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現代散文集

2007年重遊樓觀臺記詩

2007年重遊樓觀臺記詩

公元2007年5月1日,又值一年一度的“黃金週”。所謂黃金週者,揮金如土,考慮不周也。拿出地圖,我一心想找一個路不遠不近,山不高不險,人不多不少的去處去逛。我的手指從太白山劃到華山,又從韓城劃到法門寺。關中名勝古蹟,歷歷在目,無所適從。常言道“看景不如聽景”,我也怕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忽又想起,前一段時間月橋老弟被派到了樓觀臺,還開了什麼世界道教大會。樓觀臺在周至,車程不到兩個小時,當天可以來回。那裡有山有水,又有道教古蹟,正是一個絕好的去處。況且我十三年以前上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和一班同學去春遊過,感受頗深。若故地重遊應該別有一番情味。
  於是5月1日一大早就去。車少,人多,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買了票上了車。車是一般的公交車,票價十二元。因為嚴重超載的緣故,車裡不擁擠,還比較舒服。誰知過了渭河大橋,就又上來了三四個人。過了沙河收費站,又有面包車運來了七八個人。這下慘了,過道里的人擠得嚴之實實。我倒也能理解,誰叫計劃生育工作沒有搞好呢?原來美術老師說的“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和黃金週的客運狀況一樣啊?
  十三年前走的路,我早已忘記了。只記得春暖花開、童心得意,一路上歡歌笑語,心情無比高興。路面邊有開花的果樹,和大片大片我們沒有見過的苗木。這一次的路上,倒也有心看風景,只是也不覺得有多麼興奮激動了。但見綠樹成陰,秦嶺逶迤,戶縣周至一帶土地平坦公路筆直,十分別致。時見村子裡有高大的教堂出現,想當年這一帶信奉“洋教”者甚眾。和渭北涇陽三原一帶遙相呼應,在古風濃郁的三秦大地也算一個小小景觀吧!一想到我將要在的是道教祖庭,在中華大地最為正宗,我覺得自己好像“餘秋雨”附身一般,難免要發一些痛癢之辭了吧!
  我和我老大到“終臺路”路下車,搭了一輛昌河車向南駛去。一路上我問司機有沒有不用買票的小路,司機笑說平時有,但五一查的很嚴,況且一般人也找不到。車費三塊錢。下車之後,我環顧四周,看到了一尊七八米高的漢白玉老子雕像。可惜一點都沒有“仙風道骨”的意思,比例也有點失調,身長腿短,而且耳朵也不長。我記得南方哪個地方有一尊老子坐像是古代留下的,刻得十分生動,耳朵長到了胸前,正暗含“李耳”的意思。而眼前這尊連青牛都丟了,怎麼看都像是附近“前明寺”村的老農民。
  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大門前有許多擺攤設點的,我們先吃了飯,買了水和膠捲。野菜涼皮,卷煎餅,老大說很好吃。我笑著長嘆了一聲:到底是城裡人嘛!我只是餓,也不覺得香不香的,因為我自認為到現在還是農民。看著身邊有幾個衣著光鮮的城裡人吃的沒完沒了,我不禁慶幸自己十三年來英雄本色未改!
  兩張票六十元,進去之後是一條長八九百米徐徐上升的坡道,汽車可以開到說經臺下。不斷有攤販高聲兜售小工藝品,我一看,沒有一絲新意,好像全是從西安康復路批發來的。我當年來時買過一個魚形筆枕,自以為十分有趣,後來也從未見過。還有農民賣土蜂蜜、藥材、野菜、香蠟紙表。山清水秀,可惜就是人太窮,許多學生模樣的小孩也都坐在路兩邊賣東西。也許在他們看來,神仙也好,道教也罷,甚至這樓觀臺,也不過是一堆破磚瓦罷了。但是也卻是自家掙點小錢的招牌。他們未必知道老子就是李耳,未必知道什麼“紫氣東來”的典故。但這些“集體天意識”並不防礙他們按自己的方式生存。遊山玩水者,尋仙訪道者,日夕勞作者。大家雖相聚於一地,而各不相干。“君子合而不同”可能是這個道理吧!
  緩坡盡頭,原來有一座仿古的闕門,我們當年來的時候,在這裡一一排隊,檢票入內。檢票的是道觀裡的道士,一個個都很年輕,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和我們在電視上見到的白鬍子大不一樣。可是這一次我來了全都變了樣兒。闕門早已不見蹤跡,變成了一大片空地,之中新修了一座六七米高的石牌坊。雕龍刻花,不厭其繁,正中有四字行書匾額,因為太新了而字又寫的實在難看,我只記得有一個“瓊”字如一個“苑”字。實在令人失望。新建的東西,沒什麼意思。中國文物界“修舊如舊”的原則本就為外國詬病,因為總是難免造假的嫌疑,而現在花很多的錢來“修新如新”!更是可惡。況且牌坊匾額題字,如果是楷書、隸書、篆書,才更是莊重醇厚,草書、行書,略是輕浮。再加上牌坊新造,白光刺眼,與四周綠樹格格不入,叫人沒個好心情!
  過牌坊而立,有三條路。左手有一新建高大石碑是韓國人為了紀念唐時自己的同胞而建。碑體高大,正面碑額有“興隆”等幾個篆字,以下介紹自己祖先的偉大,碑陰記捐款資者大名,有什麼“高麗大學”“??會社”之類。碑下是一隻直徑兩米的大烏龜,腦袋已被人摸的發亮了。韓國人和前些年的日本人一樣,有了錢總愛到中國人顯擺,其實內心也挺自卑吧!我想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人也會到韓國去,給明朝援朝抗倭的將士們樹碑立傳,到日本去給鑑真法師、朱舜水先生勒石記功,那才叫蕩氣迴腸無比壯觀呢!
  牌坊右手,有一橋,橋下一溝,名曰“虎豹溝”。指示牌上標註通向“大秦寺”。以前我來時,好像也沒有在意過,想來也許不會有什麼特別之處吧。面前正中一條緩坡盡頭,地勢突然隆起。隨石階左轉向上,便是樓觀臺主要看點“老子說經臺”。石階石欄俱是新建,做工粗糙,和古人作品明顯不在一個檔次。石階登完,有一高亭,有畫畫和寫字的小攤。再往前行約五十米,遙望左手隱約可見對面的說經臺大殿從茂密的松柏林中露出一角。但是如果要過去,必須前行下到一個寬闊的廣場上來。與我十三年前來的時候又大不一樣。廣場以南有一座高四米多,長近十米的影壁,上面刻了“道法自然”四個行書大字。廣場以北有雕樑畫棟的仿古大門,門口還有買香蠟紙表的農民。過檢票處,要出示門票,撕下一聯,並且蓋章,方能進入。
  進去之後,我一眼就看見了那棵久違已久的老銀杏樹!激動!當年我來時,樹已經傾斜,惟有枯枝生著綠葉。而今十三年過去了,一切如舊,樹猶如初。只是四周亭臺樓閣,皆是後來建造。所雕刻的道教神仙畫像,似是而非,叫人看不清楚。有幾副對聯,聊以記之。“百二秦關騰紫氣,五千文字泌瑤見。”“鶴唳九霄來紫氣,鬆榻半遮展黃庭。”“松濤籠煙上日早,竹比分翠落霞遲”未入說經臺左門便有“上善池”。寫其字如貝十三年前之情景,令人長嘆不已。我當年遊了回去寫作文得到張老師稱讚。在班裡念,甚為得意。當時全班四十多人,除去一兩人沒有來以外,其餘全都寫了遊記當作作業上交了!其實我最竊喜的到並不是念我的作文,而是我前邊的那個女生,她的作文也很好。我倆一起被老師表揚了!我們的名字聯絡在一起。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這是一個情竇初開的日子裡的祕密。十幾年來沒人知道。她張的嬌小玲瓏,眼睛大大的。夏天穿一件花襯衫。冬天穿一身紫色的冬裝。我就坐在她身後,時常可以聽到她那甜美的聲音。可惜她沒有和我們一起來樓觀臺春遊,也叫我少了許多懷念的藉口。我上高中以後就很少見她了!有一陣子我患上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憂愁苦悶不得解脫,就抱著電視看《大風車》。因為那上邊的主持人“花花姐姐”和她張的太像了啊!長大以後,當我得知演“花花姐姐”的曾媛比我整整大了將近二十歲的時候,嚇的我目瞪口呆,再也不敢去看她了。幸好無人知曉我的年少輕狂。我和我的青春期也相安無事。

說經臺在一高臺上,曲折而上。石階又是新修,欄杆上有猴子、葫蘆、桃子、獅子都已讓人摸的烏黑髮亮。惟有最高處的說經臺依然還是十三年前的古舊建築。七八百年來安然無恙。實屬萬幸。大殿正中供奉太上老君李耳,左右有老子四大弟子及財神殿。何謂四大弟子:莊子、文子、列子、尹子者也!何謂財神?趙公明者也。左右侍衛從分別是關羽和岳飛。這都是道家霸道,胡亂攀親。院中香火鼎盛,遊人甚多。我找到了我當年照相留影的地方,高興的又擺了當年的姿勢,重又照了一張。物雖是人已非,我也不再興高采烈了,而是作深沉幽思狀。再往後有“八音石”,當地講解員說敲三下發財敲六下有福敲九下長壽,引人高興而已。再往後走,出一小門下臺階,有“鬥姆官”。建於雍正年間。殿前有介紹的牌子,說這位鬥姆元君所生九子,老大老二分別是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剩下的七位分別是北斗七星。左手有碑廊,陳列有傳說為蘇東坡鄭板橋等人的書畫碑刻。再往後又有一大殿,卻是坐北朝南,後牆上畫了兩隻獅子不像獅子狗不像狗的動物。說經臺上一百多間明清古建築全都完好地儲存了下來,是真真正正的文物。後來興建的,不敢說狗尾續貂,但是畢竟沒有滄桑之感。曲折往出走,又看見有九天玄女娘娘廟,藥王殿等,都很狹小。說經臺上不甚寬廣,容不下大殿。山下的宗聖宮倒是十分壯闊,可惜早已毀於戰火,現在正在興建之中。



下說經臺,又由上善池而出。老子《道德經》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中國人的善良、謙遜、堅韌甚至懦弱的“精神勝利法”都和這樣的哲學類似。碑亭中“上善池”三個隸書大字,乃是宋末元初的一代宗師趙孟fu(這個字我認識也會寫。左邊一個“夾”,右邊一個“頁”。但是我的電腦打不出來。我當年從碑上照貓畫虎抄了這個字回去寫作文,張老師讀了出來,我才認識了。)亭邊有一深三四米的池子,裡邊用青石雕刻了一隻大如牛犢的癩蛤蟆。許多人圍在池子四周用硬幣往蛤蟆背上砸,旁邊還專門有一位穿著藍布道袍的白鬍子老道兌換硬幣。我和老道湊近乎,他說自己出家快十年了,以前不在這裡,前四五年才來的。我問他貴姓,他說“左”,左右的左。我知道這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姓氏,我所知道的只有“左丘明”“左冷禪”。然後,他又給我講或粗似俗的“無慾無爭”來。我自信天生慧根,不勞旁人點化,自然聽不進去。和老道合影留念,轉身走人了。自從道家變為道教以後,便是“一蟹不如一蟹”。或者裝神弄鬼斂財,或者假託天命騙人。自從黃巾起義失敗以後,更像是一個類似當今“邪教”的奇怪組織了。幾個有名氣的人物竟全是捏造,而且瘋狂地拉名人入夥。華佗、諸葛亮、孫思邈、袁天罡、李淳風、呂洞賓、甚至關羽、岳飛都稀裡糊塗地入了教。老子在天有靈,應該十分生氣啊!回頭望時,又見到一副對聯“道德巨集開超化凡民登極樂;祖恩廣大皈依群生進福來。”
  我之所以甘願花錢涉險來重遊此地,一為懷舊,二為踏青。樓觀臺既有古代廟宇,又有松竹雜樹。人文自然,相得益彰。買了兩斤櫻桃,和老大攜手緩緩進入聞仙溝。但見樹木清幽,禽鳥啾唧,涼風快哉,心曠神怡。左手是深溝,右手是竹林。靠路的竹子上刻滿了“???到此一遊”的字跡。想當初我們來的時候,也有調皮的同學不停勸告刻名字的。我抬眼望去,卻盡是些不認識的名字。如果能有幸見到我們同學的名字那該多好啊!竹林裡掛了許多“竹筍有農藥,請勿觸控”、“竹筍有毒,損壞賠50元”的小牌子。其實這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防君子不防小人而已。還真有竹筍,黑黑的,包著一層一層黑皮,從乾枯的落葉裡神奇地蹦出來,奮力向上鑽著,引人心生邪念的是一尺左右的,而長到一米左右的已經是竹子了。那種綠的好似要流下來的感覺,使人真想去咬一口嚐嚐。這才想起大熊貓的幸福生活了,他們若要吃,估計是要吃著最嫩的部分了吧,前幾天看報,見有兩隻被租借到美國的大熊貓吃窮了一個城市,令當地官員又愛又恨頭痛不已,著實為咱中國人長了臉了。
  行到聞仙溝底,見我心中所憶的“問仙橋”已經斷了。唏噓不已。又有新開闢的臺階可下倒溝底,便下去,見一“洞賓泉”。只是一潭水而已,從此向左,可上松濤亭,我當年走的便是這條線路。而今不去,轉向右,順順聞仙溝向上。
  剛爬上一小段陡峭的臺階,眼前出現一個正襟危坐,形容枯瘦的老太太,叫人倒吸一口冷氣。爬上臺階,本來已經沒有多少迴旋的餘地了,而她以瘦小身軀,竟能貼山崖而坐,如此突兀,叫人防不勝防地吃驚。只見她手臉俱黑,白髮泛黃,身邊放一破碗,中有幾毛錢。我從來心硬如鐵,不以向人施捨來抬高自己,求得解脫,因為我知道罪孽深重,是不可能靠幾個小錢來消除的。但這時卻身子涼了半邊,嘴裡喃喃唸叨:“你,你,還在這裡阿?”
  原來,我上次來樓觀臺之時,在說經臺下,聞仙溝口也見到過一個老太婆,拿著一隻破碗向遊客乞討。當時我還純潔,還善良,還真誠,還不知道人世間的險惡與人心的難測,但是由於身上沒有多少錢,只好把自己帶來的一隻饅頭送給了她。回去之後,聽班裡一位女生說自己給老太婆五毛錢,我就覺得內心羞愧不已。
  這一次眼前所見的,雖然不是之前的那個老太婆,但是我內心深處卻有一個聲音不斷暗示我:“就是她,她在這裡等你,等你給她十三年前應該給的五毛錢!逃是逃不了了,躲是躲不過的!”整整十三年,我的內心早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了。可是一來到此地,一見到這位似曾相識的老人家,我的羞愧之心頓時又生。我知道給她再多錢都是徒勞的,錢無法改變她的命運,她不在這裡就不是她了!我緩緩地蹲下去和她攀談起來。她混濁的眼珠驚異的轉動了一下朝向找。我知道就算給她100塊錢,換來她千恩萬謝,也都是虛有其表的。她的內心還是冰冷無助的。就問她家在哪裡,怎麼在這兒?她好像很長時間沒有和活人說過話了,嘬著乾癟的嘴脣,吞吞吐吐地敘說自己的苦難。我大概是聽明白了,她就住在後山,發洪水衝倒了房子,就只好臨時住在道觀的伙房裡,也沒處吃飯。見我和老太婆在說話,我老大給那隻碗裡放了一塊錢。我想也夠了,好歹人家也陪我說了幾句話。我也佔用了人家的寶貴時間呢!我們很有禮貌的和她告別。我心裡還想:她到底是不是十三年前那個老太婆呢?該不會是神仙下凡來點化我的吧?一塊錢,我也叫神仙太失望了啊!

從此以後再往前走一直都是坡,雖有新修的水泥臺階,但我們還是吃不消了。一路上有流水叮咚、野鳥鳴叫、野花怒放,一派“道法自然”之意境。也無甚景觀,行到一條三岔路口,指示牌上寫左距南天門有1、5公里,右距煉丹爐有1公里。聽從上邊下來的人說南天門無甚好處,只有“南天門”三個大字而已。於是我們轉而從煉丹峰的這一條路向北下山。
  路甚平緩。看對面山樑,線綠濃綠蒼翠,各色分明,勾勒出山體氣勢。道路曲折,人時常要低頭從樹枝葉下穿過。好在是一條水泥路,如果有一輛自行車就太好了。竹林中不時竄出膽大的小松鼠來,大模大樣的蹲在路中間吃東西,好像也不怕人。等你走到它面前伸手都能抓住它了,它才轉身跳著跑開了。有幾隻調皮的還在抱住一隻一尺長的竹筍使勁的啃,恨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咬不動了卻又吱吱的亂叫一陣子。我會心一笑。多虧它們沒文化不識字,否則也不敢咬那個竹筍了吧!但它們又應該是很聰明的,知道那些警示牌是哄騙認字的人類的。怎麼可能有毒呢?毒死了人是小事,嚇跑了它們那才真是罪過呢!路上不時有驚慌失措的四腳蛇爬過,嚇的老大和它都緊張的要死!聽說它們的尾巴是可以斷而復生的,還聽說有科學家要把它們的基因移到人門的身上,以後胳膊腿腳、腦袋不想要了可以砍掉再張一個新的,不知何時能實現。
  路盡頭有一“攬勝臺”,北望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以及遠處正在重修的宗聖宮和高臺之上的說經臺。我在渭河以北的咸陽,於雨後初晴之際,可以望見終南山,而現在正值五一,氣溫較高浮沉較多,一眼望不出周至。身後再向上是老君煉丹之所,我本想上去,因為以前看圖片只殘存半間房、一隻丹爐、蕭條之中,必有興亡之意!然而老大死活走不動、賴著不走。又聽從上邊下來的人說沒什麼意思,只好作罷。
  下山向景區大門走去,一路可見賣冷飲、賣小吃的攤點還有射箭的娛樂活動、十元錢十五隻箭。可惜沒幾個人能射中靶子!聽說韓國人都愛好這個,世界大賽也總是韓國人得金牌,中國人不打獵已經五千年了,難免會生疏些了。有當地農民賣手工做的布老虎,大如枕頭五塊錢,小如手掌五毛錢,比較有意思。
  樓觀一日遊本已到此結束,可是時間還早,不到四點,我們便按照地圖所示去尋找什麼“大秦寺”。因為登高所見一塔,隱於遠處溝壑之間,我以前都未曾聽說過。於是自山下石牌坊向西而行。有牽馬的人非常熱情地招攬生意,到大秦寺三十元。我看那馬兒也可憐,還是不坐了吧!好不容易才謝絕了。一路上有許多麥田和櫻桃園,十分愜意!只是越來越累,幾乎邁不開腿了。有農民在蓋房子,和別處一樣。又有一所國小名字十分奇怪,叫“女青年會前東明希望國小”。看了半天才知道這個村子叫“前東明村!”至於“女青年會”是什麼不能得知,也許是婦聯的下屬單位吧!一直走了近半個小時才走到那古塔跟前。一看,大失所望。只有塔而沒有廟,幾間房子也是新修的。有一個老和尚在門前坐著,可是身邊卻還有一個老伴忙活什麼。進到三間房一看,供奉著佛教幾位神佛都是影象,並無塑像。老和尚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出家人,給我講這座塔為什麼是八面。因為四面八方,宇宙無邊之類。出來之後,卻有重大的發現。



塔左臺有一塊嶄新的石碑高有近三米,厚近五十公分,寬一米多。其下有烏龜駝著。我一看那石碑額大字,大吃一驚:竟然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幾個大字。
  大秦?東羅馬帝國也!景教?基督教之一支也!這些是歷史課上學過的,怎麼會和這裡撤上關係呢?我連忙看旁邊的說明,方才明白,原來這裡就是明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之地。後來到了清末有丹麥洋人??運出國,被我國同胞阻止,遂藏於西安碑林,從此名揚天下,成中國名碑。寺雖毀於文革,塔身雖已傾斜,碑雖是仿製,但盛名天下,地也有名啊!想到這裡,我又不禁又對大秦寺塔多了一份崇敬之意!相當年景教教徒自西域不遠萬里來我中華,唐太宗以“天可汗”之胸襟,派遣房玄齡迎於西郊,並允許廣建寺院,極盡禮遇。至唐玄宗時,詔令一律稱“大秦寺”。直至唐武宗滅佛,景教和襖教同遭池魚之禍,在中原滅絕。可憐唐代皇帝無知,今日之人也無知,竟都以為景教為佛教,大秦寺為佛寺。此處已被宣佈為宗教活動場所,教建寺廟必是佛寺修行必是僧人。一千二百二十六年前立此碑,並信奉上帝之人,泉下有知,不知應作何感想?而由此也知宗教消亡只在時間長短而已。今日名山大川,出家之人有幾個真是看破紅塵,一心修身養性。或為名利,或為餬口不一而足。真有善心,何必出家。難道平常人就不能參禪悟道自求解脫嗎?也許是因為中國人民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安排生存,所以才使其各守山林廟宇,佛堂道觀。為了解決生存就業,入此行列,未為不可!
  原路返回,路過所謂“化女泉”。殿破牆毀,塵土極厚,大門緊鎖,早已生鏽。至山門而出,吃飯而回,結束一日之遊。懷舊之旅,令人感慨萬端。如何安身立命,還需要多費思量。人生無常,人與人也總是萍水相逢。誰如果能夠在十幾年後再遇見曾經擦肩而過並且怦然心動過的人,該是多麼感動啊!今日重遊之本意,亦在追尋昨日之我,並且與今日之我兩相印證,欲分真假、辨聰愚、明得失、知往來。有何感慨?蘇東坡早已道盡。我口不能言,手不能寫,心只可會也:

  “夢醒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2007年5月3日夜。5月16日電腦打字完成。

公元2007年5月1日,又值一年一度的“黃金週”。所謂黃金週者,揮金如土,考慮不周也。拿出地圖,我一心想找一個路不遠不近,山不高不險,人不多不少的去處去逛。我的手指從太白山劃到華山,又從韓城劃到法門寺。關中名勝古蹟,歷歷在目,無所適從。常言道“看景不如聽景”,我也怕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忽又想起,前一段時間月橋老弟被派到了樓觀臺,還開了什麼世界道教大會。樓觀臺在周至,車程不到兩個小時,當天可以來回。那裡有山有水,又有道教古蹟,正是一個絕好的去處。況且我十三年以前上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和一班同學去春遊過,感受頗深。若故地重遊應該別有一番情味。
  於是5月1日一大早就去。車少,人多,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買了票上了車。車是一般的公交車,票價十二元。因為嚴重超載的緣故,車裡不擁擠,還比較舒服。誰知過了渭河大橋,就又上來了三四個人。過了沙河收費站,又有面包車運來了七八個人。這下慘了,過道里的人擠得嚴之實實。我倒也能理解,誰叫計劃生育工作沒有搞好呢?原來美術老師說的“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和黃金週的客運狀況一樣啊?
  十三年前走的路,我早已忘記了。只記得春暖花開、童心得意,一路上歡歌笑語,心情無比高興。路面邊有開花的果樹,和大片大片我們沒有見過的苗木。這一次的路上,倒也有心看風景,只是也不覺得有多麼興奮激動了。但見綠樹成陰,秦嶺逶迤,戶縣周至一帶土地平坦公路筆直,十分別致。時見村子裡有高大的教堂出現,想當年這一帶信奉“洋教”者甚眾。和渭北涇陽三原一帶遙相呼應,在古風濃郁的三秦大地也算一個小小景觀吧!一想到我將要在的是道教祖庭,在中華大地最為正宗,我覺得自己好像“餘秋雨”附身一般,難免要發一些痛癢之辭了吧!
  我和我老大到“終臺路”路下車,搭了一輛昌河車向南駛去。一路上我問司機有沒有不用買票的小路,司機笑說平時有,但五一查的很嚴,況且一般人也找不到。車費三塊錢。下車之後,我環顧四周,看到了一尊七八米高的漢白玉老子雕像。可惜一點都沒有“仙風道骨”的意思,比例也有點失調,身長腿短,而且耳朵也不長。我記得南方哪個地方有一尊老子坐像是古代留下的,刻得十分生動,耳朵長到了胸前,正暗含“李耳”的意思。而眼前這尊連青牛都丟了,怎麼看都像是附近“前明寺”村的老農民。
  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大門前有許多擺攤設點的,我們先吃了飯,買了水和膠捲。野菜涼皮,卷煎餅,老大說很好吃。我笑著長嘆了一聲:到底是城裡人嘛!我只是餓,也不覺得香不香的,因為我自認為到現在還是農民。看著身邊有幾個衣著光鮮的城裡人吃的沒完沒了,我不禁慶幸自己十三年來英雄本色未改!
  兩張票六十元,進去之後是一條長八九百米徐徐上升的坡道,汽車可以開到說經臺下。不斷有攤販高聲兜售小工藝品,我一看,沒有一絲新意,好像全是從西安康復路批發來的。我當年來時買過一個魚形筆枕,自以為十分有趣,後來也從未見過。還有農民賣土蜂蜜、藥材、野菜、香蠟紙表。山清水秀,可惜就是人太窮,許多學生模樣的小孩也都坐在路兩邊賣東西。也許在他們看來,神仙也好,道教也罷,甚至這樓觀臺,也不過是一堆破磚瓦罷了。但是也卻是自家掙點小錢的招牌。他們未必知道老子就是李耳,未必知道什麼“紫氣東來”的典故。但這些“集體天意識”並不防礙他們按自己的方式生存。遊山玩水者,尋仙訪道者,日夕勞作者。大家雖相聚於一地,而各不相干。“君子合而不同”可能是這個道理吧!
  緩坡盡頭,原來有一座仿古的闕門,我們當年來的時候,在這裡一一排隊,檢票入內。檢票的是道觀裡的道士,一個個都很年輕,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和我們在電視上見到的白鬍子大不一樣。可是這一次我來了全都變了樣兒。闕門早已不見蹤跡,變成了一大片空地,之中新修了一座六七米高的石牌坊。雕龍刻花,不厭其繁,正中有四字行書匾額,因為太新了而字又寫的實在難看,我只記得有一個“瓊”字如一個“苑”字。實在令人失望。新建的東西,沒什麼意思。中國文物界“修舊如舊”的原則本就為外國詬病,因為總是難免造假的嫌疑,而現在花很多的錢來“修新如新”!更是可惡。況且牌坊匾額題字,如果是楷書、隸書、篆書,才更是莊重醇厚,草書、行書,略是輕浮。再加上牌坊新造,白光刺眼,與四周綠樹格格不入,叫人沒個好心情!

標籤:臺記 重遊 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