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寫景散文集

惠州西湖憶

東江河畔半日遊

惠州古城位在我們東莞的東鄰,東江河在市區中心穿過,河的西邊有個著名的風景勝景----西湖,它曾是蘇東坡當年遊覽過的地方,已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遊惠州是我向往多年的心願,只是無伴,我遲遲沒有起行。今年的三月份我得穗城萬利來東莞幫助維修電腦之便,邀他做伴入惠州,也順路探望我們當年曾在武漢共讀船校的惠州同學黎柳琴。

惠陽境地臨近香港,它與深圳相鄰對望,是塊沃地,是個經濟發達的特區。原來的惠陽地區是包含東莞市、河源市在內,以惠州為行政中心,改革開放後東莞、河源分了出來,現在的惠陽地區改惠州市,土地管轄是少了些,但它是祖國的南方大都市,是祖國南方的一座客家城市。特別是它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建設,更顯繁榮昌盛,更富朝氣勃勃。惠州的西郊公路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我們到了惠州已無法認識路徑,只有租車入市區,讓轎車載著我們在市內漫遊。

來時匆匆,又不是上午,為多看景點,我們就不管車費如何,主要是抓緊時間多看。我們要求司機儘量放慢又要多跑路,好讓我們細望景物多看景物。汽車繞著西湖兜圈,後又跨上跨江高橋轉入惠州東部城區,大橋是建在原來的汽車渡輪過江處,我是不知在何年建好的,今天汽車可以直通,過河快捷。司機告知我們,今天的惠州城已擁有多道跨江大橋,今天的人們是不怕也不會因老死而不相往來。我在過橋時還依稀記得,當年的水東、水北是農村田園,今天裡卻是惠州江北環城區的新開發地,是幾年前已經建設好了的。這裡有惠州市的政府辦公樓,有市各個行政部門,有市的體育中心……。惠州的投資商、惠州市的有錢戶及水東水北的居民們,他們在此拆掉了舊民居,利用這裡的農田大興土木,他們建別墅群,興建辦公樓,興建新的居民宅。新區有公園,各樓群有花園,新區內配套了學校、圖書館、商場、醫院。的確,我觀今天的惠州,樓房建設如雨後春筍,樓宇高聳入雲,道路寬闊,外來人口劇增,街道行人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此時的惠州,環城區到處是花園式的洋房別墅,人們居住高雅,當地農民早變成了新市民,大家齊齊奔小康,戶戶忙碌創大業,個個在搞發家致富。

惠州大變了,我們是想多看一點的,我再叫司機把圈兜大一些。嬌車走到惠州火車北站後調頭南行再向右過江,停靠在惠州的舊城區人民醫院傍。我們下車了,沿著東江的西岸萬米長堤步行觀景。步行觀賞又有另一番的滋味,我遠望河東的水北,見江邊舊房拆後空地仍很多(可能留作公園用),原有的樹木還是那麼的婆娑高大,岸邊的木麻王更高達三、四丈,大榕樹大到可遮蓋著近半畝的耕地,鳳凰樹正吐著鮮紅的嫩花,映紅了半邊天。我望著三月的東江河,此時因暫無下大雨,河水不充足,原在岸邊停泊的船隻現停在江心,碼頭也只好臨時轉移到河邊斜下延伸近百米遠的河床上,河床凸出水面的土堆長滿了雜草,它正待春汛的到來供作魚鱉的食糧。

東江河河水是國家的一級保護水源,是東江兩岸人民的飲用取水之源,也是供香港同胞飲用之水源,現在河水的流量不足,少少流水清澈見底,魚蝦可觀望得到。此時我心正想,居民的廢水排到那裡去了?兩岸的工廠廢水又流到那裡去了?我尋思琢磨著,譚師兄插入一句話,讓我驚醒明白,國家水利部門對水源水質是有保護政策的規定,所有的民用廢水和工業廢水一定要經過處理後才準排入江河,否則要經處治和取締。

入惠州探望老同學是我們的計劃,當我們步行到舊城中心,轉入惠新西街,我們找到了四巷11號。可事隔了四十三年,黎柳琴又是個女的,她出嫁後,當地人就不知她搬到何處居住了,原她的住處,她已人去樓空,四鄰打聽均無結果。我們不想放棄,繼續去居民委員會找幹部幫助查核,當時天色近晚,居委會辦事人員正想下班,但幹部們為我們尋人被拖遲了半個鐘頭,其精神實在可嘉,終因大家分別時間太久,時近半個世紀,且之間又沒有來往,居委會的戶口冊又對三十年前的居住人口無記錄,實無法子幫助,我們只好言謝離開。

尋人不著,無心看景,但惠州很美,我們在回程沿路仍被美麗的景緻吸引著,我又帶有相機,還是照了多張。關於惠州的西湖,它僅似杭州的西湖,它是祖國的南天美地,可惜這時我們無心觀賞,加上天黑,人已肚餓,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

1988年,我在深圳居住時曾承包過玻璃安裝工程,我也曾接過惠州西湖大酒店的玻璃工程安裝,後來因工作轉戰,十八年了,我都無機會再重踏故地,此時我見到的酒店已變的很陌生,我要入內看看,我不管萬利同意否,拉著他直衝入廳堂,更進三樓餐廳用膳。當我步入大堂,望見當年我精心安裝的玻璃仍瀝瀝在目,正折射著街邊的霓虹燈的五光十色,此時我的心情平靜了。我邊吃飯邊回憶當年的拚博。當年我四十多歲,食得做得,正是闖天下的年齡,不似今天發白腰弓。正是:“光陰似箭快如飛,人不努力屬可悲;回首往事無虛度,細細品嚐有回味。” 餐後我還在大廳各處摸摸看看,又對原裝修物照相留念,實有點留漣忘返之狀。

飯後,我們都有點醉意,步出酒店乘興入西湖。入夜的西湖,燈火通明,到處鶯歌燕舞,粵韻悠揚;盪漾的湖水被燈飾對映下,波光粼粼,更富詩意;東波長堤,柳絲滿掛,湖心綠地,百花爭豔;堤邊草坪,樹木青蔥;長堤兩邊石凳,已坐著不少俊男豔女,那卿卿我我的場面,兩老則無緣插足;我們覺得還是退出迴歸更為高著,於是在公園門口處租車返回常平。


東莞老村長 2006-10-21

  

惠州西湖憶
東江河畔半日遊

惠州古城位在我們東莞的東鄰,東江河在市區中心穿過,河的西邊有個著名的風景勝景----西湖,它曾是蘇東坡當年遊覽過的地方,已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遊惠州是我向往多年的心願,只是無伴,我遲遲沒有起行。今年的三月份我得穗城萬利來東莞幫助維修電腦之便,邀他做伴入惠州,也順路探望我們當年曾在武漢共讀船校的惠州同學黎柳琴。

惠陽境地臨近香港,它與深圳相鄰對望,是塊沃地,是個經濟發達的特區。原來的惠陽地區是包含東莞市、河源市在內,以惠州為行政中心,改革開放後東莞、河源分了出來,現在的惠陽地區改惠州市,土地管轄是少了些,但它是祖國的南方大都市,是祖國南方的一座客家城市。特別是它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建設,更顯繁榮昌盛,更富朝氣勃勃。惠州的西郊公路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我們到了惠州已無法認識路徑,只有租車入市區,讓轎車載著我們在市內漫遊。

來時匆匆,又不是上午,為多看景點,我們就不管車費如何,主要是抓緊時間多看。我們要求司機儘量放慢又要多跑路,好讓我們細望景物多看景物。汽車繞著西湖兜圈,後又跨上跨江高橋轉入惠州東部城區,大橋是建在原來的汽車渡輪過江處,我是不知在何年建好的,今天汽車可以直通,過河快捷。司機告知我們,今天的惠州城已擁有多道跨江大橋,今天的人們是不怕也不會因老死而不相往來。我在過橋時還依稀記得,當年的水東、水北是農村田園,今天裡卻是惠州江北環城區的新開發地,是幾年前已經建設好了的。這裡有惠州市的政府辦公樓,有市各個行政部門,有市的體育中心……。惠州的投資商、惠州市的有錢戶及水東水北的居民們,他們在此拆掉了舊民居,利用這裡的農田大興土木,他們建別墅群,興建辦公樓,興建新的居民宅。新區有公園,各樓群有花園,新區內配套了學校、圖書館、商場、醫院。的確,我觀今天的惠州,樓房建設如雨後春筍,樓宇高聳入雲,道路寬闊,外來人口劇增,街道行人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此時的惠州,環城區到處是花園式的洋房別墅,人們居住高雅,當地農民早變成了新市民,大家齊齊奔小康,戶戶忙碌創大業,個個在搞發家致富。

惠州大變了,我們是想多看一點的,我再叫司機把圈兜大一些。嬌車走到惠州火車北站後調頭南行再向右過江,停靠在惠州的舊城區人民醫院傍。我們下車了,沿著東江的西岸萬米長堤步行觀景。步行觀賞又有另一番的滋味,我遠望河東的水北,見江邊舊房拆後空地仍很多(可能留作公園用),原有的樹木還是那麼的婆娑高大,岸邊的木麻王更高達三、四丈,大榕樹大到可遮蓋著近半畝的耕地,鳳凰樹正吐著鮮紅的嫩花,映紅了半邊天。我望著三月的東江河,此時因暫無下大雨,河水不充足,原在岸邊停泊的船隻現停在江心,碼頭也只好臨時轉移到河邊斜下延伸近百米遠的河床上,河床凸出水面的土堆長滿了雜草,它正待春汛的到來供作魚鱉的食糧。

東江河河水是國家的一級保護水源,是東江兩岸人民的飲用取水之源,也是供香港同胞飲用之水源,現在河水的流量不足,少少流水清澈見底,魚蝦可觀望得到。此時我心正想,居民的廢水排到那裡去了?兩岸的工廠廢水又流到那裡去了?我尋思琢磨著,譚師兄插入一句話,讓我驚醒明白,國家水利部門對水源水質是有保護政策的規定,所有的民用廢水和工業廢水一定要經過處理後才準排入江河,否則要經處治和取締。

入惠州探望老同學是我們的計劃,當我們步行到舊城中心,轉入惠新西街,我們找到了四巷11號。可事隔了四十三年,黎柳琴又是個女的,她出嫁後,當地人就不知她搬到何處居住了,原她的住處,她已人去樓空,四鄰打聽均無結果。我們不想放棄,繼續去居民委員會找幹部幫助查核,當時天色近晚,居委會辦事人員正想下班,但幹部們為我們尋人被拖遲了半個鐘頭,其精神實在可嘉,終因大家分別時間太久,時近半個世紀,且之間又沒有來往,居委會的戶口冊又對三十年前的居住人口無記錄,實無法子幫助,我們只好言謝離開。

標籤:惠州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