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經典散文集

關於描寫山的散文_描寫山的散文欣賞

山水清渺渺,故鄉詩意好,相信鴿子飛翔的天空充滿微笑,山顯得如此的優美。下面是有描寫山的散文,歡迎參閱。

關於描寫山的散文_描寫山的散文欣賞

描寫山的散文篇1:巖神山景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每個季節的輪迴,大自然都以其獨到的魅力帶來不同的美景,讓我們沉迷其中。巖神山的景獨樹一幟——以岩石為景,以殘葉為襯,以古廟為綴。

初到此地,總感覺山多而矮,可四處瞭望之後,腦海中山的形狀蕩然無存,它們似一塊塊密集的大石頭,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向山上走了一陣,仰頭看見一堵高聳的石壁,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墨綠色毯帽。石壁上,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綠花”。山路時平坦,時坎坷,時陡直,時崎嶇,腳下是一層軟軟的樹葉,我們踏著樹葉氣喘吁吁地向上攀登。滿路都是岩石——樹葉下是平滑的岩石,樓梯是凸起的岩石,路旁是巨大的岩石,我們站在巨大的岩石上,鳥瞰巖神山,到處是聳峙的峰巒,險峻的崖壁。滿山鬆杉、毛竹和知名不知名的雜樹,一片接一片,一叢連一叢,暗灰、蒼翠,蓋地遮天,從山麓一直擁上山頂。站在高處眺望,林濤石浪,洶湧起伏,一波高過一波,一層疊上一層,那氣勢壯闊極了。

一個小時的攀爬結束,我們到了蓮花廟。我們最先來到觀音殿,主神位觀世音菩薩,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她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據說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與千手觀音,送子觀音等仙齊聚一堂。接著,我們來到最為著名的玉皇樓。玉皇樓裡,玉皇大帝手撫鬍鬚,一臉淡然地瞧著來來往往的遊人。據民間傳說,“玉皇大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他自己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天神、地祗、人鬼都歸其管轄。他左有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右有無極聖母、太白星君、太上老君等仙。接著是大雄寶殿。此處是如來佛宣講佛法的聖地,所以,主位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如來佛”,據經典記載,佛陀化乘六牙白象,口含白色蓮花。大雄寶殿裡,有阿彌陀佛,彌勒佛,金身笑顏,卻給人一種極其嚴肅的氛圍。走出殿門,看著被歲月撫摸過的外牆、刻滿文字的金漆古鐘,我不禁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裡。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來、雲飄雪降、山海湖泊、名勝古蹟……哪一樣不值得我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去謳歌?別了,巖神山!

描寫山的散文篇2:遊雁蕩山

這裡奇峰怪石,懸崖疊嶂;古洞石室,茂林幽谷;飛瀑流泉,碧潭清澗;這裡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這裡就是有著綺麗風光的雁蕩山。

靈峰、靈巖、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有人說;雁蕩自奇,不附五嶽;龍湫所注,別為一川。正說明了大龍湫是雁蕩山中的勝景!

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了大龍湫,大龍湫四面環繞著崇山,和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大龍湫的兩邊生長著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樹木,中間有一條石砌的小路。路的一邊是一條清澈見底,流水涓涓的小山溝。我們走在路上,晨風拂過我們的臉,涼絲絲的。吸一口這的新鮮空氣,使人心曠神怡!

走著走著,我發現這兒的山壁有點怪,一層一層的,像刀刻的波紋,遠遠望去,又像新翻的泥土。看了簡介以後,我才知道,早在數億年以前,雁蕩山是火山暴發口,這山壁上的波紋是岩漿流出來後形成的。我們接著走,這是妹妹對我們大嚷嚷:這有許多突出的,圓圓的大泡泡,簡介上說:這是滾滾岩漿冒出的泡泡。真有趣,雁蕩山居然是個火山口!

“看這塊岩石就是狐假虎威!”爸爸說,我的視線隨著爸爸手指的方向,真像!高山上,一塊尖尖的岩石,兩邊凹進去這就狐狸,一塊方方的岩石,有點皺巴巴的,兩邊突起,這就是後面跟著一隻老虎。“快看!一危杆。”前面的弟弟興奮地大叫。什麼一危杆?我們走過去,只見這快岩石細細的,像根桅杆。我轉身去看標牌,是“一桅杆”。弟弟桅杆的桅字不認識,看旁邊是危,就念成了一危杆。後面還有許多奇怪的岩石,一帆杆、啄木鳥、小熊……

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大龍湫中的勝地大龍湫瀑布。大龍湫瀑布掛在懸崖峭壁上,瀑布從卷壁飄瀉到龍潭,像乳白色的紗巾,又好似白色的煙霧悠悠忽忽,晃晃蕩蕩。一陣風吹來,水珠飛濺出來,好似調皮的小珍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瀑布上架起了一道五彩的彩虹橋,彷彿置身於一個人間仙境!

接下來,我們又繼續遊覽了小龍湫、方洞、靈峰這三個景點。真令我大飽眼福啊!我不由的吟道:欲看龍湫麗風景,不遊雁蕩是虛生!

描寫山的散文

描寫山的散文篇3:親山近水

今年的國慶是祖國六十四歲的生日。和以往不同,這個長假為了環保,我們一家沒有自駕旅行,而是參加了旅行團來暢遊祖山和漁島。 我們來到祖山原始森林縱情山水,感悟秋天,透過車窗看到祖山雲霧繚繞的山峰,整個人猶如在仙境一般,車至山腳,我們歡呼著、雀躍著,向林間跑去。清新的空氣、蒼翠的樹木、奇異的怪石,使人目不暇接。突然“十里畫廊谷”在眼前浮現,紅葉滿山,野果飄香,秋風掠過茂密的森林,猶如被神筆描摹潑墨般,滿山蒼翠染上了黃、褐、紅、紫,一幅詩意盎然的油畫掛在眼前,那一座座山峰傲立塵囂卻又超然世外,給人一種心清無我的意境,不得不欣賞臧克家先生遊後欣然寫下的“畫境詩天”四個大字。我們沿山間石階而上,這裡的奇巖怪石千姿百態,高崖瀑布氣貫長虹,絕壁深澗雲海翻騰,真是不勝收。時間過得可真快,我們該下山了,本可以選擇坐索道下山,但還是對這山這水依依不捨,於是便決定步行下山,只為再次領略三十六景,再次傾聽溪水潺潺。

回味著祖山的峰、祖山的林、祖山的水,又準備一晚,清晨我們便向漁島駛去。早上霧濛濛的,視野開拓之時,“漁島”兩個大字便豁然在車窗外顯現了,大家興奮地下車觀看。進入漁島門口,被一個大貝殼形狀的頂棚所吸引,這便是漁島的大門了。我們乘船上小島,所乘的船是仿南方的烏篷船,極具特色。海風習習,沿途很多沙雕作品琳琅滿目。下了船才算真正來到了漁島,這是個海水環繞的地方,順著兩旁瓜藤纏繞的小路前行,大片的綠地引入眼簾,留心看林蔭路兩旁的植物,藤蘿盤繞很有特色,盤起的長長蛇瓜還真像綠蛇在躍動,數不清的金色葫蘆彷彿“葫蘆娃”們在向我們招手。由於對水的喜愛,我們一家直奔溫泉,海風的清涼和溫泉形成鮮明對比,溫泉上空蒸騰著被海風吹拂的熱氣,好似一條巨大的白色哈達。我們是最先進入溫泉的,感受著泉水的熱度,盡情嬉戲,人漸漸多了,氣氛顯得更加熱鬧。溫泉過後我們來到海邊,看著朵朵可愛的浪花,沉醉其中,海浪一浪高過一浪,在細細的沙灘上鐫寫著進退的樂章…… 祖山山峰的巍峨,漁島大海的壯美,給我家的國慶假期點上了溫馨的逗號,招引著我們再去親親哪山,近近哪水……

描寫山的散文篇4:山的那邊

我自泛舟溪上,流水淙淙,水聲潺潺。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夾岸冷杉幽林,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奇花鋪徑,別有洞天。忽而峰迴路轉,澗深谷幽,天光一線。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

隱約鐘聲,眺望林海,現一花瓣圓形佛壇,佛龕四方。身披袈裟的和尚撞擊銅鐘,發出低沉的轟鳴。

“咚,咚……”餘音繞樑,迴響在山谷裡。來不及欣賞旖旎的風光,忘記旅途的遠近,山這邊風景獨好,我早已深深陶醉於此情此景中。

我捨棄船,用雙腳丈量山的距離。攀登者的樂趣在於征服山的高度,他的雄心是要山臣服於他,把它倔強的身軀踩在腳下。而我歸隱山林人等的淡泊,則是用心去審視山的美麗——山的此邊,彼邊。

近處的佛寺頗顯莊嚴,對於我這個尚不過問宗教的人,看到許多個苦行僧為實踐某種信仰而實行自我節制,扼殺在內心掙扎的慾望,而“自虐自殘”,甚不能理解。

“咚……”鐘聲縈繞於耳邊,彌陀佛像居中正襟危坐,苦行僧靜默安然,微馱站立,一臉虔誠。慢慢的,跪拜到地面上,所有僧人皆為其傾倒,我猶豫著上前,卻又感覺一種無法融入的疏離感,黯然離開。

輕輕地踱出佛門,與寺廟告別。看那寺院的人似乎都一心皈依佛門,以佛為至尊。我與他們的格格不入,這又讓我感到莫名的悲哀,與整個世界的隔絕,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看破紅塵,超凡脫俗麼?曾一世閒靜少言,不慕榮利,不為米糧折腰。消極避世,逃避現實,遁跡山林,那又怎樣?整個世界終究不能如我所願。

圍著山腰信馬由韁的走著,眼前突然明亮起來,一片桃花林映入眼簾,花香四溢,馥郁的芳香陣陣撲鼻。返岸漫步,落紅滿地,盡頭花冢,抖一世間芳香。花兒凋謝飄飛,飛舞漫天,落英繽紛。

此情景似曾相識,山的那邊是什麼?莫非此地是桃花源頭?千千萬萬個夜的夢境似乎變得熟悉起來。我便對這座山愈發感興趣。桃花林指引著我走向山的另一方——那麼,穿過山,走向彼端,一探究竟可否?

時間從我身邊匆匆走過,他的影子明明就在我的手裡——卻怎麼也抓不住。恍若驚鴻一瞥。心無雜念的向前,我對山那邊的世界開始嚮往。——啊!我來到了山的另一邊!那明媚的色彩是什麼?

夕陽西下,金色的波浪翻湧,濃郁的芳香悄然間鬆弛了人的神經。

哦,是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不遠處,一位佝僂的老人正在撫著鬍鬚,隨手擷取一支菊,痴然吟唱。正因心遠地自偏,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我似乎在這方寶地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

支離破碎的夢境在此刻一點點粘合起來,菊花叢中的老人,在黃昏中微微昏睡的山脈,沒有一點世俗氣息的田園……宛若夢境。啊!我終於找到了我的那半邊山。只屬於我的。看酡紅的夕陽澆在我的臉上,我漸漸醉在這片菊花田中,醉在它溫柔的懷抱裡。

啊,山那邊的人啊,你們是否要過來?

標籤:散文 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