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哲理散文集

散文的情與理

自古以來,中國的“美”基於儒家思想的“發乎情止乎禮義”,追求感情與理性調和;下面是有散文的情與理,歡迎參閱。

散文的情與理

散文的情與理:情與理的討論

於情於理。事物的複雜,有時候超出人的想象。情與理,似乎是一陣迷霧,理也理不清。也根本無法理清。或許是對立,或許還可以融會貫通來理解。沒有人會為此作書立傳。但是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情是什麼?人的標誌。區別於茹毛飲血的野獸。渾身長毛的四足動物。以及無情無慾的萬物。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人沒有思想,那就與塵土散石沒有區別了。沒有情,也與枯草朽木是沒有區別的。七情六慾,貪嗔痴恨,是人的基本情感,無法逃避。雖然世間沒有絕對的事物。淡雅超脫的世外高人也是有的。雖然不是很多。寥寥幾個。然而即使是尊為師表的孔聖人,也是食人間煙火的。他最後也只能無奈的說:食色性也。色者,與情,脫離

不了干係。雖說沒有絕對的事物。萬事萬物有自己的執行規律,可是沒幾個人能超脫情慾摻雜的塵世。皓月當空,月亮倒是清澈,晚上靜悄悄盯著無知的世人,一直沉默寡言。似乎在宣誓一個真理:真理,只不過是抬頭看見的一瞬間的月光罷了。

理,顧名思義,道理。也指公理。人們打交道時,常說要講道理。可是這東西沒有什麼統一的解釋和定論。糾紛中用到理,沒理無法佔上風。運算中要演算法,要嚴謹。演算法也是理。雖說只是固定的程式。理是莊嚴的,也是死板的。在中國的歷史上,無疑也產生了許多理學家。他們假借孔孟之學,包裝理學。文學家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實際上只是遏制甚至消滅假借孔孟之學,包裝理學。文學家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實際上只是遏制甚至消滅人正當的私慾和情慾。所以情與理在這裡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對於理,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其是絕對精神。也有人認同理學是崇高的學說。然而真理。大概只如周敦頤愛蓮說的句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如同飄渺的月光一般不可捉摸。真理或許是空中的樓閣。抑或許是池中的月亮。

有情不一定有理,有理不一定有情。至於他們的關係,無人能說清。抽象力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思考得出。至於何人能下一個準確的解釋,我們也只有期盼未來了。

散文的情與理:情與理的抉擇

常常聽到長輩們說:“中國是個人情大國,走到哪兒都得或多或少地講點人情。”

誠然,中國經歷了漫長的“人治”時代,重人情輕道理的觀念根深蒂固。也許正因為這樣,重人情千百年來逐步形成了一種人的文化、社會的文化,甚至是國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邊有寵臣,父母膝下有寵兒愛女,感情的親疏,確實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俗話說“虎毒不吃兒”,身邊至親近的人,當然也是至可信賴的人,這確是無可厚非。記得在看一部電影時聽到這樣一句對白:“中國人和洋鬼子有什麼不同?就是中國人有人情味!”這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常常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有機會體驗人情味這種炎黃子孫所獨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所學的知識的增多,我對“人情重於道理”、“不講人情”處處路難行”這些看似實在的論斷產生了懷疑。社會上充滿了情與理的抉擇,我們應該怎樣去作出判斷?是講人情,還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感情親疏不應繼續成為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信奉道理在我這個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應當高於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鄭培民同志學習的活動,有記者便專門採訪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兒子的一番話令我深有感觸。他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想過要憑藉父親的職位去幫助自己幹什麼,走進社會後也沒想過靠關係,因為我知道一到了父親這一關,我肯定是過不了的。”感情親密,並沒影響鄭培民清醒認識到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他沒有因為個人利益而拋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舊踏實勤懇、無私奉獻。他們父子的這種高潔情操,在當今社會實屬難得。

儘管中國有悠久的“人情大國”的歷史,但我堅信,感情親疏將不會成為我們新一代接班人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

情與理,並不難作出抉擇。雖然把“重人情輕道理”變為“道理高於人情”這條路十分漫長,也將會十分難行。但作為未來社會主人翁的我們,擁有決心,擁有魄力,必定會將這條真理之路走闊、走好!

散文的情與理:情與理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於智慧的春風申;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於現實世界。

一、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餘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姐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莆人",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於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惟有真實的情感,才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二、超越感情

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為的迷茫,以至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繕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為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託,人生才顯智慧,願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本文作者:※

標籤:情與理 散文