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經典散文集

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帶來的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

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篇一:多一種享受,多一種人生

原來在新疆學維吾爾語的經驗大大有利於我的英語學習。

第一,我去掉了漢語所造成的思維定勢,認為不同的發音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語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可以這樣說,你認為這樣說很合理,他卻完全可以換另外的說法,同樣也很有道理。你有你的表達方式你的表達強項,他也有他的表達方式表達強項,在學習一種新語言的時候你必須克服母語的先入為主所造成的對別種語言的異物拒斥心理。

第二,我增強了對於語言學習的自信。最初學維語時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發音不正確語法不正確別人聽不懂,後來我發現,恰恰是你的怯懦,你的欲言又止,你的吞吞吐吐,你的含糊其辭,你的十分理虧的樣子成為你與旁人交流的障礙,而那些本地的老新疆人,不論什麼民族,也不論他們的發音如何奇特,語法如何不通,他們的自信心十足的話語,毫無問題地被接受著被理解著。有了這個經驗,我學到了一點英語就可以到處使用而毫不怯場了。還有,任何不同的語言之間,都有某些可以互相啟發互相借鑑的東西。語言這個東西是很怪的,其相互不同之多正如相互可交流性之多。例如英語與維語同樣用一些詞根相同的拉丁詞。再如英語中的颱風、洪水(更精確地說是“氾濫”)都與中文有關。

第三,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最精微的部分,你從對於一種語言的學習中,可以摸出一點其他民族的思維特點與長短來,這種學問是從旁處得不到的。

語言是知識、工具、橋樑,當然這些說法都是對的,然而語言與學習語言帶給你的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溝通的便利和一些有關我們的世界我們以外的異民族異國土的奇妙知識、間接見聞,它帶給我們的會是一個更加開闊的心胸,更加開放的頭腦,對於新鮮事物的興趣,更多的比較鑑別的可能與比較鑑別的思考習慣,這裡還包括了養成一種對於世界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的瞭解與愛惜,一種對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與此同時,就會克服和改變那種小農經濟的鼠目寸光,那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排外心理與“美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的媚外心理,抱殘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與封閉,還有人云亦云的盲目性與非此即彼的簡單化。

學習語言是一種享受,享受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享受人類文化的全部瑰麗與相互作用,享受學而時習之的不盡樂趣,享受多種多樣而不是單一的,相互區別甚大而不是大同小異的不只一種人生。

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篇二:思想美麗,學習著也是美麗的

有價值的思想是美麗的,學習著是美麗的,思想著是美麗的,認識著的實踐是美麗的。提倡學習就是提倡思想提倡智慧和光明,消除愚昧和黑暗。

再想出一千種詞兒也說不完學習的意義、學習的益處、學習的絕對性。

人生還會有許多困惑、許多悖論、許多一時看不清說不明左右為難進退失據之處。有時候一個成熟的人無法但又必須立即做出決定或立即表示臧否。當你面臨選擇的痛苦的時候,你可以更有把握地去學習,用學習和思想撫慰你的焦慮,緩解你的痛苦,啟迪你的智慧,尋找你的答案。學習歸根結蒂是通向真理,通向知識,通向光明,通向正確的抉擇。它同時通向快樂,通向勝利,通向精神的家園精神的天國。學學這,再學學那吧,看看這,再看看那吧,聽聽這,再聽聽那吧,這麼想想,再那麼想想吧,勾畫出一個又一個的草圖再細細地修改和完成它們吧,你將避免衝動,避免極端,避免剛愎自用,避免出爾反爾,避免無所事事,避免精神空虛,避免消極悲觀,更避免暴跳如雷和怨天尤人。在世界還有些混亂,乃至你一時以為是天塌地陷的時候,在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才好的時候,你至少,你完全能夠學習,甚至那一切困惑造就的是你學習的迫切、學習的飢渴、學習的針對性與學習的切膚之感。這不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最好時機嗎?在你一時受到誤解,受到打擊,受到歪曲,受到封殺而你一時又無什麼辦法可想,無法改變你的處境的時候,安心學習吧,補課吧,學習你在順利情況下欲學而沒有時間學的那些表面的冷門吧,這是天賜的強化學習月或強化學習年的開始,你理應得到更多的學分,達到更高的學位。

關於王蒙的經典散文隨筆篇三:人生總要有所珍視和眷戀

人生一世,總有個追求,有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嚮往,讓自己護衛,願意為之活一遭,乃至願意為之獻身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

有的人畢其一生,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很不成功,該人雖然連聲咒罵愛情是騙人的鬼話,但仍然表現了他或她對於愛情的價值的體認與重視。之所以咒罵愛情,無非是由於他或她碰到的非其所愛罷了。有的人一輩子獻身某種事業,特別是為全民族、為國為民為人類求解放求幸福的事業,他們的一生也是充實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取向。有了目標,有了準繩,有了意義,價值上確定而且充實的人,他們的一生也會是方向確定與內容充實的。

古今中外,有許多文人騷客,悲嘆、揭穿、直至詛咒人生的消極面,他們痛心疾首於世界的悲慘,正說明了他們對於幸福和公正的渴求;他們描寫背叛、陰謀、虛偽和無恥,正說明了他們對於忠實、光明、真誠和尊嚴的嚮往;他們揭開某些人生的虛空、無聊、蒼白和黯淡,正說明了他們對於充實、價值、進取和積極有為的人生的期待。沒有理想,哪兒來的不滿?沒有追求,哪兒來的失望?沒有愛的幻想,哪兒來的傷感怨懟?沒有對於友誼和心靈溝通的渴求,哪兒來的對於人情如紙的憤懣?說到底,正面的價值是不可迴避的,嘲笑與否定一切是不可能的,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嘲笑否定得緊了,也就同時否定和嘲笑了嘲笑與否定本身。

當然,許多價值觀念也有可能成為偏執,成為主觀的一廂情願,成為排除異己的獨斷論,成為邪教,成為恐怖法西斯主義。尤其是不同的價值觀會成為互相爭鬥的由頭……例如宗教戰爭,例如進行自殺式襲擊的恐怖分子。這樣,在認清在放棄一種偽價值的同時,價值真空,價值困惑,價值虛無的狀況就會氾濫和肆虐了。最近在電視節目中我看到三個16歲上下的少年,為了滿足哥們兒兩三千塊錢的需要,竟然毫不在意地殺死了一個出租汽車的女司機。他們公然地談論他們的謀財害命的計劃,如談家常。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在電視新聞中看到惡性刑事罪犯在被處極刑時的滿不在乎的表情。可以想像我們這個民族當中的某些人哪怕是一小部分人,在經過了動盪、批判、鬥爭、轉變再轉變之後,上帝死了,理性死了,道德死了,科學死了,啟蒙與現代性也死了,孔子孟子死了,新左派自由派民主派西化派斯大林派格瓦拉派原教旨派原紅衛兵派也全不靈了,於是在相互批判了個不亦樂乎的同時,是人們的價值系統的全面的與不間斷的崩塌,是價值真空與價值困惑使人變成非人的樣子:不負責任,厚顏無恥,反文明、冷血、殘酷、是非不明,為小利而犯大罪……

我們可以有許多嘲諷,我們可以汲取許多經驗,不輕言絕對的價值,更不能以一己的價值取向為天下法,並以之剪裁世界。我們也許更應該多重視一點日常生活中的和平、善良、健康、正直……我們也許可以使我們的價值觀念中多一點人間性、世俗性,而不是必須有一個絕對的理念壓倒一切庸凡的東西。但這仍然是一種珍視,一種愛惜,一種眷戀,一種嚮往。經過了太多的動盪,經過了極大的代價的付出,我們仍然將建立起新的更現代更合乎理性也更能繼承和借鑑一切優秀的東西的價值系統和精神財富。如果這些東西什麼都沒有,只有嘲笑,只有看透,只有誰也不信,那還怎麼活下去呢?即使只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不也還包含了一種對於生存的價值認定嗎?

※本文作者:※

標籤:散文隨筆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