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描寫冬天的詩句—《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原文

描寫冬天的詩句—《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鑑賞

“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首聯奇峰突起,異彩光芒。裛裛(yì),香氣盛貌。雖然梅樹亭亭直立,花容清麗,無奈傍路而開,長得不是地方。雖然梅花香氣沁人,可是過早地在十一月中旬開放,很不適時宜。作者的品格才華,正像梅花的亭亭豔、裛裛香。作者牽涉到牛李黨爭中去,從而受到排擠,正是生非其時。長期在過漂泊的遊幕生活,正是處境艱難。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頷聯清怨悽楚,別開意境。同是月下賞梅,作者沒有發出“月明林下美人來”的讚歎,把梅花比作風姿姣好的美人;也沒有抒寫“月中霜裡鬥嬋娟”一類的頌詞,讚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獨出,先是埋怨素娥(指月裡嫦娥)的“惟與月”,繼而又指責主管霜的青女“不饒霜”。在作者眼裡,嫦娥讓月亮放出清光,並不是真的要給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沒有梅花,她也會讓月色皎潔的。嫦娥只是贊助月亮,並不袒護梅花。青女不是要使梅花顯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凍摧殘梅花,這種難言的怨恨,正與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寫到這裡,作者的感情已達到飽和。頸聯突然筆鋒一轉,對著梅花,懷念起朋友來了:“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想折一把梅花來贈給遠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滿把的梅花又有什麼用呢?連寄一枝梅花都辦不到,更覺得和朋友離別令人哀傷欲絕,愁腸寸斷。“傷離”句一語雙關,既含和朋友離別而斷腸,又含跟梅花離別而斷腸,這就更加蘊蓄雋永。尾聯“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作者發問:梅花為了誰過早開花,而不等到報春才開花,成為舊曆新年時的香花呢?在此詩人表達了對梅花的悲痛,這種悲痛也正是對自身遭遇的悲痛。詩人自己就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來而過早開放。這一結,就把自傷身世的感情同開頭呼應。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作者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