,各種碗筷碰撞發出的尖銳聲,一些噪音特別大的歌曲聲。

我是很好奇這些人,整天都搞些什麼,除了喧譁大鬧,難道就沒點正經事。

老媽說,他們家兒子整天躺在家裡酣睡如泥,遊手好閒,上個三天班就喊累,熬不了夜幹不了重活,就辭職回家一直休息。

他爸恨鐵不成鋼,整天嘴都長他身上都不行,甭管他二十多歲,照樣不給面子的痛打一頓。

其實像這種人,社會上有很多。畢了業,像失了魂,完全沒有了方向,除了迷茫就是被社會給染了黑顏色。

你如果說他們是孤獨患者,倒是給他們安上了病號的頭銜。

他們明明朝氣蓬勃,卻像風吹雨打,寒風霜降蔫了的花。

如果他們把抱怨的精力放在夢想上,究竟會不會開花結果我不知道,但最起碼不會精神萎靡不振,無所事事。

劉同的為夢想努力十年裡有一句話:一個可以為夢想努力近十年,然後實現的人。看他第一次露出喜洋洋的笑臉,我的心底也充滿了陽光。

我想大概這是最讓人對所有煩惱煙消雲散的一刻,你的努力不會虧待自己,不要總想著會不會成功,要走就走到盡頭。

如果你對什麼都畏手畏腳,前怕虎後怕狼,恐怕到最後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你寧願被生活逼死,倒不如四處謀生,不一定會活,但最起碼不會早死。

前不久,表姐被炒魷魚失業,動不動就發脾氣,看誰都不順眼,開始扯陳年往事,怪父母沒本事。

不管我怎麼勸,她都像著了魔,一個勁的埋汰,說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讀過這本經,不知道難在哪裡。

如果站在她的角度,我確實是個局外人,事情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我的確不能感同身受的替她難過。

我想如果我被炒了魷魚,我肯定也會暴跳如雷的氣憤,把領導都給罵個遍。可是出氣洩憤以後呢,不還是照樣過日子。

不管誰勸你都不聽,這不叫固執,這叫死腦筋。人家看不起你,你就抓著不放問個究竟,到底為什麼看不起你。

可是知道又怎樣,不知道又能怎樣,你應該做的是好好奮鬥,出人頭地,去追逐夢想。等你滿載而歸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給那些看扁你的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都說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你不能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睡一覺啊。

也有人說,你說的是輕巧,兩嘴脣一張,什麼都敢說。

我一直崇信,敢說才能敢做,但千萬不要說大話。

姑娘,你夢想是什麼?答:有很多錢

兄弟,你夢想是什麼?答:娶個如花似玉的老婆。

好,這是我採集而來的答應,是不是覺得很膚淺?但我卻覺得膚淺中透著真實,因為他們沒有夢想,夢想就是娶妻生子,攀龍附鳳。

其實因人而異,如果強行定義的話,這也算是個夢想。

我不想讓自己朝著這樣的夢想走去,我也希望所有沒有真正去探索夢想的人,能去找到方向,找到夢想。

你該怎樣去堅持一個夢想,該怎樣去堅持走下去人生這條路,就靠你自己了。

風雨兼程別怕苦,姑娘兄弟,大膽往前走,夢想在朝你招手,加油。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

作者:松浦彌太郎

世上有太多事,等待我們去學習。25 歲正值人生起飛階段,也是認真思考自己想做些什麼的黃金時期,你選擇了怎樣的道路,將獲得怎樣的人生。若這本書能成為你的人生良伴,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寫給十年後不後悔的自己

我的出發點,其實是一連串的失敗。有別於大多 數人高中、 大學畢業後便進入職場工作, 高中輟學 的我連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便遠渡重洋到美國,迎接 二十幾歲的人生。

從時薪兩美元的工作開始,我打過各種工,終於 開了一家小書店,開始進入出版業,到現在成為“COW BOOKS”的負責人,並擔任《生活手帖》的總編輯。 我絕對不是一擲千金的大夢想家,而是累積每一個小 成功,才造就現在的自己。

一路走來,領受到周遭前輩的諸多教誨,也從不 同的經驗累積各種學習法則,我希望以這些事物為基 礎,集結成一本教導現在 25 歲左右的年輕人,如何享受美好生活,以及如何面對工作的指導手冊。

25 歲的年輕人還是職場菜鳥,不,我更喜歡“新 人”這字眼。這是一段對未來感到惶惶不安、沒有夢想、 無論面對工作或是自己都很迷惘的時期。因此,我試 著以身為新人的你所具備的視野與角度,認真思考“:如 果我現在 25 歲,最想做的 50 件事。”

以此為前提,我想先將自己 25 歲時,如果能知道 該怎麼做會更好的三大要點與現在的年輕人分享。若 能讓你銘記於心,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失敗有時能讓我們更強大

我想 25 歲的你應該嘗過不少失敗,不是惹是生非, 就是造成別人的困擾。我也曾經無意識地傷害他人, 做過不少讓人難過的事。我從失敗的過程中學到一件 事,那就是:“重要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面 對問題”。

一旦發生問題,誰都會急著想解決;但年紀尚輕、 閱歷不深的你,想憑一己之力解決問題,絕對不是件 容易的事。

當問題發生時,最重要的不是設法解決,而是如何迅速應對。馬上向對方道歉,直接約對方碰面,誠 心誠意地說明一切,不要一味辯解,而是確實地反省 自己的缺失。

誠懇又迅速地應對,能讓原本的弱點變成優勢, 還能將失敗與難題轉化成正面力量。畢竟有時就算努 力想解決問題,也不見得能獲得正面效果。這是為什 麼呢?因為解決問題這件事的主控權掌握在他人手裡, 要是對方願意原諒你造成的麻煩,問題自然能夠解決。 由此可見,能否解決問題取決於對方。因此,解決問 題絕對不是光靠自己就能辦到的,你能做的,就是懇 切地面對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失敗乃家常便飯。好比危機就是 轉機,失敗也是一種機會。成功時,只能得到他人的 掌聲,但失敗時,卻能從“今後該怎麼辦”這種好奇 心出發,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黑馬。人類有著喜歡看 見別人不幸的天性,所以不拘任何形式地激發他人的 好奇心,也是抓住機會的一種方式。雖然設法補救很 重要,但面對失敗的態度更是關鍵,因為這股力量有 時能讓單純的失敗變成美好的挫折。

乍看是個失敗經驗,卻能讓自己從中思考、學習, 所以反而是成功的體驗。例如,腳不小心骨折,也能 讓你從中學到一些事,像是因此認識醫術精湛的外科 醫生,或是變得很會包繃帶之類的。

我認為一件事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取決於個人。 雖然解決問題的主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但能讓失敗 與成功有所聯結的人,只有自己,這就是所謂“失敗 的美學”吧。

隨時保有好奇心

我希望你能保有“好奇心”,因為對年輕人來說, 關心各種事物是必備的基礎力。

要是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國家社會, 就只能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保有好奇心,才會想了解更多事,才會去思考, 從中產生各種疑問。然而,大多數情形是就算不明白 事物的本質,仍然活得下去;即便被某件事物吸引,不 去探求,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就算我們眼睛所見、感覺到的,只是一些膚淺的 情報,也還是能安然無恙地度日。反正只要知道今天 是晴天就好,沒必要了解更多資訊;不會影響到人際關 系,也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會到的。當你感到困惑時,不妨活用這三個疑問句來

但我認為,那些想要成就些什麼、希望自己和別 人有所不同,期許自己帶給他人更多感動的人之所以 出類拔萃,就在於他們保有“好奇心”。我希望大家明 白一件事,那就是成功者多是保有好奇心、勇於探究 事物本質的人。

此外,好奇心是否具有“深度”這一點也很重要。 年輕的你肯定對於未知的將來或不明白事物本質而心 煩,抑或因為無法一展長才、工作不順等而苦惱,但 缺乏好奇心的人,根本連為何苦惱都不知道。因此, 請鼓勵自己保有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唯有洞悉事物的 本質,才能讓自己更好。

那麼,該如何保有好奇心呢?這的確有點難以理 解。我想,只能先從“為何?”“為什麼?”“怎麼會 這樣?”這三個疑問句開始做起,就像經管書裡經常 提到的“5W”道理是一樣的。從反覆提出疑問的過程中, 一定能發現很多東西,而且,都是自己好不容易才體解決問題。

保有好奇心之所以能突顯個人的存在,是因為你 對自己擁有信心的關係。雖然好奇心的“深度”因人 而異,但不變的是出於自己的發現與思考。培養出如 何表現自我的底蘊,也是一種自信的展現。

當想著“今天是晴天”的時候,若能進一步思索“:為 什麼今天是晴天?”“這是什麼樣的氣候現象?”與人 談話的深度絕對不一樣。好奇心能讓你發現只有自己 才明白的道理,並增添個人魅力。因此,我隨時都會 重複問那三個疑問句,以保持好奇心。

25 歲時,我經常提醒自己,所有事情都能讓自己 變得更強大,都能轉換成能量。無論遇到多麼討厭的事, 只要懂得“正面思考”,便能讓麻煩事成為茁壯自我的 養分。積極地面對任何事,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學會獨立

無論面對任何事,保有獨立性是很重要的。 年輕時比較會在意周遭的反應,這算是一種同儕

意識吧。譬如,“大家一起做某件事”“大家一起去某 個地方”,很容易在別人的一聲吆喝下跟著行動。然而, “大家一起做什麼”的集體意識,其實是極度不自由的, 希望大家能明白這一點。

基本上,這種意識只會妨礙、限制你的思想與意念。 我認為,當自己想要做什麼或是面對什麼挑戰時,並 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為什麼呢?唯有獨自行動、獨 立思考,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確實感受到什麼。

所謂獨自行動,並非不與他人來往,畢竟職場講 求的是團隊合作,就算是個人提出的策劃案,也需要 他人協助才能順利完成,所以這種情形另當別論。

但我從來沒有想和別人一起做些什麼的念頭,二十 幾歲時的我就有強烈的獨立意識,不喜歡成為別人口中 的“那一夥人”,也不想被別人歸類為“某個派別”。

人們渴求團體的歸屬感,但我並不會這麼做,因 為我覺得什麼事都和別人牽扯在一起,絕對是百害而 無一利。

特別是年輕時容易受同儕誘惑,我當然也被誘惑過, 但當我親身嘗試後,發現和別人一起做些什麼,其實是 很無趣的事。像是和別人一起去看畫展,我明明想花兩 三個鐘頭好好看展,但和別人一起時就沒辦法待這麼久, 到頭來也只能埋怨自己到底在幹什麼呢?

我認為,和別人一起做些什麼,並沒有值得深刻 玩味的意義,所以我不論做什麼都是獨自行動。大家 常將一起去看電影、一起去買東西、一起去做什麼之 類的事掛在嘴邊,我實在無法理解這種感覺。因為這 種行為毫無失敗、成功可言,不是嗎?

我從不覺得和別人膩在一起,能夠理解到什麼、 學習到什麼,也不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成熟而無法有

所獲得,因為許多重要機會都是突然降臨的。 當然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膩在一起,然而,一旦發生什麼事時,還是會心生“要是有人陪在身旁就好了” 的感慨,對吧?

我想告訴 25 歲的年輕人,之所以會這麼想,就是 因為你什麼事都做不好。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能力, 以為和別人一起就能夠做些什麼,其實這根本只是幻想。

我們生來就是一個人,孤獨是生存的最基本條件。 正因為能夠接受孤獨,瞭解自己,才能理解別人、體 貼別人、建立友情,也才能發展出豐富的人際關係。

這和“打造自己專屬的發聲平臺”是一樣的,擁 有展現自我的場地,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表達自己 的想法。

如此一來,情報與人脈就會自動匯聚,這也是必 須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做到的事。一個人發聲與集體發 聲所展現出來的向心力是截然不同的。

為了傳播向心力的種子,就必須靠自己的力量, 從累積小成功、小成果開始做起。

這三個要點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重要。年輕時的 我不懂,25 歲的你應該也不明白,請將這三個要點銘 記於心,思考“50 件自己想做的事”吧!

25 歲正值人生起飛階段,也是認真思考自己想做 些什麼的黃金時期,若《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這本書能成為你的人生良伴, 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只有改變心路,才能真正改變出路!

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找一些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來看看,那麼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別因為你遊手好閒,就自稱文藝青年!

作者:反褲衩陣地

太會給文藝青年畫像了:消瘦、敏感,無論男的女的都長得跟周迅似的。喜歡捅大詞兒,動不動就“複雜”、“掙扎”、“去遠方”,成天沒完沒了地幹些沒用的事,貌似不需要被理解,但內心深處尤其渴望被尊重。不過,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文藝青年看起來無所事事,但又應該無所不能。

沒有創造力,都是假文青。

說真的,大千網路、無奇不有。我不怕在微博或者朋友圈裡看別人秀恩愛、炫名牌、爆粗口、扯黃段子,或者以一個憤青的姿態,轉發各種驚悚新聞再配上怒不可遏的疾呼和表情包。我最怕看到的,是一些遊手好閒又莫名其妙的神經衰弱症患者,每晚準時推送包含淚目、迷離、恍若所失等精神狀態以及虛焦、過曝、阿寶色調等濾鏡效果的自拍。不知道他們一年365個白天都遇到了怎樣的人和事,總之沒有一天不是帶著淡淡的哀愁和欲言又止的傲慢——“你的缺席反而使你在我心裡完美無缺”、“他們的瘋狂和我無關”、“今夜,讀詩,寫字,關窗,閉耳”、“世界太浮躁,靈魂沒辦法思考”……

尷尬得令我想立即假扮派大星,抓住她們的手,說:“別鬧了!我們一起去抓水母吧~”

不自拍腳丫子,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我承認,在我們還一無所有、屁都不是的時候,都喜歡標榜個性、刻意與眾不同,來證明自己很重要。而凹出一個文藝青年的造型,則是成本最少的:左手張愛玲,右手王家衛;每年諾獎定時跟風買書然後看也不看只秀書皮;大作家去世點蠟燭;大作家得獎轉發新聞說:X年磨一劍!觀影指南永遠是奧斯卡最佳,覥著臉照搬豆瓣知乎熱門評論,然後標註成自己的想法;

段位高一點的,秀音樂會、舞劇話劇現場照,各大博物館趕場似地追展,九宮格美圖中一定有一張處心積慮的自拍;喝茶、抄經、禮佛,轉發不知出處的謁語,當然全往弘一、星雲、南懷瑾、索達吉堪布……身上掛靠出處,可憐法師們被迫成了高產量低品位的格言寫手……

是的,我們都曾這樣明目張膽地消費文藝,把它當做裝點門面的玩意兒。因為活得沒有底氣、暫時看不到未來,於是發出傲嬌的呼喊:我存在著、我不一樣!

沒有搭車去過川藏,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等風來》裡劉孜那段臺詞其實說得特別到位:“出去演演遊客,村兒裡體驗一下生活,拜個佛留個影,您就頓悟了?那我要紮在靜安寺磕半年頭,是不還能成活佛?要瞧不上現在的生活,就趁早別回來;要還想回來接著過,就索性別給自己下這種套兒!還沒高調的資格呢就嚷嚷著要低調,還沒活明白呢就要去偽存真。這是一種最損己不利人的行為!自己特別的假,別人看著也非常累!”

而且,只是裝裝逼倒也還好,最怕假文青們繃不住了,每天只會抱怨工作非我所願,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他們會為自己設想一個充滿詩意的未來,但卻不肯為實現它而下功夫努力,理由是:我哪裡有時間?我不自由啊!文藝是情懷,要放在雲端;生活太鄙俗,我無能為力。真是臺詞差,演技更差。

不去趟雙廊,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若是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倒還好了,那證明你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並懂得專注。用內心強大執著的力量堅持修行,越深愛越沉默。

愛讀書、那就學以致用。有情懷,更有讓情懷落地的途徑。嚮往遠方,所以才腳踏實地的為自己找到去遠方的方法。

我認識一個知名主持人,成就頗高,不擅爭名,最大的愛好就是利用閒暇時光遍訪名山。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做手藝人的妙處,於是開始鑽研木工,拜師學藝,幾年後,他悄悄開了間木工鋪子,製作充滿巧思的家居物件,但絕不把自己的大名掛上去。他有在俗世裡令自己衣食無虞的本事、於是可以把心中的文藝高高地供起。這也是判斷真文藝的一個標準:你是否真正能自得其樂,不與外人道。

另外一位近在身邊的朋友,曾困在格子間裡的文藝愛好者,喜歡詩詞歌賦,迷戀字裡行間所描摹的釵環脂粉以及藏在這背後的閨閣時尚。於是,她白天勤奮工作,夜裡和週末則用來研究相關典籍和資料,幾年來筆記做了幾大本,其毅力和專業程度令人歎服。不久前,她辭了職出了專著,還開了間小小的鋪子,賣自己調的香粉和親手設計的釵環,她是下苦功鑽研過的,所以她的生意,沒有流於表面的俗氣。東西一旦有了誠意,自然不愁客源。不是非要讓你把你的文藝轉化成現金,但如果你的學識、研究、審美、修養,能正面發揮、成為你本人獨特的技能,又何樂不為呢?

不走趟鐵軌,怎麼自稱“文藝青年”?

偽文藝青年是一群拿走暢銷雞湯書、關掉搜尋網頁、換去棉布長裙、藏起煙與酒,就只剩下空殼,無法表達看法的人。而真文藝青年則是一群認真在讀書,在學習,在用心感受世界,習慣用創造力解決內心衝突,心裡住著孩童和老人,偶爾天真偶爾通達,歡喜自知的人。

金銀不貪,情懷不減。生活有所依,精神亦有所依。

文藝可以稱為你的標籤、愛好、技能、甚至生存之道,但絕不應該成為你遊手好閒的藉口——你玩兒壞自己沒關係,千萬別玩兒壞了“文藝青年”這個群體。

以勵志為主題的文章:你該怎樣去堅持一個夢想

如果你八歲那年堅持夢想,那麼十八歲以後,你就靠近你的夢想十年。

前不久在網上看過這一段話,覺得特別深有感觸,瞬間點燃了自己一鼓作氣的決心。

面朝大海,總會春暖花開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母親十月懷胎而來,蹣跚學步,嚎啕大哭,我們樣樣不比別人少。你也沒夭折在小時候,你照樣順順利利的活到這麼大,沒少鼻子沒缺眼。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過的清閒自在,從不懂得居安思危。你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未來,更別提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了,大概連你自己都沒認真考慮過。

你捫心自問,你為夢想拼過命嗎?為生活不顧一切果斷勇敢前進過嗎?為了心心念唸的自己固執過一回嗎?

我想,大概,你沒有。

你只有看著別人成功,而後懊惱,為什麼別人都取的成果,而你卻只有兩個饅頭一碗粥,那麼苦澀蕭寒。

然後,你開始抱怨不平等,抱怨沒有投胎成富二代,你開始咬牙切齒的安慰自己,這一切都不怨你,都怪命運在捉弄你。

我想沒有一個人是不經過努力,就可以到達彼岸的,就算有船有帆也不行。因為你做不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如果富二代的爸爸不奮鬥大半輩子,他兒子也不會衣食無憂,北窗高臥。你沒有先天條件,就要笨鳥先飛。

我現在二十歲,如果努力十年後,夢想雖然不一定會實現,可它畢竟走近了生活十年。反正日子也是一秒一分的過,何不讓自己有個目標。

回家的路都很多條,通往夢想的路,也有很多種,就看你怎麼走,所謂該出手時,就出手。

有段時候住在隔壁的鄰居,整天都會通過向南的窗子傳來刺耳的爭吵聲,各種碗筷碰撞發出的尖銳聲,一些噪音特別大的歌曲聲。

我是很好奇這些人,整天都搞些什麼,除了喧譁大鬧,難道就沒點正經事。

老媽說,他們家兒子整天躺在家裡酣睡如泥,遊手好閒,上個三天班就喊累,熬不了夜幹不了重活,就辭職回家一直休息。

他爸恨鐵不成鋼,整天嘴都長他身上都不行,甭管他二十多歲,照樣不給面子的痛打一頓。

其實像這種人,社會上有很多。畢了業,像失了魂,完全沒有了方向,除了迷茫就是被社會給染了黑顏色。

你如果說他們是孤獨患者,倒是給他們安上了病號的頭銜。

他們明明朝氣蓬勃,卻像風吹雨打,寒風霜降蔫了的花。

如果他們把抱怨的精力放在夢想上,究竟會不會開花結果我不知道,但最起碼不會精神萎靡不振,無所事事。

劉同的為夢想努力十年裡有一句話:一個可以為夢想努力近十年,然後實現的人。看他第一次露出喜洋洋的笑臉,我的心底也充滿了陽光。

我想大概這是最讓人對所有煩惱煙消雲散的一刻,你的努力不會虧待自己,不要總想著會不會成功,要走就走到盡頭。

如果你對什麼都畏手畏腳,前怕虎後怕狼,恐怕到最後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你寧願被生活逼死,倒不如四處謀生,不一定會活,但最起碼不會早死。

前不久,表姐被炒魷魚失業,動不動就發脾氣,看誰都不順眼,開始扯陳年往事,怪父母沒本事。

不管我怎麼勸,她都像著了魔,一個勁的埋汰,說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讀過這本經,不知道難在哪裡。

如果站在她的角度,我確實是個局外人,事情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我的確不能感同身受的替她難過。

我想如果我被炒了魷魚,我肯定也會暴跳如雷的氣憤,把領導都給罵個遍。可是出氣洩憤以後呢,不還是照樣過日子。

不管誰勸你都不聽,這不叫固執,這叫死腦筋。人家看不起你,你就抓著不放問個究竟,到底為什麼看不起你。

可是知道又怎樣,不知道又能怎樣,你應該做的是好好奮鬥,出人頭地,去追逐夢想。等你滿載而歸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給那些看扁你的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都說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你不能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睡一覺啊。

也有人說,你說的是輕巧,兩嘴脣一張,什麼都敢說。

我一直崇信,敢說才能敢做,但千萬不要說大話。

姑娘,你夢想是什麼?答:有很多錢

兄弟,你夢想是什麼?答:娶個如花似玉的老婆。

好,這是我採集而來的答應,是不是覺得很膚淺?但我卻覺得膚淺中透著真實,因為他們沒有夢想,夢想就是娶妻生子,攀龍附鳳。

其實因人而異,如果強行定義的話,這也算是個夢想。

我不想讓自己朝著這樣的夢想走去,我也希望所有沒有真正去探索夢想的人,能去找到方向,找到夢想。

你該怎樣去堅持一個夢想,該怎樣去堅持走下去人生這條路,就靠你自己了。

風雨兼程別怕苦,姑娘兄弟,大膽往前走,夢想在朝你招手,加油。

標籤:勵志 文章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