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優美文章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

或許,你在青春的道路上正走得步步堅實,正走得意氣風發,那麼,請你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快一些,再快一些,請你相信,你一定能實現你的夢想。本文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篇1

毫無疑問,曾經的“跨欄王”劉翔一路跑來可謂順風順水,意氣風發。

13歲時他獲得上海市少年田徑錦標賽乙組冠軍,19歲打破男子110米欄亞洲紀錄,並打破和重新整理了保持長達20xx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20xx年雅典奧運會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紀錄,奪得了金牌,成為中國田徑專案上的第一個男子奧運冠軍;20xx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績獲得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金牌,並打破沉睡20xx年之久的世界紀錄;20xx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決賽上,他又以12秒95獲得冠軍,從而成為首個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於一身的男子110米欄大滿貫得主。

然而,當古巴田徑運動員戴倫·羅伯斯20xx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劉翔創造的12秒88原世界紀錄,人們滿懷期望劉翔在20xx年北京奧運會與羅伯斯一決雌雄衛冕冠軍時,劉翔卻因傷退出了比賽,冠軍由羅伯斯奪得。

雄鷹折翅,劉翔一下子從“神壇”跌落下來。懦夫!騙子!裝病!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雖然大部分人滿是寬容、同情和理解,但謾罵、質疑和輕視仍長期瀰漫。

其實,劉翔的腳傷已積重難返,北京奧運會前的一些比賽他是咬牙硬挺著的。在北京奧運會候場時他狠狠地用右腳踹牆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裡,師傅、指導和隊醫,三個人摁住他的腳,在他右腳跟腱處不停敲打,讓疼痛處麻掉。當時他鬼哭狼嚎地叫,整個身體都在發抖,渾身直冒冷汗。

這些情況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誰讓你是英雄。

接下來是治療腳傷,遠赴美國。

他躺在手術檯上,主刀醫生克蘭頓驚呼:“你是怎麼堅持的?翔,你知道嗎,跟腱處的傷勢,就等於你的鞋底裡藏著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著他們訓練、比賽,你,太不可思議了,你太幸運了,否則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實,劉翔本來早就要“倒下”,“劉翔加油”“劉翔哥哥加油”,及至“劉翔叔叔加油”,讓他很感動,他不想讓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強堅持。

經過治療和康復,20xx年9月20日,黃金聯賽上海站,劉翔以13秒15拿到亞軍,但他心中的那口氣還是順不過來。他認為自己再也無法進一步突破了:“我腳不行了,我不想比賽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們也不要求你太多,你還年輕,要學會珍惜。你現在退役我們也沒意見,但是這個結,只有你自己去解開。你要記住,人的一生要跨過無數的欄,你現在所經歷的只是其中的一個……”

那一夜,父子倆淚眼相對。父親的這些話,劉翔牢牢地銘記在心間。

20xx年5月23日晚,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劉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還排在史冬鵬之後。

對此,劉翔並不沮喪。他深知,他最大的對手是自己,他現在不是在和別人比,是在和自己跑。於是,他與師傅孫海平開始了一段從零開始的真正復興。他們又兩次赴美進行康復治療。20多天的美國訓練,劉翔瘦了8斤。之後是科學的、系統的、大劑量的訓練,劉翔也跑到過13秒以內。師傅說,“重奪世界冠軍,這不是白日做夢”。

20xx年11月24日,經過27個月的沉寂和洗禮,在第16屆亞運會上,劉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欄亞運會紀錄實現三連冠,外界齊聲高呼“王者歸來”。劉翔說,這枚金牌,這個成績,意義非凡,不亞於雅典奧運會的那枚金牌。劉翔豪氣十足地向羅伯斯下戰書,要把世界紀錄搶回來。

人生是在跨欄,只有鼓足勇氣、豪情滿懷地跨越挫折、失敗和心靈障礙的欄架,才能躍上輝煌之巔。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篇2

他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但他狂熱地喜愛詩歌。

他的第一本詩集印了l000冊,但很可惜,一本都沒賣掉。他只好把這些詩集全都送了人。當時已功成名就的美國著名詩人郎費羅、洛威爾和霍姆斯等人,對這本小冊子根本不屑一顧,而大詩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丟進了火爐裡。因為在他們眼中,一個木匠的兒子,根本就不配寫詩。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就在他幾近絕望時,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詩人的回信,那人對他的詩集大加讚揚,並說:“我認為它是美國至今所能貢獻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

這真誠的誇獎和讚譽,使他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從此堅定了自己寫詩的信念。多年後,他成為美國甚至全世界公認的偉大詩人,他唯一的詩集也成了美國乃至人類詩歌史上的經典。

他就是華爾特·惠特曼,那部詩集的名字叫《草葉集》。而當年那位寫信對他予以讚美和鼓勵的詩人,乃是當時美國文壇的名宿愛默生。

凡俗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受到別人的非議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千萬不能被批評的唾沫淹沒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鎖萌動的激情。因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無邊無際,但總有一盞燈火能為你點燃,為你驅散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給你慰藉,給你信心和勇氣,哪怕,那僅僅是一點微光。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篇3

柳傳志

第一桶金:漢卡

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於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直在私下裡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援: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裡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裡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援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裡,公司裡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幹什麼。柳傳志後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錶、旱冰鞋、電冰箱。

後來因為聽說倒買一臺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儘管柳傳志小心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不過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後就是後來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臺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溼透,而李勤把褲子捲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後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為夢想而奮鬥的故事篇4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間: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於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可以從頭再來。  ——劉永好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進入學校學習,畢業後留校成為老師。此時,他的大哥劉永言已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工作;二哥劉永行從成都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到了縣教育局工作;三哥陳育新(劉永美,因過繼到陳家而改名)從四川農業學院畢業後在縣農業局當農技員。

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四兄弟開始不安分起來。1980年春節,劉永行為了讓哭鬧著要吃肉的四歲兒子能夠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從大年七年級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几天裡他竟然賺了300元,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辦一家電子工廠,並很快生產出音響樣品。劉永好拿著音響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生產隊出錢。沒有想到的是,此事上報到公社之後,公社書記一句“集體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經過激烈的討論,三天三夜的家庭會議做出決定:辭去公職幹個體。他們就想,搞自己曾經做過的音響投資大,而且還有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己也熟悉。創業目標定下了,資金還沒著落,四兄弟想到向銀行貸款1,000元,但結果是當頭一盆冷水。

他們只好典當了手表、自行車等值錢的家當,籌集了1,000塊錢,開始養雞、養鵪鶉。“當時真的是一分一分掙錢,看著鵪鶉下了一個蛋,就意味著賺了一分錢。”劉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當時騎車載著鵪鶉蛋被一隻狗追趕,後來摔倒在地,200只鵪鶉蛋全摔碎了,他當時掉下了眼淚,不是因為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於意識到鵪鶉的生意不可能再擴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積累的近1,000萬元資金轉向豬飼料市場,希望集團誕生了,成為本土飼料企業龍頭。1997年,四兄弟宣佈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團。

※本文作者:※

標籤: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