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寫景散文集

漁灣夏日的清晨

塔腳至羅定二橋下的那段瀧江,水勢先是平緩的往東北方向流,可到達二橋再往下幾十米後,遇著一座向南平伸而出的小山脊,河道只得順著山勢來一個九十度像手肘彎曲那樣的急轉,水勢衝擊著山腳洶湧的向東南。內彎的地方,形成了一片現在已成了菜地或蕉林的灘塗,自始而起,一條沿江的小道穿過橋底,逆水而上,右邊的村落就是漁灣。漁灣可能就因此彎而得名。

漁灣是附城鎮的城中村,它面向瀧江,沿岸或竹林密佈,或綠樹成蔭,夏日江風吹透綠葉,陣陣涼意拂過路人的臉,很是愜意,沒有汙染的風,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上,我就是衝著江邊秀麗的風景及那份清涼而來的,這裡離開城市的繁囂,是難得的一段可閒庭信步20分鐘的沿江小路。

漁灣是我每天晨運的好去處,當天空灰朦朦的亮透過窗戶時,鄰居的一對白頭翁鳥一唱一和的歡鳴聲也隨之傳來,聽著婉轉的啁啾,我就坐著輪椅出門。

夏日的太陽六時已升空,照得雲霞變了彩色,東方的上空絢麗得可愛,寶珠路那條直下漁灣那個灘塗的斜坡道剛好逆著晨光,沿坡而下,來自遠山初露的朝陽灑在肌膚上,溫熱了一天的精神。

自橋底逆著晨光看江面,被來自江面的東風爽爽地吹著,看著因朝霞的輕撫而盪漾出金色的鱗光及江中小艇上拉網的老伯,格外興奮。

未放暑假時,遇到最多的還是揹著書包返校的學生,現在放了暑假,漁灣的小朋友並沒有睡懶覺,夏日的蟬鳴聲從江邊的樹上傳來,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拿著自制的工具在捉蟬,有些還拿出鳥籠在樹上掛著,晨早的鳥語與蟬鳴從不同方位的樹上傳來,形成了漁灣夏日清晨的交響樂曲。看著小朋友輕步舉起套上塑料薄膜袋的竹杆,我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漁灣起得最早的,是耕種的農民,菜地上的農民已在忙,收菜賣的在往回挑,趕早市。正是拔花生的季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堆放著花生藤,老人在摘花生,強壯的勞力已幹活於地裡田間。趕早不那麼熱,八點前還可以趕回來去電子廠什麼的上班,漁灣人就是勤勞,富裕了也捨不得割斷地裡的活。

適逢年輕的開著摩托運回了一捆花生藤停於門前,挑菜的阿姨問,大強,你的拔完啦?年輕的回答,是的,三嬸,這擔菜又進帳不少喲,你的幾時拔?挑菜的回答,明早。趕牛託犁的大伯從漁灣六巷出來,問,三嬸,你有地要犁嗎?挑菜的回答,花生未拔禾未割,過幾天再麻煩你,趕牛犁地啊?趕牛的回答,剛拔完花生,犁地趕種蕃薯,過幾天又得割禾了。

聽著漁灣人淳樸的對答,聲音從清晨寧靜中傳來,是一種和諧的快意,是一種自然的魅力,因心生敬佩而覺得漁灣越發美麗可愛。

喜歡晨早跑步的城裡人也跑過來了,都是些熟識的面孔,碰面總是笑笑或把手半舉算是打招呼;退休清閒的老伯總是選擇一個心儀的地方把播著新聞的袖珍收音機掛在樹枝上面向瀧江做著自編的體操;經常看到一群退休的老太婆戴著太陽帽從市區那邊遠距離散步過來,她們邊走邊聊天,儼然是一支有組織的視察隊伍,她們的經過,為漁灣夏日的清晨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有晨早流動賣豬肉的穿梭於漁灣小巷在喊“豬肉……”……漁灣河畔,未經雕琢的自然風景,錯落有致的村莊群落,人與自然的和諧令我陶醉。

印象最深的是那個94歲的老婆婆,認識了幾年,每次散步必見,她總是在漁灣二巷附近拄著柺杖慢步著,見我到來,首先一句:哥仔,又到了。我回敬道:婆婆早晨,今天又精神多了。總是停下聊上幾句。記得第一次聊時,她用佈滿了老人斑點瘦削的手觸控著我只是穿著背心的手臂,幾分同情,幾分愛憐,充滿慈祥的嘆息道:哎!哥仔,看似正常又怎麼會手腳都不能動的呢?她的年紀比我大一倍有餘,我對她畢恭畢敬,在她面前自己的心靈也返璞歸真成了純真的小朋友,如實作答贏得了老人家的心。老婆婆雖眼力不夠,但耳聰、健談、記憶力好,是一部漁灣的活史書,與她的交談,填補了我地方近代史的空白。

老婆婆16歲過門進漁灣,所見的那一批人大都千古,就算那時剛出生的“蘇蝦仔”現今也已七十有八,上世紀七十年代,老婆婆已在人民公社時代的生產隊裡開始領取老年口糧,多少有些懷念毛澤東時代。晨早的漁灣,經常看到幾個殘障者在頑強的練步,幾個年老體弱者坐在路邊呼吸新鮮空氣,間或自發聚在一起,惺惺相惜,每天晨早彼此的一見都是無聲的報一天平安。老婆婆經常指著那個因中風而偏癱的拄棍老者對我說,你看他,毛澤東時代我有資格領取老年口糧時他還是一個扎扎跳的年輕人,可現在他已老成了這個樣子,歲月不饒人啊!我聽後感慨,晨早的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日出東方永遠不會變,要變的,就是人。

晨早7時半,漁灣上班一族騎車開始從八巷至一巷陸續而出,在沿江小道上分東西就近而走,在經過老婆婆的面前年輕的一代也忘不了叫聲“三婆早晨”,聽來是那樣的和諧自然,漁灣人就是秉承著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離開一巷,翻過小坡,仰首看著瀧江上空成群的白鶴飛過,到了光明路,我要回家了。

我不是漁灣人,但我愛漁灣夏日絢麗的清晨。

  

漁灣夏日的清晨
塔腳至羅定二橋下的那段瀧江,水勢先是平緩的往東北方向流,可到達二橋再往下幾十米後,遇著一座向南平伸而出的小山脊,河道只得順著山勢來一個九十度像手肘彎曲那樣的急轉,水勢衝擊著山腳洶湧的向東南。內彎的地方,形成了一片現在已成了菜地或蕉林的灘塗,自始而起,一條沿江的小道穿過橋底,逆水而上,右邊的村落就是漁灣。漁灣可能就因此彎而得名。

漁灣是附城鎮的城中村,它面向瀧江,沿岸或竹林密佈,或綠樹成蔭,夏日江風吹透綠葉,陣陣涼意拂過路人的臉,很是愜意,沒有汙染的風,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上,我就是衝著江邊秀麗的風景及那份清涼而來的,這裡離開城市的繁囂,是難得的一段可閒庭信步20分鐘的沿江小路。

漁灣是我每天晨運的好去處,當天空灰朦朦的亮透過窗戶時,鄰居的一對白頭翁鳥一唱一和的歡鳴聲也隨之傳來,聽著婉轉的啁啾,我就坐著輪椅出門。

夏日的太陽六時已升空,照得雲霞變了彩色,東方的上空絢麗得可愛,寶珠路那條直下漁灣那個灘塗的斜坡道剛好逆著晨光,沿坡而下,來自遠山初露的朝陽灑在肌膚上,溫熱了一天的精神。

自橋底逆著晨光看江面,被來自江面的東風爽爽地吹著,看著因朝霞的輕撫而盪漾出金色的鱗光及江中小艇上拉網的老伯,格外興奮。

未放暑假時,遇到最多的還是揹著書包返校的學生,現在放了暑假,漁灣的小朋友並沒有睡懶覺,夏日的蟬鳴聲從江邊的樹上傳來,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拿著自制的工具在捉蟬,有些還拿出鳥籠在樹上掛著,晨早的鳥語與蟬鳴從不同方位的樹上傳來,形成了漁灣夏日清晨的交響樂曲。看著小朋友輕步舉起套上塑料薄膜袋的竹杆,我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漁灣起得最早的,是耕種的農民,菜地上的農民已在忙,收菜賣的在往回挑,趕早市。正是拔花生的季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堆放著花生藤,老人在摘花生,強壯的勞力已幹活於地裡田間。趕早不那麼熱,八點前還可以趕回來去電子廠什麼的上班,漁灣人就是勤勞,富裕了也捨不得割斷地裡的活。

適逢年輕的開著摩托運回了一捆花生藤停於門前,挑菜的阿姨問,大強,你的拔完啦?年輕的回答,是的,三嬸,這擔菜又進帳不少喲,你的幾時拔?挑菜的回答,明早。趕牛託犁的大伯從漁灣六巷出來,問,三嬸,你有地要犁嗎?挑菜的回答,花生未拔禾未割,過幾天再麻煩你,趕牛犁地啊?趕牛的回答,剛拔完花生,犁地趕種蕃薯,過幾天又得割禾了。

聽著漁灣人淳樸的對答,聲音從清晨寧靜中傳來,是一種和諧的快意,是一種自然的魅力,因心生敬佩而覺得漁灣越發美麗可愛。

喜歡晨早跑步的城裡人也跑過來了,都是些熟識的面孔,碰面總是笑笑或把手半舉算是打招呼;退休清閒的老伯總是選擇一個心儀的地方把播著新聞的袖珍收音機掛在樹枝上面向瀧江做著自編的體操;經常看到一群退休的老太婆戴著太陽帽從市區那邊遠距離散步過來,她們邊走邊聊天,儼然是一支有組織的視察隊伍,她們的經過,為漁灣夏日的清晨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有晨早流動賣豬肉的穿梭於漁灣小巷在喊“豬肉……”……漁灣河畔,未經雕琢的自然風景,錯落有致的村莊群落,人與自然的和諧令我陶醉。

印象最深的是那個94歲的老婆婆,認識了幾年,每次散步必見,她總是在漁灣二巷附近拄著柺杖慢步著,見我到來,首先一句:哥仔,又到了。我回敬道:婆婆早晨,今天又精神多了。總是停下聊上幾句。記得第一次聊時,她用佈滿了老人斑點瘦削的手觸控著我只是穿著背心的手臂,幾分同情,幾分愛憐,充滿慈祥的嘆息道:哎!哥仔,看似正常又怎麼會手腳都不能動的呢?她的年紀比我大一倍有餘,我對她畢恭畢敬,在她面前自己的心靈也返璞歸真成了純真的小朋友,如實作答贏得了老人家的心。老婆婆雖眼力不夠,但耳聰、健談、記憶力好,是一部漁灣的活史書,與她的交談,填補了我地方近代史的空白。

老婆婆16歲過門進漁灣,所見的那一批人大都千古,就算那時剛出生的“蘇蝦仔”現今也已七十有八,上世紀七十年代,老婆婆已在人民公社時代的生產隊裡開始領取老年口糧,多少有些懷念毛澤東時代。晨早的漁灣,經常看到幾個殘障者在頑強的練步,幾個年老體弱者坐在路邊呼吸新鮮空氣,間或自發聚在一起,惺惺相惜,每天晨早彼此的一見都是無聲的報一天平安。老婆婆經常指著那個因中風而偏癱的拄棍老者對我說,你看他,毛澤東時代我有資格領取老年口糧時他還是一個扎扎跳的年輕人,可現在他已老成了這個樣子,歲月不饒人啊!我聽後感慨,晨早的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日出東方永遠不會變,要變的,就是人。

標籤:漁灣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